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学界一般认为中国诗起源很早,三代之前即有诗,《诗经》之前还有三言诗的时代。本书从中国诗发生的内、外文化因素及诗与歌的关系入手,结合对诗的特质的辨析,认为诗是礼乐文化的产物,中国诗发生于周代。进入神圣世界最直接的方式是仪式,艺术性语言在仪式中得到升华,中国诗发生于西周初期的各种仪式,特别是礼乐歌舞表演仪式。以《诗经》中的早期仪式歌诗为研究对象,结合西周礼乐文化,论述中国诗发生的两个关键过程:西周文化飞跃与《周颂》的产生,周代乐语教育与诗的正式产生及发展演变。最后对中国早期诗歌的创作方式和规律加以综合性论述。 目录 第一章 中国诗产生的文化因素 一 中国诗产生的外在文化因素 (一)音乐与诗的产生 1.诗的产生晚于音乐 2.远古时期没有诗乐舞三位一体 3.诗与乐的相通与结合 (二)宗教与艺术的产生 1.艺术起源于宗教 2.宗教与艺术的关系 (三)仪式与文学艺术的起源 1.表演性 2.象征性或隐喻性 3.教化性 4.重复性或循环性 二 中国诗产生的内在文化因素 (一)语言文字:文学产生发展的决定因素 1.语言的成熟是诗产生的前提条件 2.语言的发展演进与文学、诗歌的发展演进 3.文字的正式产生是诗产生的前提 4.文字的发展演进与诗歌的发展演变 (二)节奏的产生 (三)音韵的产生 三 中国诗产生之前的诗性文化 (一)原始诗性思维 (二)周代之前的“歌”与“志” (三)殷商甲骨卜辞的诗性思维和立言方式 (四)《易经》的诗性思维和立言方式 第二章 发生学意义上的歌与诗 一 发生学意义上的歌与诗 1.歌、诗之辩:远古歌谣不是诗 2.中国“诗”肇始于周代 二 从歌到诗及歌与诗的交融 1.从歌到诗 2.歌与诗的交融与互动 三 《周颂》与歌 1.《周颂》的形式特征与“诗”的概念不完全相符 2.《周颂》与“诗”产生之前的歌谣相近 3.春秋时期人仍常有不把《周颂》视为“诗”者 4.《周颂》是中国文学从歌到诗发展的桥梁和标本 第三章 西周文化飞跃与《周颂》的产生 一 周代思想文化的飞跃 1.从神本文化到人本文化的转型 2.从巫祝文化到史官文化的转型 3.语言艺术的提升与飞跃 4.西周音乐的发展进步 三 “颂”的演进轨迹:从占筮之颂到歌诗之颂 1.占筮之“颂” 2.祝祷之“颂” 3.乐器之“颂” 4.歌诗之“颂” 四 《周颂》与言辞 (一)《尚书》体言辞 第四章 周代乐语教育与诗的正式产生及发展演变 第五章 演义:中国早期诗歌的创作方式和规律 第六章 礼乐歌舞表演:中国早期诗歌的创作宗旨和动力 第七章 中国诗歌发生学总纲:诗言志 第八章 《诗经》“四始”与周代文化的四次飞跃 第九章 从抒写方式看《商颂》宋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