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叙述了从石器时代至阿拉伯人进入中东地区为止的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两大文明的发生、发展到繁荣、衰落的历程,叙述了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从小国寡民,到统一王国,再到帝国的发展历程。其内容涵盖两大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视野广阔,叙述宏富,展示了弥久悠远、多姿多彩的早期人类文明。两大文明从起源到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探讨,可以予历史与文明比较研究以新的启发与启迪。 作者简介 于殿利,1964年生,黑龙江五常人。 历史学博士。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编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名家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致力于亚述学、出版与文化研究。出版《巴比伦法的人本观——一个关于人本主义思想起源的研究》《巴比伦与亚述文明》《人性的启蒙时代——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和思想》等著作、译作多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论文120余篇。 目录 绪论 文明的摇篮 第一节 两河流域 第二节 尼罗河流域 第一编 文明的诞生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与中石器时代 第一节 美索不达米亚 第二节 古埃及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与定居农业的开始、村落经济的形成 第一节 美索不达米亚 一、哈苏纳文化 二、萨迈拉文化 三、哈拉夫文化 四、欧贝德文化 第二节 古埃及的新石器农业文化 一、塔萨-巴达里文化、法雍文化和梅里姆达文化 二、阿姆拉特时期的古埃及 第三章 文明的诞生 第一节 文字的出现 一、苏美尔语——迄今所知人类最古老的语言 二、阿卡德语同苏美尔语的关系 三、古埃及的文字 第二节 城市的诞生 一、市民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城市的诞生 二、大规模的神庙和宫殿建筑的出现 三、私有制和国家的出现 四、冶炼技术与金属的使用 第四章 石器时代的文化 第一节 美索不达米亚文化 一、乌鲁克文化 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 第二节 史前古埃及文化 第二编 君主专制的形成 第五章 城邦文明 第一节 苏美尔早王朝时期 一、城邦争霸 二、城邦经济 三、城邦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改革 第二节 古埃及早王朝时期 一、城邦战争与统一活动 二、早王朝时期古埃及的经济状况 …… 第三编 帝国时代 参考资料 附录 索引 序言 根据传统的学术观点, 文字、城市和冶炼技术的出 现是文明诞生的三大标志。 人类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了不 平衡性,这三大文明标志在 各民族和地区的出现呈现出 了时间上的差异性。两河流 域孕育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和尼罗河孕育的古埃及文明 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在人类 文明起源方面,具有代表性 和标志性。苏美尔人发明的 楔形文字和古埃及人发明的 象形文字是人类迄今所知最 早的文字,苏美尔人和古埃 及人的城市国家是人类最早 的国家形态;苏美尔人和古 埃及人都拥有较发达的冶炼 技术,发展了超前的科学技 术和艺术创造。这些都对后 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和古埃及文明都经历了从小 国寡民到统一王国,再到帝 国的发展历程。因为,最初 形成的国家都是很小的,即 领土不大,人口不多。后来 ,除了古希腊以外,都逐渐 经历过小国之间的不断战争 而走向了统一,成为地域王 国,再后来,这些地域王国 又不断向外扩张,征服了其 他一些地区,从而发展成为 帝国。所谓帝国,不仅是说 其统治者是皇帝,是君主专 制,而且还必须是统治的地 域超出了一个地域王国的范 围,如古埃及帝国就不仅包 括了尼罗河流域,而且包括 了西亚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 等地,再如西亚的亚述帝国 ,其统治范围不仅包括了两 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 而且包括了叙利亚、巴勒斯 坦和古埃及,后来的波斯帝 国更是包括了伊朗、两河流 域、叙利亚、巴勒斯坦、古 埃及,还曾包括了古希腊的 一部分,是一个地跨三大洲 的帝国,再后来的亚历山大 帝国也是一个地跨三大洲的 帝国,等等。城邦、统一王 国和帝国在政权形态、管理 模式和统治方式上,也迥然 不同。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和古埃及文明在文字、城市 建设和科技文化等方面揭示 了人类文明的基本特性、人 类社会的基本模式、人类文 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为后世 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沿 着这两大文明的脉络探寻文 明的起源,不仅有助于我们 理解人类的过去,更有助于 理解人类的现在,窥见人类 的未来。 作者 2022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