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跟着夏昆读历史”系列是畅销书作家夏昆的十年磨剑之作,是深入浅出、可读性强的通俗历史读本。本系列一共五本,叙述了从春秋到西汉、从东汉到魏晋、煌煌大唐、赵宋王朝(北宋)、赵宋王朝(南宋)的历史故事。 本书贯穿了北宋167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重点阐述了陈桥兵变中赵匡胤如何“黄袍加身”,金匮之盟后变得高危的太子之位,渲渊之盟的订立,盛世需要仪式感——宋真宗泰山封禅,从最底层逆袭的川妹子刘娥到皇太后的进阶之路,新旧党争与王安石变法,最具艺术天才的皇帝宋徽宗如何葬送北宋江山……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历史事件细节丰富,叙事生动有趣,让人爱不释手。 本书参考了很多史料,既丰富又严谨。取材主要是中学历史、语文教材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阅读后对于人物的了解更为立体化,对于事件的把握更完整清晰,可贯通课堂所学内容,补充、丰富学生的中国古代史和文言文知识,开阔中学生的视野。本书适宜亲子、师生共读。 作者简介 夏昆,出生于1970年,中学语文名师。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中国而教”项目特聘培训师,中央电视台中学生频道特聘教师,《中国诗词大会》擂主。二十年来坚持为学生开设诗词鉴赏、音乐鉴赏及电影鉴赏课程,并面向社会开设“夏昆人文艺术公益讲坛”,多次接受《中国教育报》《教育家》等报刊专访。著有《历史知道答案》《在唐诗里孤独漫步》《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给孩子读唐诗》《给孩子读宋词》《中国最美的语文》等。 目录 天下归宋 点检作天子 黄袍加身 朕要夺权 南征北讨 假道灭虢,一石二鸟 十四万人齐解甲 为国尽忠,要先自宫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金匮之盟 太后的遗命 兄死弟及 盟约破裂 高危的太子之位 十国归一 高平之战 太原之围 为尔均贫富 能臣猛将 智勇张乖崖 半部《论语》治天下 武夫中的清流 恩怨两百年 大打折扣的统一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澶渊之盟 举国病狂 皇帝的天书 盛世需要仪式感 敢怒不敢言 垂帘听政 从最底层逆袭的川妹子 吕武之才 卸下龙袍,还政仁宗 西北天狼 马背上的魅影 君不见,三川口,古来白骨无人收 好水川之战 趁火打劫 走到末路的强人政治 革新与党争 一代宗臣 我们就是朋党 先忧后乐 濮议:爸爸在哪里 儿子在哪里 爸爸在哪里 千秋功罪 一个案件背后的玄机 祖宗不可法 寂寞的独行者 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旧党的崛起 女中尧舜 清算 当大才子遇到老学究 风水轮流 “高考”复读生的复仇 身世最曲折的皇后 赶尽杀绝 奸臣是皇帝的救星 大厦崩塌 热爱艺术的道君皇帝 官逼民反 东北虎的崛起 自作聪明,以夷制夷 利令智昏,玩火自焚 兵临城下 流水落花,天上人间 序言 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 ,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梅素 清和历史老师侯昭秀都跟我 说过同样一句话:文史不分 家。 那时候我17岁,刚上高 二。两位恩师告诉我:历史 是树,语文是枝叶,语文只 有生长于历史之树上,才能 葆有恒久的生命力。 我想,这就是我热爱历 史的开始。 十多年后,我已经成为 一名语文老师。一次,我请 教学校里德高望重的老教师 何瑞基老师,请他为我的专 业发展提些建议,他很认真 地说:“我建议你读‘二十四 史’。” 虽然我心存疑虑,但是 出于对何老师专业水准的绝 对信任,我接受了他的建议 ,从《史记》开始,通读“ 二十四史”,那一年是1997 年,我27岁。 十多年后,我总算将从 《史记》到《明史》的“二 十四史”囫囵吞枣地读了一 遍,这个浩大的工程花费了 我十五年的时间,完工的那 一年是2012年,我42岁。 十年后,我终于将这二 十多年的读史心得变成了厚 厚的一套书,就是这套“跟 着夏昆读历史”。 我永远不会忘记三十多 年前那个17岁少年,在老师 的指引下开始走进历史;也 不会忘记二十多年前那个青 年,在前辈的建议下开始去 啃读数千万字的史书。对我 来说,这二十多年的历史之 旅也是我的成长之旅、认知 之旅,很难计算我从中获得 了多少,也因为这个原因, 我愿意将对历史的兴趣与痴 迷传递给更年轻的朋友,让 他们能跟我一样,在历史的 长河中畅游,领略其无尽的 趣味与智慧。 这也是这套“跟着夏昆读 历史”写作的原因。 这套丛书共九十一万字 ,上起先秦,下至南宋,讲 述了其间两千多年的中国历 史故事。