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安画派画家艺术活动年谱(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明哲
出版社 安徽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在借鉴一些新安画派研究学者已经掌握的资料基础上,再加上作者多年的资料积累,形成了这本涉及数百人、时间跨度四百年的《新安画派画家艺术活动年谱》。本谱是按照广义的新安画派概念编撰的,分为先声时期,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鼎盛时期,清顺治二年(1645)至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传承时期,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重振时期,清光绪元年(1875)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本谱包括画家的小传、生卒、创作,以及作品的质地、尺寸、年代、藏地、著录情况等。
作者简介
陈明哲,安徽淮北市人,一九七四年六月生。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画方向研究生。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师,中华文化促进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徽社执行社长,《民族美术》杂志执行主编,《文入画研究》丛刊主编。出版《中国画名家年鉴·陈明哲卷》《萧龙士和江淮画派之研究》《新安探微》等著作。
目录
第一部分 先声时期画家艺术活动(1549-1644)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
明隆庆元年(1567)-明隆庆六年(1572)
明万历元年(1573)-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
明天启元年(1621)-明天启七年(1627)
明崇祯元年(1628)-明崇祯十七年(1644)
第二部分 鼎盛时期画家艺术活动(1645-1697)
清顺治二年(1645)-清顺治十八年(1661)
清康熙元年(1662)-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
第三部分 传承时期画家艺术活动(1698-1874)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
清雍正元年(1723)-清雍正十三年(1735)
清乾隆元年(1736)-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
清嘉庆元年(1796)-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
清道光元年(1821)-清道光三十年(1850)
清咸丰二年(1852)-清咸丰十年(1860)
清同治四年(1865)-清同治十三年(1874)
第四部分 重振时期画家艺术活动(1875-l949)
清光绪元年(1875)-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清宣统元年(1909)-清宣统三年(1911)
民国元年(1912)-民国三十八年(1949)
序言
新安画派是中国美术史
上一个重要的画派,它的孕
育、形成、发展和传承前后
绵延数百年,其影响之广、
人数之众、特点之明显、时
间跨度之长,是任何一个画
派无法与之并论的。
对新安画派的研究自清
代中期以来已经有少数学者
涉猎,到民国时期的书画大
家黄宾虹,他的研究更为深
入,不仅有《新安派论略》
这一系统性的文章,还有很
多对新安画派个案画家研究
的文章问世。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很长一段
时期,对新安画派的研究相
对薄弱,但也出现了汪世清
的《渐江资料集》和一些学
者对新安画派代表性画家研
究的普及性著作。1984年
在安徽举办的“纪念渐江逝
世320周年、黄宾虹诞辰
120周年大会”,齐聚了一批
对新安画派有较系统研究的
中外学者,开启了新安画派
的研究热潮。尤其是近年来
出版了专门研究新安画派的
数种著作,还有对渐江、查
士标、程邃、戴本孝、黄宾
虹、汪采白等新安画家的个
案研究的专著,以及对石涛
、萧云从、梅清等相关画家
的研究著作,同时出现了一
批如郭因、张国标等研究新
安画派的专家。新安画派画
家众多,如今对一些具有很
高艺术成就的二线画家的研
究相对薄弱,仅见于一些论
文发表。目前为止,国内外
对新安画派的研究正处于黄
金时期,成果不断涌现,但
是,也出现了研究成果资料
混乱、考证不准确、作品真
伪不辨等问题;不同文章里
作者名号、生卒、里籍、师
承、交游等不统一;有的前
期已经考证发表的成果,后
期研究者还在沿用之前错误
的资料。因此,迫切需要一
本较为全面、准确的新安画
派相关考证资料的书籍。笔
者在借鉴一些新安画派研究
学者已经掌握的资料基础上
(如汪世清对程邃、陈传席
对渐江、许宏泉对戴本孝、
任军伟对查士标、沙鸥对萧
云从、陈期凡对梅清、郭怀
宇对詹景凤等的研究成果)
,再加上笔者多年的资料积
累,形成了这本涉及数百人
、时间跨度四百年的《新安
画派画家艺术活动年谱》。
本谱是按照广义的新安画派
概念编撰的,分为先声时期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
)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
);鼎盛时期,清顺治二年
(1645)至清康熙三十六
年(1697);传承时期,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
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
;重振时期,清光绪元年(
1875)至民国三十八年
(1949)。本谱包括画家
的小传、生卒、里籍、交游
、创作,以及作品的质地、
