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犬滩歌谣(精)/西南欧与北欧系列/一带一路国家当代文学精品译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葡萄牙)若泽·卡多佐·皮勒斯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犬滩歌谣》源于1960年发生在里斯本的真实事件,是一部充满讽刺意味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荣获葡萄牙作家协会中长篇小说大奖。故事从一宗案件的调查报告入手,叙述了陆军少校丹塔斯·卡斯特罗的尸体在海滩上被野狗发现直至案件侦破的全过程。小说将时间顺序打乱,使主人公的观察和幻想相互交织,语言生动,情节引人入胜。作者若泽·卡多佐·皮勒斯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葡萄牙作家之一,作品屡获国内外重要奖项。
目录
案件调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案件还原
附录
后记
序言
《犬滩歌谣》:存疑之

里斯本,那个被河对岸
的冷光包裹着的轮廓,是一
个盘踞到整个国家的定居动
物。它灰蒙蒙的,假装太平
无事。
若泽·卡多佐·皮勒斯于
1949年携《行者与其他短
篇小说集》在葡萄牙文坛首
度亮相。在其漫长的文学生
涯中,作家共创作了二十余
部作品,最后一部为《龙虾
:荒凉之约》,于辞世十年
后的2008年出版。他以独
有的逻辑推进,摆脱了传统
的叙事方式,运用讽喻手法
,创造出独特的人物形象和
浓厚的故事氛围。这是一份
发给读者的诚挚邀请,能让
读者融入其别具一格叙述之
中,而正是这一特点,使之
从标准模式中脱颖而出,在
文学世界中开辟出自己的道
路。
卡多佐·皮勒斯熟知其祖
国的历史,对葡萄牙人生命
进程中遵循和舍弃的道路有
着本质性的批判视角,他将
错综复杂的情境交织起来,
鼓励我们到其中一探究竟,
寻觅文字之中已被改头换面
的各种情节,质疑历史的说
辞,以及小说创作领域所设
置的内容。
在作家繁复的文字创作
网中,1982年出版的《犬
滩歌谣》对我们而言,是与
众不同的挑战。这部小说呈
现出一种连续性的动态,不
同的声音在叙事建构过程中
交织在一起,使历史材料发
生了形变,这些声音来自报
纸、警方档案、笔录、报告
和故事人物,还有一个充满
讽刺口吻的旁白,他是一个
同小说一样神秘的人物,引
起了研究本书学者的一些意
见分歧。
小说首页模拟了一份尸
检报告,1960年4月3日在
马斯特罗海滩发现的一具尸
体,随后,转述了3月31日
和4月10日《人民日报》所
刊登的一些内容。正式的叙
事过程就此展开,一共分为
两个部分:5月7日开始的凶
杀调查和8月8日的案件还原
,犯罪诉讼的各个阶段通过
小说的结构被衔接在了一起

《犬滩歌谣》模仿刑侦
小说的叙述,还原了前陆军
上尉若泽·若阿金·阿尔梅达
·桑托斯谋杀案。1960年3月
31日,死者的尸体在青蜀海
滩被人发现。在长达三个月
的时间里,当时的部分报刊
,如《城市早报》《人民日
报》《新闻日报》《图影世
纪》等,几乎每日都在报道
此事,内容可以被视作案件
报道的官方版本。民兵团见
习军官让·雅克·马尔克斯·
瓦伦特医生与下士安东尼奥
·马尔克斯·吉尔是本起谋杀
案的主犯,均被判处近20年
监禁;而前上尉的情人玛丽
娅·若泽·马尔多纳多·塞奎
拉,则因隐瞒案情被判处16
个月的有期徒刑。
在狱中,瓦伦特医生写
下曰记,通过朋友转交给卡
多佐·皮勒斯。以这些日记
、当时报刊的内容以及之后
司法警察和国家安全警备局
的卷宗为基础,作者撰写了
