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抒写“奋斗”与“梦想”的散文集。作者通过亲身经历以及观察与体会,记录了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新时代的伟大人物,以及心怀抱负的少年人,各自为了幸福的生活、心中的理想以及对远方的憧憬,不断奋斗,努力创造的故事。由此表达了:生命就像一条小溪,只要不断积攒一点一滴的水珠和奔流向前的力量,坚定不移地前进着,终将奔向自己的海洋和太阳! 全书分为三辑。辑一是一些贴近当下现实生活,讲述普通人的奋斗与生活故事的散文,传递“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朴素道理;辑二是作者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抒写少年心事的美文,激励少年儿童们应当心怀远方,勇敢地追逐梦想;辑三聚焦叶圣陶、冰心、丰子恺、何泽慧、钟南山等文学家和科学家的成长历程,讲述他们为了理想艰苦奋斗以及充满荣耀的人生故事。 作者简介 徐鲁,著名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1962年出生于山东胶东半岛。中国作家协会第九、第十届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已出版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乡愁与恋歌—作者诗选》,长篇小说《罗布泊的孩子》《追寻》《天狼星下》《远山灯火》《爷爷的苹果园》,散文集《芦花如雪雁声寒——徐鲁散文选》《几人相忆在江楼》,人物传记《此生属于祖国》《冰心的故事》《叶圣陶的故事》《陈伯吹的故事》,评论集《三百年的美丽与童真——徐鲁儿童文学论集》《追寻诗歌的黄金时代》等。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屈原文艺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作品被译为英、法、意、韩、日、瑞典、西班牙、阿拉伯等语种。 目录 第一辑 奔腾的春溪 奔腾的春溪 红菊与红菱 校庆日的礼物 洞庭湖畔摆渡人 “苹果爷爷”的心愿 嘉鱼挖藕人 第二辑 时光老人的礼物 爷爷和我 小溪奔向远方 见字如面 时光老人的礼物 大树下的钟声 故乡的山泉 远方 第三辑 赤心国 编舟人 小橘灯 赤心国 摘星星的小女孩 披甲爷爷 音乐家和星星的孩子 乘着音乐的翅膀 独龙江畔的故事 后记 序言 “谁知道江河是怎么形成 的? “其实,所有汹涌澎湃、 浩浩荡荡的江河,在开始的 时候,仅仅是些清净、冰冷 的泉水,集聚在一起,在坡 度比较大的山谷里活泼起来 ,形成幼小的江河——溪水 ,她欢歌跳跃,横冲直撞, 爱怎么流就怎么流,花费了 很多精力,走了数不清的冤 枉路,那么曲折,几乎每一 步都有一个弯儿。后来,有 许多小溪找到了共同的方向 ,道路就越来越直了,成了 江河,看起来变得庄重了, 沉默了,拘谨了,但她却有 了不可阻挡的力量,坚定不 移地前进着,前进着,奔向 海洋,奔向太阳……” 少年时代,当我坐在故 乡小河边一个高高的瓜棚上 ,第一次读到诗人白桦的儿 童小说《小溪奔向海洋》里 这段文字时,眼前那条清亮 的小河,正在哗哗地奔向远 方。我还隐隐地听到了,在 不远的远方,在大山的那边 ,辽阔的大海正在涌动着不 息的潮声,好像是在召唤我 向它奔去…… 我当时想象,自己就像 故乡的一条小溪,正在积攒 着一点一滴的水珠和奔流向 前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 ,我也将绕过小小的村庄边 缘,绕过青青的山坡脚下, 穿过那些幽深的、茂密的苇 草和倒伏下来的树丛,甚至 冲过河流中间那些大石头, 一直向前奔流、奔流,奔向 自己的海洋和太阳! 啊,小溪奔向远方,这 是一个多么坚定、庄严和美 好的目标啊! 我能做到吗?坐在故乡 的小河边,我也曾这样问过 自己。 我相信,每一个人,在 他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个如 此美好和值得回味的时刻: 朝气浩荡,壮志凌云,情不 自禁地会为自己远大的抱负 而感动,甚至幻想着踏上为 美好的理想而奋斗的旅程, 哪怕是苦一些、累一些,流 汗、流泪、流血,也在所不 辞、无怨无悔;也憧憬和期 待着终有一天,会有一双温 柔而明亮的眼睛,在远方等 待着自己、注视着自己,然 后和自己一道前行…… 导语 作品浸润着清晰明亮的价值观和浓厚的家国情怀,利于引导小读者们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徐鲁是公认的“美文作家”,他的散文语言清丽、干净、准确,体现出汉语母语之美,可做少年儿童阅读与写作“范文”。 