尺寸、年代、藏地、著录情
况等。
本谱是安徽省哲学社会
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安
徽省书画院为学术指导单位
,笔者为课题组负责人,成
员包括安徽博物院的魏宏伟
和李艳红、安徽省美学学会
的陈祥明、安徽省书画院的
范春晓、安徽省美术馆的张
婷婷五位同志。由于人员有
限,文中资料又大多出自古
代文献,难免有纰缪之处,
还请方家批评指正。
2019年9月陈明哲于合肥
导语
新安画派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画派,它的孕育、形成、发展和传承前后绵延数百年,其影响之广、人数之众、特点之明显、时间跨度之长,是任何一个画派无法与之并论的。
本书以编年的形式把新安画派重要画家生平艺术活动及创作条分理析地展现出来,信息丰富,史料确凿。
精彩页
明嘉靖二十八年 己酉(1549)
詹景凤,二十二岁。
按:詹景凤,字东图,号白岳山人,又号大龙宫客等,安徽休宁人。詹氏活动于明代晚期,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富有声名,当时就有人把他和有明一代的书画领军人物祝允明、文徵明等相并称。明人朱谋□称詹景凤:“深于书学,用笔不凡,如冠冕之士,端庄可敬。狂草若有神助,变化百出,不失古法,论者谓可与祝京兆狎主当代。”詹景凤擅草书,用笔中侧锋互用,笔画圆润而有顿挫,时见性情,表现了其驾驭草书的高超技巧。詹景凤对徽州和后来新安画派的贡献很大,他毫不掩饰地给自己记了一大功,表示徽州书画能有勃兴之气象,皆从他开始。谓:“自予书谈晋唐、画谈唐宋元,偶幸当世,郡内慕效,成以得受笔法,高自许二艺,遂以彬彬甲宇内。”詹景凤《詹氏性理小辨》第四十卷《书旨》。
关于詹景凤的生卒年,李维桢《通判平乐府事詹公墓志铭》称詹景凤生于嘉靖戊子年(1528)五月十二日,卒于万历壬寅年(1602)九月二十二日,年七十五。学界关于詹氏卒年一致认同,然而关于其生年有几种不同的版本。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高居翰教授主编的英文版《黄山之影》《中国艺术全鉴·中国书法经典》皆称詹氏生于正德十五年(1520);《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称其生于嘉靖四年(1525);汪世清先生《艺苑疑年丛谈》考证其生于嘉靖十一年(1532)。本谱从李维桢说。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八十三,明万历三十九年刻本。
丁云鹏,三岁。
按:丁云鹏,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书法学钟繇、王羲之。画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无不精妙。白描酷似李公麟,用笔细腻,作品高雅超逸。他与董其昌、詹景凤、陈继儒诸人交游,故流传作品多有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的题赞。董其昌赠以印章,日“毫生馆”。其得意之作,尝一用之。曾为名墨工程君房、方于鲁画墨模,并供奉内延十余年。明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
董其昌,生。
按: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华亭派的主要代表。明万历十六年(1588)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昼锦堂图》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刻有《戏鸿堂帖》。
董其昌与徽州名士的交游对新安画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程嘉燧、程邃、郑元勋等都直接学习过董其昌。明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
杨明时,生。
按:杨明时,字存吾,号不弃,安徽歙县人。本姓杨,书款时作“扬”。诗、书、画俱擅.又精鉴别,《余清斋法帖》双钩上石出其手。画宗董源,工山水、兰竹。与董其昌、陈继儒等友善。
秋,詹景凤同吴钦仪、吴景明、侄万里来游文岐山并书壁。
夏,詹景凤遇王畿过休宁讲学。詹景凤出示先祖南宋人詹初《异学序经杂录》一编,请王畿作序,“乞予一言以章之”。
詹初《寒松阁集》《休宁流塘詹氏家谱》,上海图书馆藏清抄本。
明嘉靖三十七年戌午(1558)
三月初一,詹景凤与族侄詹璧于“寒松草阁”,刻宋代先祖詹初《寒松阁集》。
詹初《寒松阁集》《宋国录流塘詹先生集》。
王世贞,《艺苑卮言》辑成。
按: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州山人,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刑部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奔州山人四部稿》《奔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
詹景凤,题《文太史(渔乐图)》卷。
詹景凤《詹东图玄览编》;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文徵明,卒。
按: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又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徵明托病不往。正德末年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著有《甫田集》。
詹景凤喜鉴藏文徵明画,曾题跋文氏画:“要以太史短幅小长条,实为本朝第一。然太史初下世时,吴人不能知也。而予独酷好,所过遇有太史画无不购者,见者掩口胡卢,渭购此乌用?是时,价平平,一幅多未逾一金,少但三四五钱耳。予好十余年吴人乃好,后三年而吾新安人好,又三年而越人好,价埒悬黎矣。”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