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诗词创作发凡(修订版)/黄天骥文集 |
分类 | |
作者 | 黄天骥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探讨、指导诗词创作有广度、有深度的著作。全书共分五部分:诗词的格律、诗词的体性、感情与题材、意境的创造、诗词的意匠。这五部分内容,从诗词创作的基本知识——押韵、四声、平仄、分类等,到诗歌创作的重要要素——题材的选择、感情的表达等均有精到的论述及指引。而且,书中对诗歌创作的高层次的意境、意匠等也有深入的探讨。可以说这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用以指导高水平诗歌创作的作品。此书在初版的基础上撰写,除作一些篇章结构的调整之外,更是增加了一些诗歌欣赏的内容,诗歌创作,既是在现实中来,亦是从经验中来,欣赏与创作一体,更加增加了本书的完整性。 作者简介 黄天骥,1935年11月生,广东新会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戏曲史和古代诗词;与其他同志一起,经过多年努力,使中山大学成为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权威。与北京大学袁行霈等共同主持编纂的《中国文学史》入选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在国内有广泛影响。1987年,专著《中国戏曲选》获教育部教材一等奖;2000年,《中国文学史》(宋元卷分卷主编)获得国家图书一等奖;2001年,《全元戏曲》获国家古籍整理规划小组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2001年,获北京市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02年,《全元戏曲》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别学术成就奖等。 目录 导言 壹 诗词的格律 第一章 诗歌与格律 心理节奏与语言节奏 格律与诗歌创作 古体诗和唱、乐 从歌唱到朗诵 第二章 关于押韵 押韵的作用 从古体诗到近体诗的押韵 押韵的走向 第三章 四声与平仄 四声的发现 “八病说”对律化的促进 催生近体诗的深层原因 平仄和节奏 近体诗的平仄安排 二、四、六分明 拗与救 贰 诗词的体性 第四章 绝句的创作 关于体性 绝句的渊源 绝句的特征——“咫尺有万里之势” 含蓄与警拔 曲折变化和第三、四句 第五章 律诗的创作 律诗之“律” 律诗精巧的架构及其美学的内涵 工对和宽对 对偶句的组合 颈联和颔联的安排 第六章 词的创作 词的渊源和发展趋向 词的特质:要眇宜修 小令、中调、长调的审美追求 第七章 歌行体的创作 歌行体的体制 “一叙、一写、一议” 法度与变化 语势与转韵 叁 感情与题材 第八章 情感与诗词创作 “有情此有诗” 缘情与言志的关系 情感和世界观 第九章 生活与诗词创作 诗穷而后工 时危节乃见 诗词创作与灵感 第十章 乡情、亲情、友情 乡情、乡愁的描写及其意义 关于友情的抒发 理解,友谊之歌的永恒旋律 第十一章 爱情诗词的创作 惟“两难”处最能动人 在细微处见功夫 情思与情泪 悼亡,情思的另类 第十二章 山水诗的创作 山水题材的兴起 把握审美客体的特点 山川与诗人感情的契合 从传神到悟理 “天人合一”观念与山水诗创作 第十三章 咏史和咏物的诗词创作 史识和史胆 影、象的重叠 历史与现实 咏物,应“形神俱似” 说“寄托” 无寄托的咏物诗 咏物诗的写作要领 肆 意境的创造 第十四章 诗词创作的最高层次 关于意境的概念 意象和意境 情景交融——意境的基础 超以象外——意境的本质 读者的再创造 虚实结合的和弦 第十五章 意境创造的方式 显性方式 隐性方式 论“埋没意绪” 模糊性与导向性的统一 伍 诗词的意匠 第十六章 诗词的立意 “意犹帅也” 立意的新与深 第十七章 诗词的结构 诗词结构的特性 关于“起、承、转、合” 诗词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 “以情事为起合” 旨趣的连贯性和描叙的曲折性 第十八章 语言的运用 炼字和炼句 说“诗眼” 说用典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序言 《代序》前面的几句话 朋友,当你还没有开始 读这本书的时候,请先听 我来介绍几个本书的作者 吧。黄天骥先生是广州中 山大学中文系的资深教授 ,是王起(季思)先生—— 我国著名的古典戏曲研究 家、当代卓有成就的诗词 作者的传人。他的专长也 正在于古典戏曲和诗词的 研究,同时也写得一手好 诗文。中山大学的校园很 漂亮,这在国内是公认的 。