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当今时代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商业环境剧烈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因素让“黑天鹅”事件频频发生。面对这样的形势,企业应如何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针对自己的目标进行创新变革?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增加利润?如何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获得最有力的支持? 本书从德鲁克和稻盛和夫管理理论的交叉点出发,对管理实践、组织进化、分权与授权、领导力、目标管理、成效管理、利润管理、创造力、企业活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具体介绍两位大师独到的管理理论时,不仅如实援引、分析了各自的精彩观点,还对这些观点的互补性或差异性进行了总结评述,期望帮助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更好地应对当下的挑战。 作者简介 朱明晓,北京商略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创始人,企业经营管理辅导专家,阿米巴中国化忠实推动者,多家高成长企业经营顾问。 从业20多年,坚持用实战案例诠释经营逻辑,打通知行合一闭环。 擅长领域:集团管控、战略与组织设计、股权激励设计、阿米巴单元划分、阿米巴经营会计、年度经营计划、精益生产、薪酬绩效等。 目录 第一章 经营管理大师们:有趣的灵魂与故事 第一节 中国古代经营人才谋略 第二节 阳明心学的力量 第三节 王阳明与日本的崛起 第四节 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 第五节 回归人本——稻盛哲学 案例 京瓷哲学实践指南 第二章 管理的实践:答案永远在现场 第一节 管理是“知行合一”的实践 第二节 管理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 第三节 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领域 第四节 从实践中提升认知,而非纸上谈兵 第五节 从经营实践中总结哲学理念 第六节 解决问题的答案总是在现场 案例 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阿米巴经营体系 第三章 组织的进化:组织结构变革与赋能 第一节 “组织”概念的提出、发展和进化 第二节 公司成长陪伴的大师 第三节 组织变革的引导者 第四节 让“赋能”来升级企业管理 第五节 从金字塔到倒三角——事业部制 第六节 从雇佣到伙伴——阿米巴经营 案例 京瓷公司的伙伴式共同经营 第四章 分权与授权:让管理回归简单 第一节 分权的效率远超过集权 第二节 决策权应该尽可能地下放 第三节 稻盛和夫如何有效分权 第四节 全员参与经营的力量 第五节 有效授权,持续提高经营效率 第六节 授权的边界 案例 华为:让一线呼唤炮火 第五章 激活核心人才:培养经营者的分身 第一节 企业器重的核心人才 第二节 培养与开发未来所需要的人才 第三节 德鲁克人才管理的六项原则 第四节 培养经营者的分身 第五节 人才为何要具有经营者意识 案例 麦当劳全球万店,人才梯队是如何培养的 第六章 自律和精进:管理者核心能力的修炼 第一节 企业经营需要大义 第二节 勇于挑战新事物的领导者 第三节 管理者的精进和实践 第四节 明确管理者的能力素质要求 第五节 经营管理者的责任感 第六节 管理者如何提升“影响力” 案例 宝洁公司为何重视经理人能力的培训 第七章 目标管理: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 第一节 目标管理的特点和本质 第二节 企业为什么要推行目标管理 第三节 企业如何实施目标管理 第四节 明确地描述并实现目标 第五节 树立远大目标 案例 阿里巴巴的目标管理 第八章 用成效来管理:有效的决策 第一节 提高企业管理的成效 第二节 有效决策的关键要素 第三节 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 第四节 实现工作成果 第五节 高效管理者擅长激励人心 第六节 稻盛和夫的决策哲学 案例 马斯克:做的是别人想不到的事 第九章 是谁创造利润:参透利润的本质 第一节 经营的本质是创造顾客 第二节 企业需要利润计划 第三节 企业要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 第四节 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化 第五节 赚钱与分钱 第六节 管理者的责任——利他,还是利己 案例 超额利润分享助推三星转型 第十章 形成真正的创新力:创新的管理与价值 第一节 激发管理创新 第二节 创新型组织的构建 第三节 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 第四节 企业创新的来源 第五节 形成真正的创新力 案例 乔布斯:创新决定了你是领袖还是跟随者 第十一章 激励人性:注入经营的真谛 第一节 公司治理与经营 第二节 为公司注入经营的真谛 第三节 激励人性理论 第四节 从管理思想到管理实践 案例 通用电气经营之道 第十二章 看不见的管理:经营哲学推动企业发展 第一节 强有力的组织依靠使命驱动 第二节 形成强大的核心文化力 第三节 经营哲学与管理相结合 第四节 经营哲学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第五节 经营哲学实践的要义 案例 松下幸之助独特的经营哲学 附录1 德鲁克的五项管理习惯 附录2 德鲁克: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 附录3 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 附录4 稻盛和夫“六项精进” 序言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 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 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 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 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 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 定有攸归。 