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法国学术期刊自然主义手册与左拉学谱系建构研究(1955-2015)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吴康茹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梳理和概括了法国学术期刊《自然主义手册》创办的来龙去脉,紧扣该期刊创办60余年间当代左拉研究如何逐步演变成一门专门之学,即“左拉学”的问题;从“左拉学”批评谱系建构的角度,论述了“左拉学”形成、发展及嬗变的全过程,并将“左拉学”建构置于20世纪50年代直至2015年法国当代社会进入全面现代化转型和人文社会科学日趋繁荣发展的宏大历史背景下去考察;阐释了二战之前传统左拉研究对左拉的诋毁与误读之因、《自然主义手册》创办对于开启当代左拉研究的意义、二战后各种新理论及批评方法给“左拉学”建构提供的理论资源、当代左拉研究在专业化研究空间所做的再拓展与创新、二战后学界各种批评流派相继涌现给“左拉学”谱系建构带来的决定性影响等。 作者简介 吴康茹,女,安徽六安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先后在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法语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攻读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98一1999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诗歌研究中心及巴黎十大访学。长期从事法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译有:《肩后:萨冈最后的告白》《法兰西学院院士演讲录》等。 目录 第一章 杂志初创阶段(1955-1970):误读左拉之因与二战后左拉研究转型 第一节 《自然主义手册》创刊之初衷:19世纪法国文学世界中不应缺席的作家 第二节 创刊初期期刊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误读左拉”及其根源 第三节 创刊初期所要探讨的问题之二:自然主义被污名化及其文化根源 第四节 左拉研究的初次转向:重读左拉经典文本 第二章 左拉研究的突破与“左拉学”谱系的初次建构 第一节 文本阐释与左拉研究之突破:以罗谢·里波尔、雅克·杜布瓦为例 第二节 “新学院派批评”模式确立:以勒内·特诺瓦的左拉研究为例 第三节 “新传记批评”与左拉研究盲点探索:以亨利·密特朗为例 第四节 “左拉学”谱系初次建构与左拉研究多元格局初步形成 第三章 杂志拓展创新阶段(1971-1987):当代左拉研究的演进 第一节 期刊拓展期的新目标与亨利·密特朗对左拉文本经典化的推进 第二节 期刊拓展期阶段性目标的调整与当代左拉研究问题导向 第三节 文化视野、研究策略的变化与二战后当代左拉研究问题意识的转变 第四章 新视角、新方法与文本阐释实践:左拉小说文本研究空间的拓展 第一节 结构主义批评与《卢贡-马卡尔家族》研究空间的拓展 第二节 主题学批评与左拉小说文本内涵的现代阐释 第三节 意识形态批评与《萌芽》文本的经典化问题 第四节 社会历史学批评与《小酒店》文本的经典化问题 第五章 杂志鼎盛阶段(1988-2000):左拉经典化与中期“左拉学”谱系建构 第一节 从左拉研究到“左拉学”:阿兰·帕热对中期“左拉学”建构的推进 第二节 中期左拉研究空间再拓展与《卢贡-马卡尔家族》经典化问题 第三节 法国本土批评流派的崛起与中期“左拉学”谱系的建构研究 第六章 学术名刊阶段(2001-2015):左拉研究主体话语确立与后期“左拉学”谱系建构研究 第一节 从学术期刊到学术名刊:现代研究机制与当代“左拉学”的演进 第二节 21世纪当代左拉研究中的新问题与新阐释维度 第三节 当代左拉研究主体性批评话语确立与后期“左拉学”谱系建构 第七章 对《自然主义手册》与“左拉学”六十余年建构史的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 学术期刊四任主编与二战后左拉声誉的复苏 第二节 当代“左拉学”建立与左拉多面形象的重塑 第三节 当代“左拉学”谱系建构研究的价值与启示 附录一 重要文献目录 附录二 译名对照表 序言 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埃 米尔·左拉之鼎鼎大名在中 国学界如雷贯耳,几乎人 人皆知。1915年10月15日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 的《今日之教育方针》中 首次向中国读者推荐自然 主义文学作家左拉;1916 年2月15日,他在《答张永 言》的信①中再次提及左拉 ,标明左拉已在现代中国 知识界正式出场。此后《 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 年》,陈独秀又在该杂志 上发表多篇文章,如《文 学革命论》《现代欧洲文 艺史谭》等,大力推崇法 国自然主义文学和左拉, 并倡导中国文学效仿左拉 及自然主义文学走变革发 展之路。