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典故/少年版中国经典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本书收录了二百多个中国古代典故,但是相比于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尤其是历史、文学中的典故,只能说是沧海之一粟。不过,这些经过作者精心挑选的典故,仍然能够让读者对中国典故窥豹一斑。如果从事典和语典的二分法来看,本书为了突出故事性,更多地选择了事典,而对于语典则适当挑选其中故事性较强的一部分。另外,许多典故名称同时又是四字成语,因此作者也为尽量避免重复而少收四字典故。这些都体现了本书作者的匠心独运。同时也要提醒读者不要忘记,在本书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典故世界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拥抱。
在某些篇目后面,还有一些延伸阅读的环节。本书共设置了七十个典故的延伸阅读,分为“人物小卡片”“经典小课堂”“逸闻小趣事”“文化小通识”“历史猜猜看”“历史多知道”“诗词巧点拨”等七类,每一类选取十个典故。内容有对正文涉及的人物的简单介绍,尤其是逐渐被今天的读者所遗忘的历史人物,如郦食其、刘伶、萧绎、庾亮等;有对正文故事的延伸,较多涉及人物结局的介绍;有对文中所涉及的诗词的点拨、鉴赏;还有对与正文有关的逸闻趣事的补充、文化常识的介绍,以及针对文章内容提出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等,供读者思考。
作者简介
徐尚衡,常州教育学院教授,传统文化专家。著作、改编作品有《急智故事200篇》《成语学习词典》《中国典故》《梦游死亡谷》《孙子兵法》《资治通鉴故事》等。
目录
《中国典故》导读
阿堵物
阿香车
安乐窝
八叉手
八斗才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拔帜易帜
把臂相托
白龙鱼服
班姬扇
班荆道故
半面妆
伴食宰相
抱佛脚
髀肉复生
卞和泣玉
博士买驴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龟药
不名一钱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为五斗米折腰
仓中鼠
豺狼咬鱼
苌弘化碧
唱筹量沙
掣肘
陈蕃榻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杵臼交
楚材晋用
楚官腰
穿井得一人
吹皱一池春水
大手笔
倒屣迎
貂裘换酒
掉书袋
东床客
东道主
斗酒双柑
夺锦袍
二卵弃干城
二竖为虐
二桃杀三士
反裘负薪
范叔袍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非驴非马
分我一杯羹
风马牛不相及
风声鹤唳
封狼居胥
烽火戏诸侯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负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高阳酒徒
顾曲周郎
观止
管鲍之交
广陵散绝
过五关斩六将
沆瀣一气
濠梁
好好先生
河东狮子吼
涸辙之鲋
华封三祝
华亭鹤唳
黄公垆
黄金台
黄粱梦
黄袍加身
黄庭换白鹅
击碎唾壶
鸡肋
疾风知劲草
骥服盐车
江淹笔
结草
解语花
借东风
金迷纸醉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金针度人
紧箍咒
锦囊诗草
居大不易
君子之交淡如水
开卷有益
看杀卫玠
苛政猛于虎
狂奴故态
烂斧柯
老罴当道
立木为信
梁上君子
辽东鹤
临池学书
刘伶鸡肋
洛阳纸贵
买臣负薪
盲人骑瞎马
每事问
扪虱而谈
孟母三迁
明镜不疲屡照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莫须有
沐猴而冠
南柯梦
南山可移
鸟尽弓藏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牛角挂书
牛衣对泣
攀辕卧辙
庖丁解牛
牝牡骊黄
冯妇
破镜重圆
破天荒
剖腹藏珠
七步才
歧路亡羊
骑鹤上扬州
骑虎难下
杞人忧天
千里姻缘一线牵
千日酒
前度刘郎
钱可通神
黔娄被
强项令
青蚨
青箱学
卿卿我我
请缨
曲突徙薪
染指
绕梁
人面桃花
