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1803-1882)是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超验主义哲学家,是确立美国精神文化的代表人物。作为美国文学史、思想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不仅影响了梭罗、惠特曼、狄金森和弗罗斯特,还启发了尼采、波德莱尔、普鲁斯特、伍尔夫和博尔赫斯,他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他去世140年之后仍然影响着我们。
理查德森利用爱默生未发表的个人日记、信件和讲稿,完整呈现了这位伟大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展示了他的阅读、他的习惯与他的个性,描绘出了爱默生作为伟大作家与普通人的真实肖像,以及他隐秘的孤独与爱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爱默生传(激情似火的思想家上下)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美)罗伯特·D.理查德森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1803-1882)是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超验主义哲学家,是确立美国精神文化的代表人物。作为美国文学史、思想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不仅影响了梭罗、惠特曼、狄金森和弗罗斯特,还启发了尼采、波德莱尔、普鲁斯特、伍尔夫和博尔赫斯,他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他去世140年之后仍然影响着我们。 理查德森利用爱默生未发表的个人日记、信件和讲稿,完整呈现了这位伟大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展示了他的阅读、他的习惯与他的个性,描绘出了爱默生作为伟大作家与普通人的真实肖像,以及他隐秘的孤独与爱恨。 作者简介 罗伯特·D.理查德森(Robert D.Richardson,Jr.),出生于1934年,美国历史学家、传记作家,哈佛大学博士,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曾在爱默生的故乡康科德生活过。曾于1990年获得古根海姆奖,于2007年获得美国历史学界班克罗夫特奖,并获得过美国历史学家协会颁发的帕克曼奖等。其传记作品《梭罗传:瓦尔登湖畔的心灵人生》《爱默生传:激情似火的思想家》被认为是“当代美国文学研究的伟大成就之一”。 目录 学生时代 神学 灵光 自然 决然独行 翱翔的日子 激情似火的年轻人 智力的自然史 自由之科学 声望 尾声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生平年表 主要资料来源 注释 译后记 序言 本书最初计划要写成一 部与《梭罗传:瓦尔登湖畔 的心灵人生》(1986)相 配套的纯学术成长类传记。 在研究梭罗和爱默生时,我 采用的方法均是先阅读他们 曾经读过的作品,然后再设 法将他们的阅读同他们的写 作联系起来。然而,离开爱 默生的个人及社会生活,他 学术智慧的成长历程就会变 得难以理解。于是,这本传 记最终既记录了爱默生的学 术成长历程,也涵盖了他的 个人和社会生活。从大量新 近获得的资料(如爱默生的 兄弟们、姑妈玛丽·穆迪·爱 默生以及他的朋友卡罗琳· 斯特吉斯等人写给他的书信 )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比康 科德的石膏圣人雕像更加鲜 活的爱默生。 爱默生为思想而活。他 像一个狂热的恋人,执着地 追寻着各种思想。他把人的 心灵和思维与人的活动和能 量联系起来,反对将人的头 脑看作是一张空洞的白纸等 消极观念,更愿意将注意力 集中在个体能量的源头之上 ,集中在那些能够让思想进 发出光芒的激情之上。火山 是他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意象 ,他曾写道:“我们不仅需 要填充气球的氢气和安装在 车厢下面的减震钢簧,而且 还需要那深藏于安第斯山脉 之下的地核之火。” 抛开爱默生伟大而不幸 的名望及其对名望的执着追 求,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思想 深邃、精力充沛且感情丰富 的人。