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中,每一个物体的运作都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这似乎是一个被决定论统治的宇宙,任何事件的发生都能顺着一条明晰的时间和自然规律的“链条”,逆向回溯到宇宙诞生的那一刻。只需提供一幅宇宙某一时刻的“状态快照”,法国物理学家拉普拉斯构想的“拉普拉斯妖”就能回溯或者预测出宇宙在任意时刻的状态。任何事件似乎都应该是注定和必然的,没有选择的余地才对。量子不确定性的发现或许撼动了微观尺度上的这种绝对性,但在更宏观的尺度上,一切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换句话说,在宇宙诞生的那一刻,约翰·肯尼迪似乎就注定会于1963年11月22日在达拉斯遇刺身亡。 然而在这样一个决定论性质的世界里,人类却可以做出种种选择,似乎拥有自由意志。决定论和自由意志,这两个看似势不两立的概念,却在这个宇宙中和平共处。一直以来,思想家们都在试图调和两者间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自由的进化》中,引用并融合进化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经济学、哲学等领域的理论,结合精巧的思想实验和严谨的逻辑推演,作者丹尼尔·丹尼特从进化的视角出发,指出决定论并不意味着必然性,细致地阐释了自由和自由意志是如何在进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并将道德、伦理、责任等与自由和选择相关的概念构建在了坚实的自然主义基础上,把决定论和自由意志调和了起来。 作者简介 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C.Dennett,1942—),世界著名哲学家、认知科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塔夫茨大学讲席教授。2001年,荣获被誉为“心灵哲学诺贝尔奖”的让 尼科奖。2016年获评全球50位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人工智能之父”马文 明斯基称赞他为“下一个伯特兰 罗素”。2010年当选圣塔菲研究所首届为尊崇的访问学者席位——米勒学者,跨学科开展认知科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与理查德 道金斯、萨姆 哈里斯、克里斯多夫希钦斯并称“新无神论四大骑士”。 目录 导读暨推荐序 序言 第1章 自然自由 了解我们原本是什么 我就是原本的那个我 我们呼吸的空气 小飞象的魔力羽毛和宝利娜的危险 第2章 思考决定论的工具 一些有用的过度简化 从物理学到康威“生命”世界中的设计 我们能等来天外救星吗? 从慢动作避免到星球大战计划 可避免性的诞生 第3章 思考决定论 可能世界 因果关系 奥斯汀推杆 一场计算机国际象棋马拉松 决定论性质宇宙中的无因事件 未来会像过去一样吗? 第4章 听听自由意志论的解释 自由意志论的吸引力 我们应将急需的空缺置于何处? 凯恩的非决定论性质决策模型 “如果你让自己变得非常渺小,你就几乎可以将一切外部化。” 当心“原初哺乳动物” 怎么可能“取决于我”呢? 第5章 所有这些设计都从何而来? 早期岁月 囚徒困境 合众为一?(E Pluribus Unum) 题外话:基因决定论的威胁 自由度与对真理的追求 第6章 开放性心智的进化 文化共生体如何将灵长目动物转变成人 达尔文主义解释的多样性 好工具,但你还得用才行 第7章 道德能动性的进化 有益的自私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好人而做个好人 学会处理你自己的问题 我们昂贵的奖章 第8章 你是在决策圈外吗? 得出错误的道德 随心而动,随意而行 “著心者”的看法 自己的自我 第9章 通过“自举”使自己获得自由 我们如何捕捉到原因并将其变成我们自己的原因 心灵工程与理性的军备竞赛 在我的朋友提供的一点帮助下 自主性、洗脑与教育 第10章 人类自由的未来 坚守防线,防止悄悄开脱罪行 “谢谢,我需要!” 我们是否比我们想要的更自由? 人类的自由是脆弱的 参考文献 序言 在描述、理解和解释人- 人类、世界以及人-人类与 世界关系的哲学中,有太多 的概念和范畴不可或缺:空 间(大、小,内、外,等等 )与时间(过去、现在、未 来,变化、稳定,等等), 主体(我、你、他)与客体 ,物质与灵魂,身体与心智 (mind),原因与结果, 秩序与无序(随机),确定 与不确定……凡此种种,不 可胜计。当然,还有丹尼尔 ·丹尼特在《自由的进化》 中作为主题的两个基本概念 ——自由和自由意志。 