“五四”时期,左拉 又得到了中国文坛上那些 发动文学革命的启蒙知识 分子的极力推崇,他们将 左拉视为中国新文学必须 借鉴的“典范和楷模”。此后 宣传“为人生而文学”的文学 研究会和茅盾主编的《小 说月报》(1921-1927), 再度在学界倡导要将左拉 作品译介至中国。在这样 的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 中国文坛涌现出一批专门 从事左拉小说翻译的汉译 者,如刘半农、徐霞村、 毕修勺、王力等。20世纪 最初的三四十年间,左拉 大部分短篇小说和《卢贡- 马卡尔家族》中的几部代 表作均被翻译成汉语出版 。当然,与译介同步的还 有中国文学批评界对引入 左拉自然主义文学所展开 的一系列论争,其中最激 烈的论争发生于20世纪20 年代初,即茅盾担任《小 说月报》主编时,该杂志 曾围绕自然主义理论和创 作手法的利弊问题,刊登 读者来信中的不同观点。 在这场论争中,甚至产生 了截然对立的两派,即赞 同派和反对派。当时知识 界的精英代表、《小说月 报》主编茅盾,属于力挺 左拉派的。他在《小说月 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左拉与中国现代小说》的 文章,高度肯定了左拉对 于中国现代小说,尤其是“ 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影响 与作用。20世纪30年代, 因国共合作破裂和抗日战 争爆发,受苏俄左翼文学 之影响,以瞿秋白为代表 的左翼知识分子开始积极 倡导现实主义文学,重新 译介马恩著作,开始推崇 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法国 现实主义文学,最终导致“ 左拉热”在中国学界的消退 。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 在中国确立继续走现代化 发展道路的特定历史环境 下,左拉及自然主义文学 的经典化问题再度引发了 激烈的讨论,至20世纪90 年代末,左拉及自然主义 文学的价值最终得到了重 新评价与肯定。 自19世纪七八十年代直 至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 本土,左拉和他所创立的 自然主义文学似乎也经历 了与在域外中国相似的境 遇与命运。众所周知,19 世纪是法国文学最辉煌灿 烂的时期,尤其是小说这 种体裁大放光彩。作为书 写法兰西第二帝国历史兴 衰和第三共和国时期社会 现实的小说家,毫无疑问 左拉是那个时期当之无愧 的作家群雄之一。左拉是 个多产作家,除出版了由 20部小说构成的巨著《卢 贡-马卡尔家族》之外,还 在晚年创作了带有空想社 会主义色彩的《三名城》 与《四福音书》。这些文 学作品的相继出版不仅奠 定了他在19世纪后半叶法 国文坛上的声望,还为他 赢得了“梅塘集团”领袖的地 位及影响力。19世纪末法 国第三共和国时期爆发了 一桩社会丑闻,即德莱福 斯案件,左拉晚年在得知 这位犹太裔军官遭受诬陷 、深陷囹图时,敢于冒天 下之大不韪,在《震旦报 》发表了致第三共和国总 统的一封控告信,即《我 控诉!》。因他的介入, 德莱福斯案件得以重新调 查,最终军事法庭撤销对 当事人叛国罪的指控,使 之恢复自由。晚年的左拉 凭借在德莱福斯案件中表 现出的非凡勇气,不仅挽 救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 名誉,也为他自己赢得了 敢于为社会正义发声的公 共知识分子的称号。 1902年9月29日,埃米 尔·左拉不幸离世。左拉去 世后,法国政府给予他相 当的礼遇与敬意,从“梅塘 纪念馆”的建立到1908年6 月准许其遗骸迁至巴黎先 贤祠,这些举措都表明了 法国政府高度肯定左拉一 生对法国社会的贡献。然 而与这种官方礼遇形成反 差的是左拉为20世纪上半 叶法国学术界所忽略,甚 至到了20世纪40年代,左 拉的小说作品仍然没有资 格进入大学课堂上讲授的 经典行列。左拉及自然主 义文学被冷落要归咎于19 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上半叶 法国传统学院派批评家长 期的诋毁与否定。左拉虽 然生前声名显赫,被尊称 为“自然主义艺术大师”,但 是他因早期积极倡导自然 主义文学革新观念和致力 于实验小说的实践,一直 被视为“淫秽下流的通俗作 家”。可以说直至20世纪50 年代,左拉在法国文坛始 终是个毁誉参半的作家, 他的文学功绩包括其小说 的价值始终没有得到公正 的评价。长期以来,法国 批评界对左拉及其自然主 义小说的看法始终存在严 重分歧。左拉在生前和死 后很长时间里都是不断遭 遇污名化的作家,没有获 得其应有的文学地位与公 正的评价。除了莫泊桑、 阿拉贡和法朗士给予左拉 相当高的评价之外,很多 作家包括与左拉同时代的 龚古尔兄弟、都德等,都 私下里对他持贬低和批判 的态度。到了20世纪上半 叶,虽然诋毁与辱骂左拉 之声似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