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一个下级军官平定乱世终成一代开国帝王;止乱治世,一介武夫一路逆袭开启文臣治国政治格局。
本书是一部通俗类历史读物,描写了北宋开国史上的精彩片段和生动细节。赵匡胤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开始了他统一南北的战争,生动叙述了大宋开国前后有料有趣的历史事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宋王朝诞生记/王朝的诞生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史泠歌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陈桥兵变,一个下级军官平定乱世终成一代开国帝王;止乱治世,一介武夫一路逆袭开启文臣治国政治格局。 本书是一部通俗类历史读物,描写了北宋开国史上的精彩片段和生动细节。赵匡胤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开始了他统一南北的战争,生动叙述了大宋开国前后有料有趣的历史事件。 作者简介 史泠歌,河北大学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铜仁学院教授,河北大学岳飞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宋史学会会员,贵州省史学会理事,铜仁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铜仁学院中国民族史创新团队成员。 出版《宋代皇帝的疾病、医疗与政治》《岳家军研究》,古籍整理《秀水闲居录》(《全宋笔记》第9编第1册),《宗泽李纲评传》(与王曾瑜先生合著)等专著。 近五年来发表的论文有:《论宋朝遥郡官叙迁》《从三衙管军地位的下降看宋朝的重文抑武》,《中原文化研究》2022年第3期,2021年第3期。《评王嘉川〈胡应麟年谱长编〉》(与王曾瑜先生合著),《理论与史学》第7辑。《论岳飞与杜充的关系》,《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爱国正气震古烁今——纪念岳飞诞辰915周年》,《华中国学》,2020年10月。《岳家军的提举一行事务》,《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2期。2017年与2020年获得铜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 目录 引言 五代纷争止于宋 第一章 军营中成长 第一节 夹马营中的少年 一、香孩儿出生 二、籍贯本幽州 三、学文又习武 第二节 投军郭威帐下 一、游復州王彦超失礼 二、短时依随州董宗本 三、北上从军讨李守贞 第二章 仕后周屡立战功 第一节 郭威被疑建后周 一、郭威起兵 二、后周建立 三、柴荣即位 第二节 随世宗“开拓天下” 一、攻打后蜀 二、世宗亲征南唐 三、清流关一战,赵匡胤威名日盛 第三节 世宗亲征淮南 一、再攻寿州 二、赵匡胤六合大败南唐军 三、征战濠泗州 第三章 陈桥兵变披黄袍 第一节 世宗英年早逝功败垂成 一、世宗北征 二、世宗突然病逝 第二节 充分准备谋兵变 一、联络禁军将领 二、赵普等幕僚的谋划之功 三、用谶纬助兵变 第四章 改元建隆立赵宋 第一节 柴宗训禅位 一、韩通被杀 二、范质被迫认可兵变 第二节 巩固新政权 一、论功行赏 二、稳定军心 三、留用后周官员 第五章 加强集权固一统 第一节 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 一、破上党,平李筠之叛 二、郭崇等臣服 三、征维扬诛灭李重进 第二节 释兵权维护稳定 一、藩镇之祸源起 二、罢宿将典兵权 三、削弱节度使权力 第六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第一节 挥师南下袭占荆湖 一、高氏割据荆南 二、湖南张文表叛乱 三、袭取荆南 四、继平湖南 第二节 两路分兵灭后蜀 一、孟氏据蜀 二、西征后蜀 三、孟昶出降 第三节 扫平南汉刘鋹降 一、南汉主拒不臣服 二、征伐南汉 第四节 水陆并进灭南唐 一、宋太祖蓄谋已久灭南唐 二、兵分两路攻伐南唐 三、李煜出降 后记 序言 五代纷争止于宋 公元618年,李渊做了皇 帝,定都长安,建立了辉煌 的大唐王朝。这个由关陇贵 族建立的帝国,国力强盛, 经济繁荣,文化灿烂,享誉 世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 唐前期沿袭隋制,继续 实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均田 制使得少地或无地的农民多 少能分占到一些土地,促进 了唐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 展。