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印迹(上海市区级党校党史微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全书尝试以媒体融合为载体。将讲稿与微视频链接起来,旨在更加立体、生动、全面地讲好中国共产党发生在上海的历史事件,讲好上海的英雄人物事迹,讲好带有上海地域特征的革命精神,讲好上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全书以小中见大为特点,共有80多个课程和将近60个微视频,多以人物、事件为载体。从小故事上着笔,呈现“见人、见物、见精神”的讲史特点。旨在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党史故事串点成线,展现党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全貌,在“以小见大”中,全景展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百年奋进历程,全景展现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在上海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全景展现新时代上海人民“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的生动实践。
目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建党前后
上海石库门对建党无声的历史见证 松江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陈安杰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杨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孙爱霞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黄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陈怡
选择与坚守——党的一大代表的历史命运及其启示 奉贤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康平
党的初心使命重在坚守 松江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郭玮
代表上海地区参加党的一大代表李汉俊烈士 松江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陈安杰
觉悟渔阳里——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在这里诞生 黄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陈海燕
追寻信仰——杨浦滨江秦皇岛码头的红色往事 杨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周煜
沪西小沙渡:中国共产党做职工运动的起点 普陀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郭璐
早期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静安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徐振光
党的二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里程碑 静安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孙长来
首部党章内外的故事 静安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马倩
密藏于“衣冠冢”半个多世纪的第一部党章原版 青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林艳玉
大革命时期
甲秀里的记忆:革命伉俪情比天高 静安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马升翼
商务印书馆对陈云革命生涯影响探析 青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李秀元
松江第一名共产党员侯绍裘 松江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张大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第一面正式党旗的诞生 青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张婷
白色恐怖下的红色中枢——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往事 黄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陈怡
中央特科在上海:医院里的秘密 浦东新区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鲁月棉
中央领导机关在白区的忠诚卫士 宝山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张莺
用生命捍卫信仰——“军委四烈士”慷慨就义的故事 静安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黄寿东
半颗梨上的五角星 宝山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聂苗
我党“龙潭三杰”之一钱壮飞的红色传奇 徐汇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王晓晨
入党誓词的故事 青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金璐
“活着的烈士” 宝山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胡欣然
穿越时空的《长征谣》 奉贤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袁秉达王曦露
红军放在铁锅内的二百文铜钱 闵行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戴亚琴
中共四大为什么选择在虹口召开 虹口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潘秦保
抗日战争时期
徐汇区与国歌的历史渊源 徐汇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陈建
《义勇军进行曲》首次唱响地:金城大戏院(黄浦剧场) 黄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曹晶
重视学习是党的优良传统——从陈云的一篇文章说起 宝山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聂苗
梧桐深处的地下党省委机关 徐汇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王晓芸
从上海外国语学社走出来的红色翻译家 松江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陈安杰
一德大药房里的“抗日暗战” 宝山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郭琦
一颗留给自己的子弹 宝山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石磊
虎口夺食——51号兵站“小老大”的原型 宝山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夏雅俐
解放战争时期
中央特别欣赏与重视的一份《简报》 青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鲁家峰
上海战役创造的“战争的奇迹” 宝山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王振
智取要图——敌军碉堡变坟包 宝山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崔涝
解放上海牺牲职务最高的指挥员 宝山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王振
一封迟到的寄给新婚妻子的家书 宝山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邵方琦
上海解放第一面红旗升起地——永安百货绮云阁的故事 黄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柏婷
