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艺术的起源(精)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作者 (日)杉本博司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艺术的起源》并不是探讨艺术之起源历史的学术读物,而是杉本博司关于摄影创作的文集,他以文字梳理作品,将思索与创作历程全然呈现于读者面前。书中,杉本博司详解了他“无相机摄影”新作《放电场》创作的原委和过程,以一般摄影者避之不及的静电灼烧底片,借闪电的意象连接起影像创造与地球生命起源。从未以影像的创作者自限的他,以光学玻璃雕塑五轮塔,探究人类宗教情感的来源,将金属块切削为数学模型,以有限的物质表现“无限”的概念,更为艺术家的想象力赋予其具象的造型。同时,杉本博司结合自己的摄影、建筑设计与收藏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杉本派”装置艺术。当杉本博司对人类处境的思索越发明晰,我们也就能看见他涉足更多人们未企及与尝试的全新领域,并以执着的探索精神将它们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激赏。
作者简介
杉本博司,1948年,出生于东京。1970年,立教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后赴美求学,在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学习摄影。1974年,移居纽约。先后获纽约州政府、古根海姆、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奖学金,从事摄影创作。此后约十年间,杉本博司身兼古董商,往来于日本城市和纽约之间。这段经历让他养成了收藏日本古文物的爱好,也增进了他对日本古美术、建筑、文学、历史的认识。1977年,于日本南画廊举行首次个展。1980年,于纽约索纳本德艺术画廊(Sonnabend Gallery)举办首次海外个展,并陆续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柏林古根海姆美术馆、伦敦蛇形画廊、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等地举办展览。
目录

艺术的起源
光学玻璃五轮塔
古代的风景
冷静之眼与热情之眼
宝物的记忆
魔鬼现身之所
摄影学——事情的开端
安定的生活
观念之形
小田原
鹦鹉岛的鸟笼
天使来迎图
歪曲的世界观
时间的浮桥
三夕茶会
今冥途
落石注意
获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
对谈:历史的历史
后记
序言
每次举办展览我都会刊
行一本相关的展览图录。
所谓图录,就是将绘画、
雕刻、照片以图版的形式
加以收录的画册。不过,
最近我意识到,在自己制
作的“作品”、收集的“物品”
与“语言”及“意象”的形而上
下间,有着某种极为互补
的关系。我注意到,与其
说我的作品是通过语言进
行解释说明的,不如说它
们是因语言而引发触动,
并在混沌的意识中呈现出
的形式。而我所收集的“物
品”,例如金鸱勋章,它的
外形先给人以“荣誉”这种语
言意象,人们在此基础上
对其加以神化之后,便赋
予了它“国家”的概念。
我历时一年(2010-
2011),在丸龟市猪熊弦
一郎现代美术馆筹备举办“
艺术的起源”这个展览。我
将这些图像做成作品样本
的同时,也希望能将作品
构成意象中的那些因语言
而触发的内容,一并记录
下来。于是,这本既像是
图录也像是评论集,既不
是诗集也不是独白的书,
就这样付梓了。
导语
“艺术的起源,其实就是想尝试追溯人类的精神史。”
本书是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的随笔集,从科学、建筑、历史、宗教等层面,展开对人类意识起源的探讨,对人类精神史的追问。于是,我们有幸得见当代艺术与过往人类意识活动交织的吉光片羽,并一窥杉本博司所勾勒的人类精神史面貌。
“与其说我的作品是通过语言进行解释说明的,不如说它们是因语言而引发触动,并在混沌的意识中呈现出的形式。”
杉本博司以文字记录触发摄影的意象,回溯自我创作的因缘际会,将思索与创作历程全然呈现于我们面前。
“我,是被耽误了千年光阴才出生的。”
杉本博司作品系列重版再现,《艺术的起源》与《直到长出青苔》《现象》同步上市。
后记
平成二十二年至二十三
年(2010-2011),在丸
龟市猪熊弦一郎--现代
美术馆举行“杉本博司:艺
术的起源”展,展期长达一
年,成为展览的一个特例
。于是,我便经常从我工
作的地方——纽约,跨越
东京,来到四国的这座地
方城市。作为谷口吉生’先
生设计的知名作品,这座
拥有二十年历史的美术馆
,在展示着它那压倒性的
存在感的同时,也作为一
座地标性现代建筑坐镇在
丸龟车站前。但是,孕育
这种现代化的站前商店街
,现在却是人影稀疏,破
落得不堪入目。每天早晨
我沿着这条街顺道从酒店
散步到美术馆。我数了一
下,差不多二十家店铺之
中开着的只有一家,其他
店铺的卷帘门全都紧闭着
。有一些店铺,让人感觉
那卷帘门好像从昭和时代
结束时关上了以后,就再
也没有打开过似的,而有
些店铺,又像是不久前才
刚关了似的。街上的灯火
灭了一个又,看着就像是
一条通往现代废墟的路。
居住在东京或纽约这样的
都市,是注意不到人口过
