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第2卷现实主义)(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蒋承勇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追踪现实主义发展史,将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思满界定为“现代现实主义”,着重以现代性与理性精神为切入口,从科学理性与求真精神、实证理性与写实精神、实用理性与社会功能、理性书写与审美禀赋等层面展开深度阐释,探究其本原性内汤与特质及其多种“变体”。本书达到了文学现实主义问题研究的新高度,有很强的开拓性,对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实践均有重要参考与借鉴价值。
目录
导论 “说不尽”的“现实主义”
第一章 现代现实主义:渊源与缘由
第一节 “从摹仿现实主义”到“现代现实主义”
第二节 工业革命与现代现实主义
第三节 社会转型、价值观念演变与现代现实主义
第四节 科学精神与现代现实主义
第五节 印刷技术、图书市场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
第六节 现代现实主义与“现代性”
第七节 现代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矛盾中的勾连
第二章 现代现实主义文学谱系
第一节 法国现代现实主义
第二节 英国现代现实主义
第三节 俄国现代现实主义
第四节 德国及北欧现代现实主义
第五节 美国现代现实主义
第三章 科学理性与现代现实主义“求真”精神
第一节 科学繁荣与“小说的世纪”
第二节 西方“小说”及其“真实”观念之嬗变
第三节 科学精神对“求真”意识的催化
第四节 类比方法与“求真”精神的彰显
第五节 现代现实主义“求真”之历史新刻度
第六节 现代现实主义“求真”之偏狭与迷失
第四章 实证理性与现代现实主义“写实”传统
第一节 “实证”与“写实”
第二节 “写实”与“主义”
第三节 “写实”传统与马恩文艺思想
第四节 “写实”与“真实”
第五节 “镜”→“灯”→“屏”:颠覆抑或融合?
第六节 “写实”传统的当代价值
第五章 实用理性与现代现实主义之“社会功能”
第一节 实用理性与文学社会功能
第二节 “社会功能”说考论———从古希腊到18世纪
第三节 “非功利”之功利性:浪漫主义对现代现实主义的精神传递
第四节 现代现实主义与文学之社会功能
第五节 “功利性”之言说:从现代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
第六章 理性书写与现代现实主义的审美禀赋
第一节 人物塑造:“环境-性格型”典型及其他
第二节 情节结构:事理逻辑与线型结构及其他
第三节 叙述方法:从叙“事”、叙“情”到叙“心”
第七章 理性传统与西方文学
第一节 “理性”源流之考辨:从古希腊至18世纪
第二节 古典主义与文学理性主义
第三节 启蒙理性与启蒙文学
第四节 感性的“浪漫”与理性的“写实”
第五节 自然主义与理性的淡出
第六节 现代主义文学与非理性人本意识
第七节 理性之变奏
第八章 现代现实主义与文学理性精神
第一节 在理性与感性的天平上
第二节 追寻新的理性
第三节 文学不能没有理性
余论 “无边”的“现实主义”
参考文献
主要人物、术语、作品中外文对照表
后记
序言
与本土文学的演进相比
,现代西方文学的展开明显
呈现出“思潮”“运动”的形态
与持续“革新”“革命”的特征
。工业革命以降,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
美主义、象征主义、颓废主
义,以及20世纪现代主义诸
流派如烟花般缤纷绽放,一
系列文学思潮和运动在交叉
与交替中奔腾向前,令人眼
花缭乱、目不暇接。先锋作
家以激进的革命姿态挑衅流
行的大众趣味与过时的文学
传统,以运动的形式为独创
性的文学变革开辟道路,愈
发成为西方现代文学展开的
基本方式。在之前的文艺复
兴及古典主义那里,这种情
形虽曾有过最初的预演,但
总体来看,在前工业革命的
悠闲岁月中,文学演进的“
革命”“运动”形态远未以如
此普遍、激烈的方式进行。
毫无疑问,文学思潮乃
19世纪开始的现代西方文学
展开中的一条红线;而对19
世纪西方文学诸思潮的系统
研究与全面阐发,不惟有助
于达成对19世纪西方文学的
准确理解,而且对深入把握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
代主义思潮亦有重大裨益。
从外国文学学科体系、学术
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角度