阅读此书后,读者 对这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大 致脉络和主要人物事件可以 有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与掌 握。我希望能像几位前辈曾 经引领我一样,引领年轻的 朋友们走进历史异彩纷呈的 世界,领略历史的有趣和精 彩。 本册是整套书的第四册 ,其内容从陈桥兵变起,到 靖康之乱北宋灭亡结束,时 间跨度近二百年,讲述了陈 桥兵变、北宋统一中国、王 小波李顺起义、擅渊之盟、 真宗封禅、宋西夏之战、濮 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元佑 党争、女真灭宋等历史事件 ,以及赵国儿、赵光义、赵 普、耶律阿保机、寇准、张 咏、司马光、范仲淹、王安 石、苏轼、刘太后、赵佶、 完颜阿骨打等历史人物的故 事。本册的资料主要来自: 《宋史》(脱脱等撰, 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 《宋史纪事本末》(陈 邦瞻撰,中华书局2015年8 月第1版) 《资治通鉴》(司马光 撰,中华书局2013年12月 第1版) 《通鉴纪事本末》(袁 枢撰,中华书局2015年8月 第1版) 《三朝北盟会编》(徐 梦莘撰,上海古籍出版 2019年5月第1版) 《读通鉴论》(王夫之 著,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 1版) 《宋论》(王夫之著, 中华书局1964年4月第1版 ) 《剑桥中国宋代史·上卷 :907—1279年》(崔瑞德 、史乐民编,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20年12月第1版)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 史:907—1368年》(崔瑞 德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8月第1版) 《哈佛中国史·儒家统治 的时代:宋的转型》(卜正 民主编,中信出版社2016 年10月第1版) 《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 流:宋朝》(小岛毅著,广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 月第1版) 《东京梦华录签注》( 孟元老撰,伊永文签注,中 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 《东轩笔录》(魏泰撰 ,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1 版) 《龙川略志·龙川别志》 (苏辙撰,中华书局1982 年4月第1版) 《东斋记事·春明退朝录 》(范镇、宋敏求撰,中华 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涑水记闻》(司马光 撰,中华书局1989年9月第 1版) 《齐东野语》(周密著 ,齐鲁书社2007年7月第1 版) 《南村辍耕录》(陶宗 仪,齐鲁书社2007年7月第 1版) 《杨文公谈苑·后山谈丛 》(杨亿、陈师道撰,上海 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 版) 《邵氏闻见后录》(邵 博撰,中华书局1983年8月 第1版) 《朝野类要》(赵升编 ,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1 版) 《王文正公遗事·清虚杂 著三编》(王素、王巩撰, 中华书局2017年7月第1版 ) 《北梦琐言·老学庵笔记 》(孙光宪、陆游撰,吉林 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5 月第1版) 《铁围山丛谈》(蔡像 撰,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 1版) 这套书的完成,首先感 谢我的儿子夏子仪,他独立 完成了全套书所有资料的核 实和查证工作,并且参与了 部分章节的写作。这套书的 问世,与他的努力和付出是 分不开的。 本套书的出版,更应该 感谢漓江出版社的文龙玉首 席编辑工作室,因为有编辑 老师们的认真敬业,这套书 才能与读者如期见面。 由于个人才疏学浅,此 书难免有些错谬之处,见笑 于方家,也希望读者不吝指 正,并望读者见谅。 导语 本册是整套书的第四册,其内容从陈桥兵变起,到靖康之乱北宋灭亡结束,时间跨度近二百年,讲述了陈桥兵变、北宋统一中国、王小波李顺起义、擅渊之盟、真宗封禅、宋西夏之战、濮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元佑党争、女真灭宋等历史事件,以及赵国儿、赵光义、赵普、耶律阿保机、寇准、张咏、司马光、范仲淹、王安石、苏轼、刘太后、赵佶、完颜阿骨打等历史人物的故事。本书为您展开一个盛世与纷争交错的时代、一个开明与喋血共存的时代。