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乐毅合纵破齐/中华名将故事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猪猪然 |
出版社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乐毅合纵破齐》:乐毅是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公元前284年,乐毅统帅燕、秦、韩、赵、魏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齐国伐燕之仇。 作者简介 猪猪然,原名邓云,从小酷爱中外历史、战争书籍,尤其好读《资治通鉴》与《三国演义》,通读达数十遍。2012年,已为人父的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中国的历史是如此源远流长,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又有如此多的伟大人物、精彩事件,不能让他们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于是,他本着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原则,以名将、战争为主线,开始撰写一套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名将系列”作品,已完成《先秦名将传奇》《秦汉名将传奇》两部。作品在天涯论坛连载后,读者好评如潮,被誉为最激动人心的历史小说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张仪巧舌破合纵 第二章 苏秦赴齐暗助燕 第三章 子之乱燕险灭国 第四章 昭王筑台求贤 第五章 强齐天下无敌手 第六章 合五国乐毅伐齐 第七章 小将达子临危挂帅 第八章 燕齐济东决战 第九章 为报恩楚军援齐 第十章 淖齿弑王自立 第十一章 田单出世救齐 第十二章 燕王中计换帅 第十三章 火牛阵大败燕军 序言 乐毅,生卒午不详,子 姓,乐民,名毅,字永霸 ,中山灵寿(今河此灵寿 )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 事家、战略家,战国初期 魏国名将乐羊后裔。乐毅 被拜为燕国上将军,受封 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 燕国。 公元前284年,乐毅统 帅燕、秦、韩、赵、魏等 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 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 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 名战例,报了齐国伐燕之 仇。后因受到燕惠王的猜 忌,乐毅无奈投奔赵国, 被封于观津(今河此武邑 ),号望诸君。乐毅投奔 赵国之后,燕惠王后悔派 骑劫代替乐毅,致使燕军 惨败,损兵折将,丧失了 占领的齐国土地;可是又 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 赵国任用乐毅,趁着燕国 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 干是,燕惠王派人去赵国 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 。 为此,乐毅写下了著名 的《报燕惠王书》(有观 点认为,《报燕惠王书》 系游士托名伪作),在书 中,乐毅针对燕惠王的无 理指责和虚伪粉饰,表明 自己对先王(燕昭王)的 一片忠一心,与先王相知 相得,驳斥燕惠王对自己 的种种责难、误解,抒发 功败垂成的愤慨,并以伍 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 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 申明自己不为昏主效恿忠 ,不学冤鬼屈死,故而出 走的抗争精神。 