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农耕中国所诞生的神话和传说无不体现了我们祖先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这些奇幻瑰丽的故事,不但能给孩子足够的传统文化素养,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我们从上古神话、民间传说中精选出符合孩子认知的故事,并将零散单一的故事完整化、系统化,配以精致的中国风手绘插图,让孩子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感知传统文化的精髓,开拓想象力和创造力。
神话和传说,是源自洪
荒、出自民间的古老故事,
也是万古常新的话题。
在漫长的史前年代,华
夏先民就已经在用史诗、歌
谣等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着
天地开辟的奥秘、诸神造物
的奇迹、祖先迁徙的传奇以
及英雄历险的故事,讲述着
人类与生俱来的爱的欢愉、
生的欲望、死的恐惧,讲述
着宇宙万象、日月运行、季
节轮回、大地草木、林间群
兽以及尘世问生老病死、爱
恨情仇的来历,讲述着时间
的开始和终止,讲述着大地
的深邃和宽广,讲述着人类
的诞生、灭亡和再生,讲述
着那些游荡于荒远之域中的
神仙和妖怪的故事……在狩
猎时代的林间空地上,在农
耕时代的丰收庆典上,在古
代王公贵族的宫殿上,在乡
间村社的树荫下、水井畔、
篝火旁,世世代代的歌手们
一边抚琴弹奏一边高歌低吟
的就是这样一些口耳相传的
故事,这些中华民族在口传
时代流传下来的古老故事,
蕴含了人类最深沉的智慧和
情感,寄托了中华民族最古
老的记忆。它们不是别的,
它们就是神话传说。
在这些古老神话瑰奇恢
诡、古彩斑斓的表象下面,
所蕴含的是先民对那些宇宙
、人生终极问题的追问和回
答。这是我们人类、我们每
一个男人和女人不得不面对
、不得不解答的一些也许永
远也不会有最终答案的问题
,一些每一时代的人们都会
不断重提、不断做出新的回
答的问题。宇宙是如何创生
的?宇宙的创生在什么时候
?终结又在什么时候?这个
深不可测的星空究竟是亘古
浑沌一团,还是自有其永恒
的秩序和界限?是谁为宇宙
制定了这些秩序、划定了如
此的界限?人类是如何来到
这个世界的?人类来到这个
世界,是纯属偶然,还是造
物的恩赐?世界上的第一个
人是谁?人为什么会生?又
为什么会死?
……
这是一些充满了孩子气
但又莫测高深的问题。它们
是神话,它们也是哲学:这
些问题关乎宇宙最深的奥秘
、至高的哲理,而古往今来
的人们又只能凭愿望、想象
和激情回答这些问题,所以
对它们的回答往往变成神话
。针对诸如此类各种根本性
的问题,每个民族从其各自
不同的处境和才情出发,作
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从而
形成了各具千秋的神话体系
和诸神谱系。
诸如此类关乎宇宙人生
的终极性问题,是人类为了
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
置、从而理解生命的意义所
必定遭遇的问题,但是人类
的生命相对于宇宙洪荒和悠
长历史的有限性,又决定了
我们永远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因为我们无法跳出自身短
促的生命周期,站到生死轮
回、劫波成毁之外,去审视
和度量那浩瀚的宇宙和漫长
的岁月,所以我们的所有回
答,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女
娲抟土造人,到大禹治水,
直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其实都仅仅是些幼稚得让
上帝发笑的浅薄猜测。
远古游吟诗人、巫祝祭
司的吟唱早已随着岁月的流
逝而成为绝响,但他们在史
诗和歌谣中讲述的诸神故事
、英雄传奇,却被后来的人
们用文字铭记下来,印于泥
版、刻于金石、著于竹帛而
留诸永远。千百年来,那些
古老的神话故事被一代又一
代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一遍
又一遍地讲述着、演绎着。
也许随着时过境迁,故事的
人物换了,故事的场景变了
,但故事的情节骨架没变,
构成这个骨架的一个个母题
要素也没变,故事依然是那
个故事,故事中的智慧和教
诲依然是那些启迪了先民们
的智慧和教诲,正义战胜邪
恶,死亡击溃生命,诸神死
而复生,英雄历险归来……
虚幻的神话,之所以能
够超越历史而世代流传,正
因为神话中蕴涵了人类最深
沉的欲望和最瑰丽的想象。
神话时代的古老幽灵,其实
从来也没有离我们远去,它
们一直潜伏在我们的肉身和
心灵深处。
如何从历史的文化遗留
中发掘中国神话的文化宝藏
,如何在充分认识和尊重中
国神话遗产的文化内涵和固
有理路的基础上,结合当代
文化传播和文化生产的需要
,对原本散落、零碎的中国
神话进行收集、盘点,整理
出大致完整的神话故事和神
谱体系,为文化传播开发、
利用中国神话遗产打下坚实
的基础,是当代人不可推卸
的文化使命。
为此,我们按照不同内
容划分,从各个时代的典籍
中遴选了流传广泛、影响深
远、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神话
传说故事,精心编写了这本
《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
本书以时间为经,以中华各
民族、地域为纬,分为古代
神话、民间传说、少数民族
神话传说三篇,这些奇幻瑰
丽的故事,配以精致的中国
风手绘插图,不但能给孩子
足够的传统文化素养,更能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
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了解传
统文化的魅力,感知传统文
化的精髓。