人琴俱亡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日近长安远
入彀
三寸不烂之舌
三过其门而不入
三人成虎
三折肱
山鸡舞镜
山中宰相
社鼠
生吞活剥
尸居余气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使功不如使过
数典忘祖
司马牛之叹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弹冠相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桃李满天下
天女散花
铁砚穿
停机德
投梭折齿
图穷匕首见
推梨让枣
推敲
退笔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网开一面
唯马首是瞻
文翁化蜀
五日京兆
五十步笑百步
伍员抉目
惜余香
喜折屐
湘妃泪
想当然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许由瓢
言必信,行必果
雁书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然功
野叟献曝
一动不如一静
一饭千金
一客不烦二主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蟹不如一蟹
一字千金
倚马可待
倚门倚闾
薏苡明珠
郢书燕说
咏絮才
优孟衣冠
有脚阳春
愚公谷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云间陆士龙
糟糠之妻不下堂
增兵减灶
杖头钱
执牛耳
掷果盈车
重价求山鸡
竹头木屑
自毁长城
走麦城
《中国典故》阅读挑战赛
参考答案
序言
为少年儿童讲中国故事
莫砺锋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事业中,继承和弘扬优
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
的意义。中华传统文化的普
及工作必须从少年儿童开始
,这已取得教育界乃至全社
会的共识。然而中华传统文
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针
对少年儿童的普及工作究竟
从何处着手呢?大致说来,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器物
文化、制度文化与观念文化
三大类。器物文化,包括与
其共生的科技文化,总是不
断发展、后来居上的。万里
长城曾经有力地抵御了游牧
民族对华夏的侵扰,今天我
们仍可登临长城来感受先民
坚苦卓绝的精神,却不会再
去修筑类似的国防屏障。祖
冲之在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
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而且
保持纪录长达近千年。今天
我们仍会敬仰祖冲之的伟大
成就及科学精神,但现代数
学家借助计算机已将π值推
算到小数点后十万亿位。制
度文化是随着社会进步不断
演变,与时俱新的,从隋唐
至清代,朝廷机构都是分成
六部,但如今的国务院即使
实行大部制,又怎能只设六
个部?历代的书院曾经培养
了无数英才,明代东林书院
里那副“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的著名对联至
今为人传诵,但书院制显然
已经不符合现代的教育体系
。所以当我们继承传统文化
的精华时,最重要的对象应
是观念文化。观念文化是整
个文化体系中最核心的深层
结构,是我们的祖先思考万
事万物所形成的精神产品,
是列祖列宗的意识形态、价
值判断和思想结晶。中华传
统文化中蕴含着无数宝贵的
观念遗产,值得我们继承、
发扬,例如重视自然环境的
生命观,以“民胞物与”的态
度看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既重物质也重精神的价值观
,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保
持对精神境界的希冀;既重
视群体也重视个体的道德观
,使儒家的大公无私与道家
的个性自由形成互补;见贤
思齐的学习态度,愿意学习
并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
;见隐知微的忧患意识,重
视国家、民族的灾难和隐患
而决不讳疾忌医;等等。这