看,研究西方文学思潮,是
研究西方文学史、西方文论
史乃至西方思想文化史所不
可或缺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
程,这也正是本项目研究的
一个根本的动机和核心追求

一、文学思潮研究与比
较文学
所谓“文学思潮”,是指
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思
潮影响下形成的具有某种共
同思想倾向、艺术追求和广
泛影响的文学潮流。一般情
况下,主要可以从四个层面
来对某一文学思潮进行观察
和界定:其一,往往凝结为
哲学世界观的特定社会文化
思潮(其核心是关于人的观
念),此乃该文学思潮产生
、发展的深层文化逻辑(文
学是人学)。其二,完整、
独特的诗学系统,此乃该文
学思潮的理论表达。其三,
文学流派与文学社团的大量
涌现,并往往以文学“运动”
的形式推进文学的发展,此
乃该文学思潮在作家生态层
面的现象显现。其四,新的
文本实验和技巧创新,乃该
文学思潮推进文学创作发展
的最终成果展示。
通常,文学史的研究往
往会面临相互勾连的三个层
面的基本问题:作品研究、
作家研究和思潮研究。其中
,文学思潮研究是“史”和“
论”的结合,同时又与作家
、作品的研究密切相关;“
史”的梳理与论证以作家作
品为基础和个案,“论”的展
开与提炼以作家作品为依据
和归宿。因此,文学思潮研
究是文学史研究中带有基础
性、理论性、宏观性与综合
性的系统工程。“基础性”意
味着文学思潮的研究为作家
、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提
供基本的坐标和指向,赋予
文学史的研究以系统的目标
指向和整体的纲领统摄;“
理论性”意味着通过文学思
潮的研究有可能对作家作品
和文学史现象的研究在理论
概括与抽象提炼后上升到文
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层面;
“宏观性”意味着文学思潮的
研究虽然离不开具体的作家
作品,但又不拘泥于作家作
品,而是从“源”与“流”的角
度梳理文学史演变与发展的
渊源关系和流变方式及路径
、影响,使文学史研究具有
宏阔的视野;“综合性”研究
意味着文学思潮的研究是作
家作品、文学批评、文学理
论、美学史、思想史乃至整
个文化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集成。“如果文学史不应满
足于继续充当传记、书目、
选集以及散漫杂乱感情用事
的批评的平庸而又奇怪的混
合物,那么,文学史就必须
研究文学的整个进程。只有
通过探讨各个时期的顺序、
习俗和规范的产生、统治和
解体的状况,才能作到这一
点。”①与个案化的作家、
作品研究相比,以“基础性”
“理论性”“宏观性”与“综合
性”见长的西方文学思潮研
究,在西方文学史研究中显
然处于最高的阶位。作为西
方文学史研究的中枢,西方
文学思潮研究毋庸置疑的难
度,很大程度上已然彰显了
其重大学术意义。“批评家
和文学史家都确信,虽然古
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
义这类宽泛的描述性术语内
涵丰富、含混,但它们却是
有价值且不可或缺的。把作
家、作品、主题或体裁描述
为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或现
实主义的,就是在运用一个
个有效的参照标准并由此展
开进一步的考察和讨论。”
①正因为如此,在西方学界
,文学思潮研究历来是屯集
研究力量最多的文学史研究
的主战场,其研究成果亦可
谓车载斗量、汗牛充栋。
19世纪工业革命的推进
与世界统一市场的拓展,使
得西方资本主义的精神产品
与物质产品同时开启了全球
化的旅程;现代交通与传媒
技术的革命性提升使得世界
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联结的
村落,各民族文化间的碰撞
与融汇冲决了地理空间与权
力疆域的诸多限制而蓬勃展
开。纵观19世纪西方文学史
不难发现,浪漫主义、现实
主义等西方现代诸思潮产生
后通常都会迅速蔓延至多个
国家、民族和地区。新文化
运动前后,国门洞开后的中
国文坛上就充斥着源自西方
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文
学思潮的嘈杂之声;寻声迷
踪还可见出,日本文坛接受
西方现代思潮的时间更早、
程度更深。在全球化的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4: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