书中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奋斗故事,呈现出鲜活的生活气息与江河奔腾般的时代精神,读者们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以及闪耀其中的美好品德和光辉人性。 本书书稿质量很高,收录本书的大多作品为作者最新创作而成,且结集前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海文学》《散文》等报刊首发,部分作品《红菊与红菱》《洞庭湖畔摆渡人》诸篇,被选入多种散文年选。 配有美绘插图,带给孩子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后记 汪曾祺先生说过一句话 :无论从事什么形式的创作 ,首先都需要把散文写好。 一个写作的人连散文都写不 好,很难想象能写好其他的 文学形式。 我喜欢写散文。但几十 年写下来,回头一看才发现 ,这是一个从追慕华丽到回 归平实的过程。 不同的年龄段里,有不 同年龄段里所心仪的文风。 钱锺书先生的《谈艺录》开 篇就说“诗分唐宋”,“唐诗 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 以筋骨思理见胜”;“一集之 内,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 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 沉,乃染宋调”。我写散文 大致也是这样,青年时代激 情澎湃,写了很多语言华丽 、感情上“浓得化不开”的抒 情散文。后来渐渐厌倦了这 种抒情,也慢慢认识到这种 文风是浮夸和矫情的,文笔 平实自然的,才是好散文。 举个例子说吧。我念中 学时,课本上有一篇徐迟先 生的报告文学名作《哥德巴 赫猜想》的节选,其中有一 段描写数学家陈景润那“天 书”般的数学手稿:“何等动 人的一页又一页!这些是人 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 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 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 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 。” 工整有力的对仗,淋漓 尽致的排比,铿锵有力的音 节,这是何等精彩和华丽的 文笔!我最早就特别喜欢这 种文风。 没想到后来竟然有幸承 教在徐迟先生身边,做了他 的秘书和助手,他成了我的 恩师。徐老曾告诉我说,这 种文风的源头,就是马克思 政论文的文风,非常有战斗 的力量。比如《共产党宣言 》开头就是:“一个幽灵, 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 荡……”后来的爱伦堡、乔 冠华(乔木)等人的作品, 也是这种文风。 在文学启蒙阶段,令我 印象很深的还有《包身工》 《长江三日》《古战场春晓 》等几篇课文,都是我很喜 欢的,也是现代散文名篇。 读夏衍的《包身工》,有意 或无意地记住了这样的句子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 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 ,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 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 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 ,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 的冤魂!”何其有力的语言 !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 ,最欣赏的也是文中引用的 那些抒情的句子,比如:“ 前进吧!这是多么好啊!这 才是生活啊!”“天空啊,云 彩啊,以及整个生命的美, 并不只存在于佛龙克,用得 着我来跟它们告别?不,它 们会跟着我走的,不论我到 哪儿,只要我活着,天空、 云彩和生命的美,都会跟我 同在!” 