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婚姻还有救吗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日)信田小夜子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日本资深婚姻咨询师信田小夜子,在近30年的工作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我的婚姻还有救吗”。
闪婚的A女士,其丈夫嫉妒努力工作的妻子,甚至借着酒劲进行家暴,儿子最痛恨的却是作为“女强人”的母亲;F女士的丈夫从不参与家务,女儿说“我不想过妈妈那样的人生”;J女士迟迟不能下决心离开10年间不求上进的丈夫,她最害怕的就是被抛弃……
在本书中作者选取了二十多例典型案例,探讨了诸多问题,为各种案例提供了女性生存下去的方案参考,如“质疑就是进步”“无知将成为木偶”和“从一无所有开始”等。同时也对情感现象背后的“共同依赖症”“厌女症”和“近代家庭制度的建立”等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作者简介
信田小夜子,日本著名的临床心理咨询师和作家。1946年出生于日本岐阜县,1973年硕士毕业于御茶水女子大学。1995年开设原宿心理咨询中心,担任所长至今。研究领域涉及婚姻咨询、酗酒和虐待儿童等家庭问题。代表作有《母爱的枷锁》和《家暴与虐待》等。
目录
前言
序章 “夫妻关系”中的落差
夫妻情景
现代版“女人三界无家”
第一章 “浪漫爱情”的幻想
女性通过婚姻能得到的东西
“婚姻是人生的坟墓”的真正意义
被出轨、被家暴也得忍
第二章 想要拯救丈夫的妻子们
“共同依赖”的人们
承认自己是受害者的困难
什么样的男人会打人?
第三章 “女人”沉没时,“母亲”出现
女人的支配,男人的支配
“母亲”的地位
拯救者之罪
第四章 女人的人生很潇洒
离婚的人和不能离婚的人
受到伤害的不是心,而是人生
近代家庭的牺牲者们
隐藏在“习惯”里的东西
第五章 生存下去的“技能”
无法离婚的“权宜之计”
从“一无所有”开始
后记
文库版后记
序言
我是一个“杂志依赖症”
患者,但凡搭乘地铁或其他
公共交通工具就非得买本杂
志不可。
男性杂志与女性杂志的
区别显而易见,不过两种我
都经常看。有一次,一个朋
友见我拿着本女性杂志而指
责我,她看到那本杂志就像
看到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似的,然后叹着气说:“这
种杂志,你还特意自己买来
看哦?”
“嗯?怎么了?车上看啊
。”
她听闻差点没晕倒,大
叫道:“你就不难为情吗?”
照她的意思,女性杂志就是
“去美容院打发时间,随便
翻翻就好的”。该吃惊的是
我吧,女性杂志里也有一些
可读性较强的连载。
那些女性杂志的重头戏
是与“结婚”有关的特辑,甚
至还有月刊直接取名《婚礼
杂志》,这些都不足为奇。
常年阅读女性杂志让我
深深感到,把结婚当作人生
梦想这种观念已经巧妙地植
入人们的意识当中。著名设
计师的时装秀总会以婚纱展
示作为压轴。在人生的诸多
重大仪式中,婚礼也是除葬
礼以外为数不多的自己能担
任主角的场合。虽然只有两
个字(“婚礼”),但其中却
饱含着深刻的意义与无法计
量的情感。
艺人们的婚约、结婚时
幸福美满的婚礼场面,以及
新人噙着泪水在闪光灯前展
示的左手无名指上那枚钻石
婚戒……在婚礼引得人们产
生幻想的同时,一种成就感
——从此我们拥有了通往幸
福的护照——也在通过杂志
上的照片传递给读者。
牵了手的新人心中一定
充满喜悦,我不认为那都是
假的。但“进入家庭”这一说
法只用在女性身上,绝不用
于男性,未免也太不可思议
了。
“你结婚了是吧,恭喜哦
。”
“是啊,谢谢。”
“那现在你不用上班了咯
?”
