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六卷。第一卷和第二卷是“王充闾作品集锦”,这两卷精选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充闾先生陆续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公报》发表的百余篇佳作美文。第三卷是“感悟充闾先生”,王充闾先生历经60多年的工作及文学创作历程,也结交很多文学界、学术界的朋友,他们对王充闾先生的为人、为事、为官、为文给与了很高评价,同时撰写了大量的回忆及学习体会文章。这一部分就是将与王充闾先生一起共事、一起学术研究的好朋友撰写的作品汇集成册。第四卷是“王充闾先生智语”,将王充闾先生所有作品的智言妙语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整理,编成王充闾先生智语,以飱读者。第五卷和第六卷是“王充闾作品评论集”,王充闾先生及其作品得到了权威部门及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评价。无论是评论文章还是学术专著,对王充闾先生及其文学创作的价值、意义以及所达到的水准,都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赏。这一部分主要是将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论文汇集在一起。 目录 第一卷 《人民日报》篇 雅隆河,一首雄奇的史诗 情满菊花岛 三江恋 生命的承诺 晓来谁染霜林醉 挽住芳菲 中国读本 中秋宴叙(走进西部) 营川双璧 二一九公园记 寻访“大红袍” 希望与追求 乡 音 妙香山纪游二十韵 乾坤清气得来难 望 石上精灵 谈“文化赋值” 再谈“文化赋值” 一编简牍寄深情 情长在水西流 红叶晚萧萧 一篙如画苇间行 似曾相识的白云 小岗行吟 喧腾的辽河囗 贤才国之宝 冰原上的盛事 眼前道路多经纬 转身后的华丽 民意 认知与审美“联姻” 继承借鉴与融合新机 前程向海 登高 走了老陶,烂了香蕉 要将宇宙看稊米(观天下)——庄子眼中的世界 遗编一读想风标 《光明日报》篇 刻意求新 ……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序言 滚滚的辽河水奔腾不息 ,在这广袤而富饶的土地 上,人文荟萃,名家辈出 ,王充闾先生就是其中杰 出的一位。他在中国文学 百花园中,以其丰硕的成 果、突出的贡献、厚重的 积淀、特有的风格,树立 了一面旗帜,筑起了一座 新的里程碑,为中国文学 发展史增添了新的光彩。 王充间先生生于1935年 2月,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学者、诗人。六十多年来 ,他创作文学作品、学术 著作《柳荫絮语》《人才 诗话》《春宽梦窄》《一 生爱好是天然》《面对历 史的苍茫》《成功者的劫 难》《龙墩上的悖论》《 事是风云人是月》《成功 的失败者:张学良传》《 蘧庐吟草》《逍遥游:庄 子传》《国粹:人文传承 书》《诗外文章:文学、 历史、哲学的对话》《文 脉:我们的心灵史》等七 十余种,在国内外四十余 家出版社出版八十余部作 品,计一千五百余万字。 1997年散文集《春宽梦窄 》获国家首届“鲁迅文学奖” ,2000.年《一生爱好是天 然》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 奖”。2004年、2007年,连 续两届被聘任为全国“鲁迅 文学奖”散文杂文评奖委员 会主任。曾有多篇散文作 品入选高校、中学、小学 语文课本和高考试题,散 文集《北方乡梦》译成英 文、阿拉伯文。2016年入 选辽宁省“十位优秀老艺术 家”,辽宁日报以《王充闾 :永远在路上》为题,发 布整版文章;同时,万卷 出版公司出版二十卷本《 充闾文集》。2019年北京 大学出版社将《逍遥游: 庄子传》《国粹:人文传 承书》《文脉:我们的心 灵史》重新整合出版,定 名为王充间“人文三部曲”, 一时间风靡文苑,成为无 数作家、读者仰之、追之 、慕之的艺术精品。 ——《逍遥游:庄子传 》,知名学者评价:“这是 一部集大成的代表作,作 者过去三十几年的成果全 都可以略过,只要有这一 部就可以垂之久远了。” ——《国粹:人文传承 书》,2017年获“中国好书 奖”。中宣部在中国好书颁 奖大会的颁奖词:“《国粹 》既是一部中国传统人文 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心 灵史。” ——《文脉:我们的心 灵史》是新时代不可多得 的文化巨著,是一部形象 化的中国人的千年心灵史 ,也是一部中国人的人文 精神史。作为中国当代文 坛上一颗璀璨的巨星,多 年来,王充闾先生及其文 学成就一直得到文学界、 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海内 名家纷纷著文评介,并有 文学史家、知名教授对其 作品设置专题进行研究, 他的创作水准和学术地位 得到国内外文学界公认。 这足以证明王充闾先生在 中国文坛的地位和分量。 《王充闾文学作品与研 究》共分六卷。第一、二 卷《王充闾作品集锦》是 将王充闾先生发表在《人 民日报》《光明日报》《 解放日报》《文艺报》及 香港《大公报》等近二百 篇作品整理成集。第三卷 《王充闾先生智语》是将 王充闾先生部分作品中的 智言妙语整理并编辑成集 。第四卷《感悟充闾先生 》是将热衷于王充闾文学 研究的学者、作家、诗人 撰写的回忆文章及学习体 会整理成集。第五、六卷 《王充闾作品评论集》收 集整理了国内部分专家学 者、文学理论研究者散发 在各大报刊及各大网站上 的部分评论文章,以飨读 者。 王充闾文学研究中心编 委会 2020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