他习惯于反对蹈常袭 故,支持一切狂野和自由的 想法。这位个人主义和自立 精神的伟大代言人,同时也 是一名充满爱心的好邻居、 一个热衷奉献的好公民、一 位慈祥可爱的好父亲、一个 忠实可靠的好兄弟,以及一 位重情重义的好朋友。撰写 一部关于智力的自然史是爱 默生一生的主要目标,但在 他看来,这一目标最终未能 完满实现。在撰写该传记的 过程中,我试图重构爱默生 激情的自然史,以此来表达 对他这一目标的敬仰。 正如杰斐逊和林肯一样 ,爱默生本人的生活及其作 品正在持续不断地影响和改 变着美国人的自我认知。正 因如此,有关他的传记会时 不时地问世。爱默生从不为 某些群体、阶级或机构写作 ,他的作品针对的往往是一 个单独的听者或读者。与其 他许多已出版且很有价值的 爱默生传记相比,该传记的 不同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关 注点集中到爱默生的学术影 响之上,而是聚焦在爱默生 本人之上,即这位倡导个人 主义的先哲到底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 在该传记的撰写过程中 ,我得到了许多无私的帮助 。很多参考和引用的学术著 作及评述文章均在注释中做 了说明。非常感谢拉尔夫‘ 瓦尔多·爱默生学会、马萨 诸塞州历史学会图书馆的克 里斯。斯蒂尔、新英格兰古 迹保护协会、康科德博物馆 的大卫·伍德、康科德公共 图书馆的玛西娅·莫斯、梭 罗学会、波士顿图书馆、哈 佛大学霍顿图书馆、波士顿 艺术博物馆、米斯蒂克海港 的莉兹·格维兰姆和保罗·奥 佩科、特殊文物收藏馆馆长 伊丽莎白·斯瓦姆、卫斯理 大学参考馆馆员琼·尤拉莱 、蒂娜·弗塔多及新贝德福 德免费公共图书馆,以及仍 在由尤金·艾瑞主持的与爱 默生相关作品的计算机词汇 索引系统这一庞大工程中持 续研究的迈克尔·普雷斯顿 等,感谢他们提供的各种帮 助!感谢周广元、贝丝·马 什、盖尔·史密斯和艾达·沃 尔特斯等人士对我的无私教 导。同时也非常感谢苏珊· 巴登斯、W·J·贝特、德洛丽 丝·卡彭特、维克多·卡斯泰 拉尼、加里·科利森、丽贝 卡·弗雷泽、格雷格·盖滕比 、琼·古德温、维克多·古列 维奇、罗伯特·格罗斯、菲 利普·古拉、贾斯汀·卡普兰 、菲利斯·罗斯、大卫·肖尔 、保罗·施瓦伯等人的大力 支持和帮助。埃莉诺·M.蒂 尔顿让我参考了她新近完成 的爱默生书信集的打印稿; 鲍勃·伯克霍尔德将他关于 爱默生的参考书目那无与伦 比的知识分享给我;阿尔· 冯·弗兰克将其新版的爱默 生布道集的打印稿拿给我看 ;乔治·古德斯皮德让我阅 读了他收集到的一些从未出 版的爱默生家信。衷心感谢 哈里·奥尔特和丹尼尔·琼斯 在照片识别和复制方面给予 的合理建议和专业知识。 在这个历时八年的研究 项目中,我在知识和学术方 面所得到的帮助数不胜数, 实在是无法一一道谢,更别 说逐个还人情了。罗斯科· 希尔给我提供了关于柏拉图 的资料,菲利斯·科尔为我 展示了那位让人费解又颇感 有趣的玛丽·穆迪·爱默生的 相关资料,梅根·马歇尔让 我分享了伊丽莎白·皮博迪 的一些信息,而我对德国唯 心主义者的理解均来自杰雷 ·苏伯的无私付出。在我接 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承蒙 伯顿·费尔德曼和艾伦·曼德 尔鲍姆在诸多方面的关照, 无法详表;其间,我的女儿 安妮和莉莎也对我关心备至 。斯坦利·霍尔维茨始终如 一地鼓励着我;约翰·西蒙· 古根汉姆基金会给予我一年 的经费支持,这着实是一场 不错的及时雨。 美国超验主义学会负责 人乔尔·迈尔森为本书的创 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一向以 慷慨著称的他,将自己整理 的数千页查尔斯、爱德华和 威廉等爱默生的兄弟们的信 件及其他作品的抄件转交给 了我,正是这些资料,让我 们 导语 美国文明之父、“美国的孔子”爱默生经典传记。 “美国文艺复兴领袖”,洞悉美国精神文化内核。 了解爱默生,才能真正读懂美国文学。 《纽约时报》年度图书、美国历史学家协会帕克曼奖获奖作品。 Goodreads网站高分推荐,读者五星好评。 美国诞生之初,预言资本之罪。 美国学界公认的经典传记。 基于大量未发表手稿、信件及私人日记写就,收录爱默生及家人珍贵影像资料。 后记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1803—1882)出身牧师家 庭。他14岁进入哈佛大学, 26岁开始担任波士顿第二教 堂的牧师,30岁开始以演说 家和作家的身份崭露头角。