在这样的对话中,被问
的那个一定不是男性。当然
,看到或听到的人,也会认
为回答者一定是女性。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当时,公司的一位同事结
婚,不久他妻子就怀孕了。
他妻子是公务员,业务能力
很强,业绩也非常好,所以
收人相当可观。我想当然地
以为,我同事可以为了照顾
孩子先停职或接受外聘,而
他的妻子继续工作。当时我
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想
法极为另类。
“那么,之后有段时间要
见不到你了。”
“嗯?为什么?”
“你妻子不是怀孕了吗?

“是啊,找托儿所真让人
头痛。”
“以后接送小孩也许要用
到车了。”
“可是我没有驾照,还好
她有。”
讲到这儿我才发现原来
是起了误会。
“啊?是你妻子把工作给
辞了?”
“当然啦,不过得熬上一
段日子了。”
后来我建议他工资少可
以先停下,让妻子来养家较
为妥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
这话伤了我同事的自尊,我
们之后的关系变得很僵。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
承认情况大有改观。不过,
“婚姻是对幸福的承诺,与
所爱的人结婚是人生最大的
幸福”这一根深蒂固的想法
并没有太多改变,反而更深
人人心了。
……
我希望大家可以稍微停
下来想一想什么是“正常”,
什么是正常的家庭、正常的
幸福。因为一个存在家暴或
酒精依赖问题的家庭是异常
的,而不是特殊的。当我们
把“健康”与“病态”,“正常”
和“异常”分割开,所有的歧
视、支配、欺凌和敌视便会
随之发生。
我从心理咨询的经验中
得到的真实体会是:正常家
庭与家暴家庭或虐待家庭其
实是紧密连接的。“轨道是
一路连着的。”沿着这条轨
道,正常家庭也会走向家暴
家庭或虐待家庭,没有哪里
是被隔开或切断的,它们是
连续的。
如果本书能将这种连续
性多少传达给读者一些,就
能在被割裂的“健康”与“病
态”、“正常”与“异常”之间
打开通路。我认为,这条通
路不但能连接两端,还能为
缠绕在夫妻或亲子间的问题
找到突破口。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
各位男同胞也能阅读本书,
因为这也是一本了解女性的
最佳指南。如果阅读本书能
够让差异巨大的两性彼此拉
近距离,那也是一件十分幸
运的事。
我对“心灵时代”这一说
法是抵触的。一旦讲出“我
的内心”,责任就会落到自
己身上。但这很奇怪。人自
打出生后,很多事情不是自
己的责任。生而为女人不是
自己的过错。
更糟糕的是,现代女性
还要被细分成不同阶层。女
性学历越低、收入越低,结
婚年龄就越小。她们意识到
一个人难以生活时,就会选
择结婚。但同时,日本晚婚
现象日趋严重,拥有一定学
历的女性,选择不结婚的越
来越多。这可能是因为对她
们来说,婚姻不会给自己的
人生带来任何好处吧。
艺人们穿着美丽的婚纱
举行豪华婚宴的场面,会通
过媒体传播给大众。甚至还
有专门以结婚为主题的杂志
。有关婚礼或珠宝店的梦幻
般的电视广告,也始终吸引
着年轻女性。
一边是对结婚幻想的重
度泛滥,另一边是晚婚现象
的日趋严重。这样的两极分
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结婚的目的是什么?人
们如今能够提出这样一个简
单问题,我认为是一件非常
值得高兴的事。
2003年7月
导语
日本资深的临床心理咨询师信田小夜子从业近30年的用心之作,对所有女性而言,不管是选择单身还是步入婚姻,都可以读一下这本告诉你婚姻真相的书。
作者的语言幽默犀利,也给人无限的慰藉。虽然受到伤害的不是心,而是人生,但是仍要认清现实处境,寻找到自己想成为的自己,去勇敢开启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后记
最高温度持续在三十五
度以上的炎热天气,加上降
水量偏少的趋势,在这样的
担忧中,今年的夏天即将结