这样的散文风格,大致 就是钱锺书先生所说的“少 年才气发扬”和“以丰神情韵 擅长”的“唐体”。 …… 辑一是一些贴近当下现 实生活,讲述普通人的奋斗 与生活故事的散文。在努力 呈现真实、鲜活的现实生活 气息与江河奔腾般的时代精 神的同时,我也希望能让读 者们感受到当下中国人民的 奋斗之志、创造之力,以及 闪耀其中的美好人性。如《 红菊与红菱》《洞庭湖畔摆 渡人》诸篇,被选入多种散 文年选。辑二是一些回忆童 年生活、抒写乡俗乡愁的篇 章,大多来自作者真实的童 年经历。辑三是讲述叶圣陶 、冰心、丰子恺、何泽慧、 钟南山等文学家和科学家人 生故事的散文。我希望小读 者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 种温暖的家国情怀,汲取一 些润物无声的成长的力量。 我认为,无论是什么题 材和主题的儿童散文,都应 该首先是“美文”。在彰显崇 高而温暖的家国情怀,给小 读者带来清晰明亮的价值观 的同时,散文的语言必须是 清丽、优美、准确和纯正的 ,能让小读者们充分地感受 到我们的汉语母语之美。对 于儿童散文的这些追求,我 是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本书的大多数篇章,结 集前已在《人民日报》《光 明日报》《上海文学》《散 文》《读者(原创版)》《 中国艺术报》等报刊首发。 借此机会,向这些报刊的编 辑老师们致谢。承蒙百花文 艺出版社邀约,出版这册散 文新作集,不胜荣幸。这是 继早些年前我在“百花社”出 版的散文集《从卡萨布兰卡 开始》《徐迟散文选集》( 编选)之后,出版的第三本 书。感谢曾祥云老师为这本 书的编辑工作付出的耐心和 辛苦。 徐鲁 2022年农历谷雨时节, 于武昌梨园 精彩页 早春时节的土地是松软的。山雀子噪醒的山岭间,一抹雨烟。每一寸湿润的泥土下,都在萌生着蓬勃的生命力。 侧耳细听,从远处青翠的茶山上,传来一声声布谷和鹧鸪的啼唤,那么急切,又那么悠远;山坡下的楠竹林里,回应着竹鸡、斑鸠和抱窝的野鸡们的咕哝与呢喃,那么婉转,又那么缠绵。 “滴水快,滴水快,山里女伢掐苦菜。”鄂南幕阜山的孩子们一听到竹鸡叫,就会唱起这首儿歌,去应和竹鸡们的叫声。 竹鸡的样子看上去有点儿笨笨傻傻的。它们不喜欢去别处活动,就喜欢待在竹林里。早春时节,清晨的竹林里还有点儿凉飕飕的,竹鸡们一只挨着一只排成一串,横着蹲在竹枝上,相互挨近了取暖,看上去要多傻有多傻。 幕阜山人也把竹鸡叫作“泥滑滑”。仔细听去,竹鸡的叫声真的像是在一遍遍喊着:“泥滑滑,泥滑滑……” 积满落叶的小路上,闪亮着一小团一小团的积水。不用说,这是野猪妈妈带着小野猪们走过时留下的蹄窝了。 马兰花和二月兰,开在静悄悄的崖畔;水竹和水柳,长在蓝幽幽的河腰。幕阜山总是让我魂牵梦萦。回到山区的头一天,天还蒙蒙亮,我就被满山的鹧鸪和布谷鸟的啼唤声给吵醒了,让窗外楠竹林里“泥滑滑,泥滑滑”的啼鸣和各种山雀子的噪林声给吵醒了。 幕阜山区的植被,以长得又高又粗壮的楠竹居多。还有一种竹竿纤细的雷竹,据说是每年春雷滚动的时候破土而出,蹿得很快。山里的孩子们一到这个时节,就喜欢到山前或屋后的小竹林里,去捡新鲜的蘑菇,去拔幼嫩的雷竹笋子。这些都是山里人家饭桌上的时令野蔬。 除了楠竹和雷竹,还有枫、樟、松、板栗、柞、野樱、乌桕等常见的杂植。竹木繁茂的地方,鸟雀就多。鸟雀噪林,也是山塆清晨和傍晚的生活日常。假如没有了这些声音,山里的人家该有多么寂寞。 竹鸡、鹧鸪、斑鸠、布谷、喜鹊、黄莺、画眉、乌鸫、八哥、水鹁鸪、秧鸡……都是山塆出色的“歌手”。只要你肯驻足倾听,任何时候,这些快活的歌手都愿意为你来一曲鸟声“大合唱”。往往是布谷和斑鸠先带个头,然后众鸟响应,不同的“声部”和“音色”,应有尽有。 晨风拂过楠竹林,每一片竹叶上都抖动着晶亮的露珠。山里的空气真是清新。仔细嗅辨,空气里还有新鲜的泥土气味,有刚刚冒出地面的菌子和笋子的气味,还有几丝青茶的气味…… 二 立春和雨水已过,惊蛰正在临近,离花汛时节也不远了。 这时候,如果你不是身在山塆,不是盘桓在山塆人家的屋前与山后,你很难真切感受到什么叫“春雨如烟”。 没有在山塆人家生活过的人,很难分清什么是云烟,什么是雨雾。实际上,同样是飘绕的烟雾,也分出好几种。 炊烟,是每一个小山塆常见的生活景象。在日出之前和日落时分,远远近近的村落,哪怕是散落在山腰或山脚下的一两户人家,也会准时升起袅袅的烟缕。这是农家烧火煮饭时的炊烟。 因为风和气温的缘故,住在山腰的人家,炊烟会升得很高,无论在哪面山坡、哪个山口劳作的人,远远地就能看见;而住在山脚下或河谷的人家,炊烟一从烟囱冒出就会散开,匍匐在一座座屋顶上苍黑的瓦脊之间,久久不肯散去。 P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