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京大学法学院院史(1927-2021)(精)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南京大学法学院院史》(《院史》)编辑时段大致分两部分:1927—1952年;1981—2021年。南京大学法学院的源头为1927年6月创设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法律学系;1928年2月,易名为国立江苏大学社会科学院法律系;1928年7月,成立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含法律学系);1949年8月8日,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法学院;1950年10月10日,改名为南京大学法学院;1952年12月9日,南京大学法学院被撤销;1981年,恢复成立法律系;1988年11月,南京大学成立法政学院,法律系与政治学系、社会学系,成为法政学院三系之一;1994年5月20日,成立南京大学法学院,沿用至今。2021年,为建院94周年,恢复建院40周年。《院史》分《峥嵘岁月》《时代足音》和《教研菁英》3编、22章及附录2则,凸显了旧、全、新三个特色;旧,既回溯94年前(1927年)法律学系的组建,厘清院史源头,又对119年前(1902年)年南京大学的源头适当钩沉,梳理校史进程;全,既有纵向的详细描述,又有横向的专题深入,附录二则,汇集了40年来历届校友全部名单及奖学金名目;新,关注了师资队伍的最新动向,收录了教师们的最新成果信息。
作者简介
张仁善,1964年生,江苏东台人,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江苏省法学会法律史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兼职教授,中美联合学术委员会(JAC)委员;南京大学法学院司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法律史、法律社会史、司法传统与司法现代化等。代表著作有《中国法律文明》《礼·法·社会——清代法律转型与社会变迁》《近代中国的主权、法权与社会》《法律社会史的视野》《司法腐败与社会失控:1928~1949》《1949中国社会》等。曾两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过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
目录
上编 峥嵘岁月: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
第一章 国立中央大学到南京大学
一、历史溯源
二、创办及播迁
三、沦陷区的中央大学
四、中央大学的复员
五、接管与更名
六、历任校长
第二章 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的沿革
一、法学院的创设
二、襄助学校西迁
三、西迁后增设的系所
四、复员及改组伪法商学院
五、参与学校新旧交接
第三章 师资队伍
一、师资队伍的高起点
二、师资来源的多元化
三、法政教师名录
四、教研平台的提升
五、外交政坛的贡献
第四章 教研活动
一、招生标准
二、课程设置
三、司法组的组成
四、学生人数及去向
五、创办学术刊物
第五章 名家身影
一、法学院院长
二、法、政学系主任
三、留洋法政博士、硕士校友
四、司法院大法官及最高检察长
五、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检察官
六、其他知名法政师生
中编 时代足音:南京大学法学院
第六章 法学院的发展历程
一、正名与撤销
二、恢复法律系
三、法政学院法律系
四、成立法学院
五、学科归并
第七章 本科教学
一、法学专业课程及任课教师
二、大类招生一年级课程
三、法科学生的公共课程
四、本科课程特色
五、国际化办学
六、本科教学成就
第八章 法学硕士博士生方向
一、硕士点的设置
二、硕士专业方向
三、硕士专业方向特色
四、博士专业方向
第九章 法律硕士培养
一、招生概况
二、培养方案
三、培养特色
四、培养成效
第十章 学术平台
一、中国法律案例研究中心
二、住宅政策与不动产法研究中心
三、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
四、经济刑法研究所
五、商法研究中心
六、私法研究所
七、经济法研究所
八、保险法研究所
九、法典评注研究中心
十、紫金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十一、司法文化研究中心
十二、证据法研究中心
十三、司法制度研究中心
十四、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中心
十五、财税法学研究中心暨资产管理产品法律研究基地
十六、费彝民法学论坛
第十一章 中德法学研究所
一、研究所的创设
二、人才培养
三、学术研究
四、社会活动及影响
第十二章 学术刊物
一、《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二、《南大法学》
三、《中德经济法学研究所年刊》
四、《判例评论》
第十三章 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概况
二、法律援助中心
三、劳动法律援助中心
四、竞赛参与
第十四章 图书资料
一、图书馆的发展
二、院图校图联动
三、馆藏资源建设
四、专业学科服务
五、对外合作交流
下编 教研菁英:学术风采录
第十五章 法理教研室
第十六章 宪法行政法教研室