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唐 朝继续发展和充实始于西魏 的府兵制度,府兵成为防备 外患、镇压人民的主要军事 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为支撑强盛的大唐帝国 两大支柱的均田制和府兵制 ,终于在武则天、唐玄宗时 期崩溃了,两税法、募兵制 应运而生。 唐朝中后期,募兵制逐 步发展扩大,包括节度使、 节度观察留后、防御使、团 练使和刺史的军阀制度形成 ,并进一步发展。唐玄宗开 元后,中央权力渐渐削弱, 节度使等地方军阀权力不断 扩大,节度使不仅管军事, 其管辖区域内的民政、财赋 、司法、监察等事务,亦渐 归节度使掌管了,原本属于 中央政府管理的军职升迁之 权,亦归为节度使之手。 藩镇割据成为唐王朝灭 亡的重要原因。天祐四年( 907年),唐哀帝被迫退位 ,藩镇之一的朱温即皇帝位 ,国号大梁,史称后梁 (907-923年)。李克用之 子李存勖建立的后唐(923 -936年)、石敬瑭建立的后 晋(936-947年)、沙陀人 刘知远建立的后汉(947- 950年)、郭威建立的后周 (951-960年)相继在历史 舞台上亮相,可谓你方唱罢 我登场,一幅乱糟糟、闹哄 哄的军阀混战争权丑剧全面 展开,成为唐代藩镇的延续 。直到公元960年,后周大 将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后 周孤儿寡母的政权,建立了 大宋,之后进行由南至北的 统一战争,才结束藩镇割据 的局面。 导语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18帝,享国319年。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1125年金朝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1127年,康王赵构建立南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后记 一、大宋立国,顺应历 史潮流 自唐代后期开始的军阀 混战,百年不断。在大大小 小的军阀不断争权夺利的战 争中,最可怜、最痛苦、最 无助的是广大人民,不仅要 承担沉重的徭役与兵役负担 ,而且生命与财产安全得不 到丝毫保障。军阀们攻城略 地后纵兵夺市,抢劫百姓财 物,甚至残忍地杀害无辜百 姓,成为常态。史书中相关 记载很多,看得人心惊肉跳 。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 》中,抨击中国古代封建礼 教“吃人”,唐末五代时的军 阀,更是将百姓作为食物吃 掉,是真的“吃人”。例如唐 信宗光启三年(887年), 庐州刺史杨行密为争夺扬州 ,围攻扬州城半年,城内食 物殆尽,居民被守军抢掠到 市场售卖,如待宰的猪羊般 被驱戮屠割。赵思绾叛乱时 ,被后汉大军包围的长安城 中无食,赵思绾令叛军取妇 女儿童为军粮,日计数而给 之,每次犒军,动辄屠杀数 百人为食。百姓如蝼蚁,被 杀和明天不知哪一个先到来 ,在这种充满绝望的惨境中 ,遑论什么农业生产,经济 发展! 明人罗洪先说:“宁为太 平犬,莫作乱离人”之语, 十分适用于五代。惨遭军阀 蹂躏,饱受离乱之苦的人民 希望结束战乱,渴望和平的 生活,统一是广大人民群众 的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趋势。在历史的大潮中, 赵匡胤顺势而为进行统一战 争,成为站立在时代潮头的 弄潮儿。 乾德元年(963年),举 行南郊大礼前,赵匡胤对宰 相范质说:“中原多故,百 有余年,礼乐仪制,不绝如 线。”战乱中,记载礼仪的 典籍多散落,范质等只找到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的《南郊 卤簿字图》,反复考证后, 才制定出《南郊行礼图》。 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中 国古代所强调的“仓廪实而 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只能在和平统一的环境中 实现。 自宋太祖开始,大宋经 历了百年来较为和平的局面 ,为人口不断繁衍发展提供 了社会基础。