中国共产党成功最深层的基因 嘉定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程光安
校园里的燎原星火 宝山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仓基武
杨树浦发电厂的红色故事 杨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包艳
综合
中国共产党在虹口的红色足迹 虹口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潘秦保
骑行党课:探寻海派文化的红色记忆 虹口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潘秦保
青浦人永不忘却的红色记忆 青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张术霞
英雄的奉贤从这里走来 奉贤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陈蓉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五星红旗诞生背后的故事 虹口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王萌
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的“银元之战”“米粮之战” 青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李秀元
广播上海解放的“第一声”——新新公司“凯旋电台” 黄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黎明琳
新中国第一场反腐风暴——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黄浦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杨萍
曹杨新村: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 普陀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李浩
走进“申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
动全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
,靠一次集中学习是不够的
,必须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
日常、抓在经常。上海是党
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
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地。建党
一百年来,在这片英雄的土
地上,演绎了波澜壮阔的革
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
,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红色资
源和生动感人的党史故事。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主
渠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
构和重要智库,挖掘红色资
源、讲好党史故事是各级党
校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
“四史”宣传教育的过程中,
上海市各区委党校充分发挥
所在区域的资源优势,灵活
运用专题讲授、现场教学、
案例教学、微视频等多种形
式,开发了一系列讲好党史
故事、革命故事、上海故事
的优秀课程。为了更好地发
挥这些课程在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中的教育功
能,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
部,以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
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昂扬
姿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
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
大都市,我们对这些课程进
行了整合优选,形成了《印
迹》一书。
全书以党史百年为主线
,全面展示了党的百年奋斗
历史。全书以时间为序,从
“建党前后”的上海一直讲到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
市为人民”的上海。全书紧
紧围绕在上海发生的重大会
议、重要事件、重要人物,
聚焦上海特色党史资源,以
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为主题
,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带领
下,作为中国革命圣地的上
海、作为建设重镇的上海和
改革先锋的上海,这座光荣
之城在不同历史阶段经历的
复杂斗争,遇到的艰难曲折
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全书尝试以媒体融合为
载体。将讲稿与微视频链接
起来,旨在更加立体、生动
、全面地讲好中国共产党发
生在上海的历史事件,讲好
上海的英雄人物事迹,讲好
带有上海地域特征的革命精
神,讲好上海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全书以
小中见大为特点,共有80多
个课程和将近60个微视频,
多以人物、事件为载体。从
小故事上着笔,呈现“见人
、见物、见精神”的讲史特
点。旨在通过一个个具体生
动的党史故事串点成线,展
现党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全貌
,在“以小见大”中,全景展
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百年
奋进历程,全景展现伟大建
党精神激励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人民在上海创造的一个
又一个奇迹,全景展现新时
代上海人民“牢记嘱托、砥
砺奋进”的生动实践。本书
的出版,对于我们进一步探
索如何从地方资源中挖掘党
史研究素材、如何在干部教
育培训中更好地传承红色基
因、如何把党史学习教育融
入日常、抓在经常,都是一
次有益的尝试。
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
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
这里走向全国执政,一路披
荆斩棘,创造了伟大业绩。
新时代,党校更应充分发挥
作用和优势,回顾党的历史
,总结党的经验,发出党的
声音,讲好党的故事,让党
的创新理论成果真正“飞入
寻常百姓家”。本书的出版
是上海市党校系统教师在地
方党史研究宣传上的阶段性
成果展示,期望今后能有更
多的地方党校与我们一起继
续探索、奋力耕耘,开发出
更多基层党校教师的优质讲
稿课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
深入了解带有地方印记、具
有地方特色的典型案例,激
励广大党员干部在鲜活精彩
的党史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智慧与力量,从而以
更加锐意进取、砥砺奋进的
精神状态迎接党的二十大的
胜利召开,在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新
征程上继续创造新的时代华
章。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
海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徐建刚
2022年8月
导语
全书以党史百年为主线,全面展示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全书以时间为序,从“建党前后”的上海一直讲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上海。
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一路披荆斩棘,创造了伟大业绩。
后记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
心始发地,在党的百年奋斗
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党
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
育过程中,上海市委党校(
上海行政学院)发挥党史研
究和教学的优势,重点聚焦
发生在上海的重大会议、重
