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隐喻的逻辑:可能世界之可类比部分》以认知意义为视角、以类比为基础、以计算程序为手段、以隐喻的真值和推理为研究对象,对隐喻展开了多学科研究。为解决隐喻的逻辑问题,作者深入研究隐喻语言的句法结构、概念结构、可能世界语义学,以语义角色的介入改造传统谓词演算,建构NETMET计算程序。在探讨隐喻所基于的类比逻辑之后研究类比等值,并透过类比等值,研究隐喻的生成、解释、蕴含复合体(implication complex)、溯因推理、隐喻的证实条件、隐喻的词汇意义和语义公设等。 本书涉及逻辑学、哲学、计算机科学、形式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可能世界语义学、隐喻学等,可供汉语、英语、哲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阅读,也可供不同学科的教师用作教学参考书。 目录 致谢 1 导论 1.隐喻与逻辑 2.隐喻及可能世界语义学 3.类比配对物 4.理论建构型隐喻 5.分析隐喻 6.计算机的哲学运用 附录1.1 隐喻文本范例 附录1.2 对存在的类比推理 2 语言 1.引言 2.语言 3.隐喻的语法 4.命题 5.作为网络的命题 6.结论 附录2.1 语义学 3 概念结构 1.引言 2.概念网络 3.类型的分类等级 4.类型分体论等级 5.过程的分类等级 6.对照结构 7.网络中的对称性 8.规则和词汇衍推 9.概念场 10.结论 附录3.1 样本描述 4 类比 1.引言 2.趋向形式化的类比理论 3.类比推理阶段 4.类比接达 5.受约束满足类比检索 6.NETMET中的接达阶段 7.类比映射 8.受约束满足的类比映射 9.比例类比的难点 10.类比映射规则 11.结论 5 类比迁移 1.引言 2.类比迁移 3.亚符号类比迁移 4.类比迁移的扩展范例 5.类比迁移规则 6.类比迁移和归纳推理 7.完美类比 8.自我镜像的全域 9.结论 附录5.1 迁移的范例 6 隐喻性交往 1.引言 2.隐喻生成规则 3.从隐喻到类比 4.结论 7 类比和真值 1.引言 2.类比的真值条件 3.隐喻的逻辑释义 4.隐喻真值指派规则 5.隐喻的等同是相对不可辨别性 6.结论 附录7.1 隐喻的内涵 8 隐喻与推理 1.引言 2.隐喻与推理 3.隐喻合理性 4.隐喻解释 5.结论 9 词汇意义 1.引言 2.隐喻谓词的定义 3.基于完美类比的隐喻 4.推导最佳定义的推理 5.含有信息的真值条件 6.基于非完美的类比的隐喻 7.结论 10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