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耶稣会与天主教进入中国史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意)利玛窦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著名传教士利玛窦一行来中国传教过程中所见、所闻的记录手稿翻译译著。利玛窦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为西学东渐及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影响。
本书记录了利玛窦从准备进入中国直至其在中国去世前的所见所闻。此前中华书局曾以《中国札记》为名出版。本书相比《中国札记》的优越性在于使用底本为意大利文原版,经过译者和审校者的精心译制,力求以最接近利玛窦原著的方式将那段历史呈现给读者。
作者简介
文铮,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言文学专业。现为北外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主授意大利语言学、意大利文学、翻译和艺术史等课程。2002-2003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进修,2006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班美术学专业,2011-2013年任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其研究方向包括意大利语语言学、意大利文学、比较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西方艺术史、明清之际中西方关系史等。近年来,文铮出版了近四十部译著和意大利语言文化教材,主要包括《卡尔维诺文集》《铁栅栏上的眼睛》《20世纪绘画》《新视线意大利语教程》《西方汉学十六讲(意大利汉学)》等。2011年文铮翻译的小说《质数的孤独》获意大利使馆年度最佳翻译作品奖。此外,文铮还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中文和意大利文论文与评论文章二十余篇。2012年意大利总统授予文铮意大利共和国“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表彰其多年来为中意文化交流及意大利语言文化推广做出的贡献。
目录
第一卷 绪论:中国和中国人
第一章 撰写这部史书的原因及写作方法
第二章 关于中国的名称、面积和位置
第三章 中国大地的物产
第四章 中国的制造工艺
第五章 关于中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的学位
第六章 中国的政府机构
第七章 中国的礼法
第八章 关于中国人的相貌、穿着打扮及其他风俗
第九章 中国的迷信与其他陋习
第十章 中国的宗教派别
第二卷 肇庆的寓所[1583年9月、10月-1589年8月上旬]
第一章 我们当初如何决定进入中国[1552-1582]
第二章 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神父们三次进入中国,但都未能立足[1582年3月9日-1583年8月10日(约)]
第三章 神父们是如何被召到肇庆,最终获得许可证和一块供修建寓所的土地而在中国定居的[1583年8月15日(约)-1583年9月底]
第四章 神父们逐渐开始与中国人谈论天主教[1583年10月-1584年11月25-29日(约)]
第五章 罗明坚神父去澳门,利玛窦神父肇庆遇险;把铁钟和译成中文的地图作为礼物送给知府[1583年12月-1584年10月]
第六章 神父们获得许可让西班牙国王的使节来中国;卡普拉莱神父抵达肇庆[1584年5月2日-11月26日(约)]
第七章 为促进传教事业,又有两位神父从印度来华:一位是孟三德神父——中国传教事务的负责人——他获得许可来到肇庆;另一位是麦安东神父,后来与罗明坚神父前往浙江省[1585年4月1日-1586年4月]
第八章 罗、麦二神父返回肇庆;罗神父又赴广西;此间发生的其他事情[1586年7月-1587年7月]
第九章 岭西道害怕神父们留在肇庆,于是编造理由,迫使孟三德神父返回澳门;这一事件后神父们又遇到一个大麻烦[1587年7月27日-12月]
第十章 罗明坚神父回到澳门并留在那里;孟三德神父来肇庆,当地百姓又给寓所带来麻烦[1588年1月-7月]
第十一章 范礼安神父派罗明坚神父去罗马,请求教宗派神父们作为他的使节去觐见中国皇帝;范神父派麦安东神父来肇庆;肇庆又起风波[1588年8月-12月]
第十二章 神父们在肇庆寓所取得的成果[1583年9月、10月-1589年8月上旬]
第十三章 神父们在肇庆寓所中经受到的最后挫折;都堂刘节斋把神父们逐出肇庆[1589年4月-8月初]
第三卷 第一部分(第一章 至第九章 )韶州的寓所[1589年8月26日-1595年4月18日] 第二部分(第十章 至第十四章 )南昌的寓所[1595年6月28日-1598年6月25日]
第一章 如何建立韶州的寓所;中国的传教事业又一次从头开始[1598年8月1日-10月1日]
……
第四卷 第一部分(第一章 至第十章 )南京的寓所[1597年7月20日-1600年5月21日]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 至第二十章 )北京的寓所[1601年1月21日-1602年9月21日]
第五卷 传教事业的逐步发展以及各地教务情况[1603年2月-1610年5月10日-1611年11月1日]
索引
序言