些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
有价值的历史正能量,能为
我们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积极
的思想资源,我们必须让广
大少年儿童及早开始接触它
们。
那么,针对少年儿童的
传统文化教育应该采取什么
方式呢?毫无疑问,主要方
式便是阅读承载着观念文化
精华的历代经典。但是考虑
到少年儿童的古文水平和理
解能力有限,直接阅读原典
具有相当大的困难,我们特
地设计、编写了这套以运用
白话讲述故事为主要方式的
“少年版·中国经典”。众所
周知,“讲故事”是人类文化
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早期人
类为积累经验、传授技能而
发明的重要传播手段。以色
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
在《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
帝》中指出:现代人类的祖
先智人如何能战胜包括尼安
德特人在内的其他同一属的
物种?主要是得益于语言文
字的发明与讲述故事的手段
的进步。正是通过讲述故事
,早期人类才能传播观念,
进而组织人力进行大规模的
合作。在中国文化的范畴内
,“六经皆史”的命题说出了
古代经典皆重在记事的客观
事实。阐述思想、传播观念
固然不一定要通过“讲故事”
,但讲故事无疑是非常有效
的重要手段。孔子有言:“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
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他亲
自撰写《春秋》,是为了“
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
纪”,让后人通过史实来了
解治国理政的道理和辨别是
非的标准。从司马迁到司马
光,后代的优秀历史学家几
乎都将孔子视为撰史的楷模
,《史记》与《资治通鉴》
中的一些内容因此入选本丛
书。史部以外的其他经典,
如《诗经》《论语》《孟子
》《吕氏春秋》等书中也包
含着大量生动的故事,从而
一并入选。需要稍作说明的
是,有些小说、神话类作品
也入选本丛书,它们所讲的
故事可能出于虚构,为何也
能介绍给少年儿童呢?我们
认为,虚构虽然常被看作文
学独有的性质,其实也是历
史学家经常采用的叙事手段
。正如海登·怀特在《后现
代历史叙事学·作为文学仿
制品的历史文本》中所说:
“历史学家可能不愿将其著
作视为从‘事实’到‘虚构’的转
译,但这的确是他们的著作
的一个作用。通过对特定系
列历史事件进行不同的情节
建构,历史学家赋予历史事
件以各种可能的意义,这也
是其文化的文学艺术能够赋
予它们的东西。”比如《史
记》中关于程婴、公孙杵臼
不惜一切代价去挽救“赵氏
孤儿”的动人故事,在《左
传》《国语》中并无记录,
可能是出于司马迁的虚构。
这个故事虽因不符史实受到
后代学者的批评,但它在民
间广泛流传,在元人纪君祥
的笔下成为著名杂剧后,更
是妇孺皆知,影响深远。到
了当代,在京剧、潮剧、秦
剧、豫剧中皆有同名剧目,
深受广大百姓之喜闻乐见。
此外,法国文艺复兴作家伏
尔泰改编而成的《中国孤儿
》,早已使赵氏孤儿的故事
走向世界,成为其他民族了
解中华民族道德观的重要窗
口。所以说包含虚构在内的
叙事是文学家与历史学家共
同拥有的表现方法,不过前
导语
本书是精选细编而成的中国古代著名典故故事集合。常州教育学院徐尚衡教授甄选常用的、故事性强的典故,进行了重构阐释。收入的篇目是优中选优,萃中拔萃,基本代表了中国古代典故的精华。书稿中的每一条典故都包括释义、出处、例句、故事四个部分,文献功夫扎实深入,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充满艺术性和可读性。作者用通俗典雅的语言赋予中国典故以新的生机,希望读者阅读这本书后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享受语言美感的陶冶,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进而激发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主编并作序,南京大学文学院侯承相博士担任导读,设计历史多知道、人物小卡片、诗词巧点拨、经典小课堂、文化小通识等知识延伸栏目,巩固阅读成效、发散阅读思维,引导读者做开放性的阅读探索。
精彩页
