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出版行业生产实践,以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数字出版为主要对象,对这些出版物的生产全流程进行解析,力求为高等院校编辑出版相关专业学生了解行业生产流程、开展专业实践及提升职业素养奠定基础,也为初入出版行业的从业者及出版学科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编辑出版相关专业师生及初入行业的出版工作者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出版业务流程指南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出版行业生产实践,以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数字出版为主要对象,对这些出版物的生产全流程进行解析,力求为高等院校编辑出版相关专业学生了解行业生产流程、开展专业实践及提升职业素养奠定基础,也为初入出版行业的从业者及出版学科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编辑出版相关专业师生及初入行业的出版工作者阅读。 作者简介 周康,文学学士、新闻学硕士,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编辑出版系教师、中国编辑学会编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讲编辑学、出版设计美学、出版物设计表达、期刊策划等课程;编写《期刊策划教程》,参编《出版概论》《数字出版基础》《数字出版实务》等多本专业、行业教材,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图书编辑职业素养调研”“河南省期刊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等多个省部级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全国图书编辑人员从业情况调查”等项目。 目录 第一部分 传统出版流程 第一章 出版系统与出版社 第一节 出版系统 第二节 出版社的部门设置 第二章 编辑与编辑工作 第一节 出版社编辑 第二节 编辑工作 第三章 出版工作相关文件 第一节 编辑业务文件 第二节 图书选题报告 第三节 审读报告 第四章 图书编辑工作 第一节 编辑六艺 第二节 收稿规范 第三节 编辑加工基本要求 第四节 发稿要求 案例展示 《寻路1909——京张铁路人文故事纪实》 第五章 期刊基本运作 第一节 期刊社的机构设置 第二节 期刊社的工作人员 第三节 期刊的基本运作流程 案例展示 《指针》 第二部分 数字出版流程 第六章 数字出版与数字出版产品 第一节 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数字出版产品的特点与种类 第七章 数字出版物整体设计 第一节 数字出版物整体设计的概念及内容 第二节 数字出版物整体设计的要素 第三节 数字出版物的内容设计 案例展示 《北京·胡同STYLE》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出版管理条例》 附录二 出版术语 后记 序言 自2016年以来,诸多纸 媒停刊或休刊,“纸媒黄昏” 从说法变成了愈演愈烈的现 实。事实上,多年前在电视 、有线网络等的冲击下,图 书的库存量上升、报刊的征 订量下降等问题就是存在的 ,但似乎还没有达到关系其 生死存亡的地步。 然而,现在媒介环境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电视 的显示屏从显像管发展到液 晶屏、LED屏,信号传输技 术也层出不穷,无线发射塔 已不再重要,而且电视频道 更多、栏目更多,大众有了 更多的选择。互联网从电话 拨号、固定IP端口的有线网 络发展到宽带网络,除带宽 扩容使传输速度加快、带来 随时随地的便利之外,与移 动通信技术的结合使移动互 联网飞速发展。我们现在已 经完全可以通过手机获取信 息,其中既包含信息媒介的 来源种类,也包含信息媒介 的呈现形式,这才是对纸媒 的致命打击。当随时随地都 能通过手机阅读,不管这些 信息原本来自图书、报纸、 期刊,还是广播、电视、互 联网,并且能够以文字、图 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 种形式呈现时,受众都会选 择还原感最强、体验度最高 的方式。如果人们通过手机 就能够轻松获取信息并进行 娱乐,那么谁还会执着于通 过纸媒获取。 钱锺书先生曾说:“假如 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 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 蛋的母鸡呢?”如果将信息 比作鸡蛋,那么信息的载体 可以比作母鸡,受众感兴趣 的是内容,是信息,不是载 体,不是载体的具体形式, 所以当随身携带的手机与互 联网技术结合,能够完全呈 现文字、图片、视频的时候 ,纸媒的真正危机就到了, 图书、报纸、期刊的销量下 滑,甚至部分报刊休刊、停 刊。但是我们也看到,在纸 媒整体受到冲击的同时,也 有一些新的出版利好消息。 这些利好不仅是数字出版市 场份额的不断增加,还有各 种新的出版形式层出不穷, 如数字图书、数字期刊、数 字报纸、二维码延伸阅读等 ,也开始吸引稳定的读者群 。由此可见,数字化也并没 有完全挤压纸媒的生存空间 。 相比于人类历史上多次 出现的技术迭代,书籍的历 史约为3000年,期刊的历 史约为400年,大众报纸的 历史也不过300年。当广播 出现的时候,纸媒经受冲击 ;当电视出现的时候,广播 和纸媒一起经受冲击。虽然 互联网对纸媒和广播、电视 的冲击更大,但各类媒介的 生命力都是顽强的,它们都 在吸收新媒介的优点对自身 进行补充,也都是在旧媒介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 ,从传媒研究视角来看,各 类媒介也都是在不同时代和 技术背景下信息所能找到的 不同表现形式与传媒类型的 结合,但这更需要出版业、 传媒业的关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计算机、互联网是较为强 大的社会推动力,现代社会 已经被称为“互联网社会”, 当今已经是信息时代,媒介 形态的变化必然也会对学科 的教学产生影响。编辑出版 学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伴随 互联网成长的新一代已经对 现代技术和媒介环境习以为 常,而现代学校教育更多的 还是用已经发生的案例、较 为成熟的理论培养携带各种 智能设备的学生,教室里的 设备有些不如学生家庭的设 备先进,在新型数码设备使 用上学生群体内部也存在差 异,我们已经不可能用固定 的方案来应对新的媒体时代 了。因此,如何保证在飞速 发展的媒介环境中,学校提 供的专业教育能够紧跟时代 变化,立足于专业成熟理论 的基础上还能让学生接触社 会和行业,零距离拥抱智能 传媒时代,在课堂教学之外 的实践教育应该是更有效的 办法。通过实践教育,学生 可将课内知识与社会、行业 现实进行对照,能够更好地 将专业知识与行业技术、规 范、制度进行比较,转换视 角,能够更快、更好地了解 行业实际,投身于行业的发 展和建设。这是北京印刷学 院新闻出版学院多年来一直 进行的尝试。在课堂教学之 外,北京印刷学院邀请行业 专家走进校园,组织学生参 加各种行业活动、开展各种 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学出 版”中“做出版”、在“学传媒 ”中“做传媒”,使第一课堂 与第二课堂、理论学习与实 践训练相结合,组织、要求 、鼓励学生与社会、行业多 接触,感受行业发展,促进 “教、产、学、研”的良性互 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培养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人 才,向社会交上一份更有创 新性的答卷。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一 是传统出版流程,主要介绍 图书和期刊出版;二是数字 出版流程,主要介绍数字出 版物。 之所以采用这种内容编 排方式,是因为笔者对媒介 的理解。图书作为较早出现 的媒介形式,深刻影响了后 来出现的各种媒介。单本图 书的内容可能是有限的,但 图书的内容质量、内容呈现 方式等都在被其他媒介形式 借鉴和学习,并且图书也是 出版领域中被研究得较为透 彻的一种媒介。虽然数字媒 体在形式上的丰富度远远大 于以图书为代表的纸媒,但 这是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借 助于载体的突破及在信息检 索上借助于交互技术的突破 。在具体的媒介内容上,各 种媒介形式并无本质区别, 因此笔者以纵观出版系统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