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共分为七章,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第三章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第四章1912-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第五章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第六章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第七章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本书适合建筑学专业学生,建筑学研究方向学者,民国史、民国文化、南京文化研究学者以及教育学研究学者和爱好者使用。 作者简介 王荷池,现为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工程师。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博士期间师从我国著名的文物保护专家周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建筑研究、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等。曾在国内甲级设计院工作多年,致力于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近三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的横向项目多次获得市级优秀勘察设计奖。目前参编学术著作2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10余篇。 本著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2008157,项目依托单位为湖北工业大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书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二节 本书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第一节 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12-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第二节 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第三节 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第一节 内在变革 第二节 外来影响 本章小结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