但听煌煌大唐沉浮之歌,且看继往开来的空前盛世。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套很有画面感的 历史书,夏昆老师从小处入 手,描绘风起云涌的历史大 波澜,揭出历史的真相,让 人置身历史的洪流中,有身 临其境之感。这是一套语文 老师撰写的历史书,文史哲 其实是相通相容的。中学生 阅读此书,能够拓展视野, 培养对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 的兴趣,贯通课堂上所学知 识。父母和老师也可以与青 少年共同阅读此书,在阅读 的过程中既可以增加对历史 的认识,提高个人认知水平 ,也可以增加与孩子和学生 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亲 子关系与师生关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 发起人) 这是当代一位通读了二 十四史的语文老师写的史书 。用文学叙说历史的故事, 让历史充满文学的气息。史 料确凿但不枯涩,妙趣横生 却非戏说。在扣人心弦中倾 听古人心跳,于跌宕起伏中 回看汗青斑驳。打开这套书 ,你将情不自禁地从先秦走 到南宋,收获的将不仅仅是 历史…… ——李镇西(著名教育专 家) 多年前我听说夏昆用心 通读了二十四史,后来又听 说不止读了一遍,我很敬佩 他。他的文字直率而有诗意 ,他越来越明晰自己教育工 作的价值所在,也把为儿童 写作变成了自己的命业。 ——张文质(著名作家、 教育专家,生命化教育创始 人) 中国古代史著作浩如烟 海,如何让青少年津津乐道 于本国史迹,又不失世界胸 怀、民族魂魄?——夏昆老 师以其十年读破二十四史, 三十年横贯文史哲艺多领域 的功力与才华,为大家带来 了“跟着夏昆读历史”! ——樊阳(全国模范教师 、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 精彩页 天下归宋 点检作天子 宋州又叫睢阳郡,治所在今天河南省商丘市。隋唐时期,宋州是天下大郡,舟车通衢,繁盛无比。而到了五代的时候,由于此处位于中原要冲,饱经兵害,很多地方已经残破不堪了。 和其他地方一样,五代时候的宋州盗匪横行,民不聊生。好几股盗匪经过宋州的时候,都遇见了同一个奇怪的人。 他衣衫褴褛,形容枯槁,居住在陋巷之中,见到盗匪不但不逃跑,反而主动上前乞食。盗匪问他此处情况,他总是苦着脸说:“这里只是一个穷乡僻壤罢了。”盗匪们听到他如此说,又见他的衣着打扮,都认为这里实在没有油水可捞,纷纷离去。 盗匪们都不知道,这个穿着破旧、看起来穷愁悲苦的男人其实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富豪,他的曾祖曾经是后唐掌管国库的大官,他的父亲在后晋的时候任安州防御使。这个男人虽然此时没有官职,但是他娶了后汉侍御史的女儿,这个侍御史,不久之后成为后周的开国皇帝,他的名字叫郭威。而他的女婿,也就是这个屡屡骗过盗匪的人,名字叫张永德。 郭威在担任后汉的枢密使时,曾上表朝廷,让张永德担任供奉官押班。 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去世之后,其子刘承祐即位,是为汉隐帝。隐帝上台之后,觉得大权被重臣掌管,心有不甘,于是开始大肆诛杀权臣,其中就包括郭威。郭威的家人全部被诛杀,汉隐帝还派人去剿灭郭威余党,其中就包括张永德。 这时候张永德正奉命去庆贺郭威表弟、潞州节帅常遇的生日。可张永德到潞州不久,就听说皇帝赐给常遇一道密诏,联系到最近郭威家人的遭遇,张永德马上判断这道密诏与自己有关。于是他对常遇说:“莫非大人得到密诏要杀我?我张永德死而无怨,只怕连累您和家人。” 常遇愕然:“此话怎讲?” “现在朝廷奸臣当道,郭公想清君侧,正朝纲。希望大人先把我交给手下看管,如果郭公事情成功您将会感激我;不成再让我死也不晚。” 常遇觉得很有道理,便让手下将张永德看管起来,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常遇想到即将发生的事,心里打鼓,悄悄问张永德:“你看郭公的事情能够成吗?” 张永德回答:“肯定成功。” “何以见得?” 张永德屏退左右,对常遇说:“大人可知道郭威大人夫人的事情?” “不知道。” “后唐时候,魏郡一个姓柴的女孩被选入宫中。庄宗去世之后,后宫女子被遣散归乡。女孩的父母前来接她回家。他们走到鸿沟的时候,天降大雨,十多天都无法上路。这个女子就把行李整理了一下,共有一千万缗钱,她把一半分给父母,让他们回乡,并对父母说:‘女儿看见鸿沟旁驿站的队长有奇相,他脖子上有黝黑的花纹,像鸟雀一样。这个男人以后会极贵,女儿愿意嫁给他侍奉他。’虽然她父母很不愿意,却无法改变这个女子的决定,只好由着她。你知道这个男人是谁?” “不知道。” “他就是郭威郭大人!” “果真?” “的确!女子嫁给郭威大人之后,有一天她拿出自己所有钱财说:‘大人贵不可言,妾有五百万缗钱,用以资助夫君,机不可失。’郭威大人靠着这笔钱财才成为军司。”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