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了有代表性的法律与人类学研究作品,每篇文章附有导读,介绍了法律与人类学研究的缘起、发展过程,以及当代研究的新动向。本书共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法律与人类学的早期话题;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经典的法律民族志研究;第三部分收录的文章则讨论当代法律与人类学的主题。本书具有教学参考书的性质,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大学法律人类学课程的必读书目,其勾勒出法律与人类学研究的整体样貌,有助于初学者迅速进入这一领域。因此,对法律与人类学的学科建设而言,本书具有基础性的重大意义。 目录 致谢 导论 第一部分 早期主题的重述 追问道德正当性:柏拉图、奥古斯丁、阿奎那等论自然法、理想法与人法 国际权利法案 文化与权利 孟德斯鸠:法律是文化复合体的表达方式 论法的精神 地方性知识 梅因:古代法与现代法的差别 对梅因理论的批评 摩尔根:进化论者、民族志学者、律师 财产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生产方式是基础,法律是上层建筑 选集 法律与经济组织 涂尔干:集体意识与法律 论法律 规训权力与绝对服从 现代印度的法律与社会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韦伯:法律从非理性到理性的进化 经济与社会规范 交往行为理论 法律和社会科学 现代伊斯兰法体系中的衡平法和自由裁量权 第二部分 法律民族志的早期经典:法律、规则、案件与纠纷的真实田野 导读:早期经典法律民族志介绍 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 茨瓦纳的法律与习俗手册 北罗得西亚巴罗策人的审判过程 提夫人的正义与审判 卡保库巴布亚人及其法律 结论 第三部分 当代的专题研究 导读:当代法律人类学的研究与阐释 A.财产权争议 财产权客体与政治主体 受伤的地方:印度关于器官移植伦理的材料 撒丁岛上的家畜纠纷 合意与怀疑:印度尼西亚社会的司法推理与社会变迁,1960—1994 B.身份及其法律意义 马什皮的身份 确定复兴的肯特身份 学术叙事:寻求意义过程中的模式与方法 人权与民族构建 C.正式法律内外的可实施规则 权利、宗教与社区:全球化语境下处理针对女性暴力行为的方法 人际关系实践与法律的边缘化:台湾地区小企业的非正式金融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制定法律:作为抵抗形式的庇护所 决定谁进来:移民审查员的决策 D.宏观层面:多元主义、全球主义与国际争端的谈判 文化多元主义、个人主义与人权:浪漫主义、启蒙与来自毛里求斯的启示 管理经济全球化:全球法律多元主义与欧洲法律 文明及其谈判 E.法律与未来 未来无限:法律人类学激荡五十年(1949—1999) 索引 译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