岳麓书院的这副楹联, 振聋发聩,击穿古今,一语 道破人间际会、天地因缘。 此等情怀也令我与本书结下 不解之缘。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民 族企业家,我白手起家,创 建了秀强公司——一个两干 元起家的小门店,二十年后 成长为当地第一家上市的民 营企业、中国最大的家电玻 璃制造商,被评定为“国家 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百 强民营科技企业”。产品在 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为38%, 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58% 。企业员工生活幸福、家庭 美满,企业所倡导的孝善文 化对员工、对家庭、对社会 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足以让我 引以为豪。 朋友兴奋地推荐《左手 德鲁克,右手稻盛和夫》这 个书名,激发了我极大的兴 趣。近几年,很多学者都在 讨论管理和经营的区别,非 要论出个高低来。我本人也 经常翻阅资料,感觉两者并 无本质区别,不能说谁包含 谁,谁高于谁。有人说,管 理是假定人性是恶的,通过 管理来减少甚至清除人的恶 ;经营是假定人性是善的, 通过经营来激发人的善。所 谓管理是逆人性,经营是顺 人心。真的是这样吗?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的 本质就是激发和释放人的善 意!所以不必花精力研究管 理和经营的区别。姑且认为 管理和经营领域有两座高峰 存在——彼得·德鲁克代表 管理学的高峰,稻盛和夫代 表经营学的高峰。这两座高 峰既相对独立,又仿佛在相 互呼应致敬。 作为企业创始人,又整 日浸润在企业的生死沉浮之 中,我自然有自己的考量。 所以当我看到楹联提到的“ 是非”和“得失”,也就是日 本工业之父涩泽荣一所倡导 的一手《论语》一手“算盘” 的理论,看到《左手德鲁克 ,右手稻盛和夫》时,不禁 击案而起,总算是有人从理 论的高度阐释这两手的融合 产生的巨大能量! 遥看秀强,起步之初没 有理论,在摸索中前行,经 过无数次的痛苦洗礼方才寻 求到产业立世之根、成就百 年企业之道,就是“弘扬与 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扬“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的精神,秉承“一生不为钱 活,一生不为自己活”的价 值理念,以“优秀文化育人 ,科学管理做事”为主旨,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 科学管理完美融合,构建“ 孝善幸福家”文化体系,成 就“世界玻璃科技看中国, 中国玻璃科技看秀强”的宏 伟愿景。秀强之路不正是“ 左手德鲁克,右手稻盛和夫 ”,一手“算盘”管理绩效、 一手《论语》经营创新,一 手抓做事、一手育人才,力 行实践、敬天爱人,谙合天 道的真实写照吗?! 所以,欣然接受邀约, 不仅为本书写下自己的感悟 ,还提供秀强这些年来摸爬 滚打的真实案例、经验体悟 ,作为本书的理论印证,毫 无保留地呈献给大家。 世之佳作,当然必以实 战经验为底,以深厚的理论 研判为据,以代价教训为诫 ,辅以精辟中肯的条例性质 的绝句。本书作者朱明晓老 师,既有学院派的书卷气, 又有实战派的烟火气,系统 扎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细致 的辅导,成功案例甚多,在 业内口碑甚佳。既然是实战 咨询,必有作者多年实战经 验的沉淀。这本引起经济学 大咖关注并力推的理论工具 书,无论是理论研判还是策 略技巧,都在一定程度上能 给予您些许启发和灵感。 卢秀强 (卢秀强,江苏秀强玻 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江苏省十一届人大代表,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 国好人”“中国公益人物”等 称号。倡导学习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推动幸福企业建设 ,投资兴建全国最大孝善主 题博物馆,对员工、家庭、 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导语 一个是预言了20世纪末经济变化趋势的思考者,影响了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安迪·格鲁夫等知名企业家的管理学大师;一个是在40年内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1年内带领日本航空公司起死回生的实业家。 对职场新人,本书可帮你发掘核心优势,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能力素质,融入团队沟通,学习向上管理,培养经营意识;对企业管理者,本书可帮你合理规划、有效决策、激活团队、降低风险、创造利润、持续创新。 双色印刷、轻便易携,有配套视频课、有声书,轻松阅读无负担。 精彩页 第一节 中国古代经营人才谋略 中国古代谋略文化源远流长,商业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先贤擅长从日常工作中体悟人生智慧,总结经世致用的道理,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的丰富内涵。遵从“知行合一”的人生哲学,既重视愿景与理想,又注重当下文明的行为。 中国古代谋略思想备受重视,这些谋略思想形成了各个不同学派和理论体系,如帝王权谋、士人智谋、兵家韬略、商贾经营之道等。中国古代经营人才谋略即是一个重要的流派。 中国古代经营人才谋略,从哲学层面上揭示了企业管理、经营谋略的一般规律,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生命力。