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自然》 (1836)、《散文集》( 第1辑,184l;第2辑,1844 )、《诗集》(1847)、 《代表人物》(1850)、 《英国人的特性》(1857 )、《生活的准则》 (1860)、《五朔节及其 他》(1867)、《社会与 孤独》(1870)和《文学 与社会目的》(1875)等 。他发表的公开演讲有 1500篇之多。此外,他还 留下了数量惊人的笔记和书 信,为后人了解和研究爱默 生的生活和成长历程及美国 的社会与文化等提供了珍贵 的一手资料。 爱默生集思想家、文学 家和诗人于一身,他是确立 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最杰出 的代言人。他主张建立独立 的民族文化与文学;他反对 任何定论,宣扬新大陆的精 神独立;他要求美国哲人做 独立的思考者,而不是思想 的追随者。爱默生一度成为 美国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人物,曾被美国前总统林肯 称为“美国的孔子”及“美国 文明之父”;其代表作《自 然》被认为是新英格兰超验 主义的《圣经》,而《美国 学者》被誉为“美国思想文 化领域的独立宣言”。 本书是罗伯特·D.理查德 森继《梭罗传:瓦尔登湖畔 的心灵人生》(1986)之 后的又一部传记力作。作者 在书中旁征博引,所涉及的 历史跨度两千多年,提及的 人物近千位,涵盖了历史、 文学、宗教及哲学等领域, 全方位地为读者展示了一个 鲜活而真切的爱默生。但这 同样也给作品的翻译带来了 极大的挑战。由于译者水平 有限,专业知识欠缺,尽管 在翻译中努力查找和参考相 关知识,但难免有错误和不 足之处,恳请专家、学者及 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翻译过程虽然艰难,且 时常感到心力交瘁,但同时 也得到了很多热情的帮助和 支持。正是由于这些帮助和 支持,才让我最终完成了这 项艰巨的任务。非常感谢资 深翻译家李尧教授把我推荐 给浙江文艺出版社,并在翻 译过程中给予我父亲与师长 般无私的关怀和指导。深深 感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包 彩霞副教授在翻译策略和过 程方面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还得到了 我的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外 国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的 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姜鸿玉 老师无私地帮我通读译稿并 提出很多宝贵意见,在此深 表谢意。 感谢浙江文艺出版社给 我这个难得的出版机会。特 别感谢柳明晔副总编辑给予 我的关怀、理解和支持,让 我能够最终完成译稿。 陈建刚 内蒙古师范大学 书评(媒体评论) 一本令人狂喜的书,独 特而创新的天才之作。爱默 生是美国的柯勒律治。 ——《图书杂志》 我们只有在此书中能读 到爱默生完整的个人思想史 。 ——约翰·马克艾利《芝 加哥观望台》 罗伯特·D.理查德森向我 们揭示了康科德传奇人物爱 默生一生的种种谜团……… 这本书极有价值,他让我们 更了解这位美国历史上前无 古人的思想者。 ——大卫·S.瑞诺德《组 约时报书评》 罗伯特·D.理查德森的这 本著作无疑是丰沛而充满力 量的。他描绘出了贯穿爱默 生一生的那团思想的火焰— —爱默生是一个虔诚的求知 者……阅读这本书,就是与 一千多年来人类的诗歌和思 想亲密接触。 ——玛丽·奥利弗(诗人 ,普利策奖得主) 精彩页 第1章 序 1832年3月29日,28岁的爱默生来到年轻妻子艾伦的坟前。自从妻子在一年零两个月前去世以后,他每天都会从波士顿徒步来到罗克斯伯里妻子的坟前,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了。但今天却有所不同,他所做的不再是像往常那样同已逝的艾伦的灵魂进行交流那么简单,而是要打开妻子的棺椁。艾伦年轻貌美,17岁与他订婚,18岁同他完婚,但在不到20岁时就因肺结核晚期撒手人寰了。为了给她治病,家人想尽了各种办法,包括乘坐四轮敞篷马车走很远的路来到乡下,为的是呼吸大量新鲜的空气。因为艾伦老是咳血,他们的共同生活几乎在一开始就笼罩了一层阴影。 将心爱的人的棺椁打开,既不是怪诞骇人的可怕之事,也并非因爱疯狂的失常之举。其实,爱默生所做的事并非前所未闻,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至少有两个人做过同样的事情。