丰富多彩的神话与民间传说是远古历史的回音,真实地记录了我们民族在成长时期的瑰丽幻想、顽强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迹。我们从各个时代的典籍中遴选了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最富于代表性的经典神话和传说故事,精心编写了这本《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刘媛编著的《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内容系统全面,神话人物谱系清晰。同时,编者还选配了百余幅表现故事情节的精美插画,再现了故事中奇异、瑰丽的场景,将神话故事形象、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神奇绚烂的世界。
开天辟地
盘古开天辟地
最初的世界是混沌的,没有一丝光亮。这个世界上没有高山河流、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鸟兽鱼虫,更没有万物之灵的人类。整个宇宙都紧紧地团在一起,如果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当时的宇宙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鸡蛋。
几亿年过去了,宇宙这个大鸡蛋里发生了变化,世界上第一个生命开始在里面孕育。又过了几亿年,那个生命长成了一个拥有双手双脚、具有思维的生物,外形和现在的人类十分相似,他的名字叫做盘古,一个巨大无比的巨人。盘古在宇宙大鸡蛋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
这一天,盘古突然从睡梦中醒来。他睁了睁眼,发现周围漆黑一片,看不清任何东西。他在“鸡蛋”里面睡的时间太长了,身上的每个关节都在提醒他应该活动一下筋骨。于是,他伸了一下懒腰,可宇宙那坚硬的外壳又把他的手臂挡了回来。他想站起来走走,可是却连头都抬不起来。盘古心中气愤地想:“这个可恶的‘鸡蛋’,束缚我一万八千年了。如今,我想要动一动它都不允许。看来是该想办法除掉这个家伙了。”
想到这,盘古慢慢移动,使自己蹲在“鸡蛋”中的空间里。他抬起那双强壮有力的双手,托住了“鸡蛋”的上半部分,然后使出全身的力气,胳膊使劲往上抬,双腿使劲向下蹬。这很困难,真的,因为那个“鸡蛋”的外壳太坚硬了,但是盘古没有放弃,依然坚持不懈地“挣扎”着,心中只有毁掉“笼子”这一个念头。
努力有了回报,盘古已经听见“鸡蛋”发出细微的破裂声,他知道离成功不远了。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他又加了把劲。突然间,宇宙中传来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随着巨响过后,那个束缚了盘古一万八千年的“大鸡蛋”也破裂了。
混沌和黑暗从“鸡蛋”里面跑了出来,它们在盘古身边晃来晃去,紧紧地缠绕着他。盘古愤怒了,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可恶的东西不肯放过他,于是他决定反击。盘古抡起了铁一样的拳头、抬起了钢一样的腿脚,四处踢打着混沌和黑暗。
混沌和黑暗被盘古打得稀巴烂,慢慢地分离开来。其中,那些比较清而且分量也很轻的东西升了起来,变成了天;那些比较浊而且分量比较重的东西则沉了下去,变成了地。就这样,天和地分开了。
终于有了空间,盘古可以好好舒服一下了。他站了起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他太高兴了,因为再也不用受那个可恶的“笼子”的束缚了,讨厌的黑暗和混沌也不会再来打扰他了。可是,正当他高兴得时候,突然感觉到头被什么东西重重地砸了一下。盘古伸手一摸,心中暗叫不好。原来,本来升起来的天又再一次落了下来,也许它还想重新和大地结合。
这下可激怒了盘古,他想:“现在我把天再撑起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可关键是它还会落下来。不行,我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于是他又一次把天撑了起来。为了不让天和地再一次结合,盘古决定由他来做“擎天柱”,一直到天不再下落为止。于是他手托着天,脚踏着地,威风凛凛地矗立在宇宙中,一顶就是一万八千年。
在这一万八千年里,盘古吃了数不尽的苦。他不能吃饭,因为他的双手要支撑着天,只有那飘进他嘴里的虚无缥缈的雾略略地减轻了他的饥饿感;他不能休息,因为只要他一动,天就会有掉下来的危险,他所能做的只能是偶尔换一换手。
在这一万八千年里,世界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盘古的身子每天都会长长一丈,而天也就随之升高一丈。盘古的身体一天比一天长,天和地的距离也一天比一天长。终于,盘古长成了一个身高九万里的巨人,而天和地的距离也变成了九万里。
九万里的距离够远了,天和地再也不能结合在一起了。盘古看了一下四周,欣慰地笑了笑。他觉得这个世界因为他的努力而不再那么狭小,天和地也因为他的功劳而永远地分开,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不过,他心中还有一丝遗憾。因为世界虽然产生了,可是没有光明、没有水、没有山、没有矿物、没有生物、没有……还有很多东西等着他创造。
盘古没有时间了,也没有能力了。他睁大双眼,呼出了最后一口气,脸上带着微笑,心中怀着遗憾,眼中含着泪水,发出一声巨吼,慢慢地倒下了。
盘古的最后心愿在他临死的时候实现了。天地问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盘古临死前口中呼出的那口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怒吼声变成了天上轰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金光灿烂的太阳;他的右眼变成了柔美皎洁的月亮;他的眼泪变成了大地上的江河;他的眼光变成了闪电。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