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异服新穿(近代中日服饰交流史)(精)
分类 生活休闲-时尚娱乐-服饰搭配
作者 刘玲芳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着重探讨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前叶中国和日本如何认识对方的服饰文化,并且重点考察中日两国服饰文化交流的实际情况。同时,本书通过对中日两国的文字资料及图像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考证,试图以“服饰”为媒介来论述近代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
刘玲芳,大阪大学言语文化研究科博士毕业,现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PD),研究领域为东亚文化、服饰文化学、比较文化学。
目录
序章
第一篇 中日服饰文化的相互认知
第一章 “东游日记”里描绘的日本服饰文化
第一节 东渡日本的中国人及其“东游日记”
第二节 异国文化的冲击
第三节 明治维新后的西服
第四节 有关和服历史的记载
第五节 日本人观
第二章 1900~1910年代日本对华贸易资料记录的中国服饰文化
第一节 以对华贸易为视角的服饰文化研究
第二节 贸易资料中描述的中国服饰文化
第三节 与中国服饰相关的日本商品
第三章 1910~1920年代日本人的中国服饰观
第一节 中国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奇怪的风俗
第三节 奇妙的服饰生活文化
第四节 “中国服”优势论
第二篇 中日服饰文化的相互影响:男性篇
第四章 日本男性的中国服
第一节 中国服之话
第二节 歌舞伎演员的中国服
第三节 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服故事
第四节 其他日本人的中国服体验
第五章 中国留日男学生服饰的变迁
第一节 清末留学生服饰文化中的中日摩擦
第二节 逐渐接受日本服饰文化:剪辫、学生服、和服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留日学生的服饰变化
第六章 从日本的“学生服”到中国的“中山装”
第一节 出现在中国的“学生服”
第二节 有关穿“学生服”的一些倡导
第三节 新型“学生服”——中山装的诞生
第三篇 中日服饰文化的相互影响:女性篇
第七章 中国女学生服饰文化中的日本影响
第一节 女留学生的服饰变化
第二节 中国女学生的“文明新装”
第八章 清末民初“东洋髻”的诞生与流行
第一节 “东洋髻”的起源
第二节 “东洋髻”与近代中日女子教育的交流
第三节 普通妇女间流行的“东洋髻”
第九章 日本流行“中国服”现象
第一节 媒体报道中的“中国服”
第二节 “中国服”成为一种潮流
第三节 流行期的到来——传入普通家庭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
方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在中
国还是在日本,与人们生活
息息相关的服饰文化都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往
有关中日两国近代服饰文化
的研究中,常常会套用一个
像“服装的近代化=服饰西
化”一样的公式。然而,由
于过分强调“西化”这一词,
反而忽视了中日邻国之间的
相互影响。举个例子:
1920年代,在日本的街头
可以看见穿着“中国服”的日
本人;在1910年代前后的
上海,出现了梳着“东洋髻”
(日本女性的发型)、身着
上衣下裙(汉族服饰)的女
性。像这样中日两国服饰文
化的交流与共享、服饰混搭
的现象,以及当时服装交流
的历史概况均处于一种很模
糊的状态,至今还未得到任
何确切的考证。
在1900~1940年代,日
本出现了一股中国研究的热
潮,而有趣的是,在清末民
初(本书泛指1870~1920
年代)的中国掀起了日本研
究的热浪。在两国的研究之
中,服饰文化也是一大热点

本书主要考察和探讨19
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中日
两国服饰文化交流的过程。
笔者之所以能挖掘到这个课
题,是因为在硕士学位论文
《近代日本和服的文化史》
的撰写过程中偶然发现:在
近代,日本除了不断地学习
与吸收西洋文化,也曾在一
定时期内关注过中国的服装
。后来,笔者在搜集博士课
题所需资料的过程中又了解
到:清末民初的中国其实不
仅仅对西服表现出了兴趣,
同样留下了大量有关日本人
的服饰文化的史料。于是笔
者开始着手搜集这方面的信
息资料,并深刻地意识到梳
理和明确近代中日两国间服
饰交流的必要性。最后,笔
者认识到若能跨越地域界线
和国界来研究近代东亚的服
饰文化是件很重要且十分有
意义的事情,于是最终将此
定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课
题。因此,本书从近代东亚
的视点出发,以服饰为媒介
探讨中日两国的交流。同时
在服饰文化研究中导入“他
者”的视角,这不仅为东亚
交流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
视角,而且能推动中日两国
服装史的研究。
本书有两大特色。第一
,利用近代东亚视点,以服
饰为媒介来探讨中日两国的
交流。其理由是,在近代史
中,服饰不仅仅是一个能代
表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
要符号,往往还包含着个人
的自我认知。第二,本书在
服饰文化研究中导入“他者”
(他国)的视角,能为目前
中日两国的服饰研究领域提
供一些崭新的多元化信息。
现存的服饰文化研究成果,
大都以“自我”的单一视角为
中心,或者针对某种特定的
服饰,鲜有主动去研究他国
服饰文化的例子。
学术史回顾
中日两国的服饰研究领
域产生了大量有关近代中国
或日本的成果。下面根据其
各自的特征,大致从以下三
个方面来详细说明。
“服装的近代化=服饰西
化”之视点
不仅是在中国或日本,
在其他任何非西洋文化圈的
国家,当在文化层面讨论“
服饰”时,往往都会不自觉
地套用“近代化=西化”这样
的公式。而在服饰研究领域
,更是容易形成思维定式,
将“服装的近代化”完全等同
于“服饰西化”。比如,日本
的相关研究就有青木英夫《
代转换的大背景下,当时的
中国以日本为榜样大力追逐
女子教育近代化的目标。在
那样的情形下,东渡日本的
女留学生不断地接近,最终
直接接触到了日本女性的服
饰文化,并逐渐地接受了它
们。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
的女学生则通过新建的女子
学校和国家的各种服装制度
与规定,慢慢接受了日本女
学生崇尚“素朴”的服饰文化
,从而间接地受到了日本的
影响。这两个群体最初都是
被动地接受日本女学生服饰
文化的影响。然而,随着中
国服饰与之逐渐交融,她们
也不由自主地开始热爱起这
种改变。而到了后来,这更
是变成了一种流行。
第八章聚焦“东洋髻”,
考察既存文献中有关东洋髻
的内容,最终证实了在中国
风靡一时的东洋髻实际上是
日本女子学校的学生和女教
师常梳的一种发型。人们往
往容易误解东洋髻只不过是
一种曾经流行的发型,然而
事实是,它是与近代中日两
国女子教育紧密相连的一个
服饰文化代表。另外,本章
还阐明了东洋髻流行的时期
,它从1910年代前期直到
1920年代一直在中国女性
中间流行。而且,当年东洋
髻的流行范围十分广泛,不
仅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盛
行,南到广东,连着中部的
湖南、东部的江苏,乃至北
方的蒙古,甚至东北地区,
都能看到梳着东洋髻发型的
中国女性的身影。
对于在日本女性和孩子
中突然出现的中国服流行现
象,第九章对其整个过程及
流行的原因和背景都做了详
细的考察和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1910~1920年代中
期,其实是日本人对中国服
的初步认识阶段,那时出现
了用积极赞美中国服的优点
来刺激推进改良和服的声音
,一部分人明确地表达了对
中国服的极大兴趣。接着,
在中国服的真正流行到来之
前,也就是1921~1926年
的准备时期,陆续出现一些
信号:演艺界的女明星及富
裕阶层的小姐、太太身穿中
国服的照片被刊登在各大报
纸、时尚杂志上。这让大众
感到十分新鲜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2: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