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商山四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家民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的东园公唐秉、用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他们四人走出商山保全太子刘盈,是稳定汉初政局的重大历史事件。因四人初见高祖刘邦时已是耄耋之岁,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
长篇历史小说《商山四皓》以波澜壮阔的战国末期历史为背景,以文化传承为主线,浸润着先秦文化的博大、睿智、谋略和担当,描写了四位人物生逢乱世,少时合力擒凶而结缘,先后入兰陵学馆师承荀子,学业圆满后遵师命携书入秦;为避焚书之乱,护书隐居商山;刘邦邀四人出仕遭拒;后在张良举荐下走出山林,送书还汉并维系朝纲不乱,他们行有道。致远大,一身正气尽显家国情怀,出生入死舍身侍秦扶汉。刘盈登基为汉室第二位皇帝(惠帝)后,唐秉等四人当享荣华富贵时,却素身而退,再度隐居并终老商山。
四位前贤,跨越时空,从久远的秦汉高原向读者走来,他们或忠孝若愚,或半人半神,或勇武刚烈,或嗜书善交,皆个性鲜明,生动地出演着人忠大孝,清白做人,在朝忧国,隐山济民,不争于世,不负苍生的高风亮节好故事——“帮人帮到底、好事做到头”的好人品格和“传承文脉、生生不息”的前行精神。
作者简介
王家民,西安理工大学书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专家,中国美协会员,曾获陕西省首届“德艺双馨”会员荣誉,陕西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客座教授,陕西省慈善协会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主席,西安市羊文化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中国画院研究员。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洪荒一浪见孝子 少年四人擒恶徒
第二章 青自蓝出师荀卿 聪慧善根结兰陵
第三章 携书五车俱人秦 千字一金撰吕览
第四章 贪欲横流乱世象 乔装打扮查恶奸
第五章 血池沥胆闯雍山 铲除嫪毐保秦王
第六章 众口同声皆劝孝 舍身立命护纲常
第七章 执拗才子囫囵死 兰陵同门不同心
第八章 崔广护书人商山 唐秉伴驾突生变
第九章 吴实孤身战群魔 周术携兄闯难关
第十章 跋山涉水为藏书 追年溯月结善缘
第十一章 雪夜惊梦续情愫 齐聚商山奠皇上
第十二章 血泪情仇百年事 码头生变添新愁
第十三章 仁义礼智载厚德 舍身引水为黎民
第十四章 假扮神仙救弱女 披麻戴孝葬义父
第十五章 沛公坐骑生龙驹 风云际遇在丹江
第十六章 坦诚言说前朝事 真情点化后来人
第十七章 风吟水潜再闻道 孤身漂泊去复来
第十八章 高山流水采芝草 清风明月伴松涛
第十九章 再人商山求援手 一卷画图连汉城
第二十章 嫡庶争位暗流涌 张良善谋荐前贤
第二十一章 四老携手人汉庭 朝堂论理保刘盈
第二十二章 沧桑正道情未了 青山依旧歌皓风
跋 秦汉高原走出的一组传奇哲人
序言
形神兼备颂前贤
李星
商州古地,昔为先秦改
革家商鞅封邑,后有秦末汉
初的东园公唐秉、角里先生
周术、绮里季吴实、夏黄公
崔广隐居于此,再后有明末
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此休
养生息,并由商山出发,一
路势如破竹攻占北京,建立
大顺王朝。著名画家王家民
教授生于斯地,成长于斯地
,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仰
先贤之人格,慕先贤之精神
,发奋以多彩之笔绘先贤之
神采,其四皓系列画作已誉
满商山,名扬全国,情融既
久,其博也专。
长篇历史小说《商山四
皓》以其独到的形神兼备的
文学叙事方式,于前贤四皓
先绘其神,再写其形,可谓
奇观。
其一,写作态度严谨,
历史知识储备充足。
小说上溯商鞅,下接汉
高祖,以秦末汉初波澜壮阔
的历史为背景,塑造了意料
之外的四皓人物,颇具艺术
想象力,却无戏说之嫌。大
忠大孝的唐秉近乎“愚”,方
术之士周术之“神”,勇武吴
实之“刚”,嗜书崔广之“正”
,四位出身、阅历和个性不
同的人物是接地气、食人间
烟火的血肉之躯,其学缘关
系、社会背景和价值观念使
他们具有共同的人生抱负和
人格操守。行有道,致远大
的传统士人精神和家国情怀
在商山四皓身上得到了充分
体现;他们求学“知践行之
理”,侍君“能舍身尽忠”,
隐居“以仁德济世”,集中华
传统美德于一身而成人格楷
模。四位前贤在作者笔下是
鲜活生动的,原本缥缈、笼
统的历史人物不再苍白,与
之相应的人物众生相也不乏
精彩。
围绕商山四皓故事展开
的山老人、良娃、虎豹兄弟
等人物皆说话带韵,走路带
风,吃得苦,受得累,淳朴
的山民精神如一缕清风。山
老人“隆背似单峰骆驼,双
腿弯曲,脚步稳健,双臂修
长,摆动有力,像巨猿一样
沉稳……老人身形与高山重
叠,山影似人,人更像是山
”!如此人物,由不得崔广
感叹:“老人如父母,似先
生,是读不完的一本书,也
是难解的一个谜。他读过圣
贤书吗?唉,读过圣贤书者
,又有几人可睿智如此?”