要事件、重要人物,构建了
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党史课程
体系。在市委党校(行政学
院)的引领下,各区委党校(
行政学院)聚焦区域内的各
类党史教育资源,开发了一
系列具有显著党校特点、上
海特色的党史课程。这些党
史课程讲述的历史事件生动
详实、蕴含的启示深刻感人
、教学形式新颖有效,是一
次党员教育内容本土化和独
特性的有效探索,对于党校
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党
员教育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为此,上海市委党校(上海
行政学院)校(院)工作处
对课程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
上,选取了88篇优质讲稿,
汇编成本书,以期在更广的
范围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本书的编辑团队主要由
市委党校校(院)工作处任
锴荣、吴庆华、王媛风、陈
慧中、郭梦婷组成。这是一
个敢拼搏、能奉献、善学习
的团队,在谢根华副校(院
)长的领导下,齐心协力、
团结合作,历时一年半,历
经数百次的比对、修改,最
终穿珠成串,得以成书出版

本书的顺利出版同样得
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与帮助,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上
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
)常务副校(院)长徐建刚教
授对最能体现上海时代发展
特征的选题给予了精准点题
,并亲自对全书审稿把关。
感谢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
政学院)谢根华副校(院)
长为全书确定方向并全面指
导。感谢上海市委党校(上
海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副
主任(主持工作)杨俊教授
,推荐专家并把关指导书目
编排。感谢原上海市委党校
(上海行政学院)教育长陈
熙春教授和袁秉达教授为书
稿做了大量基础性、专业性
的指导把关。感谢校内科研
、财务等部门给予本书的指
导和支持。感谢上海市委党
史研究室严爱云主任对本书
配套的将近60门课程视频逐
一审核把关。
此外,我们还得到了上
海16家区委党校校领导的鼎
力支持,纷纷贡献了本校最
有质量的“四史”课程。对各
位文章作者的配合和付出,
在此一并致谢。也感谢上海
市领导科学学会对本书的关
心和鼓励。感谢中共中央党
校出版社领导对本书的出版
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的评
价。
现在,这本书终于要同
党校同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
教。这只是我们统筹党校系
统课程资源、呈现整体实力
的初步尝试,遗漏和不周之
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
批评指正。
2022年1月29日
精彩页
建党前后
上海石库门对建党无声的历史见证
松江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 陈安杰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青砖黛瓦的石库门建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图景,也见证了早期革命者忠于信仰、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一、三益里:聚集革命青年
20世纪20年代前后,先进知识分子在三益里创办《星期评论》周刊。《星期评论》与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齐名,被誉为“舆论界中最亮的两颗明星”。
李汉俊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不久,就参加了《星期评论》的编辑工作,并很快成为这个刊物的核心人物之一。1920年3月,经李大钊介绍,俞秀松进入《星期评论》工作。他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同志,男女大小十四人,主张都极彻底。”
在俞秀松入住三益里之后,施存统、陈公培也相继住了进来。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也来到星期评论社,与大家商谈建党事宜,并介绍俄国革命以及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理论、政策。
二、成裕里:点燃信仰之光 1920年4月,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中文译稿带至上海,交由住在三益里的李汉俊和住在渔阳里的陈独秀校阅。是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成裕里又新印刷所印刷,这也是该社承印的第一本书。
初版首印1000册,很快售罄。版本封面上,印有马克思半身水红色坐像。由于排字工人疏忽,封面标题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时隔一个月再版时,书名改为《共产党宣言》,加印1000册,又销售一空。之后,又新印刷所还印刷了《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等一批革命书籍。
《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问世,使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有了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激励知识青年的革命斗志、坚定了理想信念、找到了初心与使命。
三、渔阳里:筹备建党大业
1920年2月,为躲避北洋政府的迫害,陈独秀来到上海,4月,住进了门楣上方有雕花门檐的宅子。这个宅子便是老渔阳里2号,原是安徽都督柏文蔚的居所。
该居所建于1912年,砖木结构两层式石库门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楼上厢房为陈独秀卧室,统楼为书房,楼下客厅是《新青年》编辑部,兼作会客室。
这里还是中共第一份党刊《共产党》月刊、第一个工人刊物《劳动界》周刊的编辑部,也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地。中共正式成立后,中央局领导在此办公。
与老渔阳里2号同在一条弄堂的是新渔阳里6号,早期革命青年在此创建了中国最早的青年团。1920年9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还在此创办了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外国语学社,学员有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李启汉等。
四、延庆里:入住一大代表
1921年暑假期间,博文女校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师生。他们以“北京大学师生暑期旅行团”的名义借宿此校,石库门楼上靠西的三间前楼就是当时代表们下榻的地方。其中,毛泽东住靠西的一间,睡在用两条板凳架起来的木板上。
博文女校创办于1916年,后搬至延庆里。按照中共一大会议会务组的安排,除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住在家中,陈公博携新婚妻子住在南京路大东旅社外,其余代表均安排住在博文女校。这里不仅是中共一大代表的食宿地,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建党、建团经验的重要活动场所。
五、树德里:诞生百年大党
1920年秋,树德里房屋刚建成不久,李汉俊便随胞兄从三益里搬迁至此,租下沿望志路而建的第一排5幢楼房中的两幢,被称为“李公馆”。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举行。
在第六次会议进行中,一个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随后匆忙离去。此人是法租界巡捕房的巡捕。于是,代表们离开会场,在老渔阳里2号商讨下一步安排,最终决定在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后续会议。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国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此,中国革命有了领导核心,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