他的小说,可一经阅读,便
能立即察觉,尸体发现地点
、人物姓名、藏匿之处、谋
杀方式和罪犯被捕时的情形
都做了改动。小说中的时间
也被延迟,没有一个日期与
报纸上的完全一致,某些焦
点人物也发生了变化,例如
负责调查的刑警队长,在故
事叙述中的地位不同,而在
新闻报道中,他只是此案的
负责人之一。
在将真实事件转换到虚
构小说的过程中,前上尉若
泽·若阿金·阿尔梅达·桑托
斯变成了丹塔斯·卡斯特罗
少校,玛丽娅·若泽·马尔多
纳多·塞奎拉变成了菲洛美
娜·若安娜·瓦尼洛·阿特德
(美娜),见习军官让·雅
克·马尔克斯·瓦伦特医生变
成了建筑师雷纳托·曼努埃
尔·丰特诺瓦·萨尔门托,医
生的母亲瑞娜·玛丽娅·洛克
斯·马尔克斯·瓦伦特变成了
玛尔塔·艾丽斯·丰特诺瓦·
萨尔门托,下士安东尼奥·
马尔克斯·吉尔变成了下士
贝纳迪诺·巴罗卡,库尼亚·
里奥尔律师变成了伽马·伊·
萨律师,司法警察局队长若
泽·萨拉伊娃·特希拉变成了
刑警队长埃利亚斯·卡布拉
尔·桑塔纳,督察弗朗西斯
科·古雷亚·达斯·内瓦斯变
成了督察曼努埃尔·弗·奥特
罗,而乌尔巴诺警探则变成
了西尔维诺·罗克探员。
将艺术创作过程所需要
的适度差异忽略不计,可以
发现,小说中的某些段落,
因为情境的相似,能以更为
直接的方式与报刊新闻的来
源联系起来。而另一些片段
则有所不同,小说文本与报
刊上的内容相差甚远,虽然
其中包含了主旨大意,但衍
生出的是一种全新的叙述顺
序,这从猜测是谁杀害了阿
尔梅达·桑托斯的段落中便
能一窥端倪。《犬滩歌谣》
侧重政治犯罪的可能性,而
报刊则将死亡与共产党联系
起来,因为这符合萨拉查时
期的政治导向,政府一方面
有意鼓动民众排斥共产党人
,另一方面又有意将政治警
察实施暗杀的可能性排除在
外,他们对所有反对当局的
人都毫不留情。
新闻内容形变过程中采
用的另一种方式是将报纸上
的照片转换成书面语言,同
时拿小标题大做文章。除了
与犯罪案件有关的新闻以外
,同一时期的其他事件,甚
至是宣传标语也被移用到了
小说之中。
……
空白依然存在,虚空并
未被填补。相反,读者对于
书中呈现出来的事实真相产
生了更多的疑问,因为整个
叙述中弥漫着的猜忌一浪接
一浪,引发了其他可能的问
题,即叙事人对当权者说法
的质疑。这些说法
导语
《犬滩歌谣》模仿刑侦小说的叙述,还原了前陆军上尉若泽·若阿金·阿尔梅达·桑托斯谋杀案。1960年3月31日,死者的尸体在青蜀海滩被人发现。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当时的部分报刊,如《城市早报》《人民日报》《新闻日报》《图影世纪》等,几乎每日都在报道此事,内容可以被视作案件报道的官方版本。
小说首页模拟了一份尸检报告,1960年4月3日在马斯特罗海滩发现的一具尸体,随后,转述了3月31日和4月10日《人民日报》所刊登的一些内容。正式的叙事过程就此展开,一共分为两个部分:5月7日开始的凶杀调查和8月8日的案件还原,犯罪诉讼的各个阶段通过小说的结构被衔接在了一起。
这部小说呈现出一种连续性的动态,不同的声音在叙事建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使历史材料发生了形变,这些声音来自报纸、警方档案、笔录、报告和故事人物,还有一个充满讽刺口吻的旁白,他是一个同小说一样神秘的人物,引起了研究本书学者的一些意见分歧。
后记
1.1961年的秋天,在巴
西驻里斯本大使馆内接受政
治庇护的L.V.将一份二十二
页的叙事文送到我手中。作
者在几个月前因一起伙同他
人故意杀人案被判法定最高
刑罚。文章清晰、正面地阐
述了一场深刻地左右了国内
舆论的悲剧,简要、客观,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支配写作
