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画里浮生(中国画的隐秘记忆)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金哲为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趣味解读中国古画的新颖之作,除了通常的绘画风格讲解、作品流传介绍等,作者更侧重于还原古画背后的历史情境和人物遭遇,沉浸式地讲述画家和文人背后的“意难平”。 在这本书里,作者将中国画常见的历史场景分为六类(盛世、角落、宦海、寒江、湖海、空山),展现不同境遇下,画中人不同的情绪状态。 通过该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画的具体细节,还可以读懂唐玄宗、王维、苏东坡、唐伯虎等人的内心情绪,感受他们在大历史背景下的喜怒哀乐。 作者简介 金哲为,浙江义乌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硕士,现为中国艺术史领域自由撰稿人。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盛世:清醒与迷醉 飞仙岭下的来客|明皇幸蜀图 刺杀韩熙载|韩熙载夜宴图 徽宗的祥瑞制造计划|瑞鹤图 宫廷画师的宿命|华灯侍宴图 第二章 角落:自闭与自愈 辋川没有王维|辋川图 寒山里的避世者|寒山像 苏东坡的自闭与赤壁|赤壁图 司马光的乐园|独乐园图 第三章 宦海:得失与沉浮 郭熙与熙宁之春|早春图 郭熙与元丰之秋|树色平远图 画杀满川花|五马图 艺考生传奇|万壑松风图 第四章 寒江:清冷与寂寞 末世密雪里的郑谷|雪渔图 钓者的另类隐喻|寒江独钓图 画个寂寞|春阁倦读图 第五章 湖海:漂流与停泊 武林旧事梦一场|水仙图 赵孟烦三十三岁|幼舆丘壑图 大宋最后的画师|花鸟三段图 倪瓒的失落家园|容膝斋图 第六章 空山:落花与流年 听落花的沈周|落花诗意图 文徵明,比枯木倔强|古木寒泉图 白日英雄唐伯虎|溪山渔隐图 序言 和艺术史结缘,是在 芝加哥艺术学院读书期间 。 学校艺术馆(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是 芝加哥的地标,与教室仅 一街之隔。跨过熙熙攘攘 的密歇根大道,入馆缓步 穿过展厅两侧的《梵高的 房间》《干草垛》们,尽 头玻璃窗外是白色帆船、 游人与水鸟出没的密歇根 湖,如同印象派梦境的延 续。 当然这是盛夏初秋才 有的景致,大部分时候的 风城都是冰天雪地。没有 课的晚上,听着窗外的呼 呼风声,抱起一沓从图书 馆打印好的西方艺术史资 料圈圈点点,就足以度过 零下二十摄氏度、开始于 下午四点的漫漫长夜。 2015年冬天去了趟纽 约,正好赶上大都会博物 馆亚洲部一百周年大展, 我有幸看到了许多平日里 难得一见的中国画精品。 然而,相较于其他展馆内 耳熟能详的西方绘画大师 ,那些明明用中文写就的 名字,反而令我感到陌生 。韩斡的《照夜白》,郭 熙的《树色平远》,马远 的《月下赏梅》……作品 旁的标签提供着最基础的 作者简介、年代、尺寸, 可惜这对于感受画作本身 意义甚微。历史于我只有 一道橱窗的距离,又遥不 可及。 学校没有中国绘画史 相关的课程,回校后就自 己从图书馆里找些书看。 经过刚打开新世界大门时 短暂的眩晕,我就无可救 药地被吸引着想要探索门 内的光怪陆离。 方闻先生说:“艺术即 历史。”在中国古代,绘 画往往被视为末技,画家 也从来不是直接改变历史 进程的那群人。然而在聚 光灯照射不到的阴影处, 他们用画笔记录当下、追 忆往昔。借助一幅古画以 及后人的题跋,我们得以 回到一个尘封已久的历史 现场。 那里有一场王朝的兴 衰,预示着几代人的升平 或流离;又或许仅仅一次 空山雨后,满地落红牵惹 了寻幽者的情思。无论题 材的恢弘与微末,透过一 幅幅画卷,我看到的都是 活生生的人——这是古画 最让我着迷的地方。 