自宋初开始, 境内户口一直在增长:宋太 祖开宝九年时(976年), 户数为3090504户;宋太宗 至道三年(997年),户数 4132576户;宋真宗天禧五 年(1021年),户数 8677677户;宋仁宗嘉祐八 年(1063年),户数 12462317户;宋徽宗大观 四年(1110年),户数达 到了20882258户,可见宋 代“生齿之繁”。自宋仁宗时 ,人口已经高于两汉人口最 高的五千万;宋徽宗时,人 口远远超过了唐玄宗时的六 千万,是宋代生产发展的决 定性因素。 农业的高度发展,人口 的大量增加,使得宋代农业 劳动生产率超过了以前的任 何时期。农业的发展,为手 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原料 ,促进了官私手工业的发展 ,尤其是私人手工业,如纺 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等 等,不论是规模、分工、技 术,还是从事生产的手工匠 人的数量上,以及生产产品 的数量与质量上,都远远超 过前代。称宋代发生了中世 纪的“经济革命”也好,还是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第二个 马鞍形的高峰也罢,都表明 宋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 最技术创新的国家,没有之 一。 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 件,以宋太祖为首的皇帝们 的提倡与重视也非常重要。 例如建隆元年(960年)春 ,赵匡胤大宴群臣,君臣方 就座,春雨突然就从天而降 ,助兴跳舞的宫人花容失色 ,赵匡胤也很扫兴。宰相范 质却说:“今年麦子必然丰 收。”春雨贵如油,赵匡胤 满脸喜色,命令给众大臣的 酒杯斟满酒,君臣为粮食能 丰收痛饮,宴会至夜方散。 再如宋太祖在皇宫后苑中种 植水稻,进行农业实验等, 并向京外推广。 赵匡胤去关中游历,一 次回洛阳途中路过华山脚下 ,醉卧田间,醒来看到明月 高挂,两句诗脱口而出:“ 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 万国明。”性喜文艺的赵匡 胤还曾作《咏初日》:“太 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 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 退群星与残月。”此诗虽然 文辞不算精致,对仗不甚工 整,但气势确实宏大。这也 说明赵匡胤也是能舞文弄墨 的。在行军打仗的空闲时间 ,性喜文艺的赵匡胤亦手不 释卷,听闻哪里有奇书,不 惜重金购买。 赵弘殷曾经教导儿子们 说:“惟文与武,立身之本 也。”赵匡胤爱读书,与父 亲赵弘殷的教导也密切相关 。后周显德年间,跟随世宗 攻打淮南时,有人向世宗诬 告赵匡胤说:“赵某下寿州 ,私所载凡数车,皆重货也 。”世宗遣使前去察看,赵 匡胤的数车行李中哪里有什 么“重货”,除了数千卷书外 ,再无他物。世宗得报后, 亟召赵匡胤,他说:“卿方 为朕作将帅,应当训练坚强 善战的军队,来开疆辟土, 用书能做什么!”赵匡胤顿 首回答:“臣无奇谋辅佐陛 下,常常担心自己有负重托 ,所以收集书闲时来读,希 望能开阔眼界,增加自己的 智谋。”世宗赞同道:“善! ” …… 自开国初,宋朝已经显 露出高度中央集权、高度皇 帝集权的苗头,仅以军事行 动为例:宋军攻打南唐时, 宋太祖担心驻守金陵城南的 宋军被南唐军偷袭,下诏令 潘美转移宋军,结果是南唐 军偷袭扑空,说明宋太祖的 判断正确 精彩页 唐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终于在唐僖宗时爆发了唐末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历时十年的黄巢起义(乾符元年至中和四年,即874年-884年),终以失败而告终。在与唐军的作战中,很多农民军将土战斗到最后一刻,直至牺牲;可是起义军中的投机分子、动摇分子看到起义军大势已去,开始为自己寻找后路了,其中就有大将、同州防御使朱温。朱温杀害起义军将领,向唐僖宗投降,唐僖宗封朱温为右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朱全忠。朱全忠的名字虽好,可是他既不忠于原来的农民军领袖黄巢,也不忠于唐王朝,只热衷于将自己的权力最大化。成为宣武(镇汴州浚仪县,今河南开封)、宣义(镇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天平(镇郓州须昌)、护国(即河中,镇河中府河东县,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四镇节度使的朱全忠,是唐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唐末五代的军阀混战中,河中节度使、仕历后唐与后晋的武将安重荣曾说过:“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安重荣之语,既说明五代时期想做皇帝的军阀很多,也说明这些军阀取得皇帝之位靠的是人数众多,且战斗力强大的军队。