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黄旭华画传(家国情怀)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艳明//李晗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了打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我国开始了以原子弹、氢弹为代表的核武器研制工程。1958年8月,随着两国的核潜艇分别下水服役,我国核潜艇工程开始启动,“09”是它的绝密代号,对外称“造船技术研究室”,黄旭华他们就是来从事这项研制的。本书以图片为主线,通过图片展现过去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科学家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以图片串起历史,不论科研环境如何变化,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意志从未改变。通过阅读画传,了解和走近科学大师,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 目录 第一章 少年立志 新寮古村 仁爱之家 九兄弟妹 初入学堂 启蒙恩师 战火求学 良师益友 志向初开 第二章 大学之学 踏实学习 积极分子 护校运动 民主堡垒 智斗敌特 成为党员 仓促毕业 第三章 十年伏笔 党校学习 三易工作 结缘潜艇 美满婚姻 第四章 力克重艰 “09”工程 任重道远 艰难开拓 执着坚守 七朵金花 模型研究 第五章 蛟龙人海 “091”下水 论证“092” 十年怀胎 亲历深潜 潜射试验 国之重器 第六章 誓言无声 荒岛十年 赫赫无名 功勋人生 深潜归来 第七章 科研之外 才艺痴翁 和谐之家 生日之谬 自我总结 参考文献 序言 2010年5月,“老科学家 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简称“采集工程”)正式启动 。这项工作致力于搜集、整 理、保存、研究中国科学家 的学术成长资料,以此记录 和展示中国科学家个人科研 生涯与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历 程。老科学家是中国科技事 业的宝贵财富。新中国从一 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 为一个日益繁荣富强的科技 大国,在这一过程中,无数 科技工作者献出了辛勤的工 作。“十四五”规划关于完善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中明确“ 要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 ,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 创新的社会氛围”。 书写和阅读科学家传记 ,一方面为学习他们为国家 、社会做出的科学成就和贡 献,另一方面也是为传承科 学精神、汲取科研经验,最 重要的是发扬他们难能可贵 的精神品质。通过一幅幅真 实的照片,将科学家一路的 成长、面临的困难、取得的 成就娓娓道来,故事资料来 源于“采集工程”,由“采集 工程”学术传记的作者执笔 ,科学家本人、家属与学生 、科技史学者把关,真实呈 现科学家的科学人生故事。 在这样真实动人的故事里, 让青少年感受前辈的人生选 择,体验科学人生的悲喜忧 戚,并以更高、更远的视角 穿越历史,追随科学大师的 人生脚步,开创属于自己的 道路。 期望读者和我们一起通 过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了解 和走近科学大师,领略科学 家昂扬的风采、宽广的胸怀 ,让年轻一代从前辈手中接 过“家国”责任,将炙热的青 春融入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导语 通过一幅幅真实的照片,将科学家一路的成长、面临的困难、取得的成就娓娓道来,故事资料来源于“采集工程”,由“采集工程”学术传记的作者执笔,科学家本人、家属与学生、科技史学者把关,真实呈现科学家的科学人生故事。 在这样真实动人的故事里,让青少年感受前辈的人生选择,体验科学人生的悲喜忧戚,并以更高、更远的视角穿越历史,追随科学大师的人生脚步,开创属于自己的道路。 精彩页 第一章 少年立志 为什么中国这么大的土地,我却连一块可以安下心来读书的地方都没有? ——黄旭华 新寮古村 明万历六年(1578),新龙围黄氏族系二世祖心镜公背负始祖鸣鹿公骨殖,自广东饶平西徙,经潮州而至揭阳。一日,出揭阳西门,沿北溪而上四十余里,见一境曰“新寮”之所,群山环抱、两溪相汇,山清水秀、聚气藏风,遂决心在此建厅筑堂,开山造田,繁衍生息,新寮村自此而兴。 新寮村新中国成立前属广东省揭阳县玉湖镇,现为揭阳市玉湖镇。新寮村循五行风水布局,主要建筑呈现为“三厅一井”“三街六巷”“下山虎”的客家围龙屋风格,是揭阳客家建筑的典型代表。新寮村古貌至今保存尚好,村道皆为石路,凝淀着新寮村历史人文典故的分柑(大桔)桥、古井、旗杆夹、举人练武石、番仔楼、崇德堂等建筑,历经400余年的岁月打磨依然坚挺,也让新寮村始终氤氲着古朴之风,并于2012年获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新寮村黄氏一脉乃客家后裔,迁至新寮依然保持诸多客家传统。黄旭华的祖籍在新寮村,祖父黄华昌是清末的武秀才,育有二子:大儿子黄大林,后改名黄采岩;二儿子黄二林,后改名黄树穀。黄旭华祖屋名“崇德堂”,为新龙围黄氏家族第八代相干公建造而成,至今仍大体完好。 今天,新寮村以原汁原味的客家风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秀丽的田园风光及黄旭华院士故居吸引着潮汕本地乃至全国的游客,成为广东潮汕乡村旅游的一面旗帜。 仁爱之家 1924年2月24日,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父亲黄树毂和母亲曾慎其一共生育了九个子女,全部抚养成才,黄旭华排名老三。黄旭华小时候正值民国中期,国家贫弱不堪,饱受列强的飞机及坚船利炮的打击,那时候的他便在心里埋下了一个强国的梦想。 一次,黄旭华看到海里的蒸汽动力船后,自己动手用木板搭建了一艘木船,为了让船开动起来,黄旭华在船底开了一个洞,以为在洞里燃烧木炭就可以让木船像蒸汽船一样冒着烟“嘟嘟嘟”地开动了。结果,烟是冒出来了,可木船还是一动不动。木船试验虽然没有成功,但是黄旭华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天赋,为他若干年后统筹领导新中国核潜艇工程,从空白起步到模型入手,面对技术封锁,依然可以开创属于中国自己的核潜艇发展之路,打下了基础。 黄旭华的父亲早年行医,兼营商贸。父亲黄树毂和母亲曾慎其是当地的仁义之士。20世纪20年代后期,海丰田墘一带流行霍乱,当地政府束手无策。黄树毂积极从香港购进药品,免费给当地人使用,阻止了瘟疫的蔓延。日寇入侵后,因为黄树毂在当地的声望,日本人三番五次拉拢胁迫,都被黄树毂宁死不屈地拒绝了。抗日战争时期,黄树毂不顾生命危险,同有志之士一起秘密抢救、医治并转移20多名伤员。抗战胜利后,为了解决田墘当地的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黄树毂带头邀约当地的开明之士,集资在田墘镇创办了白沙中学,并亲自到香港聘请林悠如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研室主任、江西大学中文系主任、南昌市政协委员)任校长,为当地的教育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母亲曾慎其是一名助产士,在一声声清脆的啼哭中,她无数次护佑一个个新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黄旭华说,母亲从不计较钱财,遇到困难的家庭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点报酬,她总是宽慰道:不要钱,等孩子长大了,叫我一声“义姆”(干娘)就行。母亲一生帮助了无数的贫苦家庭,也因此广结善缘,后来一家人在逃难时,得到一些产妇家庭的庇护和帮助。 父亲和母亲的思想和行为对子女的影响极大。黄旭华说自己既继承了父亲的勇敢和正直,也延袭了母亲的坚韧和善良,这些品质为他研制核潜艇中克服种种困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父母的言传身教为黄旭华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生观,为他日后历经艰辛的求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P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