打正门(南门)进去, 沿着逸仙路向北走,直走 出北门到珠江边,两旁许 多建筑,从外语学院新楼 ,经曾宪梓楼、中山楼、 梁銶琚堂、英东体育中心 、岭南堂……直到北门广场 ,凡为新建的,都在楼堂 壁上或在楼外立石,镂刻 一篇赞美新建筑、感谢捐 助者的“碑记”,篇篇都是用 浅近的文言文写的。这些“ 碑记”便全是天骥先生的手 笔。我于古文是门外汉, 只知道如果放到“五四”,这 些东西大概就是“桐城谬种” “选学妖孽”了。然而看看这 些“谬种”“妖孽”,并非青面 獠牙、面目可憎,或者多 么有害的东西;倒也词彩 浓纤,隽腔雅调,显得文 质彬彬,古香古色,散发 着传统的芬芳。在广州这 样的摩登都市,在一座座 现代建筑里,点缀着这些 新创的“古董”,拉近了过去 和现在,增添了些文明的 底蕴,体现出多元混成的 广州文化的特色,这在国 内其他高校是少见的,已 成为中山大学校园文化的 一个景观。可见这“谬种”“ 妖孽”其实并不可怕,用得 好,可能还有点可爱哩! 于是想到“五四”,那时 猛烈地反对文言文,自是 历史发展的要求,于中国 社会进步是立了大功的。 但那时激进的文学革命先 驱们,在思想方法上确也 犯了片面性的错误,对传 统文化和文言文,表现一 种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 态势,一种必灭此朝食的 心情。对文言文和传统形 式在历史上的贡献,其在 当今的生命力和仍然可能 的积极作用,都估计不足 。不过,生活往往纠正人 们的认识,过了几十年, 人们便知道了,新的东西 不一定都好,就是好也不 一定是绝对的好。旧的东 西也不一定都坏,既有被 扫进历史垃圾堆去,或者 被打下十八层地狱,万劫 不复的;也有继续存活于 新时代,还在生活中起着 积极作用的:也还有脱胎 换骨,已然蜕变成另一种 新东西的。“五四”后白话新 诗和传统诗词的遭际,就 是很好的例证。前者为新 ,优势在其有潜在的生命 力,但至今发展得不是很 理想。后者为旧,却并未“ 气绝”,在相当大的范围里 还颇受宠爱,上品佳作绵 绵不绝,既有婆娑老树的 气势,又能开新花结新果 。于是新旧并存,两相抗 颉,各擅胜场,这就是今 日诗坛现状。生活教导我 们,要学会尊重历史,尊 重前人的创造,要善于吸 取文化遗产的精华,古为 今用,来发展壮大自己。 把文化遗产都当做“谬种”“ 妖孽”,或仇恨,或畏惧, 大可不必。中山大学校园 里刻着这么多天骥先生的 古文,也未见有人又留起 辫子,缠起小脚,大家还 是欢欢喜喜地都忙着搞现 代化。 当然,情况各有不同。 从文的方面说,“五四”后的 白话散文成就很高,今天 用古文写作“铭”“记”之类的 作品,已经很少了。难得 中山大学校园里还有这么 一些,也可让年轻学子们 在日常生活中对古文多一 点具体的感受。对于天骥 先生来说,倒也成就了一 番盛事。不过天骥先生的 创作才华、古文功底,不 表现在这上头,他的诗词 成就更高,在国内已出的 一些现代诗词选本里,我 常见到他的佳作。在广东 ,他是诗词界的翘楚。如 今他又写出理论著作,介 绍诗词的知识,普及诗词 的创作方法,这对于民族 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提 高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肯 定会起积极的作用。我在 近年发表过两篇主张旧体 诗词应入现代文学史的文 章。天骥先生虽与我不同 专业,竟能灵犀相通,我 的文章有幸得到他的认可 和厚爱,提议将其中的一 篇作为他这部大著的《代 序》。我非常高兴地接受 这提议,又觉得好像需要 再说几句话,便增写了上 面这一段。 现在所选下面这篇《代 序》,原发表在《中国现 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 第2期上。这前一年的五月 ,我应邀出席中华诗词学 会在合肥的年会。他们之 所以请我这个既不创作又 不研究旧体诗词的人参加 会议,是因为我是编写现 代文学史的,而那次年会 的主题正是关于现代旧体 诗词应该入史的问题。我 在会上听到许多诗词作者 要求入史的强烈呼吁和急 切心声。作为“单刀赴会”的 现代文学研究者,在这种 时候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 有关历史情况,便做了个 即兴发言。回广州后略加 整理,便有了这么一篇东 西。因为文中涉及一些历 史事实,可以作为天骥先 生这部大著的背景供读者 参考,便红着脸让它忝列 《代序》位置,三生有幸 ! 总之,越来越多的人已 经感到“五四”后旧体诗词入 史的必要。这不是因为有 人抱怨,有人呼吁;而是 因为人们的认识更接近历 史的真实了,对文化革命 特殊规律的了解比以前深 刻了,看清了文化变革不 是即刻的“一刀两断”,而是 有一个新旧并存、逐渐交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