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1866-1940),字式如、叔蕴、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松翁。祖籍浙江省上虞县永丰乡,出生于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国近代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现代农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
本书为罗振玉对自己生平经历的概述、为多部作品撰写的序跋,以及他的学术主张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罗振玉自述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罗振玉 |
出版社 | 泰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罗振玉(1866-1940),字式如、叔蕴、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松翁。祖籍浙江省上虞县永丰乡,出生于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国近代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现代农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 本书为罗振玉对自己生平经历的概述、为多部作品撰写的序跋,以及他的学术主张等。 作者简介 罗振玉(1866-1940),字式如、叔蕴、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松翁。祖籍浙江省上虞县永丰乡,出生于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国近代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现代农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他以满清遗老身份追随溥仪,曾任伪满洲国政要及“监察院”院长。他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对中国科学、文化、学术颇有贡献。 目录 集蓼编 扶桑两月记 五十日梦痕录 上虞罗氏枝分谱(摘) 《读碑小笺》叙 《眼学偶得》叙 《殷虚书契前编》序 《殷虚书契后编》序 《呜沙石室佚书》序 《流沙坠简》序 《国学丛刊》序 《赫连泉馆古印存》序 《石鼓文考释》序 《古明器图录》序 《西陲石刻录》序 《西陲石刻后录》序 《广陵冢墓遗文》序 《海外贞珉录》序 《雪堂金石文字跋尾》序 敦煌本《尚书释文》残卷跋 日本唐写本古文《尚书·周书》残卷跋 北宋天圣本《齐民要术》残本跋 《丁戊稿》序 《松翁近稿》序 《丙寅稿》序 《增订碑别字》跋 《王忠悫公遗书》序 《辽居稿》序 《汉两京以来镜铭集录》序 《辽居乙稿》序 《辽居杂著》序 《辽居杂著乙编》序 《松翁未焚稿》序 《劳尚书年谱》序 《后丁戊稿》序 《三代吉金文存》序 《贞松堂吉金图》序 升文忠公《津门疏稿》序 《斗南存稿》序 《冷吟诗集》序 《江苏师范学堂一览》序 《佣庐日札》序 《云窗漫录》序 《陆诗授读》序 《车尘稿》序 《殷商贞卜文字考》序 日本古写本《华严音义》跋 《本朝学术源流概略》序 《雪堂所藏金石文字簿录》序 《松翁近稿补遗》跋 《雪堂校刊群书目录》跋 《亡儿遗著目录》跋 序言 一、本书收录了作者的 相关经典文章或片段,主要 展现了作者的学术历程或情 感操守等。 二、将所选文章改为简 体横排,以适应当代的阅读 习惯。所选文章尽量依照原 作,以保持文章的时代原貌 ,有些地方参照当下最新的 整理成果进行了适当修改。 三、所选文章没有标题 或者标题重复的,编辑时另 行拟加或改拟。个别文章为 相近内容之汇辑,另拟新题 。 四、对有些当时使用的 文字,如“的”“地”“得”“化钱 ”“记帐”等,均一仍其旧。 导语 本书是罗振玉的自述文集。他以满清遗老身份追随溥仪,曾任伪满洲国政要及“监察院”院长。他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对中国科学、文化、学术颇有贡献。 精彩页 集蓼编 幼罹穷罚,壮值乱离,颠沛余生,忽焉老至。