燕惠王看后大为惭愧, 于是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 为昌国君;而乐毅则往来 于燕、赵之间,与燕国重 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 用他为容卿。乐毅最终死 干赵国。 导语 “中华名将故事”丛书是一套面向青少年的,以战争来写历史,以名将来谈治国的名将传记类历史故事书,共7册,包括《孙武助吴争霸》《吴起辅魏强楚》《孙膑智斗同门》《乐毅合纵破齐》《白起诡道神兵》《李牧安边护赵》《王翦横扫列国》。 《乐毅合纵破齐》是其中一册,讲述了乐毅针对燕惠王的无理指责和虚伪粉饰,表明自己对先王(燕昭王)的一片忠一心,与先王相知相得,驳斥燕惠王对自己的种种责难、误解,抒发功败垂成的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不为昏主效恿忠,不学冤鬼屈死,故而出走的抗争精神。 书评(媒体评论) 燕昭王用乐毅,椎弱燕 之兵,破强齐之雠,屠七 十城,而惠王废乐毅,更 代以骑劫,兵立破,亡七 十城。 ——刘向 昌国忠谠,人臣所无。 连兵五国,济西为墟。燕 王受间,空闻报书。义士 慷慨,明君轼闾。 ——司马贞 孙子曰:“衢地则合交。 ”毅约楚、赵、韩、魏之兵 以伐齐。又日: “城有所 不攻。”毅不取莒、即墨是 也。 ——《十七史百将传》 精彩页 张仪巧舌破合纵 先前说过,一代奇人“鬼谷子”门下有四名弟子最为杰出,分别是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其中孙膑、庞涓专攻兵法;苏秦、张仪则一心钻研“纵横之术”。 马陵一战后,庞涓身死,孙膑隐退,两位杰出的“兵家”弟子的故事到此结束;苏秦、张仪二人的机遇来了。 鬼谷山在魏国境内,这两人本想去魏王那儿求个一官半职,结果下山之后发现:昔日强大的魏国已满目疮痍,不值得追随。最终,苏秦去了秦国,张仪则去了楚国,各自奋斗去了。 苏秦到了秦国后,四处游说打点,力争受秦王重用,渐渐地,苏秦之名终于在秦国传开。秦惠文王刚刚上任,也想和先父秦孝公一样干一番大事,听说有此能人在本国境内,便派人去将苏秦找来。稍一考问后,秦惠文王大怒,宣布道:“休要再提此人,寡人坚决不用!” 这是为何?苏秦确实有才,秦惠文王考问时也答得相当精妙,怎会受到这般冷遇? 且说那苏秦、张仪二人苦心研究的“纵横之术”有两大精髓:一是口舌之辨,可用于外交游说;二是阴谋诈术,可用于攻城略地——只因为厌恶诈术的缘故,秦惠文王前脚才把商鞅给“车裂”了,后脚苏秦又来投奔。试想,秦惠文王怎会用他? 苏秦得不到秦惠文王任用,花去了全部钱财后,只好返回乡里。妻子、嫂子见他游学多年一无所得,统统不待见他,这么一来,苏秦真是处境凄凉,有苦难言。他痛定思痛后,锥刺股,继续发奋苦读——读的依然是“纵横之术”。几年后,苏秦眼见秦国日益势大,心想若要战胜他,必须集合众国之力才行。于是他先后赶赴燕、赵、韩、魏、楚、齐等东方强国,商议“六国合纵,齐心攻秦”一事。六国国君被他的说辞和毅力所打动,果真联合起来,一齐对秦国宣战——这便是苏秦从纵横之术当中,领悟出来的“合纵之策”。 说过苏秦,再看张仪。当初苏秦在秦国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张仪在楚国混得更差:他刚到楚国时,在楚国令尹的门下做事。有一次,令尹大人有件宝物,“和氏璧”忽然丢了,到处搜寻不到,便怀疑到门下的各位宾客身上。结果一查下来,发现这些人当中就属张仪最穷。这下好了,“证据确凿”,就是你张仪偷的,谁让你是个穷光蛋! 张仪虽穷,却极有骨气,任他人一顿痛打,就是不承认。最终,他遍体鳞伤地回到家中。张仪的妻子埋怨道:“早知如此,不学那纵横之术也罢。” 张仪听后问妻子道:“我的舌头还在否?” 妻子不知何意,答道:“当然在了。” 张仪大笑道:“这片如簧的巧舌既然还在,那就万事皆好了。” 数月之后,张仪伤势渐愈。他见在楚国没有什么前途,于是毅然离开了楚国,赶赴秦国去了。 此时的秦惠文王正被苏秦的“六国合纵之策”搞得叫苦连天,眼看张仪来投,立时重用——要想对付“纵横家”苏秦,就必须重用同为“纵横家”的张仪。这二人师出同门,旗鼓相当。有救了,这下子秦国有救了! 张仪不负秦惠文王重托,献出一招“连横之策”——分别瓦解东方各国,一一击破。 秦惠文王听过之后,起初将信将疑。“合纵之策”的威力他是见识过了:那六国刚结盟时,声势浩大,吓得秦国连河西都不敢派重兵镇守,魏国见有便宜可占,连忙派出军队,又把河西收了回去。“六国合纵”才施行没几个月,秦国就把河西给丢了,长此下去,那不得了! P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