但我很快发现,仅凭 画作本身,还远远无法完 成还原历史现场的工作, 更遑论走进艺术家敏感的 内心世界。要拼起一段完 整的历史记忆,需要捡拾 许多散落在历史尘埃中的 记忆碎片。凭借现有的学 术研究,已经建起了一个 大概的模样,但发量多少 、单双眼皮、嘴唇厚薄这 些细节虽不足以左右大局 ,却能极大地影响颜值。 毕业后的数年间,我 阅读的范围也不再限于学 术专著和散见论文,而是 重新回到原典:古人的诗 文集,笔记杂谈,方志族 谱,史书中被忽略的段落 ,以及一些艺术史研究者 也不感兴趣的材料——因 为它们看上去似乎与正统 的研究毫无关系,也不足 以支撑起一篇学术论文, 但对于历史现场的还原至 关重要。 当拾取的碎片数量有 了规模,写作就是一件自 然而然的事。 2019年,我在自己的 公众号“吃童人”上发布了 第一篇关于中国绘画史方 面的文章。过去两年百余 期的文章里,涉及家喻户 晓的中国十大名画,也有 相对小众的冷门画作。无 论是哪一种,我都力图还 原那个与画作对应的历史 现场,潜入画中人的深层 内心世界,以给予读者一 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这 是古画研究之于我的乐趣 所在,我亦不揣谫陋地以 为,这可能也会是让更多 人接触、喜欢上古画的好 方式。不仅是对于古画爱 好者而言,还包括更广泛 的文史爱好者,以及爱听 故事的大众。 在这本书里,我将中 国画常见的历史场景分为 六类(盛世、角落、宦海 、寒江、湖海、空山), 展现不同境遇下,画中人 不同的情绪状态。 这些情绪状态大体又 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其 特殊性,那些因无法重现 而迷人的部分。每幅画都 指向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解读画中情绪的过程实 际是对特定时代气质和人 物性格的追寻。比方说到 唐朝,我们常把“盛唐气 象”挂在嘴边,但它究竟 是什么,相比宏大的历史 叙述,具体而微的细节更 能给人以真实感。 安史之乱中,唐明皇 南逃入蜀,想当然应该是 狼狈不堪、灰心丧气。如 此,《明皇幸蜀图》中的 游山玩水就成了对落难者 的粉饰。可如果我们能明 确画中的地点和具体时间 ,理清那十多天里的阴晴 变化,就能理解画中人并 非故作姿态。我们过去在 李白诗中读到的,盛唐人 那种与生俱来、无法摧毁 的乐观和自信,最后就闪 耀在这幅画里。 第二层是其普遍性, 那些因可以共通而永恒的 部分。虽然书中的场景和 境遇的存在形式在今天已 有了改变,但悲欢离合、 得失沉浮、生老病死却是 人类无法逃脱的命运。我 希望将那些历久弥新的“ 情绪价值”,传递给这本 书的读者。因为至少我自 己,确实从中得到了力量 。 2020年秋,我独自驾 车来到西安市蓝田县,寻 找那个栖息了王维疲惫灵 魂的辋川。唐代以后,王 维亲笔的《辋川图》壁画 早已灰飞烟灭,可这并不 妨碍它成为后世文人画家 取之不尽的画材。如今清 源寺遗址上废弃的厂房, 一旁穿山而过的隧道,亦 不再是王维与裴迪诗歌唱 和中的样子。但只要世间 还有松间明月、石上清泉 ,我们依然可以借诗歌和 图画,与古人分享同一个 精神角落。 本科历 导语 中国古画的趣味入门书,生动有趣,严肃科普,像历史小说一样好读! 沉浸式看中国画,捕捉画中微妙细节,还原艺术诞生的历史现场,带你走进画中人深层的内心世界。 多位跨时代古人,一段段跌宕起伏的人生,抽丝剥茧般揭露2000多年间中国艺术史上的隐秘记忆。 精彩页 飞仙岭下的来客 ◎飞仙岭下 陕西略阳县城东十五里,有一座飞仙岭。相传唐代道士徐佐卿在此飞升成仙,故名。 飞升之说固不可信,但飞仙岭自有它的传奇之处。从这里往北,有百余里蜿蜒曲折的秦岭栈道;而出了此地向南,就进入了地势相对平缓的四川盆地。 人们沿嘉陵道由陕入川,经过漫长的山路,终于见到平地,多半会选在飞仙岭下稍作休整,再继续朝西南经剑阁到达成都。因此这里虽然地处偏狭,却终日不乏人声。 如果真有仙人居住于此,大约可以看到南来北往的商旅,漂泊归来的游子(图1)……以及一些本不该在此出现的重要人物。 