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包括《哲学真理与知识分子的真理》《英雄主义和苦修主义》《创造性的自我意识》《知识分子与革命》等论文。这部文集鲜明地表达出一部分俄国学者对俄国激进知识分子的革命思想及其实践的反思与批评,旨在引导俄罗斯民族关注精神世界,构建属于俄罗斯民族的内在价值和民族精神。《路标》文集的出版在当时俄国思想界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 作者简介 张百春,男,1965年生,黑龙江人,1993年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入选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俄罗斯国家奖章一普希金奖章获得者。研究方向是东正教,俄罗斯哲学。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俄罗斯哲学研究”。出版专著《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俄罗斯东正教神学》《风随着意思吹:别尔嘉耶夫宗教哲学研究》,译著15部,论文百余篇。 目录 前言 米·奥·格尔申宗/著,徐凤林/译 哲学真理与知识分子的真理 尼·亚·别尔嘉耶夫/著,张百春/译 英雄主义和苦修主义——关于俄罗斯知识分子宗教本性的思考 谢·尼·布尔加科夫/著,张百春/译 创造性的自我意识 米·奥·格尔申宗/著,张变革/译 维护法律——知识分子与法律意识 博·亚·基斯嘉科夫斯基/著,徐凤林/译 知识分子与革命 彼·别·司徒卢威/著,郭小丽/译 虚无主义的伦理学——评俄国知识分子的道德世界观 谢·柳·弗兰克/著,徐凤林/译 关于知识分子青年——日常生活与情绪侧记 亚·索·伊兹果耶夫/著,静纳/译 序言 米·奥·格尔申宗著 徐凤林译 这本文集的论文不是为 了像教条主义者那样,站在 已知真理的高度审判俄国知 识分子,也不是为了对俄国 知识分子的那段过往进行高 傲的鄙视,这些论文是带着 对那段过往的痛心、带着对 祖国未来的强烈忧虑写成的 。1905-1906年革命及其后 继事件的出现,仿佛是对俄 国社会思想在半个多世纪以 来将之奉为最高圣物来遵守 的那些价值进行的一次全民 测验。一方面,个别有思想 的人从某些先验的设想出发 ,早在革命很久之前就已经 明确看到了这些精神原则的 错误;另一方面,社会运动 本身的外部失败,当然还不 能证明引发这一运动的那些 思想是具有内在不正确性的 。这样,就本质而言,俄国 知识分子的失败并未暴露出 任何新东西。但这个失败在 另一种意义上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这个失败令广大俄 国知识分子深受震动,使他 们觉得需要自觉地检验知识 分子的传统世界观的那些基 础,这些基础在此之前一直 是被盲目信仰的;第二,事 件的细节,也就是革命及其 镇压所采取的具体形式,使 那些大致意识到这种世界观 之错误的人,能够更清楚地 了解那段历史的罪过,并更 加令人信服地表达自己的思 想。于是就产生了这本书: 它的参与者们不能不说出对 他们而言已经显明为真理的 东西,同时他们都怀有这样 的信念,即他们是在以自己 对俄国知识分子之精神基础 的批判,去迎合大家普遍意 识到的对这种检验的需要。 在此为了一个共同事业 而联合在一起的几个人,有 的彼此之间无论在“信仰”的 基本问题上,还是在自己的 实践愿望上,都远不一致, 但他们在这一共同事业上没 有分歧。他们的共同立场是 ,精神生活在理论和实践上 优先于社会生活的外部形式 ,其含义是,个人的内心生 活是人类存在的唯一创造力 量,只有它,而不是政治制 度的某些独立自在的原则, 才是一切社会建设的唯一牢 固的基础。从这一观点看, 俄国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 —这种完全建立在相反原则 基础上,即建立在认定社会 形式的优先地位这一基础上 的意识形态,对于文集参与 者来说,是具有内在不正确 性的,也就是与人的精神本 性相矛盾的;同时,这种意 识形态也是在实践上无成果 的,也就是没有能力实现俄 国知识分子为自己提出的目 标,即解放人民。在这一共 同思想界限内,文集参与者 之间没有分歧。从这一思想 出发,他们从不同侧面研究 俄国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如 果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在知 识分子的“宗教”本质问题上 ,似乎显得有些矛盾,那么 ,这个矛盾也不是来自上述 共同原则中的思想差异,而 是由于不同的作者是在不同 层面上研究这个问题的。 我们不是审判过往,因 为我们清楚,过往的历史是 必然发生的,但我们要指出 ,社会迄今为止走过的道路 ,已经把社会带入绝境。我 们的警告并不新鲜:从恰达 耶夫到索洛维约夫和托尔斯 泰,我们全部的深刻思想家 所反复强调的也正是这一点 。他们的话没人听,俄国知 识分子与他们擦肩而过。也 许,现在已被巨大的震动唤 醒了的俄国知识分子,将会 听见那更加微弱的声音。 190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