这些携妻带子居住在军营中的职业军人里,就有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 第一节 夹马营中的少年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洛阳北靠巍峨的太行山脉,坐拥黄河天险,境内山川丘陵交错,黄河、洛河、伊河、涧河、汝河等从境内流过,唐代诗人萧德言的“三河分设险,两崤资巨防”之诗句,便是洛阳地形险峻的生动写照。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便有先民在此居住、生活,洛阳还是夏王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自商代后,多个王朝定都于此。 隋唐时开凿的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的大运河,就是以洛阳为中心,“万国趋河洛”的唐诗,形象地刻画了洛阳的繁华与交通的便利。洛阳地理位置的战略重要性与交通优势,使得它成为与唐朝首都长安并列的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黄巢在曹州(治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濮州(治甄城,今山东甄城北)发动起义,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朱存与弟朱温都参加了起义军。朱温作战勇敢,屡立战功,黄巢军攻下长安后,以朱温为同州防御使(治冯翊,今陕西大荔县)。朱温根据当时的形势判断黄巢必败,遂杀监军严实与大将胡真、谢瞳等人,向唐僖宗投降。随着朱温军事实力的不断扩大,他不甘心只做节度使,终于在907年四月逼迫唐昭宗退位,建都大梁(即汴州,今河南开封市),改元开平元年,史称后梁,朱温即后梁太祖。 后梁改称汴州为开封府,作为东都,以唐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西都。开平三年(909年),朱温迁都洛阳。晋王李克用是朱温大敌,二人攻战不止,李克用病死后,儿子李存勖继为晋王、河东节度使,李存勖承袭父志,依然是朱温的大敌。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四月,晋王李存勖在魏州(治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北)即皇帝位,国号大唐,改元同光,史称后唐,李存勖即后唐庄宗。当年十月,后唐庄宗亲率大军攻下大梁,后梁末帝朱有贞自杀,立国仅十七年的后梁就此灭亡。随后,后唐庄宗将都城迁至洛阳。 一、香孩儿出生 五代时,禁军作为朝廷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除保卫皇宫与京城安全,行护卫之职外,还要承担大量的出征作战任务,是军队中当之无愧的精锐,驻地自然在京城。赵弘殷所属的禁军屯驻于洛阳城外东北方向的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离城大约二十里,按现在的说法相当于洛阳城郊。夹马营,又称甲马营,夹马营最高长官为指挥使,禁军将领赵弘殷与妻杜氏便居住这里的一条巷子中。 据说天成元年(926年)后唐明宗即位后,每晚在宫中焚香祈愿,祈祷时还念念有词:“某胡人,因乱为众所推,愿天早生圣人,为生民主。”后唐明宗祈祷“早生贵人”,真的出现了“异相”,据说杜氏梦见神仙手捧红日,送入自己怀中而受孕。 第二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二月十六日(3月21日),赵弘殷与杜氏的第二个儿子在夹马营家中出生,取名赵匡胤,这一年为丁亥年,生肖为猪,赵匡胤当皇帝后,将他生日这天立为长春节。据说这天晚上,刚刚诞生的赵匡胤全身金色,赤光绕室,军营中充满异香,三日不散。居住在军营中的军人和家属们都觉得此事十分奇异,称赵匡胤为“香孩儿”,夹马营也因此被称为“香孩儿营”。八十二年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宋太宗子,大宋的第三位皇帝)在此建寺,赐名应天寺。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