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美制造业的角力(从生产率到竞争力)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李媛恒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首先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和贸易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结合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阶段特征,以及国际新形势下研究中美两大制造业大国的生产率及其竞争力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现实意义,探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于贸易竞争力提升的理论机制;其次,研究中美两国制造业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并对两国在制造业发展中的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动力源泉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两国现代经济体实现起步和腾飞相对通用的答案和各自特征。通过建立全要素生产率与贸易竞争力的测度,分别比较中美两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水平差异、阶段性特征以及典型行业经验;再次,通过建立实证分析模型来研究生产率的提高对于竞争力水平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中美两国数据测算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形成全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并针对本书的研究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作者简介
李媛恒,蒙古族,1986年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毕业,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部主任,长期从事制造业领域政府决策支撑和科研工作。主持编著《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系列书籍。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案例研究
三、实证研究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全要素生产率
二、竞争优势与竞争力
三、产业层面的贸易竞争力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生产率视角下的经济增长动因解释
二、技术差距与贸易竞争力的理论关联
三、经济增长理论与工业化理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综述
二、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三、生产率对竞争力提升作用机制讨论
第四节 总结与反思
第三章 中美制造业发展历程及动力源泉比较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口替代与要素积累的工业化阶段
二、改革开放后:出口导向和投资驱动下的工业化阶段
三、“十二五”规划以来:制造业进入优化调整和高质量发展阶段
第二节 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一、建国至南北战争前:美国制造业的起步阶段
二、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40年代:美国制造业的高速增长阶段
三、20世纪40~70年代:美国制造业的巅峰期
四、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制造业的低谷与复苏
第三节 中关制造业增长源泉分析与比较
一、经济命脉的转身:制造业与国民经济
二、首屈一指与潜在风险:资本驱动下的制造业增长
三、第一桶金的困境:制造业的劳动力源泉
四、逆周期和新动力:制造业增长中驱动要素的转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第一节 理论模型
一、索洛余值法
二、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
三、模型使用说明
第二节 数据的选取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节 中关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对比
一、阶段性变化比较
二、分解要素分析比较
三、中国行业层面分析
四、中美行业层面比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美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第一节 贸易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一、贸易竞争力指数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三、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
四、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五、评价指数对比
第二节 中关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测算与演变分析
一、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二、中美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指数测算
三、中美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演变分析
第三节 中关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行业差异
一、中美不同阶段下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行业特征
二、中美制造业分行业贸易竞争力比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要素生产率与贸易竞争力关系的特征事实和机理研究
第一节 全要素生产率和贸易竞争力的特征分析
一、中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贸易竞争力分布
二、中美全要素生产率与贸易竞争力的变化走势
第二节 全要素生产率与贸易竞争力变动的行业经验事实
一、纺织服装业的动能转化
二、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新机遇
第三节 生产率对竞争力提升的机理解析
一、生产率到贸易竞争优势形成的传导路径
二、生产率对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影响效应
三、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国家差异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要素生产率与贸易竞争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待检验假设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一、模型设定
二、核心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第三节 实证过程与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相关性分析
三、模型回归与结果分析
四、内生性偏误检验
五、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异质性分析
第五节 动态回归对比:PVAR模型
一、模型检验
二、PVAR模型的向量自回归结果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要素生产率对贸易竞争力的内在影响机制:基于研发强度的门槛效应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待检验假设
第二节 门槛计量模型的构建
一、门槛效应的概述
二、样本数据说明
三、核心变量描述
第三节 门槛计量的可信度检验
一、门槛效应检验结果
二、门槛估计值识别和置信区间
第四节 研发强度门槛效应回归与结果
一、模型回归与结果
二、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
最为重要的两大经济体,
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对世界
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
喻。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
的加速发展,国际分工格
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中
国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
国内政策导向和开放性的
发展格局,我国制造业有
了长足的发展。当今世界
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处
在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制
造业是全社会基础物质生
产和产业创新的脊梁。发
达国家发展壮大的历史经
验表明,制造业对于推动
大国早期崛起起到关键作
用,发展本土强大的制造
业才是国家富强的根基。
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竞相介入新
一轮制造业国际分工争夺
战,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和
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影响
,全球制造业的产业分工
地图正在调整和重构,中
美两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战
略发展目标重叠性竞争,
未来的竞争格局将不容小
觑。促进内生增长机制的
建立健全、提升制造业贸
易竞争力将成为两国提高
国际竞争力的焦点。
本书首先基于全要素
生产率和贸易竞争力的相
关理论,结合当前我国制
造业发展的战略阶段特征
以及国际新形势,研究中
美两大制造业大国的生产
率及其竞争力对我国制造
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
现实意义,探讨全要素生
产率提高对于贸易竞争力
提升的理论机制。其次研
究中美两国制造业发展历
程、现状和特点,并对两
国在制造业发展中的劳动
力、资本、技术等动力源
泉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两
国现代经济体实现起步和
腾飞相对通用的答案和各
自特征。通过建立全要素
生产率与贸易竞争力的测
度,分别比较中美两国制
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生产
率和竞争力水平差异、阶
段性特征以及典型行业经
验。再次通过建立实证分
析模型来研究生产率的提
高对于竞争力水平的影响
机制。最后基于中美两国
数据测算分析与实证检验
结果,形成全书的研究结
论和政策建议,并针对本
书的研究不足,提出未来
的研究展望。本书的创新
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
是细化了制造业全要素生
产率和贸易竞争力的测度
,对中美两国进行了统一
口径的对比。二是结合内
生增长机制与要素资源禀
赋的双重视角,对生产率
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进行
扩展,并在中美制造业对
比的视角下,提供了现实
证据。三是以“技术进步”
与“资源配置效率”为切入
点,打开了生产率和竞争
力的互动通道,并对中美
两国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
究。四是突破以往国别间
静态单一的孤立比较,拓
展为动态的交互机制研究
。采用理论分析、特征事
实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的方法,有效克服了单一
的孤立分析,丰富了研究
方法和内在作用机制,在
挖掘研究方法和设计上具
有一定的创新性。
研究结论包括以下三
个方面:
第一,中国在经历资
本驱动的高速增长阶段后
,创新驱动带来的生产方
式转变并不明显,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与美国的差
距进一步扩大。随着制造
业的技术红利逐渐退去,
中国面临从学习型的技术
积累转向开发技术源泉的
挑战,技术进步的明显不
足叠加规模效率的动力不
足制约着我国全要素生产
率的提高。
第二,金融危机是中
美两国贸易竞争力此消彼
长的分界点,中国在金融
危机后的制造业贸易优势
不断增强,但仍面临平衡
发展新路径的选择,危机
对美国影响较为深远,但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仍
然保持了相对优势。
第三,全要素生产率
在贸易优势扩大中发挥重
要作用,成为抢占贸易竞
争新优势的关键点。中国
竞争优势的驱动来源和行
业分布较为分化,主要依
靠技术进步拉动,部分行
业还存在对传统要素投入
方式的路径依赖。美国资
源配置效率通过管理制度
、资源流动等在贸易中得
到了充分发挥。研发投入
强度对贸易竞争力存在门
槛效应,美国的门槛值高
于中国,中美普遍存在研
发投入的边际递减作用,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
密集型呈现两极分化。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
在发挥政策合力、加快提
高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的
技术创新动力和活力、促
进区域协同、优化要素资
源配置、优化产业链结构
、提升行业要素效率等方
面提出政策建议,最后针
对本书的研究局限性,对
未来进行了研究展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