比如唐代大诗人杜甫: 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毫。 栈云阑干峻,梯石结构牢。 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 寒日外澹泊,长风中怒号。 歇鞍在地底,始觉所历高。 往来杂坐卧,人马同疲劳。 …… ——杜甫《飞仙阁》 安史之乱中杜甫携妻子入川避难,经过艰难且漫长的跋涉,终于在飞仙岭下的平地上“歇鞍”。而在他到达之前,那里已经挤满了往来的行人与车马,他们或坐或卧,利用这旅途中难得的喘息之机恢复体力。 比杜甫稍早,在天宝十五年(756)六月末的一天,一支干余人的马队也曾穿行在飞仙岭的苍崖绝壁之间‘。 ◎来者何人 山路狭窄,仅容一人一马。走在前头的数骑人马已出岭行至平地,豁然开朗,队尾的两人还在岭外另一头的云烟缥缈处,时隐时现(图2)。 一支商旅比他们先一步到达,正卸下骆驼、毛驴和骡马身上的一袋袋货物,取下鞍具,卷起衣袖,坐在草地上休息。突然出现的众人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原本坐地休息的旅人起身张望起来(图3)。 迎面而来的这队人男女混杂,衣着鲜亮,皆骑高头大马,并未携带大量货物。有多年行走江湖经验的旅人知道,他们绝非一般的行客。 骑马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是一名红衣男子。他胯下的马儿刚走完颠簸的山路,重新踏上平坦的路面显然还不适应,在一座小桥面前突然停下,发出惊慌的嘶鸣。 正是这匹马,暴露了来者的身份。它的鬃毛被剪成三段,这是唐代御马的特殊样式,乘马者即为因安禄山叛乱弃京而走的大唐皇帝李隆基(图4)。 月初,镇守潼关的唐军主帅哥舒翰在杨国忠的一再催促之下弃险出战,面对常年镇守边关的三镇叛军,二十万临时召集的唐军一战即溃。 潼关失守,长安门户大开。危急关头,李隆基带着贵妃皇子、亲近大臣、宫人宦官共干余人,在六军将士的护送下,仓皇逃向蜀地。 队伍中其他人的装束也印证了我们的猜测。 唐初风气还很保守,宫人骑马要穿戴一种可以遮蔽面容的幂篱。武则天时期,幂篱被帷帽所取代,帽子上的垂网只到颈部。到了开元、天宝年间,风气大开,没有垂网的胡帽成了宫人的首选,她们因此可以“靓妆露面”,有的甚至“露髻驰骋,或有着丈夫衣服靴衫”(《旧唐书·舆服志》)。 李隆基身后两名没有胡须的“男子”,也许是宦官,也可能就是女扮男装的宫人。而那个紧随其后的白袍男子,很可能是护驾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 ◎梦回长安 阴历六月已临近夏末,然而大山之中气候有异,山花尚未凋零,草木犹带青绿。 行路艰难如斯,众人却毫无疲态,反倒流连于路边的风景,显得兴致盎然。在一旁不明原委的旅人看来,这群逃难者分明是在游山玩水。 李隆基喜欢出游,每年十月都会游幸骊山华清宫。只是如今身边“同游”之人虽多,却少了最重要的那一个。 过去每次出游前,当李隆基已熟练跨上他的照夜白,他最爱的杨贵妃还在宫女的扶持下,为骑上那匹玉花骢而努力(图5)。 娇弱的美人紧攥马鞍,明明全身都在使劲,表面上却保持了雍容镇定。一侧的宦官用力拽着马镫带,以防贵妃滑倒,御马因双侧受力不得不蹬地低首(图6)。 李隆基也不催促,而是和他的照夜白一起,回头静静地注视着爱人(图7)。一动一静之间,宠溺之情溢于言表。 玉勒雕鞍宠太真,年年秋后幸华清。 开元四十万匹马,何事骑骡蜀道行。 ——《责妃上马图》卷后钱选题诗 为了突出安史之乱前后的落差,钱选说玄宗幸蜀骑的是骡,这到底是夸张了。此番逃难,李隆基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选闲厩马九百余匹为众人坐骑。只不过照夜白和玉花骢似乎已经失散,身旁更不见了贵妃的踪影。 P4-1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