如此山老人的存在,才使四
贤食宿有石板房,藏书有石
崖洞,也才使吴实惩恶及舍
身引水、周术救人及根除黑
恶、四人合力制定山规民约
等作为具有坚实的生活基础
,可信而感人。
狼缘良娃来无影去无踪
,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拧
身便能抓在手中……生动活
泼得令人怜爱,因为他既是
山人血脉的延续者,又是前
贤的门生和传统文化的承续
者。还有描写残疾女“腿脚
裹了虎皮,双手握着木疙瘩
,撑地而来,一张粉脸,笑
盈盈,甜蜜蜜,朱唇轻启,
虎牙白皙,叽里呱啦说话”
。毫无猥琐邋遢之嫌,所见
只是辛勤劳作、心地善良和
美好的希望。
“一位英武少年跳下辇车
,‘嗵’的一声震响,黄尘泛
起,幻化成了青龙、白虎、
朱雀、玄武之形,众皆噤若
寒蝉。只见少年赢政步履矫
健,白色孝服飘然带风,如
一道流星闪过眼前,在弥漫
的晨雾中格外鲜亮,醒目。
”秦王赢政出场不同凡响,
他那神清气闲排兵布阵,同
时指挥咸阳、雍城两场生死
搏杀,铲除缪毒,挥剑染血
的诸多细节描写,都是符合
既定的历史人物性格的。对
沛公刘邦的描写是与“帝王
之师”张良的诸多活动联系
在一起的,如以“商”“镝”二
字讲述战与和、进与退之道
;当刘邦封帝后,在洛邑还
是在关中建都进退失据之时
,张良在其掌心比画“国”字
的细节颇具深意。
小说以环环相扣的人物
故事来对应诸多历史问题,
如商鞅被收尸,韩非子之死
,萧何何时为相,四位前贤
名号的含义及对“汉承秦制”
的解读,等等。尤其关于“
焚书坑儒”,唐秉作为亲历
者言:“奸雄乱朝政,皇上
背黑锅。广域华夏,千年文
化,无数书简,岂能被一烧
了之?想那时,心怀鬼胎的
李斯也只是虚张声势,多以
干柴烈焰壮其声威,走个焚
书的过场罢了。”于此,似
有洗白秦始皇,歌颂大秦国
之苦心。四位前贤热爱秦国
,盛赞大关中的精彩语言也
是令人回肠荡气.如:“欲
取天下者岂能不知,镇天下
有终南山,润大地有八水环
,通达湖海黄河船,利民自
有富平原……长治久安,非
关中莫属。大关中啊,周以
为国,礼制天下。秦国一统
,向南而治。没有关中这龙
脉之地,行吗?”