孤独的良心发现,以及将其
叙述出来的勇敢声音。
其后,在阅读两份刑事
档案(司法警察局和国家安
全警备局)的过程中,这份
叙事文的严谨性得到了证实
,但与作者在服刑后的直接
接触,使我愈发深信其客观
性。于是,我意识到在那个
敏感且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
的男人身上,对严谨和精确
的执着几乎变成了一种刻意
的去人格化,这还被作为分
析其人生这一章节的原则强
加在了他自己身上。
那么,今时今日,他又
是如何知道,在其个人的悲
剧中,更大一部分的根源是
集体错误呢;他又是如何知
道,恐怖统治的社会如何利
用个人犯罪来为其代表的社
会罪行进行辩护,而所有这
些罪行中都有社会的原因呢
?他对此感悟至深,却保持
了沉默。他从未通过暗示来
博取宽容,更不用说别人的
同情。他人的理解?对于已
获得的理解,他深藏于内心
,却不愿张扬。对他而言,
过去和现在的问题都是错误
本身的严重性。这才是萦绕
其心头的阴影,因为它是绝
对的孤独,毕竟,这才是最
最极端的孤独。
2.二十多年之后的今日
,他面对当年所发生的事件
所感受到的切实孤独,在我
看来,回应了他公之于众的
亲身经历的孤独感。对这段
恐怖的过往,他以正面的个
人分析来回应,不做任何修
饰。所以,他从恐惧中恢复
过来,因为他知道,就像有
一天他曾说的那样,“恐惧
是孤独的一种戏剧表现形式
。”
3.胆怯,一种戏剧表现
形式,一种孤独的极限。是
他说的吗?事实上,是他本
人的话还是书中被称为建筑
师的丰特诺瓦所说?或者是
另有其人,谁知道呢?甚至
难道不会是我自己,自以为
从凭空而来的记忆中听到他
说了这些或那些话,只为使
之显得更准确、更真实吗?
在某些人的生命中(我
想补充,是所有人的生命中
),会出现一些状况,把个
人投射到整体范畴的意义上
去。某个偶然可以把个人变
成大众素材——对某些人而
言是历史素材,对另一些人
来说则是写作素材,但对它
的处理总是有据可依的。我
们查阅这份材料,因为它让
我们每个人都开始审视自己
的内心——我便是如此来思
考这本书的,一本小说。在
书中,建筑师丰特诺瓦是一
个文学人物,少校也是,还
有美娜和下士巴罗卡。他们
都是文学人物,也就是说,
是基于真实人物创造出来的

所以在事实和虚构之间
,每一步都既有距离,又有
联系,一切都是自主的平行
,都是矛盾的汇合,都是真
相,都是疑问,皆非纯粹的
巧合。
若泽·卡多佐·皮勒斯
1982年9月
精彩页
第一章
案件笔录中出现的刑警队长埃利亚斯·桑塔纳,也是本书中的人物,他体格瘦弱,面色异常苍白,身高1.73米;凸起的双眼(眼球凸出症)表明其患有高度近视,肤色与其他症候均显示,他的消化系统存在问题,可能患有慢性胃炎。外貌方面,他无任何异于常人之处,不过就是到世间游走一遭的普通人而已,或许只有小指指甲除外,这片留长了的指甲上涂了指甲油,好似吉他手或算命法师的指甲,这也使得小指上面戴着的刻有族徽的戒指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习惯穿格子夹克、纯色长裤,戴黑色领带(非常应景),配哑光珍珠领带夹,夹克胸前的口袋里是一块浪琴牌夜光指针怀表,用金链固定在翻领上;一圈又一圈、度数极深的厚镜片后面,是死气沉沉的眼睛;头皮上的头发稀疏,仅存的少量余发在脑袋上划出平行线路,分布在两只耳朵之间。
