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国演义(附学案手册)/名著+考点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明)罗贯中 |
出版社 | 延边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具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超人的智慧和胆识,瞻仰关羽守信义、重诚信的高风亮节,感悟张飞快人快语的耿直人品,憎恶曹操的阴险、奸诈、残忍的奸雄形象。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明代著名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于元末明初,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历史上关于他的生平事迹记录不多,较为可信的有明代贾仲明编著的《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较为清新。”《稗史汇编》也有只言片语提及,说他“有志图王”,据传他还为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张士诚做过幕僚。 罗贯中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三国演义/经典文学名著》(《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等。这些作品中以《三国演义/经典文学名著》成就最高,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 罗贯中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鼻祖,开章回体小说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目录 宴桃园豪杰结义 张翼德怒鞭督邮 【原著第一回—第二回】 何进无谋自取祸 曹操献刀刺董卓 【原著第二回—第四回】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原著第五回】 匿玉玺孙坚击刘表 连环计吕布杀董卓 【原著第六回一第九回】 曹操兴师报父仇 陶谦识人让徐州 【原著第十回—第十二回】 曹操移驾幸许都 孙策借兵占江南 【原著第十三回—第十五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白门楼吕布殒命 【原著第十六回—第十九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屯土山关羽约三事 【原著第二十回—第二十五回】 关公千里走单骑 会古城主臣聚义 【原著第二十六回—第二十八回】 碧眼儿坐领江东 曹孟德官渡大捷 【原著二十九回—第三十回】 曹操大破袁本初 刘皇叔跃马檀溪 【原著第三十一回—第三十四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原著三十五回—第三十六回】 刘玄德三顾草庐 定三分隆中决策 【原著第三十七回—第三十八回】 孔明火烧新野 玄德败走樊城 【原著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 ,赵子龙单骑救主 张翼德大闹长坂坡 【原著第四十一回—第四十二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原著第四十三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原著第四十四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原著第四十五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原著第四十六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原著第四十七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三江口周瑜纵火 【原著第四十八回—第四十九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原著第五十回】 诸葛亮三气周瑜 周公瑾英年早逝 【原著第五十一回—第五十六回】 孔明赴柴桑吊丧 张松献蜀中之图 【原著第五十七回—第六十一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原著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三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原著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五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曹阿瞒怒杀伏皇后 【原著第六十六回】 曹操起兵夺汉中 张飞黄忠各建功 【原著第六十七回—第七十回】 杨修恃才终殒命 关羽放水淹七军 【原著第七十一回—第七十四回】 美髯公刮骨疗毒 关云长败走麦城 【原著第七十五回—第七十七回】 曹丕刘备各称帝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原著第七十八回—第八十三回】 陆逊火烧七百连营 刘备白帝遗诏托孤 【原著第八十四回—第八十六回】 征蛮寇丞相起兵南下 施仁义孔明七擒孟获 【原著第八十七回—第九十回】 伐中原武侯上表 初用兵姜维归降 【原著第九十一回—第九十三回】 武侯弹琴退仲达 孔明挥泪斩马谡 【原著第九十四回—第九十六回】 诸葛亮巧取陈仓 司马懿人寇西蜀 【原著第九十七回—第一百回】 孔明造木牛流马 五丈原丞相归天 【原著第一百零一回—第一百零四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政归司马氏 【原著第一百零五回—一百零八回】 君臣背义乱纷纷 姜维兴师功不成 【原著第一百零九回—第一百一十四回】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魏蜀吴三分归一统 【原著第一百一十五回—第一百二十回】 序言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 1400),名本,字贯中,号 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 说鱼塘(现浙江杭州)或庐陵 (现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 小说家。罗贯中是一个有抱 负、有理想的人,早年曾参 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 立以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 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 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 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三遂平妖传》,现存杂剧 有《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 中的力作,对后世文人的文 学创作影响深远。 背景知识 《三国演义》的素材来 源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关于 三国史事的历史文献;其二 是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 间创作。一方面是上千年所 积累的史学家对三国历史的 叙述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历 朝历代民间三国传说,它们 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 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 雄割据,朱元璋剿灭群雄, 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 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 生活在社会底层,熟悉和了 解人民的疾苦,希望早日结 束动乱,百姓能安居乐业, 由此借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 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 说。《三国演义》全书共一 百二十回,描写了东汉末年 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 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反映 了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书 中的尊刘抑曹等描写,表现 出封建的正统观念。 内容摘要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 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 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 国志》基本相同,人物形象 也是在《三国志》的形象基 础上的再发挥。《三国演义 》一方面反映了较为真实的 三国历史,另一方面根据明 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人物进 行了夸张、美化、丑化等。 《三国演义》从汉灵帝 年间刘备、关羽、张飞桃园 结义写起,描述了东汉末年 到西晋初年近百年发生的重 大历史事件,刻画了众多叱 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通 过一个个故事,揭露了封建 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 ,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 恶。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 战,所谓“十八路”诸侯联军 征讨董卓,打的是“扶持王 室,拯救黎民”的旗号,干 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的勾当,都企图称王称霸。 