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日本古园风土记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陆少波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作者在日本各地的考察游历为线索,整理了日本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园林,寺庙,民居,聚落等,以作者自绘的大比例总平面、剖面等图纸为特色之一,辅以现场摄影、随笔札记、旅行小贴士等丰富内容,全方位展现了日本传统古建筑与日本寺院园林文化的林林总总,以及与其相关的艺术思想。对于读者而言,既可作为旅行导览手册,也会从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建筑与园林设计思想。这是一本普适于建筑专业人士、旅游爱好人士、中日文化研究人士的专业导览书。对于读者而言,既可作为旅行导览手册,也会从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建筑与园林设计思想。 作者简介 陆少波,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曾任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李兴钢工作室建筑师,现任中国美院建筑系讲师。致力于中日建筑文化的深入研究与传播。 目录 总序:建筑旅行的意义 序 奈良 Nara 法隆寺 Horyoji Temple 唐招提寺 Toshodaij Temple 东大寺 Todalji Temple 新药师寺 Shinyakushiji Temple 兴福寺 Kofukuji Temple 旧大乘院庭园Daijoin Temple Garden 依水园 Isuien Garden 春日大社 Kasuga-taisha Shrine 慈光院 Jikoin Temple 室生寺 Muroji Temple 当麻寺 Taimadera Temple 净琉璃寺Joruriji Temple 长谷寺 Hasedera Temple 今西家 Imanishi House 《清作之妻》与村落共同体 京都Kyoto 清水寺 Kiyomizudera Temple 智积院 Chishakuin Temple 平安神宫 Heian Shrine 南禅寺 Nanzenji Temple 金地院 Konchiin Temple 无邻庵 Murinan Garden 高台寺 Kodaiji Temple 建仁寺 Kenninji Temple 曼殊院 Manshuin Temple 修学院离宫 Shugakuin Imperial Villa 修学院离宫与谷口吉郎 诗仙堂 Shisend? Temple 银阁寺 Ginkakuji Temple 东寺 Toji Temple 西本愿寺 Nishi Hongwanji Temple 涉成园 Shoseien Garden 角屋 Sumiya House 二条城 Nijo Castle 京都御所 Kyoto Imperial Palace 吉田家 Yoshida House 北野天满宫 Kitano Tenmangü Shrine 大德寺 Daitokuji Temple 大仙院 Daisenin Temple 龙源院 Ryogenin Temple 高桐院 Kotoin Temple 瑞峰院 Zuihoin Temple 黄梅院 Obaiin Temple 妙心寺 Myoshinji Temple 退藏院 Taizoin Temple 仁和寺 Ninnaji Temple 龙安寺 Ryoanji Temple 金阁寺 Kinkakuji Temple 圆通寺 Entsüji Temple 高山寺 Kosanji Temple 天龙寺 Tenryujl Temple 桂离宫 Katsura Imperial Villa 西芳寺Saihoji Temple 待庵 Taian Teahouse “美,毫不动摇,《利休》的审美世界 东福寺 T?fukuji Temple 醍醐寺 Daigoji Temple 平等院 Byodoin Temple 关西Kansai 石山寺 Ishiyamadera Temple 光净院 Kojoin Temple 净土寺 J?doji Temple 箱木千年家 Hakogi Sennenya House 大阪城 Osaka Castle 四国Shikoku 中国Chügoku 闲谷学校 Shizutani School 冈山后乐园Korakuen Garden 仓敷美观地区 Kurashiki Bikan Historical Area 严岛神社Itsukushima Shrine 栗林公园 Ritsurin Park 高松城 Tamamo Castle 东北Tohoku 中尊寺 Chüsonji Temple 毛越寺 Motsüji Temple 中部Chúbu 善光寺 Zenk?ji Temple 吉岛家Yoshijima House 日下部民艺馆 Kusakabe Folk Museum 马笼宿 Magome Post Town 岛崎藤村的文学与故乡 白川村 Shirakawa Village 江川邸 