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农民工发展调查数据,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系统研究了农民工可持续发展问题,揭示其内在影响机制。在分析社会性别意识和社会性别行为基础上,从城市交易费用、就业质量、婚姻质量、代际支持、企业组织融合、城市社区融合、政治参与等多个层面剖析农民工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探索农民工的生计困难和制度诉求,总结现行流动人口社会服务与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认识流动人口生计问题的形成和演变规律、改善农民工社会服务和管理质量。本书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理论,贯穿社会性别视角,全景式分析农民工可持续生计问题,为促进弱势群体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现实依据。本书的一系列发现以及提出的旨在推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包容性发展政策建议,对于促进农民工公共服务与管理政策创新、城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杜海峰,1972年生,四川巴中人。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中的社会计算理论与方法、城镇化与流动人口、社会复杂网络等领域研究。合著《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农民工社会网络结构》《集群行为的社会网络分析》等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标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五节 数据与方法 第六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基本理论 第二节 一般人群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三节 农民工可持续发展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民工社会性别意识与行为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社会性别意识 第三节 社会性别行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性别与农民工城市交易费用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求职交易费用 第三节 子女入学交易费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性别与农民工就业质量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客观就业质量 第三节 主观就业质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会性别与农民工婚姻质量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客观婚姻质量 第三节 主观婚姻质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社会性别与农民工代际支持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向上代际支持 第三节 向下代际支持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社会性别与农民工组织融合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组织经济融合 第三节 组织文化融合 第四节 组织心理融合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社会性别与农民工政治参与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制度性政治参与 第三节 非制度性政治参与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社会性别与农民工经济融合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收入满意度 第三节 职业阶层 第四节 房产拥有 第五节 亲子随迁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社会性别与农民工社会融合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受歧视经历 第三节 交友意愿 第四节 生活满意度 第五节 未来发展意愿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社会性别与农民工文化融合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方言掌握 第三节 家乡文化保持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社会性别与农民工心理融合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身份认同 第三节 社会距离 第四节 城市归属感 本章小结 第十四章 社会性别与农民工政策认知 第一节 农民工政策认知现状 第二节 农民工政策认知影响因素 第三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工政策梳理 本章小结 第十五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