这部《耶稣会与天主教
进入中国史》是译者根据罗
马-意大利国家书店(La
Libreria dello Stato)于
1942年和1949年出版的三
册《利玛窦史料》
(FontiRicciane)译出的①
。该史料前两册的主要内容
是由利玛窦手稿直接整理而
成的《耶稣会与天主教进入
中国史》(Della entrata
della Compagniadi Giesi
eChristianità nella Cina)(
以下简称《传教史》),第
三册是这套资料的编者和注
释者德礼贤(Pasquale
D'Elia)编制的索引与附录
等内容,因其不属于利玛窦
本人著作,故未译出。在翻
译过程中,译者还参考了意
大利Quodlibet出版社于
2000年出版的意大利文同
名著作。
利玛窦(Matteo Ricci)
是西学东渐的开创者,西方
传教士汉学的奠基人,而这
部《耶稣会与天主教进入中
国史》则是他用母语撰写的
最为重要的汉学著作。因此
,早在1983年,中华书局
就出版了这部著作的完整中
文译本——《利玛窦中国札
记》,依据的母本是1953
年出版的英译本。1986年
中国台湾光启出版社出版了
从意大利原文翻译的《天主
教传入中国史》。1998年
,在译者动笔翻译本书时,
曾有一些海内外学者对这次
翻译、出版工作的必要性提
出了质疑,因为上述两个中
译本已经存在多年,并一版
再版,中国绝大多数读者阅
读和使用的都是这两个文本
。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复
译呢?这个译本与以前的译
本有什么不同之处?它对研
究利玛窦及其相关领域有什
么价值?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先
了解一下原著的写作经过和
坎坷遭遇。
早在1594年,当利玛窦
还在韶州传教的时候,就萌
生了将耶稣会成功进入中国
内地传教的经历完整记录下
来的念头,这一年的10月
12日利玛窦在给同为耶稣会
士的同乡吉洛拉莫·科斯塔
(Girolamo Costa)的信中
提道:“如果把我们传教事
业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向您详
细介绍,那么我应该写一部
历史书,而不只是写信,等
我有时间的时候,我会对这
段历史做一归纳和回顾。”
②然而,这一等就是14年,
直到1608年,利玛窦才真
正开始将他的这个愿望变成
现实。1609年2月17日,利
玛窦在给他的上级——耶稣
会总会长助理阿尔瓦莱兹(
Joao Alvarez)的信中写道
:“去年年底,我不知道自
己为何会想到,在最初进入
中国的人中,仅剩下我一人
,现在已无别人知道这里传
教事业最初的情况了,因此
最好把这些事情按照它们发
生的顺序加以整理,尤其是
把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写下来
,因为别人的报告与真实情
况有很大出入。我已开始草
拟一份报告,我想您那里会
对我们这里的事有很大兴趣
。如果在去印度的船出发之
前我能完成这份报告的一部
分,我会马上将它寄往罗马
,您就会在那里看到它了。
但我怕工作太多,不允许我
做这件事。”③事实的确如
利玛窦信中所说,北京繁忙
的教务和日常工作使他未能
赶在1608年邮船起锚之前
(一般为每年9月)将这部
五卷本《传教史》的部分内
容寄往罗马。但可以肯定的
是,利玛窦在1608年初写
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根据他
收集的资料开始写作了。
至于利玛窦结束写作的
时间,我们可以从原著中找
到线索:在第五卷第16章,
也就是利玛窦生前亲笔完成
的倒数第二章中,详细记述
了1609年圣诞节当天,南
昌教堂整饬一新,对教友重
新开放的情景。当时利玛窦
本人寓居北京,欲收到南昌
关于此事的信件最快也要一
两个月的时间,因此我们有
理由认为,利玛窦完成第五
卷第16和17两章的时间是
在1610年2月到5月初之间
,因为5月3日利玛窦就一病
不起了,直至八天后去世。
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
在北京辞世。临终前他把这
部回忆录的手稿交给了他的
继任者龙华民(Nicholas
Longobardi),并“在临终
时再三强调,在呈给(罗马
耶稣会总)会长之前不要给
任何人看。”④利玛窦去世
前后,他的传教策略,尤其
是对待中国礼仪问题的态度
受到了耶稣会内部和罗马教
廷中一些人的质疑,甚至是
反对,即使是他生前亲自选
定的接班人——他的意大利
同胞龙华民——也在礼仪问
题上与他持不同观点。
1612年8月,龙华民派金尼
阁以中国传教使团代理人的
身份前往罗马,向教宗保禄
五世汇报教务工作。此次金
尼阁身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
是汇报并解决关于中国礼仪
的问题。金尼阁启程前,龙
华民将利玛窦回忆录的手稿
交给了他,委托他带往罗马
,转呈耶稣会总会长。金尼
阁随身携带这部手稿辗转澳
门、印度果阿,再于1613
年2月9日从那里登船出发前
往欧洲。
在漫长的旅程中,金尼
阁开始将这部用意大利文写
成的手稿译为拉丁文,因为
罗马天主教传统上一直用拉
丁语作为教会的正式语言和
礼拜仪式的专用语言。
1614年秋,金尼阁抵达罗
马,在各项公务之余,每晚
都要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
继续翻译利玛窦手稿,并最
终将其完成。然而,金尼阁
在翻译的过程中,并未严格
按照手稿的文字内容逐字逐
句地移译,而是对其内容进
行了部分的修改、增补和编
辑。次年秋天,金尼阁的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