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是我国壮大实体经济和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培育和完善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书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背景,分别围绕本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集聚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开放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的经济效应等专题,深入全面地研究了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书既立足学术前沿进行理论探讨和创新,又密切联系实际提出发展对策和路径;不仅考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的传统方式,更剖析在数字经济作用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在探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机制、产业基础升级和转型、对外开放和创新能力提升、协同集聚和制约因素、产业数字化和知识产权保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都进行了理论阐释和创新性探索。 作者简介 黄繁华,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国际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与投资、开放型经济和区域经济、服务贸易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研究。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30多项,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 目录 第一篇 本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研究 第一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背景和基础——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和产业结构演变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地位和优势 第四节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基础 第二章 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理论分析 第三节 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实证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三章 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创新互动机制——长三角产业升级新视角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41市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之谜 第二节 两部门模型中的创新互动 第三节 产业升级的动力学特征和平衡增长路径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参与国际循环影响研究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基于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助推器研究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说推演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助推器实证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六章 制造业转移会抑制本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吗? 第一节 制造业转移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系:一般分析 第二节 制造业转移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七章 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制造业技术创新研究 第一节 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制造业服务化衡量和变化趋势 第三节 制造业服务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制造业服务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异质性分析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八章 产业数字化、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和命题假说 第二节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第三节 计量分析结果与解释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二篇 集聚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研究 第九章 服务业动态溢出效应和制约因素研究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变量说明 第三节 实证分析及结果说明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十章 服务业、制造业集聚对服务业FDI影响研究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服务业集聚的特征事实 第三节 计量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说明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十一章 长三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经济增长效率 第一节 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进一步计量分析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十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集聚和经济高质量增长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分析 第三节 计量模型和实证分析 第四节 作用机制检验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十三章 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促进了外资流入和升级吗?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机制 第三节 计量模型和实证检验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外资中心度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十四章 服务业发展滞后与生产率增长悖论的解析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模型分析 第三节 计量模型设定以及数据来源说明 第四节 实证分析与结果说明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十五章 信息不对称下生产性服务业FDI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信息壁垒下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市场均衡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集聚的特征事实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FDI空间集聚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三篇 开放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研究 第十六章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和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贸易商业存在模式进口与制造业发展和升级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贸易非商业存在模式进口与制造业发展和升级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对制造业发展与升级的理论模型 第十七章 服务业开放影响制造业创新能力研究 第一节 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主要特征和评估 第二节 服务业开放影响制造业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十八章 服务业开放提高了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吗? 第一节 效应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变量选取 第三节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 序言 进入发展新时代以来, 我国坚持创新在发展中的核 心地位,积极贯彻新发展理 念,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不 仅经济总量跃居世界排名第 二,人均收入跨进中等偏上 国家行列,而且产业结构持 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不断 提升,在推进中国特色现代 化建设中不断取得举世瞩目 的新成就。 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技 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保 障工农业生产活动有序进行 的服务行业,是现代服务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性服 务业包括研发服务、运输物 流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 务、商务服务等,具有专业 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 度高等基本特征。世界先进 经济体的制造业发展经验表 明,尽管生产性服务业源于 从制造业生产环节的剥离, 但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 的作用,已从“需求依附”“ 相互支撑”转向“发展引领” ,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提高 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 泉。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下,生 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传统 边界不断被打破,生产性服 务业和制造业的协作互动和 相互融合日益加深,以服务 型制造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 业和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新 模式、新业态,正成为制造 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 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是我 国壮大实体经济和优化制造 业结构的需要,是完善我国 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也是 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途径。不仅如此,推进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 融合发展,在畅通和提高我 国经济循环效率以及驱动我 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分工高 端的攀升中,也发挥重要作 用。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发 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 同时,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 业和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 ,取得了许多重要新进展。 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 动融合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 。其原因既有我国生产性服 务业发展依旧相对滞后,存 在供需结构不匹配等不足, 也有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 业互动融合发展的认识与研 究比较缺乏,面临相关政策 和改革尚未到位等问题。 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实力最 雄厚、产业创新最活跃、开 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根 据我国发展战略部署,长三 角地区肩负着作为全国强劲 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 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 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 地等重要使命。鉴于此,以 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实践 为主要样本,深入和系统地 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 互动融合发展及效应,无疑 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 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书是在我主持和承担 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 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长 三角地区生产者服务与制造 业互动发展与全面升级:理 论、实证与政策研究”基础 上形成的研究成果。 本书以生产性服务业与 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为研究 主线,紧扣生产性服务业和 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中的重 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运用多 种研究方法,从多个不同层 面和角度进行深入探讨。研 究既立足于学术前沿,进行 理论分析和创新,又结合具 体实践和案例,进行发展对 策与路径思考。全书共分为 四篇和二十九章,各篇章之 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内在联 系。 第一篇主要研究本土生 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 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包括 应用系统化数据剖析生产者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 展的背景和基础,探讨生产 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创新互动 升级的动力学特征与均衡增 长途径,检验知识密集型生 产者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的 互动融合关系;还详细论证 了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参与 国际循环的影响机制和实际 效应,分析制造业服务化与 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 升之间的关系。此外,第一 篇分别运用理论分析和计量 检验方法,探究了产业数字 化、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 业服务化转型的作用机理, 检验了产业数字化和贸易自 由化对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转 型的影响效果;还全面阐释 了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化、城 市化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 造业互动发展和全面升级的 内在逻辑及特征等。 第二篇以产业集聚为关 键词,重点探讨生产性服务 业和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生产 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 发展的影响。产业集聚是产 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典 型空间组织形态,近年来产 业集聚不仅重要性更为凸显 ,而且集聚形式更趋复杂。 第二篇的研究内容包括;分 析服务业集聚的动态效应和 制约因素,检验制造业集聚 对服务业生产率的积极效应 ,探究服务业和制造业双重 集聚对FDI流入的促进与优 化作用,研究在信息不对称 下生产性服务业FDI进入东 道国的空间集聚与模式选择 。此外,通过将服务消费纳 入多部门非平衡增长模型并 进行有关分析,为破解中国 式“服务业发展悖论”命题提 供新的理论解释与实践解决 方案。第二篇还进一步聚焦 长三角地区实践,剖析生产 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 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路径 ,检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