束。
回想起九年前的相同时
节,我手捧着本书的单行本
,看着它的封面感慨万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正
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
许正是这个原因,这本书从
头至尾的每一个字都充满着
能量。当时我也是五十好几
的上了年纪的人,但现在重
读这本书,竟然会有一种“
当时好年轻啊”的奇妙感觉

总的来说,这本书更偏
重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
。毋庸置疑,两者在家庭中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
分割。我已经写了好几本相
关的书,只不过主题不同,
侧重点也略有不同。
其中一些内容是在2001
年颁布《配偶暴力防止暨受
害者保护法》后立即动笔写
的,面对那么多处于悲惨境
遇的妻子,有太多话不吐不
快。回想起来,这本书是我
在难以形容的愤怒、愤懑和
义愤的推动下一气呵成地完
成的。另外,书中片假名随
处可见,那是因为我对近代
家庭与家长制略有研究,大
概是受到了影响吧。
本书中我花了大量篇幅
来讨论与帮助那些无法跨出
离婚这一步的中老年女性,
告诉她们一些如何在现有生
活中继续生存下去的智慧以
及战略。
“就算明知道应该离婚,
我也离不了。”
“连那个人的脸都不想看
一眼,更别说还有什么爱情
。可一想到离婚后的生活,
就觉得还不如维持现状。”
“凑合着和丈夫共处一室
,有什么窍门吗?”
很多女性当时说过的话
,在九年后的今天看起来更
具有现实意义了。
从2003年起,就有人指
出日本经济将陷入长期低迷
状态,自杀人数的不断增加
也会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
题。然而2011年“3·11”东日
本大地震以及日本福岛核泄
漏事故却是始料未及的,很
多人也没有料到社会贫富差
距以及贫困问题会变得如此
严重。
这个时代,连年轻人都
难以找到全职工作,更何况
是过了中年的妇女。她们一
旦与老公离婚,就很难有收
入维持正常的生活。为了能
在这样的时代生存下去,我
在书中提到了女性必须思考
的一些问题,似乎很有先见
之明。
既不能爽快地做出选择
,又自暴自弃地放弃思考,
这样过日子的女性我无法责
怪,也做不到抛弃她们。作
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越来
越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文库本出版之际我想
做以下声明。
本书中作为关键词出现
的“共同依赖”,当时在学术
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今时
今日已被滥用。关于“共同
依赖”的描述,有些地方我
本想加以修正,但为了不破
坏这本书的整体走向以及气
势,我放弃了这个念头。所
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当初想
要努力达到的高度。
此外,关于家暴问题,
在本书出版后我有幸参加了
内阁府工作小组,参与了和
家暴加害者相关的一些计划
。有关这部分的内容,除了
明显需要改正的地方,其他
一律保留了原书内容。
我还尝试修改了与时代
背景略有不符的一些表述(
例如杂志内容等)。
关于以上几点,希望能
得到各位读者的理解。
因为开头所述原因,在
我所有的作品中,这本书是
我自己最为喜爱的一部。我
认为它如实、坦诚地表达了
我看待一些问题的思想起源

经过九年的岁月,本书
能够以文库版的形式再次出
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如
果书中的内容能让读者在当
下的生活中得到些许启发,
作为作者的我将感到无比喜
悦。
信田小夜子
2012年8月末
精彩页
夫妻情景
登山归来的中年男女
