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若以孟子提出“说诗”方法为起点,则中国文学批评已有约两千三百年的历史。那么,在西方学术进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是如何进行文学批评的呢? 本书回溯两千余年的历史,梳理汗牛充栋的文献,总结出三种最能体现传统文学批评精神的方法,即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以意逆志”法,受学术传统影响的“推源溯流”法,以及受庄禅思想影响的“意象批评”法。又探讨选本、摘句、诗格、论诗诗、诗话、评点六种批评形式的形成和发展,体用兼备。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整体把握与研究,将其隐而未彰的体系重显出来,并将这一体系不断完善、丰富的历史呈现出来,在重显与呈现的过程中,揭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和现代意义。 作者简介 张伯伟,1959年生,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曾任日本京都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台湾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浸会大学客座教授。嗜书、好酒、爱清谈。机缘凑泊,偶涉随笔,追求融合思想、学问、性情的文字风格。 目录 新版前言 导言 内篇 第一章 以意逆志论 第一节 从儒家人性论看孟子“以意逆志”的提出 第二节 汉儒以美刺说诗的新检讨 第三节 得意忘言与义疏之学——魏晋至唐代的古典解释 第四节 宋代的儒学复兴与“以意逆志”法的发展 第五节 集成期的清代 第六节 “以意逆志”法的现代意义 第二章 推源溯流论 第一节 “推源溯流”法释名 第二节 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的形成——论“推源溯流”法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古代文学史上的摹拟之风——论“推源溯流”法的文学背景 第四节 “推源溯流”法的成立 第五节 “推源溯流”法的类型 第六节 “推源溯流”法的解剖 第七节 “推源溯流”法的评价 第三章 意象批评论 第一节 “意象批评”法释名 第二节 “意象批评”法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意象批评”法的发展及其特征 第四节 “意象批评”法的评价 外篇 第一章 选本论 第一节 选本的形成 第二节 选本的发展 第三节 选本的影响 第二章 摘句论 第一节 摘句的渊源 第二节 “摘句褒贬”的形成 第三节 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的分析 第四节 摘句的独立与渗透 第五节 摘句的评价 第三章 诗格论 第一节 “诗格”一词的范围、涵义及缘起 第二节 从《文镜秘府论》看初、盛唐的诗格 第三节 皎然《诗式》及其对晚唐至宋初诗格的影响 第四节 晚唐至宋初的诗格及其特色 第五节 宋代以后的诗格概观 第四章 论诗诗论 第一节 论诗诗的渊源及其成立 第二节 禅学对宋代论诗诗的影响 第三节 论诗诗的发展 第五章 诗话论 第一节 诗话产生背景之考察 第二节 诗话体制的演变 第三节 诗话的文化考察 第四节 域外诗话总说 第六章 评点论 第一节 章句与评点 第二节 论文与评点 第三节 科举与评点 第四节 评唱与评点 后记 附录一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附录二 “去耕种自己的园地”——关于回归文学本位和批评传统的思考 文献索引 人名索引 序言 本书初版于2002年,时 隔二十个春秋,将由中华书 局印行新版。在通常状况下 ,这是可以让作者或多或少 满足其虚荣心的一件事,假 如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是 否可以认为,虽然已经过去 了二十年,但本书所针对的 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而本书构拟的解决方案也还 尚未过时呢?这不禁使我此 刻的态度由轻烟般的欣悦变 得如大山般的庄严起来。 本书最为核心的问题意 识,是想探讨在现代的亦即 西方的学术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人是如何进行文学批评 的。毫无疑问,如果以孟子 提出“说诗”方法为起点,中 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已有约两 千三百年,留下的批评文献 堪称汗牛充栋。于是接下来 就要追问,这些批评文献的 价值如何。当百年前的中国 学人面对西方自十九世纪以 来的文学批评著作反观自身 的时候,他们对传统文学批 评的价值作了离奇的低估。 杨鸿烈在1924年说:“中国 千多年前就有诗学原理,不 过成系统有价值的非常之少 ,只有一些很零碎散漫可供 我们做诗学原理研究的材料 。”将中国文学批评文献的 价值仅归于并限于“材料”, 杨鸿烈的看法堪作代表,这 在以后逐渐成为某种不言而 喻的“常识”,一直到我开始 构想此书的七十年代末还似 乎是某种“最终判决”。我确 信,即使在今天,这种看法 在中国学术界(更不必说在 世界汉学界)也没有绝迹。 然而这不是古人的愚钝,更 不是他们的错讹,而是今人 的盲目和误解。 文学批评基于文学经验 。中国传统的从事文学批评 的人,几乎无一不是基于经 验的,绝大多数的人本身就 是作者,有的还是非常优秀 的作者,这甚至成为一个批 评家的“门槛”。曹植有过这 样一番话,在中国文学批评 传统中受到普遍认同:“盖 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其淑 媛;有龙泉之利,乃可以议 其断割。刘季绪才不能逮于 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 利病……可无息乎?”这一 观念的生命力之强大,直到 二十世纪也依然能够听到其 回声。这其实也不是中国文 学批评史上特有的观念,不 必去关注悠久的西方文学批 评史,就以二十世纪初的法 国文学批评来说,居斯塔夫 ·朗松(Gustave Lanson) 在1905年倾注其热情探讨 了圣伯夫(Charles- Augustin Sainte-Beuve)“ 是怎样成为批评界的大师和 批评家的导师的”,其中关 键的一点就是“他自己有文 学创作的经验”,所以“能够 进入到作家的实验室中观看 他们头脑的劳作”,并类比 为“这是一个谈论绘画和音 乐的文学家跟曾经画过油画 或者创作过交响乐的艺术评 论家之间的差别”。1922年 阿尔贝·蒂博代(Albert Thibaudet)作了六次关于 文学批评的演讲,八年后结 集成书。他把当时法国批评 界区分为“自发的批评”“职 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 三大类型,而所谓“大师”指 的就是获得公认的大作家, 他们能做到将批评与创造合 流。可见,基于文学经验基 础上的文学批评,无论中西 ,都是受到高度礼赞的,只 不过这种观念和实践在中国 文学批评史上更加悠久、更 加突出也更加单一而已。 …… 学术史上有些著作的命 运是有很大起伏的。文化史 研究的宗师之一雅各布·布 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 ),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期的文化》是一部经典之作 ,但据贡布里希 (E.H.Gombrich)的说法 ,此书“起初销售不畅,但 约三十年后,这本书不仅在 史学家中,而且也在普通读 者中变得非常出名和流行” ;海登·怀特的《元史学》 是一部对新文化史影响深远 的著作,据他自述:“刚出 版的十五年里,几乎没什么 人读。”但在二十年后,波 兰史学家埃娃·多曼斯卡 (Ewa Domanska)对十位 欧美史学大家的访谈中,他 是“最被广泛提及的人物( 提到他的地方有232次之多 )”。这表明有些著作是需 要在众人对其阐述的问题有 所关心之后才引发兴趣的。 我期待本书能够借此新版的 契机,引起更多读者,特别 是年轻读者的兴趣,因为我 痛切地感到,中国文学的研 究太需要有理论和方法意识 的自觉了,而学术的未来属 于年轻一代。 二○二一年九月二十六至 二十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