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工具理性批判理论(批判路径和思想逻辑演进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郭先红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工具理性批判理论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社会历史分析、比较分析、文献阅读等研究方法,梳理出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三条主要批判路径和思想逻辑的三个基本演进阶段。
三条主要批判路径如下:一是对工具理性进行哲学式批判( 要求恢复哲学意义的原初的真善美、科学出现以后的哲学意义上的真善美,这是理性的两个发展阶段,不存在实质矛盾) ;二是对工具理性肆虐于其中的不合理社会现实进行批判( 对失去了批判维度的单向度社会进行批判) ;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物化现象进行批判。这三个维度的批判经常互相结合但又不完全地、必然地同时出现。
其思想逻辑的三个基本演进阶段为:一、工具理性促进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经济强制力代替新教伦理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新的信仰;二、为了不断获得更多利益,资产阶级不断提高他所面对世界的合理化、机械化和数量化,整个社会存在的彻底资本主义合理化无限进展的道路被打开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随时随地会打断这一“合理性”的“非理性”灾难;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产阶级把工具理性思维渗透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社会处处合理性中蕴含着整体的不合理性,工具理性在消解国内反抗意识的同时阻碍着全人类的解放。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节理论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第二节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及思路
导论小结
第一章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兴起
第一节工具理性、异化现象、物化现象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第二节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
本章小结
第二章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对工具理性的批判
第二节马尔库塞对工具理性的批判
本章小结
第三章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转向及其整体逻辑演进
第一节从工具理性批判到交往理性
第二节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及批判理论的逻辑演进
本章小结
第四章对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反思及其当代意义
第一节对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反思
第二节反思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序言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生存方式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财富的快速增加和社会矛盾的加深相伴而行,科技
所导致的大机器工业体系对工人的控制,以及与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密切相关,以科技理性为基础的工具理性对
人类社会的控制,促使人们开始反思科技本身,以及以
科技理性为基础的工具理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马
克斯·韦伯在欧洲理性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提出“
合理性”问题,并分别以“工具合理性”即“工具理性
”和“价值合理性”即“价值理性”而论之,前者注重
人的行为效率,后者注重人的行为价值。韦伯认为,现
代化是一个世俗化、理性化的过程,宗教改革中产生的
新教伦理精神,强调勤俭、刻苦、计算等职业道德,对
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随
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初新教伦理中的宗教精神被逐渐
淡化,物质和金钱成为人们追求的直接目的,于是工具
理性背离价值理性走向了极端化,手段转变为目的,成
为制约人们活动的要素。面对人们的生活意义危机,对
工具理性极端化的反思和批判在20世纪初成为西方思想
界的一种重要动向,《工具理性批判理论:批判路径和
思想逻辑演进研究》一书即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理论
成果。 郭先红运用社会历史分析方法、逻辑与历史相
统一的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文献阅读研究方法,通过
《工具理性批判理论:批判路径和思想逻辑演进研究》
一书的写作,梳理出工具理性批判理论思想逻辑的三个
基本演进阶段和三条主要批判路径。 关于工具理性批
判理论思想逻辑的演进,郭先红认为,大体经过了三个
基本阶段。一是工具理性促进了资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经济强制力代替新教伦理
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新的信仰。二是为了不断获得更
多利益,资产阶级不断提高其所面对世界的合理化、机
械化和数量化水平,整个社会存在的彻底资本主义合理
化无限进展的道路被打开,随之而来的是随时随地会打
断这一“合理性”的“非理性”灾难。三是垄断资本主
义阶段,资产阶级把工具理性思维渗透到资本主义发展
的各个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处处
合理性中蕴含着整体的不合理性,工具理性在消解资本
主义社会内部反抗意识的同时阻碍着全人类的解放。
关于工具理性批判的主要路径,郭先红认为,主要有三
条。一是对工具理性本身进行哲学式批判(要求恢复哲
学意义的原初的真善美、科学出现以后的哲学意义上的
真善美,这是理性的两个发展阶段,不存在实质矛盾)
。二是对工具理性肆虐其中的不合理社会现实进行批判
(对失去了批判维度的单向度社会进行批判)。三是对
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物化现象进行批判。这三个维度
的批判经常互相结合但又不完全地、必然地同时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梳理中,郭先红认为,韦伯和马
克思的思想是分析和批判工具理性的两条基本线索。这
两条基本线索都是始于对黑格尔哲学的改造。韦伯在考
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把黑格尔在哲学上的理性概念
转换成了社会学意义上的合理性概念,指出工具理性与
资本主义社会的亲缘关系。马克思则是在考察资本主义
发展过程中,将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转化为对资本主义
社会劳动异化现象的剖析,指出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互
为因果的关系,并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
、物化现象(商品化、资本化现象)进行了辩证分析,
这种分析主要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展开的。在
这种分析中,马克思不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化、
资本化现象所导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物化现象,
而且他还指出,随着科技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大规
模运用,机器大工业体系建立,同时机器大工业体系对
工人进行控制,这些现象值得重视。因而可以说,韦伯
从对工具理性批判的角度,而马克思主要从资本主义社
会异化、物化的角度出发,分别为卢卡奇、法兰克福学
派思想家霍克海默、阿道尔诺、马尔库塞等提供了思想
武器。 郭先红从韦伯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
批判视角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分析开始,以卢卡奇“
物化思想”为过渡(相对于马克思的异化、物化思想更
看重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发进行分析不同,卢卡奇的
“物化思想”更重视物化现象对工人意识产生影响的分
析),对霍克海默、阿道尔诺、马尔库塞对工具理性的
批判进行了分析,展示了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理论脉络
。 作为一种社会哲学思潮,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西
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这是因为他们在接受黑格
尔之后多种社会思潮影响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借用马克
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提
出和建构了一套旨在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彻底
批判”的理论。在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和马尔库塞等人
看来,启蒙理性的核心精神是工具理性,与自然科学的
实证主义相一致,科学和技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已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