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后现代绘画是在工业社会极度发展时期逐渐成熟的一种绘画形式,本书从呈现后现代绘画艺术技法的特征与本质入手,表征后现代绘画的人文追求与价值意蕴、挖掘后现代绘画的美学思维逻辑,既是对后现代绘画的理论再现,更是把握后现代绘画的真实方式。后现代绘画具有碎片化、抽象化等让人难以接受的一面,实质上它却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让创造者和审美体验者真正进入到审美之中。这样,无论是创作者还是体验者都是自由的,因而也是艺术的。后现代绘画在摧毁的否定性思维中改变对美本质的态度,使绘画艺术真正面向世俗。从而形成了后现代绘画在直观与具象中,超越直观与具象的审美原则,沉溺于日常生活中去表征心灵的审美自由和认同生活。虽然后现代绘画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反美学”嫌疑,但是后现代绘画形成的审美思维作为绘画艺术的自我规定性,也在捍卫绘画艺术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存在意义。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遮蔽整体的现代绘画 第二节 后现代绘画“碎片化”的解蔽 第三节 “碎片”重构“整体”的审美突围 第一章 自由建构对前定实在性的艺术反思 第一节 再现前定实在性的艺术还原 第二节 后现代绘画“碎片化”的艺术解蔽 第三节 后现代绘画对“美”的追寻 第二章 消弭“对立”的自由 第一节 吞噬差异的“对立” 第二节 解构中心的葆有差异 第三节 包容他者的自由体验 第三章 深犁“生活”的“非艺术” 第一节 后现代绘画的生活旨趣 第二节 重返感性确定性的“下降” 第三节 建构审美的“非艺术” 第四章 “超美学”的艺术审美 第一节 从追问“美是什么”到追寻“美如何在” 第二节 “超美学”的审美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