念平生所怀,百未一偿,而忧患历更,譬如食蓼之虫,甘苦自喻。初不必表白于人,惟念儿子辈丁此身世,阅历太疏,故书以示之,用资借镜。我虽学行远愧昔贤,亦粗足为后昆表率。且自叙语皆质实,较异日求他人作表状,以虚辞谀我,不差胜乎?辛未秋,贞松老人书于辽东寓居之岁寒堂。 予家自先曾祖由上虞侨寄淮安,至予凡四叶。同治丙寅六月二十八日子时,生于淮安南门更楼东寓居,乳名玉麟。稍长,先府君名之日宝钰。后赴绍兴应童子试,乃改名振钰,字之日式如。入学后,又改名振玉,字叔蕴。上有两兄,予行居第三。生而赢弱,五岁始免乳。是年入塾,从山阳李岷江先生(导源)受学。一岁之中,病恒过半,故读书之时少。但先王妣方太淑人督课严,非病卧床蓐,亦令在塾静坐,听诸兄读书,往往能默记。七八岁,师为诸兄讲授,遂略通文义。师赏其早慧而虑其不寿,谓先府君曰:“此子若得永年,异日成就必远大。”先王妣亦器异之过诸孙。 先王妣治家严肃,予幼时生长春风化雨中,故性至驯顺,不为嬉戏,以多病。九岁始毕四子书,十三始竟《易》《诗》《书》三经。盖十岁后,病日有加,辍读之日多。是时初学为诗文及小论,师颇赏其有藻理。十四五读《礼记》《春秋》,尚未竟,十六乃习制举文。是岁三月,先府君送两兄返里应童子试,命偕往,时八股文甫作半篇耳。途中病作,至杭而剧。盖平日尝病喉肿,至是复大作,水浆不能下咽者十九日。延淮安医吴朴臣治之,下以大黄,得大便,乃能食饮。病时,学使太和张霁亭先生(沄卿)已定期案试绍兴,先府君欲令仆送两兄返里就试,留伴予在杭医疗。适孝贞皇后上殡,国恤停试,而予病亦愈,乃以五月初赴绍应试。试毕,先伯兄入上虞县学第二十四名,予第七名。 入学之年,予制举文尚未成篇,临试强为之,疑必不入格。正场前考经古试《卢橘夏熟赋》,学使置予卷第一。寻疑童试不应有此作,乃拆弥封,见年方十六,益疑之。正场提堂面试,并出赋卷令讲释。无误,疑始释。试毕,偕诸生面谒师,询平日所学甚悉,并告以致疑之事。且勉之曰:“予历试诸郡,未见才秀如子者。然子年尚幼,归家多读书,以期远到,不必亟科名也。”呜呼,师之所以期予者厚矣! 是年,先府君以质库折阅,逋负山积。及试毕返淮安数月,得藩司檄,委署江宁县丞,遂往就职,兼谋避债,携仲兄侍左右。以伯兄天资淳厚,乃命予佐先妣主家政。予少时足不逾书塾,罕接外人。至是,府君将债单并令司田租者山阳程西屏,一一与予接洽。予阅单不胜惶骇,汗出如浆。初见司田租者,如接大宾,几不能措一辞,久乃相习。予自揣才力恐不能胜,然但可以纾府君之急,不敢不唯唯。于是毕生忧患自此始矣。 先伯兄、仲兄均幼聘清河王氏女,是年倩冰人来催娶,先妣以两兄均年长,勉应之,遂诹吉。季冬,典质将事,杼柚已空。至除夕之晨,先妣至予书斋,谓:“岁暮祀先,尚萧然无办,命速为计。”因相对雪涕。予乃急奔走称贷,至日昃,乃得钱四千,于是始度岁。明年三月,长姊嫔于山阳何氏,又黾勉将事。此为予男女兄弟婚嫁之始,以后间岁有之。加以债家日聒于前,有携家坐索、累月不去者。于是先妣心力尽瘁无余矣,哀哉! 光绪壬午为乡试大比之年,力不能赴试。先府君以日者推予命,谓当得科第、官京曹,谕勉为此行,乃同伯兄往试。毕,纡道至白下、省视先府君,因流览书肆,见粤刻《皇清经解》,无力购买。灯下为先府君言之,府君乃以三十千购以见赐。予自入邑庠为弟子员,自惭经书尚未毕,乃以家事暇补习。至是得此书,如获异宝。闻先辈言“读书当一字不遗”,乃以一岁之力读之三周,率日尽三册。虽《观象授时》《畴人传》诸书读之不能解,亦强读之。予今日得稍知读书门径,盖植基于是时也。 予自习训诂、考订之学,于制举文未能兼骛。然以先府君属望殷,遂从山阳杜宾谷先生(秉寅)受学。家事旁午,两月间才作三艺。其一为“肫肫其仁”三句。予详审书旨,意谓“其渊”“其天”乃状仁之高深,仁无可象,故以“天”“渊”喻之,犹“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亦喻道之高深,上下无所不届。先生极赞文字之佳,而谓三句当平列,方合作法。予乃嗒然若丧,益知所谓中式之难。越数科,至戊子再试,归而大病濒死。自是乃绝迹于棘闱矣。 予自十七岁始,率晨兴即接见债家,奔走衣食,晚餐后始得读书。每夕贮膏盈盏,复贮膏他器以益之。及盏与器中膏尽,则晨鸡已唱矣,始匆匆就寝一小时而兴。如是者一年。癸未夏,乃得不寐疾,每一暝目,则一日间语言行动辄历历于方寸间,往而复来。贫不能谒医,任之自然,赢瘠日甚,至翌春乃渐愈。先妣及先伯兄疑有他故,急为议婚。及次年孟夏,首妻范淑人来归。予时尚不知床箦间事,于是前疑乃释。 予授室后,不寐病初愈,且资禀素弱,读放翁“小炷留灯悟养生”之句有所会,故未逾月即别置小榻独宿,后遂以为常。室小仅方丈许,每夕读书,榻上置卷帙。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