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发展方兴未艾,对处于两者交叉领域的社会福利的研究却较为滞后。本书作者结合现实,追踪社会福利的热点,深入洞悉问题的根源,希望找出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方向。本书共分14章,全面介绍了社会福利的历史与现状、问题与出路。本书的特点如下:
第一,概念明晰,条理清楚。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社会福利的概念仍混淆不清。本书开宗明义地解释相关概念,然后以此为纲,组织材料,展开陈述。
第二,从统筹城乡社会福利发展的角度组织全书,关注农民社会福利。本书专门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章,对农村相关组织进行了全面论述,以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呵护其成长。
第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住房、养老、医疗、教育关乎人民的生计,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本书对这四个领域分别进行专章讨论,凸显重点。
第四,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属于社会的特殊群体,其高福利水平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甚至社会文明的标志。“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儒家笔下的美谈,而今正逐步走进现实生活。本书对这三个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也分别进行专章介绍。
第五,把握全球社会福利发展的脉络,密切注视社区社会福利的动向。我国社会福利建设虽起步晚,却可以借鉴别国已经走过的道路,明辨世界社会福利的潮流。全书的思路是“洋为中用”。同时,社区养老和社区医疗代表了世界社区福利发展的潮流,在我国已初现端倪,理应进一步实践和完善。
第六,首次将社会福利基金的管理纳入书中并进行探讨。社会福利说到底需要钱。离开社会福利基金,或者说社会基金管理不善,都会直接影响社会福利的水平。以往有关社会福利的教材一般都未触及社会福利基金,而本书作者希望通过对基金会和彩票业的论述来扭转该局面,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并监督社会福利基金的管理。
第七,试图破解社会福利提供者的难题。社会文化、法律环境等的重大差异导致我国与西方世界不同。如何真正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是我国社会福利发展面临的一道难题。在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志愿者等非营利组织的发育和成长的优劣将最终决定我国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为此,本书作者倾注了大量的笔墨和心血。
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专业的教材,也是社会福利学术界和实务界如民政、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等诸多部门的参考资料和工作指引。用心的读者定能发现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