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道德经》是中国思想的重要来源,古人对《道德经》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古人不重视文章结构的分析,只注重句读和训诂,因而对《道德经》的整体结构以及各章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让《道德经》思想显得非常庞杂,甚至对第一章的断句这样的问题都出现分歧。本书用较大的篇幅对《道德经》的整体结构和各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每章进行详细的解读。因此,本书不仅让《道德经》的整体思想和各章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而且对每章的解读也更加合理,让类似第一章断句这样的问题迎刃而解。 作者简介 胡叔宝,湖北省英山县人,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西思想会通问题的研究。出版专著有《契约政府的契约规则》、《<道德经>释义》、《<庄子>释义》、《<大学>释义》等。 目录 绪言 凡例 第一部分 《道德经》结构分析 一、道篇结构分析 (一)悟道 1.什么是道 2.三个悟道环节的含义 3.对三个悟道环节含义的类比阐释 (二)修道 1.修道纲要 2.个人性修道环节 二、德篇结构分析 (一)德篇纲要 (二)上德社会 (三)下德社会 (四)上仁社会 (五)上义社会 (六)上礼社会 第二部分 各章 解读 一、道篇各章解读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参考书目 序言 一、本书中的《道德经 》原文以中华书局2014年 11月版《老子道德经注》 (王弼注、楼宇烈校释)为底 本,有不同版本且作者认 同的就加以注释。 二、第一部分《道德经 》结构是为了帮助读者更 好地理解《道德经》的整 体写作思路,是本书的重 点。 三、第二部分对《道德 经》每一章进行段落划分 ,并逐段进行翻译、解说 ,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第 一部分的内容。 四、如果不同的版本对 某些字词的注释不尽相同 ,作者就根据自己的理解 采用最适当的注释,或者 直接给出自己的解释。 五、对生僻字注音用小 括号标明,如微(jiao)。对 于存在争议的,就采纳 较 为通行的读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