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剑桥基督教史(第4卷西欧基督教约1100-约1500)(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中世纪早期,欧洲发展出复杂多样的基督教文化,而自1100年前后,世俗诸侯领袖、并驱争先的派别及颖悟睿智的个人在这个基督教社会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复合且不断变化的群体。本卷对中世纪后期欧洲基督徒生活的建制、行为与经验等内容展开了全方位探讨。该阶段的教士阶层在司铎、主教和教宗的角色分配上有了新的认识,并在教导平信徒方面有所创见。对普通百姓而言,教区宗教行为乃是其生活的中心,但仍有很多人为丰富自己的基督徒生活而寻求其他方式。在感召力强的传道人的带领下,并受到世俗统治者的支持,改革与更新的浪潮周期性地席卷着欧洲各地。而与此同时,基督徒在他们所处地域及边境处时常会面临与非基督徒的冲突。本书论及上述交错复杂的历史进程,以期读者做进一步的深究。 作者简介 米瑞·茹宾(Miri Rubin),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中世纪史教授。她近期发表的作品有:《上帝之母:圣母史》(Mother of God: A History of the Virgin Mary,2009),《神圣的王冠:中世纪后期不列颠史》(The Hallow Crown: A History of Britain in the Late Middle Ages,2005)。 目录 《剑桥基督教史》的汉译及其意义 卓新平 圣俗辩证张力下西欧基督教王国的构建——中译本序言 杨华明 插图一览表 地图一览表 撰稿人 缩略语 地图 导论 米瑞·茹宾沃特·西蒙斯 第一编 建制与变革(1100-1200) 第一章 教士独身制与世界新秩序 亨利塔·雷瑟 第二章 罗马主教(1100-1300) 安东尼·派隆 第三章 守神贫·求圆满 贝弗利·梅恩·金兹勒 第四章 修会与教派(1100-1350) 布莱恩·帕特里克·麦奎尔 第二编 基督教世界的形成(1200-1300) 第五章 神学建构 莱斯利·史密斯 第六章 法律支柱 安德斯·温罗斯 第七章 物质支持(一):教区 布里吉特·莱瑟尔 第八章 物质支持(二):修会 詹妮特·伯顿 第九章 道的传布 凯瑟琳·詹森 第三编 界限的划分 第十章 基督徒与犹太人 欧拉·利莫尔 第十一章 基督教王国与伊斯兰教 大卫·尼仁伯格 第十二章 基督徒与异端 彼得·比勒 第十三章 男性与女性 梅根·麦克拉福林 第十四章 天堂、地狱与炼狱(1100-1500) 阿兰·E.伯恩斯坦 第四编 基督教世界的形态 第十五章 礼仪生活 米瑞·茹宾 第十六章 宗教之声:仪式与音乐 苏珊·博因顿 第十七章 图像及其用途 萨拉·利普顿 第十八章 圣母崇拜 瑞秋·福尔顿 第十九章 神秘与超验 艾米·霍利伍德 第五编 基督徒生活之诸运动 第二十章 宗教生活的边缘:隐修士、忏悔者、 第三会、贝居因会与贝格哈德会 沃特·西蒙斯 第二十一章 圣徒与朝圣:新旧之间 安德烈·沃切兹 第二十二章 十字军运动 马库斯·布尔 第六编 基督教社会面临的挑战 第二十三章 镇压与权力 约翰·阿诺德 第二十四章 信仰与学者(一) 约瑟夫·茨格勒 第二十五章 信仰与学者(二) 迈克尔·斯托尔茨 第七编 改革与更新 第二十六章 文字与榜样的力量:现代虔信运动 考恩·高德里安 第二十七章 魔鬼与基督教社会 阿兰·布罗 第二十八章 威克里夫主义和罗拉德派教义 坎提克·高什 第二十九章 宗教修会中的严守派改革 伯特·罗斯特 第三十章 公众的纯洁与规训:国家与宗教复兴 罗伯托·鲁斯柯尼 第三十一章 十五世纪的《圣经》 克里斯托弗·奥克 参考文献 索引 序言 米瑞·茹宾 沃特·西蒙斯 中世纪的基督教欧洲素 来被视为基督教文化遗产得 以形成的关键时期与地点。 时至今日,从阳春白雪的学 术巨著到下里巴人的通俗读 物,都无一例外地将此时期 称为“信仰的时代”(age of faith)。忆往昔,人们在信 仰激情的驱使下,为了崇高 的宗教鹄的,有着如下的举 动:发动十字军运动、创立 宗教裁判所、开展经院哲学 研究、探究神秘主义,凡此 种种行为,无不令今人叹为 观止。富丽堂皇的基督教艺 术与彰显极致权柄的教宗制 度为其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 印。直至近几十年,人们对 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的研究还 主要仰赖包括神学著述、教 会法规及其注疏以及崇拜手 册等在内的拉丁文献。活跃 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历史舞 台上的主角们,既包括历代 教宗与诸主教,更不乏富有 改革精神的修道院院长及致 力于传教事业的布道家们; 而修道院、教堂与大学殿堂 便是他们施展表演才能的场 地。