其中一个是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富勒的一位名叫詹姆斯·弗里曼·克拉克的朋友,他是一位一神论牧师,在上大学时就曾将一位深爱的女士的棺椁打开过。此外,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遗著保管人鲁弗斯·格里斯沃尔德,同时也是一位文选编辑人,也曾在妻子葬礼后的第四十天撬开她的棺材。 那天,爱默生不仅打开了那个家庭墓穴,而且还打开了妻子的棺椁。他必须这样做,他想要亲眼看个究竟,因为在内心深处,他并不相信妻子真的已经离开了人世。在日记里,他仍然不停地给妻子写信,就好像她还活着似的。也许肉体的死亡能够让人坚信灵魂的存在。一位近代作家曾经说过:“面对自己心爱的人的尸体,不但会让人们萌生灵魂存在的想法、生命不朽的信念以及深深的负罪感,而且还会产生模糊的道德责任观念。”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让爱默生有如此举动,但我们知道他对这种最直接的、无须中间环节的亲身体验充满渴望。这也是他坚持认为人应该试图与宇宙结成一种原始关系的原因。它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个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在强调自立、个人能力充分发挥以及灵魂或精神的重要性方面,爱默生堪称伟大的美国战士。他从不简单地断言,总是探寻事物的根源。爱默生毕生的探索——他所说的内心深处的拷问——就是“你的力量从何而来?”。对此,他的回答总是始终如一:“从我的不墨守成规而来。我从不听从你们那所谓的法则,也从不相信他们那所谓的福音,它们只会浪费我的时间。对于简单的乡村生活,我甘贫乐道。因此,我的生活充满甜蜜。” 爱默生之所以能够直面死亡,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姑妈玛丽·穆迪·爱默生的影响。玛丽是爱默生父亲的亲妹妹,她才华横溢,但在她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有意向死而生,她大部分力量均来自死亡——那个阴冷的伴侣。她那尖酸辛辣、充满斗志的散文,也往往用死亡和痛苦来检验对信仰的忠贞。“如果通过肢体腐烂和丧失知觉的方式能够让我更多地感知上帝的教义,我宁愿这么做,”她写道,“我一直是这么想的,难道善良的林肯·雷普利还能不相信我吗?”。 现在,爱默生已经学会不再把思想看作是抽象的概念,而认为它们是具体的感知、法则、模型和平面图。思想世界如同表象世界一样真实。那些任何看似没有表象重要的思想,均因其滞后于表象所致,是思想创造和解释了这个有形的世界。对爱默生来说,思想是有形的,也是有力的。“我们要相信的是指南针的磁性,而不是它的指针。”他写道。思想,甚至是关于死亡的想法,均离不开感官体验。 在当天的日记里,爱默生简短地写道:“我进人了艾伦的坟墓,并打开了她的棺椁。”他们于1829年9月30日结为伉俪,二人的爱深沉而彻底。婚后的日子似乎已经非常明朗:一起旅行,一同写作,并用书信来表达思念;他们对主张禁欲的震教徒们一笑了之;她想当一位诗人,他想做一名传教士。爱默生获得了在波士顿布道的机会,于是他们便在那里安了家。随后,这个家就成为爱默生大家庭的中心,因为瓦尔多·爱默生的母亲和他的弟弟查尔斯也搬来和他们住在一起。可如今,在妻子艾伦离世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爱默生的生活在迅速地瓦解,日子过得孤独而凄凉。他的母亲曾试图说服他身患疾病的弟弟爱德华从西印度群岛回来照顾他。爱默生的职业生涯也一团糟,虽然他是波士顿一个重要教堂的受人爱戴的牧师,但他自己却很难相信永生,他对《圣经》的历史准确性也产生了怀疑。事实上,爱默生的职业危机正在急剧加深,他无法继续扮演牧师这个角色了。他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常常感到空虚,失去了方向。他的弟弟查尔斯给玛丽姑妈写信说:“瓦尔多生病了……我从来没见过他如此沮丧……他好像要崩溃了。”。 1832年,在艾伦位于罗克斯伯里的坟墓被打开的那一天,爱默生的生活正处在颓废的边缘。大学毕业已经十多年了,而爱情已死,事业渺茫。他不知道自己真正的信仰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他觉得“变化无常的现在正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坚实不变的过去。“我们行走在过往的熔岩之上。”他写道。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