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艺术不只存在于博物馆和画廊,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艺术无处不在,需要的只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唤醒艺术大脑了不起的艺术元素》分为上下两册,用轻松、有趣的方式,为孩子揭开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的奥秘,巧妙地运用观察细节、比较与对比等开放式的探究方法,引导孩子发现名作与生活中的艺术元素,思考艺术家如何运用艺术元素实现创作意图,从而激活、唤醒孩子的“艺术大脑”,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受力、创造力和思辨力,让孩子获得终身受益的审美素养。 本书为上册,主要包括线条与形状、色彩与明度、图案与质感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艺术世界里重要的元素,是构成艺术作品最基础、最简单的语言。它们就像是艺术家手中的魔法棒,组合与变化之间,“艺术”就诞生了! 本书适合5—12岁的儿童阅读,也可供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和机构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段鹏,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教育系副主任、美术教育学博士。现任教育部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学科秘书,北京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艺委会秘书长,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执行委员。 在《人民日报》《中国美术教育》《中国中小学美术》等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当代艺术与学校美术教育》《儿童创意活动》等多本专著、译著,并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 目录 第一单元 线条与形状 我们周围的世界 第一课 我的小世界中的线条 第二课 线条表现动态 第三课 线条构成形状 第四课 各种各样的形状 第五课 肖像画中的形状 第六课 小艺术家看世界 第七课 艺术与生活 第八课 单元小测试 第二单元 色彩与明度 我们在一起 第九课 了解色轮 第十课 暖色和冷色 第十一课 如何让颜色变浅 第十二课 如何让颜色变深 第十三课 小艺术家看世界 第十四课 艺术与生活 第十五课 单元小测试 第三单元 图案与质感 不停生长和不断变化 第十六课 色彩中的图案 第十七课 我们可以触到的质感 第十八课 我们可以看到的质感 第十九课 小艺术家看世界 第二十课 艺术与生活 第二十一课 单元小测试 第四单元 形态与空间 二维和三维的世界 第二十二课 形状和形态 第二十三课 雕塑中的形态 第二十四课 建筑中的形态 第二十五课 雕塑中的空间 第二十六课 风景画中的空间 第二十七课 小艺术家看世界 第二十八课 艺术与生活 第二十九课 单元小测试 第五单元 色彩与感受 混合与搭配 第三十课 颜色之间的互相作用 第三十一课 色彩表现情绪 第三十二课 海景画中的色彩 第三十三课 小艺术家看世界 第三十四课 艺术与生活 第三十五课 单元小测试 第六单元 图案与各种各样的艺术 丰富多彩的艺术 第三十六课 纺织物上的图案 第三十七课 邮票上的图案 第三十八课 面具上的图案 第三十九课 壁画上的回案 第四十课 小艺术家看世界 第四十一课 艺术与生活 第四十二课 单元小测试 序言 很多家长都觉得艺术启 蒙门槛较高,想让孩子接触 点儿艺术,又不知从何下手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生 的小艺术家,他们天生就喜 欢用涂涂画画的方式去表达 自己的想法,这是人类的一 种本能。遗憾的是,并非每 个家长都有足够的专业水平 来保护和开发孩子的“艺术 大脑”,在适宜的年龄将这 些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 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 中提到:人的思维有两种基 本类型——逻辑思维(或称 数学逻辑)、形象思维(或 称艺术思维)。苏霍姆林斯 基说:“如果孩子在适宜年 龄没有形成发达的、丰富的 情绪记忆,就谈不上在童年 时期获得了完满的智力发展 。”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不言 而喻,很多父母都注重从小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而艺 术思维则受到了一些冷落。 其实,很多著名的大科学家 都有一些艺术方面的特长, 而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 ,艺术思维更是一个孩子未 来长远发展和快乐生活的关 键——从艺术中获得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将为很多学科的 学习插上翅膀,而发现美、 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更是 会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下乐 观、美好的精神底色。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 发孩子的艺术思维,唤醒孩 子的“艺术大脑”呢?正如学 语文需要积累字词,学数学 需要掌握数字和加减乘除基 本运算,在艺术的世界里, 也有一套语言和法则,比如 重要的艺术元素——线条、 形状、色彩、图案、质感、 空间等,还有将这些元素组 合成一件完整作品的基本原 理——包括多样统一、对称 、平衡、节奏、对比等。它 们是我们攀登艺术殿堂的台 阶,是我们“向美之路”上的 好拐杖、好朋友。 在本书中,我们聚焦“了 不起的艺术元素”,运用观 察细节、比较与对比等开放 式的探究方法(这也是国外 诸多著名博物馆和艺术教育 学校采用的方法),引导孩 子发现名作与生活中的艺术 元素——无论艺术的大厦多 么复杂、精妙,最基础、最 简单的“砖石”也无外乎是这 些艺术元素,它们就像是艺 术家手中的魔法棒,组合与 变化之间,“艺术”就诞生了 ! 希望阅读本书的每一个 孩子都能练就一双“火眼金 睛”,拥有一个超强“艺术大 脑”,在广阔的艺术天地里 自由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