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荣与辱:曾国藩的多面人生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董蔡时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商品特色

详情-01.jpg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董蔡时先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对曾国藩和他所在的时代有深入的研究,资料搜集完整、客观是本书的特点,也是优势。曾国藩是湘军的头领,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军阀。他一生逆流而动,镇压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革命、捻军,办理天津教案时,影响到民族荣辱,国家的安危。这个人的是非功罪,值得深入研究。作者对曾国藩的“评”,与近些年市面同类书有所不同,他将曾国藩本人的书信、奏折等资料与当时的官方资料、文人笔记等做比较,得出曾国藩“伪君子、伪道学”“善于权谋”“善于搞派系斗争”等人格特征。这样的评价虽与近些年相关题材的畅销书对曾国藩的评价有出入,但是以史料为证,令人信服。
作者简介
董蔡时,1911年出生,武进人。1946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江苏大学。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政治史、太平天国史、辛亥革命史等研究。先后出版《太平天国在苏州》、《左宗棠评传》、《胡林翼评传》《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等5部学术专著。
目录

“回顾丛书”序

自 序

第一章 经世学派的崛起

一、经世学派的兴起,两个不同流派的思想特点1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两派分别转化为抵抗派与投降派

第二章 1851年前后湖南的社会状况

一、残酷的封建剥削,农民的反抗斗争

二、江忠源组织楚勇,罗泽南、王錱组织湘勇

第三章 曾国藩从出任湖南团练大臣帮办到组织湘军

一、办理团练, “草薙”农民

二、编练湘军,开赴南昌顽抗太平军

三、移驻衡州,组成湘军水陆师

四、排斥王錱,抛弃江忠源

第四章 曾国藩出动湘军顽抗太平军

一、洪秀全的战略思想,曾国藩的军事对策

二、曾国藩制造出师舆论,湘军出动

三、林绍璋湘潭受挫,曾国藩大败靖港

四、曾国藩长沙整军,太平军争夺岳州

第五章 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武昌,扑犯九江

一、湘军扑犯武汉,石凤魁擅弃武昌

二、曾国藩被迫连续作战,湘军攻陷半壁山、田家镇

三、湘军攻陷广济、黄梅,太平军退守安徽宿松

四、石达开大破湘军水师,曾国藩兵败湖口、九江

第六章 胡林翼升任湖北巡抚对曾国藩湘系的影响

一、杨霈败奔德安,曾国藩派胡林翼回援武昌

二、湘系扳倒杨霈,胡林翼出任湖北巡抚对湘系战略地位的影响

第七章 曾国藩坐困南昌

一、曾国藩局促江西,参奏江西巡抚陈启迈

二、胡林翼溃败奓山,曾国藩分军罗泽南增援胡林翼

三、 “破锣倒塔凤飞洲” ,曾国藩坐困南昌

第八章 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力量的消长

一、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力量的削弱,鄂、赣湘系力量的增长

二、曾国藩争夺兵权不遂,负气回籍

三、为个人争权力,为湘军争地位,曾国藩被削除兵权

四、湘、楚军攻陷九江,李续宾败死三河

第九章 曾国藩东山再起

一、东山再起,重掌兵权

二、入浙、入闽追击石达开,提出进犯金陵的战略决策

第十章 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

一、湘、楚军攻陷潜山、太湖,曾国藩招降韦俊

二、何桂清革职查办,曾国藩总督两江

三、左宗棠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左系湘军的出现

第十一章 胡林翼、曾国藩指挥湘、楚军攻陷安庆

一、曾国藩进驻祁门后的军政措施,1860年安庆前沿敌对双方的军事形势

二、曾国藩怯于抵御外侮,勇于内战

三、胡林翼、曾国藩凶狠的军事决策,湘、楚军攻陷安庆

四、安庆保卫战期间曾国藩被困皖南,乐平战役对皖南战局的影响

第十二章 曾国藩节制四省军事,中外反动势力加强勾结

一、清政府中央出现洋务派,曾国藩向洋务派转化

二、曾国藩节制四省军事,逃沪苏、常士绅“安庆乞师”