阿堵物
【释义】
阿堵:六朝、唐时的口语,“这个”的意思。这个东西,这个玩意儿。钱的隐语。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夷甫晨起,见钱阂(hé, 阻隔)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例句】
郑磊《谈谈以“阿堵物”服人》:“本文开篇以阿堵物服人,不过是个玩笑。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是情,是理,是情理。”
【故事】
晋代的王衍,字夷甫,喜清谈。他曾担任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令, 在职期间,不理事务,专门谈论《老子》《庄子》。有时候觉得自己刚才说的不妥,便马上更改。偶尔一次倒也罢了,他却经常如此,因此世人称他为“口中雌黄”。
这个“口中雌黄”虽然说话没个准数,人品倒还不错,后来做上了宰辅,口碑也还可以。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仗势敛财。
王衍的妻子郭氏,跟皇后贾南风沾亲,凭借皇后的权势,搜刮财物无数。王衍对郭氏的所作所为很不满,可是拿她没有一点儿办法。为了保持自己的清誉,王衍口中从来不提“钱”字。郭氏心里很不是滋味, 心想:我挣钱给你用,你倒假装清高!她想尽一切办法,硬要王衍把这个“钱”字说出来,试了好多次,都没有达到目的。
有一天,郭氏又想出个主意。她趁王衍晚上熟睡以后,令婢女绕床摆了一圈钱,让王衍第二天醒来以后无法从钱堆里走出来。王衍早晨起来,看到围在床四周的钱,便把婢女唤来,指着床前的钱恼怒地说:
“把这些阿堵物都拿走!”王衍就是不肯说“钱”字,这一次郭氏又输了。这事很快就传了出去。从此以后,“阿堵物”便成了“钱”的隐语,
并且带有轻蔑的意味。
【历史猜猜看】
在这则故事中,王衍口不言钱,与他专喜阅读、谈论《老子》《庄子》有关,同学们可以猜猜看这其中有何关联吗?
阿香车
【释义】
阿香推的雷车。比喻雷声。
【出处】
《搜神后记》:“向一更中,闻外有小儿唤‘阿香’声,女应诺。寻云:‘官唤汝推雷车。’”
【例句】
王安石《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若木昏昏末有鸦,冻雷深闭阿香车。”
【故事】
东晋永和年间,有个姓周的富豪想在京城谋个一官半职,没料想在京多年,一事无成。他渐渐心灰意懒,打算返回老家义兴(今江苏宜兴),就此度过余生。
思乡的念头一起,京城再也待不下去了。说走就走,周姓男子骑着马,带着两个仆人踏上归途。一行人快马加鞭,来到一座高山面前, 周姓男子思家心切,想多赶点路,打算翻过这座山再寻找住处。太阳渐渐下山,主仆三人迷了路,在山里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出山的路。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周姓男子不免有些心慌。
转过一处山角,他们看到一处院落,院子里是新建的茅屋,主仆三人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今晚不会露宿荒野了!
这时候,一位面目清秀、衣裳整洁、十六七岁的姑娘走了出来。那姑娘看到他们三人有些惊讶,说:“天快黑了,前面的村子还很远, 临贺(今广西贺州)怎么能够赶到呢?”
临贺?周姓男子听了,有点儿摸不着头脑,暗暗想道:我是回义兴呀,到临贺去干吗?!他也不便多说,只是向那姑娘行了个礼,说:
“小姐,我们几个迷了路,想在你这里借宿一晚。”那姑娘倒也爽快, 立即答应下来。
姑娘给三人做饭,做好以后,三个饥肠辘辘(lù lù)的人将饭菜一扫而光。吃完以后,姑娘又忙着给他们收拾房间,安排他们住下。
夜半时分,半睡半醒的周姓男子忽然听到门外有人轻声喊道:“阿香!阿香!”随后听到那姑娘应了一声。门外的人又说:“阿香,我奉命前来喊你去推雷车。”姑娘又应了一声,跟着来人走了。那天夜里,雷声阵阵,大雨倾盆,直到黎明时分天才放晴。周姓男子暗暗吃惊,寻思道:这个名叫阿香的姑娘莫非是下凡的天神?
天亮时分,姑娘回来了。周姓男子不敢说破,向姑娘告辞。走出不远回头一看,哎呀,这里哪有什么院落,分明是一座新坟!
煞是奇怪,谋官多年未成,周姓男子到家不久京城便传来消息,他已经被朝廷任命为临贺太守。他猛然想起,那天姑娘说过:“天快黑了,前面的村子还很远,临贺怎么能够赶到呢?”那姑娘究竟是鬼还是神,他实在无从得知。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