虽说在今天的欧洲仍有 成千上万的教区存留,但其 中的宗教因素却早已淡出了 人们的视野:要么是教区的 物资供应日渐匮乏,要么是 教职沦为学者、教宗与主教 们担任的无足轻重的职位, 徒有地位与学识之虚名罢了 。 本卷《剑桥基督教史》 向读者呈现出一幅自1100 年至1500年的西欧基督教 历史画卷,书中各篇章皆为 关于此历史时段西欧宗教文 化的史学研究成果,其中富 含激发读者想象力与革新精 神的质素。尽管本书未能涵 盖当前学界在相关领域内的 全部研究,但它诚然能在诸 多相关主题上为读者开辟一 条引导之路,期冀有兴趣的 读者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我们旨在勾勒出与基督教 机制及个体生命相关的观念 理论图景,并涉猎关乎此类 理论的实践领域,将读者带 领至有韵律的宗教生命中, 下至具体的教会教区,上及 抽象的宗教建制,近在眼前 的城市街道,远达欧洲的朝 圣之路。这里论及的每一个 观念、每一种实践背后都有 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背景, 它滥觞于古典教父传统,植 根于中世纪早期阶段,而欧 洲迥异的各个地区及其民众 生活更是其中不容小觑的因 素。 “统一性”与“多样性”是中 世纪基督徒生活的鲜明特点 。我们可以以在此时期日益 兴盛的圣母崇拜为例。各地 的孩童们承欢母亲膝下,接 受的关于圣母马利亚的教诲 各不相同,怎样称呼圣母之 名、圣母像的样式如何、敬 拜圣母的节庆礼仪等方面便 有了地域差异。譬如,13 世纪法国北部出现的圣母形 象是怀抱圣婴的温柔母亲, 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教会( Catalan Churches)崇拜的 则是“上智之座”(seat of wisdom),是圣母面向众 人、正襟危坐的神圣形象。 意大利中部城镇发展出一套 特有的圣母崇拜礼仪,教会 团体以本地语言借助颂咏赞 美圣母的诗歌“劳 达”(laude)进行崇拜,这 种现象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即便是出现于中世纪晚期 的作为圣母祈祷辅助的《玫 瑰经》,也是发端于欧洲北 部、经过较长时间才逐步为 南方所接受的。欧洲人在管 理、战争和商业习惯上颇多 共同之处,当他们往来于欧 洲各地开展贸易、外交与朝 圣活动时,彼此间的家族相 似就更为显然,但他们同时 秉持着一种强烈的地方意识 ,在欧洲不同地区的不同宗 教文化背景下,语言和崇拜 礼仪的差异进一步强化了他 们的地方意识。信仰与实践 在某种(如地理的、社会的 、语言的)意义上体现出了 统一性,但是在另一种意义 上则又会彰显出多样性。基 于对象、地区以及诸多因素 之不同,统一性和多样性呈 献在人们眼前的样式也不尽 相同。随着建制机构的中央 集权化、托钵修会的发展、 大学体制的普及与印刷技术 的推广,规范制度与教义思 想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统一 性特质,而与此同时,在这 统一性之中又蕴含着与之相 反的动力机制,人们不再墨 守成规,开始在宗教生活中 使用方言,“民族”色彩浓重 的诸强大君主王国成为其臣 民获得拯救的支柱,而宗教 生活中那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创造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因素。 这一历史时期的开端, 恰逢欧洲的经济、政治结构 及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 化之际。在公元1000年至 1200年间,欧洲人数增长 约有一倍之多。成千上万的 城镇——其中多是小型集镇 ——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在一片片新开垦出来的田 地上也涌现出座座村庄。人 口流动的现象在欧洲可谓司 空见惯:商贸往来与朝圣旅 行自不必提,人们还热衷于 迁居新的征服领地,地处欧 洲偏远一隅的伊比利亚、巴 尔干等区域都成为当时人们 迁徙的目的地,欧洲的统治 阶层则为他们在这些地域开 展崭新的事业提供了有序而 又稳定的引导和保障。教会 中的有识之士在此过程中功 不可没,他们扮演着王侯顾 问、教产经营者、条约中保 人以及法官等多重角色。引 领时代潮流的知识分子们为 基督教社会(societas Christina)的运转提供了理 论体系。滥觞于12世纪的各 种社会建制在接下来的数百 年间对基督徒生活的方方面 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人 们如何理解圣礼的意义、公 平买卖和勤劳致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