少及人口流失这些问题的
,而在这里,这些问题就
被赤裸裸地展露出来。
我很怀疑,现在这种全
球规模的现代化,究竟要
把这世界带到什么地方。
我一边在纽约的公寓里写
着这篇文章,一边抬眼望
着窗外院子里的景色,眼
前这院子里的树上,毛虫
正在蠕动。今年的气候估
计也是反常的吧,连日的
酷暑,让毛虫也变得异常
。不到三天的时间里,这
些毛虫就已经把院子里树
上的树叶吞噬殆尽。恐怕
明年春天这院子里的树木
就发不出新芽了吧。当这
些毛虫羽化成蝶,再回到
这里的时候,就会发现那
些可以产卵的树木已经没
了。我在观察毛虫生态情
况的同时,仿佛也看到了
现代化的下场。在大力宣
传爱护环境的今天,却很
少有人会意识到,人类的
存在就是环境的癌症。
人类在非洲大陆开始进
化,然后成为人,并散布
居住在世界各地,这个过
程需要数十万年的时间。
几乎在整个发展过程中,
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
是一边很好地与环境进行
妥协一边生存。但是,工
业革命以来的这两百多年
间,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已
经达到肆意妄为的地步。
人类不假思索地信仰“永远
的发展才能保证人类的幸
福”这种资本主义神话,不
断进行着“为了发展的破坏”
。当我想到人类文明的末
日,我认为我有责任告诉
自己,究竟最初发生了些
什么才让人类陷入现在这
种形势之中。
这次“杉本博司:艺术的
起源”展之所以能够举行,
应该感谢丸龟市猪熊弦一
郎现代美术馆的研究员古
野华奈子、中田耕市、松
村圆、河内田绘美、国枝
桂等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同时感谢大阪国立国际美
术馆的植松由佳、小柳画
廊的桥口熏的大力协助。
另外,对于这本书的出版
发行,向编辑田中树里与
设计师二宫大辅表示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人类的想象力一直是通
过艺术来加以表现的。
现在,为了理解那个无
法预知的未来,我们到了
必须回溯历史的时候。
为了追溯人类的想象力
,我们就必须探寻人类意
识的起源。
现在,艺术所能够做的
,也许就是回忆,就是找
回人成为人那个时候的记
忆。
艺术的起源,其实就是
想尝试追溯人类的精神史

——杉本博司
精彩页
艺术的起源
在人类历史之中,每个时代的艺术都在摸索其时的表现方式,并成为预示下一个时代到来的标志。以此意义来看,不管在哪个时代,艺术都具有其“当代性”。然而,每个之前可以让人不断从“当代性”中获得时代发展启示的年代都已经离我们远去。现在我们身处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心,被卷入全球规模的扩大再生产及高度经济发展破灭的旋涡之中,人类的欲望已经无法控制,我们所面临的正是人类历史的全新时代。
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战胜了各种困难。历经了冰期、大洪水,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又经历了疫病、革命、战争。于是人类的想象力得到各种程度的发挥,每战胜一场灾难,都会从中获得更加敏锐的智慧。然而,发展至今,与人类命运攸关的各种报告中所列举的暗淡数字已经表明,人类不可能永远这样持续发展下去。而让人惊讶的是,人类根本就无视这些数字,并摆出一副佯作不知的嘴脸,继续讴歌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
人类的想象力一直是通过艺术来加以表现的。现在,为了理解那个无法预知的未来,我们到了必须回溯历史的时候。为了追溯人类的想象力,我们就必须探寻人类意识的起源。现在,艺术所能够做的,也许就是回忆,就是找回人成为人那个时候的记忆。
艺术的起源,其实就是想尝试追溯人类的精神史。所谓艺术,其实也是技术。为了能将人的肉眼所不可见的精神物质化地加以表现,在人类意识文明开化的过程中,各种艺术形式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分化。为了方便起见,我将作品分成科学、建筑、历史、宗教等几个主题来进行展示。
科学
地球上冰期出现的周期从四万年到十万年不等,人类经历数十次严酷的冰期,苦苦忍耐方才绵延至今。不知从何时起,人类掌握了取火的方法,火便成为人类在严寒期保持体温的必需品。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畏惧火,可为什么只有人类能够控制火呢?也许是因为只有人类才拥有那种特性,那种在看到可怕事物的同时也会对此事物萌生好奇心的特性。天摇地动的雷电引发森林火灾之后,人类畏畏缩缩地从火灾现场将火种带了回来,这样人类才知道了雷电与火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意味着人类智慧的萌芽,意味着时间意识的获得,而且还意味着人类已经产生了一种愿望:想要去理解自己身边的外界环境—自然。
追溯遥远的文艺复兴时期,就会发现,科学精神其实早已存在于人类最早的意识之中了。这一系列的展示作品,由《放电场》《偏光色》《法拉第笼》等组成,其中《放电场》是对雷电现场的再现,《偏光色》是受艾萨克·牛顿阐述光学性质的启发,《法拉第笼》是对迈克尔·法拉第实验的再现。
P6-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