特别是《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思想,例如企业利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哲学原理参与市场竞争,利用博弈中的“练形、顺势和设局”进行有效的决策,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达成以最小化成本而得到最大化收益的竞争战略目的等,这些谋略思想为企业领导人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现代企业经营者将其应用到企业进化与现代商战中,尤其在用人谋略、经营谋略、谈判谋略等方面获益匪浅。 中国古代经营人才谋略比较发达,各阶层都很重视谋略文化。历史上著名的谋略家,如白圭、姜子牙、范蠡、孙武、东方朔、商鞅、诸葛亮、刘伯温、曾国藩等人,不仅是军事家,也是商业奇才。他们形成自成体系的商业经营思想,强调经营人才要有丰富的知识,同时具备“智、勇、仁”等素质,要求既要有姜子牙的谋略,又要有孙子用兵的韬略,更要有商鞅那一套严厉的团队管理制度。 古代经营思想方面也极具影响力。如白圭,《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他说“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强调经商总会从大处着眼,通观全局,予人实惠。春秋末期的商业理论家范蠡认为“时贱而买,虽贵已贱;时贵而卖,虽贱已贵”,强调商人要善于捕捉商机,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买进卖出。商业的利润源于买卖的差价。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经商之人掌握一技之长,经营奇物而致富。这些经营思想和谋略,对今天的企业经营者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经营者用心地揣摩研究。 第二节 阳明心学的力量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不同于其他儒学之处、在于其强调生命的过程,中国的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如王守仁的“阳明心学”。阳明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理学。阳明心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400年来影响深远,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阳明心学对企业经营管理有着极大的正能量。日本稻盛和夫即是受阳明心学影响颇深的企业家。运用阳明心学的管理能够实现真正的“自动自发”,强化企业的凝聚力和执行力,进而为有悟性的管理者开启成功的大门。 阳明心学体系包括三大组成部分,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三大要旨对后世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心即理”之根本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根本观点。何谓“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天下宁有心外之性,宁有性外之理乎?宁有理外之心乎?”这个“性”就是天性、天理,是天赋予人的善性。“心明便是天理”。“心”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而且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王阳明的“心即理”打通了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形而上的天理以及形而下的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将三者统合在本心之中。 管理的本质在于经营和管理人心。企业管理者如何经营人心,洞悉人性?如何把心学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如何识人、用人?如何培养、使用团队?企业有三大核心:员工、客户和产品,但回归到管理的核心还是人。对人的管理,就是对人心的管理,对人心的管理莫过于阳明心学。 把阳明心学成功地运用到商业中,并成就一番伟业的就属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他认为,经营首先是由人来经营的,因此经营者的人性至关重要。人心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这个动力是充足的,那么企业就会蓬勃发展。 稻盛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敬天爱人”。所谓“敬天”,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性做事。这里的“天”是指客观规律,也就是事物的本性。坚持以将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为准则,按照这些本性要求去做事,则无往而不胜。所谓“爱人”,就是按照人的本性做人。这里的“爱人”就是“利他”,“利他”是做人的基本出发点,利他者自利。只要为客户创造了价值,企业就可以从中分享价值。敬天爱人包含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为企业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稻盛和夫创立公司的理想,不是单纯追求经营者个人的利益,而是追求全体员工及其家属的共同利益。这样的目标自然可以赢得广大员工的认同,并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稻盛和夫的这些管理理念正是王阳明“人心即天理”的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