我所居住的地方位于JR中央线沿线,这条线路由东至西贯穿了整个东京。
大概因为是工作狂,星期天我也经常外出工作。傍晚时分,经常会在天黑后的车厢里看到这样的画面——一对登山归来的中年男女,不,应该形容为中老年男女更为贴切。我想,他们可能是从青梅深处或山梨县登山回来。他们背着大大的背包,戴着帽子,脚踩登山靴,跟随人潮一窝蜂涌入车厢。随着车辆到站,其他人一个又一个下车,最后只剩下他们。
只剩两人独处时,男女脸上无一例外地都会流露出难以形容的疲倦、冷漠和自暴自弃。我知道,这样盯着他们看十分失礼,但他们的表情前后落差之大着实叫人吃惊。更有意思的是,女方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更是引起了我浓浓的兴趣。
“明天生活还要继续”,这种无可奈何透过她那松弛又长满斑点的皮肤表面,慢慢往外渗出。
女人漫无表情地望向窗外。“是要和坐在身旁的这个男人一起度过漫长的老年时光吗?……”我能感受到她的整个身体都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
相比之下,那个貌似她丈夫的男人时而打瞌睡,时而挖鼻孔,或是不紧不慢地抖开一份体育报,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妻子冷冷地瞥了一眼丈夫,表情变得越发严峻,厌恶之情表露无遗。
这世上,像这样的伴侣似乎在不断增加。而在日本,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遇到这样的中老年夫妇,他们精神抖擞地踏遍每一个角落,宛如云霞般涌动,永不停息。
过去的女性到老都还有家务缠身。相比之下,夫妻俩能够元气满满地一起爬山是多么幸福,或许还应该替他们高兴。但我在中央线上多次看到的情景,特别是妻子那副不抱任何希望的表情,又算怎么回事呢?这让我细思极恐,并感到不适。
潇洒的丈夫
大概是前年吧,为了去欧洲旅行,我一大早就从新宿出发,搭乘成田特快去往机场。
那会儿是八月下旬,车厢内已坐满乘客。一对七十岁左右的夫妻并排坐在我面前。成田特快上面对面的座位很多,所以即便不乐意,也没办法不看到正对面的那对夫妻。
盯得太紧未免失礼,我只能假装半睡半醒,时不时还翻翻手上的杂志。奇怪的是,他俩一路并无任何交谈。我偶尔会偷瞄一眼,丈夫紧锁眉头,始终望向窗外。他外面穿着颇有质感的灰白色亚麻质地的西装外套,里面配上黄色Polo衫,打扮得很时髦。妻子呢,尽管坐着看不出身高,但看上去身材苗条。浅蓝色毛衣,外加同色开衫,一头白发染成了淡紫色,对了,她那精心修剪过的指甲上还涂着红色指甲油。
可是,她自始至终保持着同一个表情。白皙的皮肤让那种一动不动的样子显得有些诡异。我多次回想起那个表情,打个比方,她就像我那次旅行在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看到的撒切尔夫人的蜡像。
眉头紧锁、始终望向窗外的丈夫,如蜡像般凝固,看向另一方的妻子,他们就这样在座位上沉默着坐了三十多分钟。随后,丈夫不慌不忙转过头,朝妻子这边的行李架指了指,那双睁大了的眼睛里无不透露着威慑力,原本静止的空气开始涌动,连我也吃惊地看向他。妻子接收到丈夫目光的指示后,立马弹起身体,动作之敏捷让人瞠目结舌。
只见妻子用机器人般精准的动作取下行李,从里面拿出一本书—一很可能是他们此次行程的旅行指南——递给丈夫,见他默默收下后,再次迅速地将行李放回原位。看起来相当重的行李箱,转眼间就被整理好了。
之后,丈夫一言不发地看他的旅行指南,妻子从LV手提包中摸出一盒柚子糖啪地往嘴里塞了一颗,继续蜡像般看向另一个方向。
到达成田下车时,丈夫也是两手空空一身轻。妻子从行李架上搬下行李后,一路拖着跟在丈夫后面大约两米远的地方。
这只是我这个外人的猜测,但我开始思考:接下来的海外旅行他们将如何度过呢?我知道是自己多事,但从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气息来看,他们似乎并没有对此次海外旅行十分期待。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