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世界文学语境下莫言小说英译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华静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首先对于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以及世界文学等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阐释,由达姆罗什关于世界文学的三个维度引出翻译在民族文学成为世界文学中所起到的媒介推动作用。然后详细分析了莫言小说作品中主题、叙事及语言方面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特征,认为莫言小说主题民族性主要表现为民间性、历史性以及乡土性,其世界性表现为人类性、生命意识以及宗教意识;其小说创作民族性表现在民间艺术形式与传统故事讲述方式,而其小说创作世界性则体现在对西方现代文学派创作手法的借鉴,包括狂欢化荒诞叙事、复调多声部叙事、蒙太奇时空结构;其小说语言民族性特征体现为民间戏曲、俗语谚语及方言的使用,以及莫言个人极具个性化的反常规搭配与比喻。同时还对西方翻译文学场域中考察莫言小说世界文学化过程得特点和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 作者简介 华静,女,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语言与文化学院翻译中心访问学者(2010-2011),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语言中心汉语教师(2018-2021),现为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英语副教授。主持在译2021年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的家庭、私有制、文明、国家和城市起源》,参译2016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华文明的神话学探源》。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英文著作1部、译著3部,参编教材多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本书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及概念阐释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 文学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因素 2.3 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 第3章 莫言小说民族性与世界性因素及其可译性 3.1 莫言小说民族性因素——异质性 3.2 莫言小说世界性因素——普适性 3.3 莫言小说可译性 3.4 小结 第4章 影响和推动莫言小说世界文学化的各种因素 4.1 社会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场域及其构成因素 4.2 莫言小说在中西方文学场域中世界文学化的推动因素 4.3 小结:翻译促成莫言小说世界文学声誉 第5章 莫言小说民族性与世界性因素英译 5.1 莫言小说民族性因素英译处理与体现 5.2 莫言小说世界性因素英译处理与体现 5.3 莫言小说三部作品英译策略特征 5.4 莫言小说三部作品英译策略变化影响因素 5.5 莫言小说三部英译作品形象建构 5.6 小结 第6章 世界文学语境下莫言小说读者接受 6.1 世界文学语境下莫言小说读者接受评价 6.2 世界文学语境下莫言小说英译评价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回顾 7.2 本研究意义 7.3 本研究局限与改进空间 附录 参考文献 序言 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的 折射,是从翻译中获益的作 品,也是一种全球的阅读模 式。中国作家莫言于2012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 品被译成多种语言文字,逐 渐进入西方读者的阅读视野 且在西方文学界内获得了认 可。莫言小说从民族文学逐 渐进入世界文学范畴,在这 一过程中,翻译起到了重要 的推动作用。本书以莫言三 部代表作《红高粱家族》《 丰乳肥臀》以及《檀香刑》 及其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主 要探讨了以下问题:莫言小 说本身的文学性特征,包括 民族性与世界性因素,以及 这些因素在翻译中的可译性 ;莫言小说经由翻译在西方 文学场域中世界文学化过程 中译者与作者各自惯习以及 资本所起的作用。以布迪厄 的“场域”“惯习”“资本”这三 个社会学概念为理论框架, 具体探讨了国内文学场域以 及西方翻译文学场域中各个 行为者的惯习的形成及其带 着各自的象征资本在场域的 作用下的相互影响;莫言小 说中民族性与世界性因素在 英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本书首先对于文学的世 界性与民族性,以及世界文 学等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阐释 ,由大卫·达姆罗什关于世 界文学的三个维度引出翻译 在民族文学成为世界文学中 所起到的媒介推动作用。然 后详细分析了莫言小说主题 、叙事及语言方面的民族性 与世界性特征,认为莫言小 说主题民族性主要表现为民 间性、历史性以及乡土性, 其世界性表现为人类性、生 命意识以及宗教意识;其小 说创作民族性表现在民间艺 术形式与传统故事讲述方式 ,而其小说创作世界性则体 现在对西方现代派文学创作 手法的借鉴,包括狂欢化荒 诞叙事、复调多声部叙事、 蒙太奇时空结构;其小说语 言民族性特征体现为民间戏 曲、俗语谚语及方言的使用 ,以及莫言个人极具个性化 的反常规搭配与比喻。在西 方翻译文学场域中考察莫言 小说世界文学化过程时,本 书主要观点为:西方文学诗 学规范与西方翻译文学场域 中翻译规范对译者惯习的形 成产生影响,译者对原作文 化态度也会影响译者的选材 惯习与翻译策略,西方翻译 文学场域中重要的行动者出 版社编辑的评价标准以及西 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样也会 影响译者惯习的形成。而身 处场域中的行动者由于所具 有的文化身份和地位等会带 有一定的象征资本,这些资 本对于西方翻译场域中原作 者与译者不断累积变化,无 形中助推着原作者与译者在 场域中进行博弈。 本书通过对莫言小说民 族性与世界性因素在三部作 品英译的具体体现的研究分 析发现,葛浩文对于莫言三 部小说中具有民族文化意义 的小说中人物的人名、称谓 等基本上都采用了音译策略 ,即异化翻译,保留了原作 独特的中国风情,译作在这 个方面体现了强烈的“异质 性”,然而在整体叙事结构 以及细节描写及人物内心独 白及评述性议论的处理上, 三部译作体现了不同的翻译 特点,对于原作在突出民族 性与世界性主题方面的细节 描写或独白,译者大多采用 了保留原文内容,但在行文 语言上使用了最地道的英文 表达方式,在译者认为是重 复、啰嗦或冒犯性质的独白 或细节描写上,葛浩文作了 删减或改译的处理。但 2012年出版的《檀香刑》 英译本与前两部相比,其所 做的删减部分比例明显减少 ,英译内容几乎与原作等量 。而在叙事结构上,《檀香 刑》英译本也完全遵从了原 文的结构而未做任何调整, 对于这一翻译策略的变化, 本书从西方翻译文学场域、 读者阅读习惯、原作者地位 等多个因素进行了分析,认 为西方翻译文学场域受到中 国综合实力增长的影响,因 而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译介 明显增多,而西方读者由于 对中国更加了解而接受度更 高,因此逐渐具有了“异化” 翻译的读者基础,而莫言诺 奖的获得使得其文化象征资 本增强,其作品被置于经典 的位置,因而译作最大程度 上展现了原作的内容结构与 风格。 本书结合了文学、比较 文学、社会学以及翻译研究 多个学科,具有跨学科研究 意义。首先,本研究对于往 往忽视文学作品作为文学的 特性的翻译研究是有效的补 充,使得翻译研究具有文学 研究的特性。其次,本研究 运用比较文学视野中世界文 学概念引出翻译的重要媒介 作用,并将译者的惯习、译 本的场域以及译者自身的文 化资本、社会资本纳入翻译 研究的范围,将翻译视为一 种社会活动,不再局限于对 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是 把目光投射到译作在新的文 化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拓 展了翻译研究视野。本书研 究对象的选择上具有历时性 ,以莫言三部不同时期代表 作品及其英译作为研究对象 ,从三部作品写作与翻译时 间的差异来考察译者在不同 阶段以及原作者不同象征资 本影响下翻译策略的变化, 对葛浩文译者研究具有补充 意义。本书关注英译本中的 叙事策略变化,从叙事结构 、衔接、连贯、逻辑发展等 方面进行多层次研究,使得 文学翻译研究兼顾了篇章与 词句,为翻译研究拓展了新 的视角。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 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疏漏 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 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