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埃及,古代的伟大文明,尼罗河的赠礼。三千年岁月见证了它的统一与分裂,三十次王朝更迭,家国变迁,但文明的核心依然延续。黄沙之下埋藏了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埃及远征库什、腓尼基,承受希克索斯、亚述、波斯的统治,再迎来了希腊与犹太的移民,成为古代文明的交融之地。古代史学者乔治·罗林森结合文献、神话与考古发现,使沉默的斯芬克斯透露历史的秘密。 本书呈现了古埃及从前王朝到第三十王朝的三千年历史,从法老王权的辉煌兴起,到与亚述的帝国争霸,直至波斯统治下最后一个本土王朝的落幕。乔治·罗林森通过考古研究描绘了埃及文明的跌宕起伏、法老的王权变更。书中不仅再现了海上民族入侵、祭司篡国、卡叠什之战等重要历史事件,也展示了上古文学与神话、艺术与习俗,以及金字塔的建造、卡纳克神庙的千年变迁。古代近东诸文明也在书中依次出场,共同演绎古代埃及丰富且曲折的历史故事。 作者简介 乔治·罗林森(1812—1902),英国学者、翻译家、亚非古代史专家。1812年出生于牛津郡的查德灵顿,1838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其学术贡献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西亚-埃及古代史;2.翻译希罗多德的《历史》;3.基督教神学。尤其在前两方面,其学术造诣之高,影响范围之广,非常罕见。他六十年笔耕不辍,出版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佳作:1858—1860年,希罗多德《历史》(与约翰·加德纳·威尔金森合译);1862—1867年,《古代东方世界的五大王朝》;1869年,《古代史手册》;1873年,《帕提亚帝国史》;1875年,《萨珊王朝史》;1877年,《国家的起源》;1881年,《古埃及史》;1885年,《埃及与巴比伦》;1889年,《腓尼基史》…… 目录 第一章 埃及大地 第二章 埃及人民 第三章 文明曙光 第四章 金字塔缔造者 第五章 底比斯崛起与早期底比斯法老 第六章 明君阿蒙涅姆赫特及其功绩 第七章 亚伯拉罕下埃及 第八章 大入侵——希克索斯人(或“牧人王”)——约瑟与阿波庇法老 第九章 希克索斯人如何被逐出埃及 第十章 一代武王图特摩斯一世 第十一章 哈塔苏女王与商船队 第十二章 图特摩斯三世与阿蒙霍特普二世 第十三章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巨作——唱歌的门农神像 第十四章 埃赫那吞与圆盘崇拜者 第十五章 埃及衰落之始 第十六章 《出埃及记》中的法老——美楞普塔一世 第十七章 拉美西斯时期末代法老与埃及的没落 第十八章 僧侣法老——皮特姆和所罗门 第十九章 示撒王朝 第二十章 羽翼下的国家——埃塞俄比亚统治下的埃及 第二十一章 猎物之争——埃塞俄比亚与亚述 第二十二章 起死回生——萨姆提克一世和儿子尼科 第二十三章 塞易斯王朝晚期——萨姆提克二世、阿普里伊、阿玛西斯 第二十四章 波斯征服 第二十五章 三场殊死反抗 第二十六章 奈克坦尼布一世——回光返照 第二十七章 黑暗吞噬光明 索引 序言 “人文”是人类普遍的自 我关怀,表现为对教化、德 行、情操的关切,对人的尊 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对 理想人格的塑造,对崇高境 界的追慕。人文关注人类自 身的精神层面,审视自我, 认识自我。人之所以是万物 之灵,就在于其有人文,有 自己特有的智慧风貌。 “时代”孕育“人文”,“人 文”引领“时代”。 古希腊的德尔斐神谕“认 识你自己”揭示了人文的核 心内涵。一部浩瀚无穷的人 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 断“认识自己”的人文史。不 同的时代散发着不同的人文 气息。古代以降,人文在同 自然与神道的相生相克中, 留下了不同的历史发展印痕 ,并把高蹈而超迈的一面引 向二十世纪。 二十世纪是科技昌明的 时代,科技是“立世之基”, 而人文为“处世之本”,两者 互动互补,相协相生,共同 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 技在实证的基础上,通过计 算、测量来研究整个自然界 。它揭示一切现象与过程的 实质及规律,为人类利用和 改造自然(包括人的自然生 命)提供工具理性。人文则 立足于“人”的视角,思考人 无法被工具理性所规范的生 命体验和精神超越。它引导 人在面对无孔不入的科技时 审视内心,保持自身的主体 地位,防止科技被滥用,确 保精神世界不被侵蚀与物化 。 回首二十世纪,战争与 革命、和平与发展这两对时 代主题深刻地影响了人文领 域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所 积累的矛盾以两次世界大战 的惨烈方式得以缓解。空前 的灾难促使西方学者严肃而 痛苦地反思工业文明。受第 三次科技革命的刺激,科学 技术飞速发展,科技与人文 之互相渗透也走向了全新的 高度,伴随着高速和高效发 展而来的,既有欣喜和振奋 ,也有担忧和悲伤;而这种 审视也考问着所有人的心灵 ,日益尖锐的全球性问题成 了人文研究领域的共同课题 。在此大背景下,西方学界 在人文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并以其特有的方式 影响和干预了这一时代,进 而为新世纪的到来奠定了极 具启发性、开创性的契机。 为使读者系统、方便地 感受和探究其中的杰出成果 ,我们精心遴选汇编了这套 “二十世纪人文译丛”。如同 西方学术界因工业革命、政 治革命、帝国主义所带来的 巨大影响而提出的“漫长的 十八世纪”“漫长的十九世纪 ”等概念,此处所说的“二十 世纪”也是一个“漫长的二十 世纪”,包含了从十九世纪 晚期到二十一世纪早期的漫 长岁月。希望以这套丛书为 契机,通过借鉴“漫长的二 十世纪”的优秀人文学科著 作,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 “人文”本身,并为当今的中 国社会注入更多人文气息、 滋养更多人文关怀、传扬更 多“仁以为己任”的人文精神 。 本丛书拟涵盖人文各学 科、各领域的理论探讨与实 证研究,既注重学术性与专 业性,又强调普适性和可读 性,意在尽可能多地展现人 文领域的多彩魅力。我们的 理想是把现代知识人的专业 知识和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 ,不仅为高校师生、社会大 众提供深入了解人文的通道 ,也为人文交流提供重要平 台,成为传承人文精神的工 具,从而为推动建设一个高 度文明与和谐的社会贡献自 己的一份力量。因此,我们 殷切希望有志于此项事业的 学界同行参与其中,同时也 希望读者们不吝指正,让我 们携手共同努力把这套丛书 做好。 “二十世纪人文译丛”编 委会 2015年6月26日于光启编 译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