第十七章 法律史教研室
第十八章 经济法教研室
第十九章 民商法教研室
第二十章 刑法教研室
第二十一章 诉讼法教研室
第二十二章 国际法教研室
附录
附录一 校友名录
附录二 奖学金名目
主要参考文献
编后记
序言
张仁善
历史,有记忆的历史和
遗忘的历史之分。前者经过
筛选加工,后者往往被人为
忽视,或被刻意系统地删弃
。后世看到的历史多为记忆
的历史,而遗忘的历史往往
更能反映历史本真。为了防
止遗忘或减少遗忘,需要整
理业已发生的史实,记录正
在发生的事实。历史的层级
虽有国族、组织及个人高低
之别,但其生成发展、曲折
迂回的进路则大同小异。南
京大学法学院的历史也不例
外。
南京大学的源头被确定
为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
学堂,南京大学法学院的源
头则是1927年6月创设的国
立第四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
法律学系。1949年8月8日
,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法学
院;1950年10月10日,改
名为南京大学法学院;
1952年12月9日,南京大学
法学院被撤销;1981年恢
复成立法律系;1988年11
月29日,南京大学成立法政
学院,法律系与政治学系、
社会学系,成为法政学院三
系;1994年5月20日,成立
南京大学法学院,沿用至今
。2021年,为恢复建系(
院)40周年。
《南京大学法学院院史
》(简称《院史》)编辑时
段大致分两部分:1927—
1952年,1981—2021年。
具有94年院龄的法学院,历
经沧桑,积淀深厚,活力满
满,值得为之总结、检讨及
纪念。此乃编写《院史》的
原动力所在。
《院史》分为《峥嵘岁
月》《时代足音》和《教研
菁英》3编、22章及附录。
上编《峥嵘岁月》,由5章
组成:中央大学的历史脉络
、中央大学法学院的发展沿
革、法学院的师资队伍、法
学院的教研活动以及名家身
影。1927年,国立第四中
山大学成立社会科学院法律
学系、政治学系。1928年
,国立中央大学组建法学院
,含法律学系、政治学系和
经济学系。抗战期间,法学
院又增加了社会学系、边疆
政治系及法律系司法组。《
院史》介绍对象以法学院法
律系、政治学系和司法组为
主,经济学等系基本不作介
绍。1928年以后,由于新
兴的南京国民政府充满朝气
,加之首都政治中心的区位
优势,法学院甫一成立,就
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法政教
师,尤其受到留洋法学博士
及其他高材生的青睐,学生
生源亦属优质。全面抗战爆
发后,法学院随中央大学整
建制地西迁陪都重庆。在兵
荒马乱的岁月,其他许多大
学法学院或独立法政院校所
受冲击颇大,唯独中央大学
法学院保持比较完整的结构
:由于掌校者如罗家伦等的
个人魅力、陪都的“虹吸”效
应,北大、清华以及西南联
大的原法政教师纷纷加入中
央大学法学院教研团队,职
司政府法律、外交等机关的
法政公职人员,也多在法学
院兼任教职。1928—1949
年的20年中,法学院法、政
二系专任及兼任教职人员达
120余人,在局势震荡下,
形成了规模不减反增的中央
大学法学院的特有风景线,
在全国大学中独领风骚。
中央大学法学院的老师
和学生,在当时国际国内法
律、政治、外交以及学术等
舞台上,竞展风流,异彩纷
呈:有中央大学求学背景的
留洋法学博士12名;国民政
府司法行政部部长1位;
1948年,首届司法院大法
官会议17名成员中,曾在国
立中央大学法学院任教的有
7人,约占42%,另有1人
获首届大法官提名;1人去
台湾后被任命为“司法院”第
二届正式大法官;有在法学
院求学背景的台湾地区第五
届“司法院”大法官1位;任
教于法学院的最高检察长1
位;2位教师担任战后远东
国际军事法庭起诉日本战犯
的检察官;1位教师担任战
后橡树园会议(国际安全机
构预备会议)、太平洋学会
会议及金山会议中国代表团
专门委员。1949年前后,
在决定中央大学去留之际,
法学院教师积极参加校务维
持活动,保证了由国立中央
大学向国立南京大学、南京
大学的平稳过渡。其他师生
也在各自领域多有建树,度
过了属于他们的峥嵘岁月。
近代中国法科教育界素
有“北朝阳、南东吴”之说,
实际上,在1927—1949年
(特别是1928—1945年)
,中央大学法科无疑位居全
国高校之冠,因此,“北朝
阳、南东吴”之外,宜加上“
中中央”。
中编《时代足音》,则
由南大法学院发展历程、本
科教育、学科发展、法硕培
养、学术平台、中德法学研
究所、学术刊物、实践教学
及图书资料等9章组成,叙
述了恢复建系(院)40年来
法学院的发展状况。1981
年,南京大学法学院恢复招
生,伴随改革开放的鼓点,
一路走来,人才培养节节向
上,教研成果逐日攀升:
1994年,在全国综合性大
学法律系中,第一批升系为
院;创办第一个公开发行的
法学学术期刊《南京大学法
律评论》(校报特刊);成
立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典
范——中德经济法研究所;
1985年,开始招收法学理
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是江苏
省最早的法学硕士点;
2007年,获得硕士学位一
级学科授权;2008年,被
评为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学一
级学科重点学科;2001年
,获得经济法学专业博士学
位授予权;2007年,国家
人事部批准为法学博士后科
研流动站;2010年,获教
育部法学博士一级学科学位
授予权;现为国家双一流建
设学科。
多年来,法学院专任教
师人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