《三国演义》以没落的汉室 宗亲刘备和以宗族起兵的曹 操作为两条主线展开中前期 的故事,而中后期以大汉丞 相诸葛亮率领汉军北伐,与 魏国重臣司马懿的斗智斗勇 为主线,以三国归晋而告终 。 艺术特色 《三国演义》的艺术特 色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 人物塑造、战争描写和小说 结构上。这部小说中的主要 人物,如刘备、曹操、诸葛 亮、关羽、张飞、赵云、孙 权、周瑜等,都具有鲜明的 个性,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典 型形象。 一、人物塑造:个性突 出,手法多样。小说中有名 有姓的人物不下千余人,描 写得较详细、人物性格突出 的有近百位,对肖像有所描 绘的大约二、三百人,其中 主要角色都性格鲜明、形象 生动。每类人物各有共性, 同类人物各具个性。小说描 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 ,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 ,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 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 作者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 最好的例子就是所谓的“三 绝”,即曹操的“奸绝”——奸 诈过人;关羽的“义绝”—— 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 —神机妙算。但小说中的想 象、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 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 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 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 二、战争描写:千变万 化,格调高昂。全书共写大 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 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 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 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 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 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 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 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 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情 势转化等,写得丰富多彩, 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 体现了战争的矛盾特殊性和 复杂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 烈、紧张、惊险,又不显得 凄惨,具有昂扬的格调。作 为描写战争的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成功描绘了汉末 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揭示 了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 三、小说结构:脉络分 明,前后连贯。故事时间跨 度近百年,人物多至数百, 事件错综,头绪纷繁。叙述 既要符合基本史实,又要注 意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 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 。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 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 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 艺术整体。这主要得益于作 者宏大而严密的构思。他以 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 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 故事情节,串联起大大小小 的战争,既写得曲折多变, 又前后连贯;既主次分明, 又密切配合。 导语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和他们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小说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宽厚仁爱的刘备,残暴奸诈的曹操,一身正气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还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的诸葛亮,以计谋见长的周瑜和司马懿。他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早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评(媒体评论)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 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任何一个梦想都有可能 因为读书而产生,而实现一 个梦想也必须借助读书来实 现。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 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 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 平庸的困扰。 ——中国著名文化学者 余秋雨 王国维说人生的三大境 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处”。用来说阅读的三 境界也是恰如其分的。阅读 的至高境界便是读懂人生。 ——现代文学馆研究院 于润琦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果我们排除做学问很实际 的目的,读书就是我在吸取 营养,把自己丰富起来,我 自己感觉,读书最愉快的是 什么时候,是你突然发现“ 我也有这个思想”,最快乐 的时候是把你本来已经有的 ,你却不知道的东西唤醒了 。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 作家 周国平 精彩页 宴桃园豪杰结义 张翼德怒鞭督邮 【原著第一回—第二回】 阅读导航 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军,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一见如故。张飞在自家庄后桃园设宴,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并一道去投了刘焉。 刘关张从军后显示出了非凡的才能,他们一败黄巾于琢郡,二败黄巾于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他们身份卑微,态度傲慢。张飞欲杀董卓,被刘备劝住,但三人不愿与之共事,于是领兵与朱儁、孙坚进攻黄巾军,大胜。朱俊、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过了很久,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到任四月,督邮来县巡视,刘备出城迎接,极为谦恭,而督邮却非常傲慢,开口便痛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见刘备无礼物奉送,接着就捏造“县尉害民”之罪存心陷害。张飞知道后大怒,骑马来到馆驿,揪出督邮,当着众多百姓扯下柳条,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督邮疼痛难忍大叫:“玄德公救我性命!”刘备赶来,急喝张飞住手,并将官印挂在督邮脖子上,辞官投奔刘恢去了。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朝政日非,人心思乱,盗贼蜂起。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三人鼓动百姓揭竿起义,四方百姓,头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官军望风而靡。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姓刘,名备,字玄德,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日:“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日:“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日:“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日:“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正饮问,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人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日:“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日:“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日:“如此甚好。” 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