三、曾国藩湘系与上海士绅、买办的合流,中外会防局的成立

四、曾国藩命李鸿章招募淮勇,淮军的出现

五、曾国藩、李鸿章与列强达成勾结,太平军太仓、嘉定、青浦大捷

第十三章 曾国藩湘系与何桂清集团的矛盾斗争

一、曾、何派系矛盾的开始,两派争夺浙江地盘的明争暗斗

二、王有龄拉拢湘系将领,曾国藩参劾李元度

三、曾国藩夺取苏、浙地盘,何桂清集团的消灭

第十四章 曾国藩指挥中外联合武装绞杀太平天国

一、天京会战中曾国藩“胆已惊碎” ,李秀成进兵淮南受挫

二、苏、杭失守,天京陷落

三、曾国藩满口仁义道德,推行残酷的“三光”政策

四、太平天国时期敌对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湘军攻陷苏、浙、

天京的原因

第十五章 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国藩的狼狈处境

一、攻陷天京后曾国藩兄弟的狼狈处境,曾国藩裁撤嫡系湘军

二、鹰犬之间争权夺利,湘军内部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

第十六章 倡导洋务运动

第十七章 镇压捻军

一、 “征剿”捻军,连遭败北

二、曾国藩“剿捻”期间与李鸿章的矛盾,曾、李争夺两江总督席位的斗争

第十八章 办理天津教案

结束语

附录一 曾国藩生平大事简记

附录二 参考书目

附录三 中西译名对照表

后 记

精彩书摘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小名子城,湖南湘乡人。他生于天理教爆发前二年,比罗泽南小三岁,比左宗棠、胡林翼大一岁,比洪秀全大二岁。他的父亲曾麟书是一个禄蠹,醉心功名,先后应秀才试十七次,才“补生员” ,一生以教书为业, “积力学授徒家塾者二十年” ,教督诸子甚严③。曾国藩从识字开始,直到二十岁,基本上未离亲侧。1832年考中秀才。翌年,参加乡试,榜上有名。不久,娶妻欧阳氏。鸦片战争爆发前二年即1838年,曾国藩二十八岁,考中进士,可算是仕途得意了。考中进士后,他长期在京师为官,与倭仁等以理学相标榜,为权臣穆彰阿所赏识。

众所周知,朱熹是程颐、程灏的四传弟子,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把理学推到了顶峰。无可否认,曾国藩对理学的研究,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他一贯以理学相标榜,空谈性理之学,所写文章不外拾朱熹的唾余而已。不了解他的理学思想,是无法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的。探讨理学经世派曾国藩的思想,还得从朱熹说起。

前言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为民族的生存、国家的独立而斗争。评价近代史上政治人物的是非功罪,主要应看他的活动,是缓解了民族危机,还是加深了民族灾难;是维护了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还是有损于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是遗爱在民,还是洒向人间都是怨。很明显,评论曾国藩的是非功罪,也离不开这个标准。

本书是在拙著《左宗棠评传》(1984年出版) 与《胡林翼评传》(1990年出版)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撰写的时间较长,思考的时间较多,所以比《左宗棠评传》等写得更深些,涉及的面更广些,在某些方面,发现了新领域,提了新问题,诸如:以对比研究的方法,将曾国藩的思想与左宗棠的思想作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曾国藩的理学思想对他政治、军事活动的影响。

探讨曾国藩强调的“诚”“信”“仁爱”等,不是他对人的普遍道德,仅行于地主豪绅,特别是湘军将领之间。这种“诚”“信”等,无以名之,名之为“派诚”“派信” 。

论述曾国藩为了掌握湘军的绝对领导权,与王錱、江忠源发生了明争暗斗,最后他断然踢开王錱,抛弃江忠源。

从关系学的角度探讨“曾(国藩)、胡(林翼)关系”“曾、左(宗棠)关系”“曾、沈(葆桢)关系”“曾、李(鸿章)关系”“曾、官(文)关系”与“曾、杨(霈)关系”等等。

探讨了曾国藩湘系与以祁寯藻、彭蕴章为奥援的何桂清集团的矛盾斗争,善于搞派系斗争的曾国藩,终于把何桂清集团打得樯橹灰飞烟灭。实际上,这是清政府中君主集权派与地方军阀势力要求扩张与反扩张的惊心动魄的斗争。

探讨了曾国藩不得不扶植、培育李鸿章淮军的苦衷。论述了曾国藩指示李鸿章勾结英、法侵略军共同进攻太平军,要李鸿章对英、法侵略者“弃仇崇好”“言忠信,行笃敬”的思想基础。

探讨了曾国藩对农民军“一意残忍”的具体表现与思想基础。探讨了太平天国失败前后湘系内部的矛盾斗争,湘系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

探讨了曾国藩的战略战术,以及制定这种战略战术与理学思想的关系。

探讨了湘军攻陷金陵后,曾国藩兄弟与清政府之间的矛盾斗争,以及曾氏兄弟受到清政府打击后流露出的不平与哀怨。

探讨了“剿捻”期间,曾国藩与李鸿章的矛盾斗争。

论述曾国藩晚年“外惭清议,内疚神明”“心绪悒悒”“辄谓生不如死”的悲哀处境。

以上举其荦荦大者,恕不一一备载。由于水平的限制,书中的错误一定不少,敬请大家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