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教材共十六课,讲述汉字构成、汉语语法、文献的阅读、文献的注释、古文今译,课后包含文选和练习。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重点放在培养阅读古代汉语文献的基本能力上,在理论方面不追求全面系统完整,通论部分仅就文言文的阅读、标点、翻译所必需的文字、词汇、语法知识作了讲解。主要通过大量的例证来使学生树立起文言文的语感,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文言文的特点,实现从学习到使用的目标。 目录 前言 第一课 汉字 一 汉字的性质 二 汉字的构造:六书 三 汉字形体源流(古文字阶段) [文选] 1.卜辞选读 2.铭文选读(利簋铭文) 3.秦量诏 4.君子质而已矣 5.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6.善行无辙迹 7.有游於子墨子之门者 8.古者苍颉之作书也 [练习与思考] 第二课 汉字的使用 一 字与词 二 假借字 三 职能分化字 四 异体字、繁简字 [文选] 1.学而时习之 2.哀公问社於宰我 3.阳货欲见孔子 4.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5.北冥有鱼 6.秦韩战於蜀潢 7.孔子穷乎陈蔡之间 8.宋人有好善行者 [练习与思考] 第三课 词义 一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二 词义的演变 [文选] 1.孟之反不伐 2.质胜文则野 3.子见南子 4.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5.郑伯克段于鄢 6.厉王虐 7.庄子送葬 8.秦初并天下 [练习与思考] 第四课 词汇 一 同源词和同义词 二 同义词的比较和辨析 三 从历时的角度看同义词 …… 第五课 名词 第六课 动词 第七课 形容词和副词 第八课 代词和数词 第九课 介词和助词 第十课 连词和语气词 第十一课 实词的虚化、词以下的语法单位 第十二课 句子和语序 第十三课 句型和表达 第十四课 文献的阅读 第十五课 文献的注释 第十六课 古文今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