哲学家加勒特·汤姆森( Garret Thomson)在《康 德》(On Kant)这本书中 指出,第一批判告诉我们, 人类生活在一个机械的时空 世界中,第二批判则告诉我 们,人类是自由的、道德的 存在者,而调和这二者(自 然与自由、道德、宗教)则 是康德在第三批判中努力要 完成的。约翰·杜威在《确 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 的研究》中同样深刻地指出 ,现代生活中最深层次的问 题是在近代科学规划的世界 信念与引导人们行为的价值 和目的的信念之间恢复协调 和统一,而这是任何一种不 想与生活隔绝的哲学都要解 决的问题。事实上,自由、 道德以及宗教如何与自然协 调一致是一个贯穿于整个近 代哲学的根本问题。这个问 题是近代形而上学的主要议 题之一,它的另一个概括性 的名称是“决定论与自由意 志问题”。这个问题在近代 何以变得如此尖锐和醒目, 哲学家阿尔弗雷德·怀特海 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中给 出的一个基本解释是,近代 科学所主导的宇宙观既是现 代人类理解物质世界构成和 活动的根本背景、参照和依 循,同时也成为理解人和人 类社会构成和活动(乃至行 为)的根本背景、参照和依 循。他在书中写道:“在本 书所讨论的三个世纪[16、 17和18世纪]中,科学方面 所产生的宇宙观压倒了其他 方面所形成的旧观点而独步 一时。”‘怀特海将科学方面 产生的宇宙观命名为“科学 的物质主义”(scientific materialism),它的核心是 一项假定:世界的终极事实 是一种不可还原的物质或物 料,它以各种变化的构形( a flux of configurations) 遍及整个空间中,这种物料 本身是惰性、被动和无生命 的,是无感觉(senseless) 、无价值和无目的的,它只 是遵循外部关系所施加的— —而非源自其存在本性的— —固定程式行事。怀特海认 为,科学的物质主义的“巨 大成就一方面提出了在时间 和空间中具有简单位置 (simple location)的物质 概念,另一方面又提出了能 感知物质、遭受物质作用、 思考物质,但又不干涉物质 的心智概念”。这就迫使哲 学将一个由牛顿物理学所定 义的世界观——科学的物质 主义——当成对宇宙及其间 的一切事实的最根本的描述 。然而,怀特海认为,科学 的物质主义导致了一个未解 决的根本问题,即“如何根 据遵循物理规律、在空间中 运动的物质的构形来解释生 命有机体”。由这个问题引 申出来的问题包括生命哲学 领域中的“因果论与目的论 问题”、心智哲学领域中的“ 心-身问题”、当代意识科学 中的“难问题”(hard problem),以及道德哲学 领域中的“决定论与自由意 志问题”。 在怀特海看来,科学的 物质主义在解释生命、心智 (意识)和道德(自由和自 由意志)时遇到的挑战使现 代哲学产生了分裂并以一种 复杂的方式在三个极端之间 摇摆:一者是实体二元论, 它将物质与心智置于独立自 主、互不归属的平等地位; 另两者都属一元论,其中一 个就是科学的物质主义,它 将心智置于物质之内,另一 个是观念论,将物质置于心 智之内。对于怀特海来说, 他要发展的是一条新的道路 ——机体论,它构想的终极 事实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观 念(心智),而是有机体。 怀特海所开创的这条道路在 当代有广泛深人的回响,例 如,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 (Thomas Nagel)认为,“ 关于心智与物理世界之间关 系的全面理解,在传统的选 项当中,我认为证据偏向于 支持某种形式的中立一元论 (neutral monism),而不 是物质主义、观念论和二元 论等传统方案”。尽管科学 的物质主义在解释生命、心 智(意识)和道德(自由和 自由意志)时遇到了强硬的 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 全抛弃它。如果完全抛弃它 ,就意味着取得巨大理论和 实践成就的科学事业根本就 没有合理的形而上学基础。 因此,无论是怀特海的机体 论还是内格尔支持的中立一 元论,都包含了科学的物质 主义的合理成分,并对物质 的内涵做了某种程度的全新 开拓。 …… 丹尼特曾在一篇文章中 写道:“我能做,但我不愿 去做。”这正是自由意志的 核心和本质。“人能有意识 地识别多个选项中的某一个 并做出选择,无论理由好坏 ——或者毫无理由——这都 意味着人类的能动性承载有 责任。”丹尼特显然认识到 ,意识与自由意志这两个理 解人性不可或缺的概念是紧 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 ,如果不处理自由意志,你 就无法解释意识,反之亦然 。他还说:“我现在认为, 一个统一的解释的关键在于 ,认识到人脑表征能力的开 放性,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