Egawa House 兼六园 Kenrokuen Garden 关东 Kanto 建长寺 Kenchoji Temple 瑞泉寺 Zuisenji Temple 称名寺 Shomyoji Temple 三溪园 Sankeien Garden 东京Tokyo 小石川后乐园 Koishikawa Korakuen Garden 六义园 Rikugien Garden 新宿御苑 Shinjuku Gyoen National Garden 清澄庭园 Kiyosumi Garden 北海道Hokkaido 九州岛Kyushu冲绳Okinawa 附录 年代索引 专业名词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序言 本书是一本展示日本系 列传统庭园的读物。庭园也 常被称为“园林”,指的是不 同尺度的景观及地形等被改 造过后形成的花园。 国内有不少喜欢对园林 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建筑学人 ,他们尤其对在咫尺内院中 营造出“壶中天地”的私家园 林会投以更多的关注,个中 原因之一是受到中国历代文 人避世修心传统的浸染。通 过对那些园林中微缩山林的 探访,身处喧嚣城市中的人 们可以得到寄身于山林间的 一种想象。这种把自己的身 体放进另外一个时空之中的 想象,既是一种修身养性的 活动,也是对一个尚不存在 的空间及其体验的虚构。对 于从事设计实践的建筑学人 (建筑师)来说,这种虚构 本来就是他们工作的主要内 容之一。 园林是很多建筑师参摹 、学习的对象,他们通过对 园林形态、细节及空间关系 的借鉴来做设计,完成了很 有意思的实践作品。 当代很多领域的不断专 业细分会让我们常常有一种 难以把握事物整体的感觉。 以建筑设计领域为例,今天 的建筑与景观已经是两个独 立性很强的专业了。这种分 工似乎在说,只有那些用墙 围起来并设有屋顶的地方才 是“房子”,才是建筑师需要 关心的地方;房子以外的地 盘则属于“景观”,不是建筑 设计的对象。然而,建筑( 房子)的内与外是一个体验 上的统一体,无法被割裂, 中国优秀的传统私家园林便 是这方面的例子。—我认为 ,中国建筑学人对传统园林 表现出的超乎寻常的关注, 其原因除了有文化上的因素 外,也是因为在当代分工越 来越细、不同设计专业之间 的壁垒束缚越来越大的时候 ,大家受内心共有的一种突 破专业界限,将建筑与周围 环境融为一体的设计冲动所 驱使。 受到建筑界前辈们的影 响,本书作者陆少波也对于 园林或庭园的话题非常感兴 趣。为此。他在非常紧张的 日本留学期间,依然抽出时 间,系统性地走访日本的大 小庭园,逐一加以记录,并 在精心整理后编撰成书。 日本传统园林跟中国传 统园林有一定的近似性,但 也有很大差异。以这些差异 为参照,司以对中国传统园 林的特征有更好的理解。这 些差异对于列中国园林抱有 兴趣的人来说,应该是非常 重要的内容,这也是通过一 名中国建筑学人的观察及总 结而形成的关于日本园林的 书的最重要价值之一。 与身体可以在其中游走 的中国传统园林相比,很多 传统日本小庭园的造景部分 仅仅是被用来观赏的,它们 是人们在室内或廊下欣赏的 对象,例如在著名的龙安寺 中,重要的庭园便是那处枯 山水。人们在廊下坐下,静 静地欣赏这处具有禅意的景 观,其中心区域人是无法进 入的。在大型庭园中,中日 园林间的差异又有新的内容 :传统日本庭园的总体布局 往往采用不对称的格局,很 少碰到由强烈的轴线关系进 行排列的建筑群。有意思的 一个案例是唐招提寺:刚进 入唐招提寺南大门的时候, 大门与其面对的经堂及后面 的讲堂是被排列在一条轴线 上的,因而该寺在入口处还 有一些与中国传统寺庙庭园 类似的感觉;但再往内部走 ,随着建筑轴线关系的消失 ,那种与中国传统寺庙庭园 类似的感觉也消失了。想来 ,唐招提寺这种奇异的布局 现象源自不同时代的不同营 造理念。除了自由的建筑布 局理念、部分庭园中可以体 会到的时代叠加感外。日本 庭园还不乏以大型吊脚方式 在山地中营造大型平台的特 征。 在本书中,陆少波手绘 的不同比例的各种平面及剖 面图非常恰当地表达出日本 庭园的以上基本特征。通过 对图中园林建筑位置、高差 及相互关系的观察,我们可 以直接而明确地理解这些庭 园的基本空间关系。 书中的诸多手绘图不由 让我联想到2012年陆少波 参加“天作杯全国大学生建 筑设计大奖赛”获奖方案“岱 峰下的乡土客栈”的图。那 个竞赛是由中国著名建筑家 柳亦春出题——印象中,他 以1974年筱原一男为诗人 谷川俊太郎设计的一座将室 外坡地延伸进室内的山中别 墅为参考,要求参赛者在一 个倾斜的地面上设计一所居 室。陆少波选择了一个真实 的山村为设计场地,以错层 的方式解决了有限面积条件 下的功能要求,同时回应了 山村的地形。 在筱原一男设计中那个 室内有坡地的“家”所具有的 诗意,也许只有像以“灵魂 的素颜”来面对自己及世界 的谷川俊太郎那样的诗人才 能够理解和接受吧。尽管有 文化上的差异,但人们对诗 意的感受是近似的。如果说 天作杯竞赛课题及陆少波略 带乡愁的设计提案。是从我 们自己文化的角度向这般诗 意致敬的话,那本书的立意 应该是中国建筑学人试图从 日本传统庭园所蕴含的诗意 来引发对当代中国园林研究 及相关建筑设计的重新思考 ——也可以说,是一次诗意 的回望。 同济大学教授 王方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