[埃利亚斯·卡布拉尔·桑塔纳,翻一下他的档案记录:1909年出生于里斯本主教堂区,地区法院法官之子。他曾就读于圣地亚哥使徒高中,因父母去世而辍学,由姐姐监护至成年。喜欢在夜间参加牌局,也是地区社团抒情歌手。在洛雷斯的佛兰芒格疗养院待过一段时间之后,经时任司法警察局局长布拉沃法官签发文件录用,进入局里实习(1934年7月10日)。业界戏称他为“老坟头”或“老坟头”警长,因为他在凶杀科工作二十余年,一辈子都在查明死亡真相,让死者入土为安,把凶手送到全国各大监狱之中,那些监狱就像是装有铁栅栏的墓地。他的工作档案里还能找到的是,对他的赞誉之词以及他的奉献精神。怀着属于其专业范畴的持重谨慎,不会感情用事,甚至从来都不用诸如“死者”“死人”“已故者”之类的词来指称交付给他负责的尸体,而更愿意选择“被害人”这种尊敬的大法官才会使用的称呼。当人们偶然在意外的时间和地点遇到“老坟头”埃利亚斯·桑塔纳办案时,他通常会回答说是在“寻找已无法开口之人”,就此便能衡量出他面对死者和凶手时的谨慎性和自然度,陈述完毕。]
就这样,随着1960年4月3日事件的发生,即在距离里斯本五十公里的马斯特罗海滩上发现一具无名尸体七十多个小时后,上述这位人称“老坟头”的埃利亚斯警长坐在床上,陷入了沉思,在他面前摊开着前一天的报纸,翻开在犯罪版那一页。
他身穿绸缎睡衣。那是早上七点,他正在位于主教堂马路上的家中,可以从四楼俯瞰特茹河。卧室是里面的隔间,有一扇椭圆形的小窗,对着楼梯。大肚五斗橱,像个大女人一样不可一世。木叶桃花心木小床头柜的台面是大理石质地的,还有个彩瓷痰盂。床单上用花押字绣着首字母MT。
埃利亚斯似乎在报纸与睡意之间摇摆不定。其实不然:他实际上是在沉思,而且还朝着五斗橱上摆得如同祭坛一般的照片方向。其中一张照片里,可以看到身穿黑袍的法官和他身旁的妻子;另一张照片中,是他们和一个穿着花边裙的女孩,母亲抱着女孩;第三张照片中,是这对夫妇和女儿,还有一个骑在玩具马上的男孩(能清晰地看到,照片背景是一块画有喷泉花园的幕布,女孩不再穿花边裙,而是站在那里把着一辆自行车的龙头);最后一张,是银相框中一个年轻女子的脸,她眼神温柔、纯洁、忧郁(嘴角的痣与自行车边上的少女一样,但更为明显、更具个性,此时,她的额前垂着一簇鬈发)。
埃利亚斯没戴眼镜,黑眼圈很重,眼皮皱巴巴,好似火鸡。他干嚼着什么,始终盯着(透过眼皮?穿过模糊的微光?)先人们那些泛黄的黯淡相片。然后,他站起来,穿过走廊,这里一闻就有股不会弄错的气味:老鼠?
他穿着拖鞋,手里拿着报纸,向厨房走去,但在抵达厨房前,先到途经的两个房间里看了一下,里面的家具都像穿了寿衣似的(屋主巡房,就像已故的父亲在埃尔瓦斯城去法院之前到农场里转上一圈时所说的那样)。他走进其中一间房,又走进另一间,看看桌上堆着的许多银器、锦缎长沙发和扶手椅,一切都用被单盖着;无比庄严的镜子、胡桃木餐具柜,还有一尊渔夫小雕像,钓鱼线垂到了鱼缸里,里面既没有水也没有鱼,只放了一个门把手;珠宝盒、酒柜;更多的裹尸布,更多延展开去的白色;这就是一个放置精致物件的家庭太平间。每个房间都有捕鼠器——可都没被触动过,都被无视了,“因为家里的老鼠不会奇迹般消失。”埃利亚斯说,而这个家里的老鼠太在行了,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逃过雷达的搜捕。
他走进厨房。厨房里有石头水槽和朝着后门开的窗户,后门那里的阳台上搭着鸽棚,还有晾晒的衣服;那边的窗台上放着养在盆里和盒里的花,屋顶上野草丛生,成群结队的老鼠窜来窜去,还有电视天线。埃利亚斯开了小火,带着恰到好处的失落,给早餐牛奶加热。
不一会儿,他就端着一个冒热气的粗碗穿过走廊,坐到了客厅里,客厅的窗户朝着特茹河。货船,来回穿梭的摆渡船。远处的河对岸能看到冶金厂的巨型火苗,而那手边可及之处,则是斑鸠在鸽棚檐下用嗉囊发出咕咕的叫声,自恋的猫儿在阳光下舔舐自己的身体。
埃利亚斯把饼干浸到加了蜂蜜的牛奶里:“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9: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