太子刘盈在四贤的辅佐
下一改懦弱无能的苍白形象
,他既敢在高祖欲废太子的
关键时刻挺直腰板说话,也
能在父皇危难之际挺身御敌
而致“鲜红如血的‘刘’字大旗
猎猎向前”,由此奋力支撑
了汉初政局。商山四皓亦应
和萧何经营汉基的苦心,协
力教导商山子弟深谙家国事
,担当匹夫责,以致“从南
山到北山的伐木采石号子,
从丹江下游到上游的拉纤船
歌,此起彼伏,汉王城的建
设与商山兴旺和商县的繁荣
连在了一起”。史事与人事
的契合,使小说基础坚实而
具可读性。
其二,故事架构合理,
文化传承主线明确。
商山四皓人生近百岁,
经历了秦汉两朝,他们在朝
侍奉君王,入山便为黎民,
历事繁杂,处人众多。如何
架构故事情节,确非易事。
作者找到了丰厚的先秦文脉
,以传承文化为主线统揽故
导语
《商山四皓》小说是回望先秦根基的一朵浪花。小说故事成功地解构与重塑了四位前贤,他们或忠孝若愚,或通晓异术,或勇武刚烈,或嗜书善文,皆充盈着家国情怀而个性鲜明,于出演在秦末汉初历史大舞台上的伟人和重大历史事件描写也不落俗套。如,少年嬴政不同凡响的出场、剿灭嫪毐集团的果敢和挥剑嗜血的霸气,刘邦入山访贤、听得劝言并巧接地气的诸多细节等等,既与历史存在相吻合,又写出了不同凡响的精彩。
后记
秦汉高原走出的一组传
奇哲人
孙皓晖
商山四皓,是中国历史
上极富寓意的一个哲人组合

所谓历史寓意,是说一
个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能够
给后人提供的可开掘资源的
丰富度。虽然,这种历史寓
意有可能渗透在每一个历史
人物身上,但是,依据历史
人物所经历的历史时代的不
同,及自身社会地位与自身
阅历的不同,这种寓意的内
涵,自然也就不同。王家民
先生的《商山四皓》小说所
呈现的四位前贤,就是非常
富有自身资源的历史人物,
值得以文学艺术的方式去呈
现他们鲜活的生命历程。这
样做的意义在于,一则有助
于我们了解中国历史上最伟
大的统一文明的高原时代,
二则有助于激励我们已经萎
缩了的生命状态。
不重新解读历史,就无
以重塑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王家民先生的这本《商
山四皓》小说,是回望先秦
根基的一朵浪花。
小说故事成功地解构与
重塑了商山四皓。四位人物
或忠孝若愚,或通晓异术,
或勇武刚烈,或嗜书善文,
皆充盈着家国情怀而个性鲜
明,出演在秦末汉初历史大
舞台上的伟人和重大历史事
件描写也不落俗套。如,少
年赢政不同凡响的出场、剿
灭缪毒集团的果敢和挥剑嗜
血的霸气,刘邦入山访贤、
听得劝言并巧接地气的诸多
细节,等等,既与历史存在
相吻合,又写出了不同凡响
的精彩。
商山四皓这组哲人,以
布衣之身奋发于战国“大争”
之世,以睿智卓识而成为秦
帝国七十位博士之四,四人
已具有当时社会的较高端身
份,经历了秦帝国统一并参
与统一文化和文明的创建,
对社会进程有着一定的促推
作用。四人于秦末大动荡的
杀戮风暴中蛰伏山野,在西
汉初期的复杂政治困境中盈
缩有度,接受张良举荐,出
山辅佐弱势的汉惠帝,使其
站稳了根基;最终,自觉退
出西汉朝局而隐居山林,彻
底脱离社会视野,即传统历
史语言中的“不知所终”。小
说的故事架构和诸多人物描
写,基本反映了这一组哲人
的沉浮历程。
商山四皓隐居的原因,
一般都归结为躲避焚书坑儒
之祸,小说解读的来龙去脉
则更加耐人寻味。四人本是
荀子的门生,受师命携书入
秦,保护书简潜入商山,通
过张良、萧何躬身访贤,详
明了焚书坑儒的原委和秦国
的宫书典籍尚存之事,由此
为汉承秦制奠定了基础。显
然,作者努力澄清关于焚书
坑儒的认知误区,为传承民
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而敢
立一家之言,这是难能可贵
的。
近年来,有关中国文明
史研究的主流观点,基本确
认了焚书坑儒这桩公案的虚
假性。历史证据之一,秦代
诸多博士在西汉初期出现,
包括商山四皓,也包括为西
汉制定皇家礼仪的叔孙通博
士等,都反证了坑儒的虚假
性。历史证据之二,就是诸
多上古经典都在西汉初期陆
续出现,并在汉城营建之初
就建立了石渠阁、天禄阁这
样的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
否则司马迁根本无法写成皇
皇《史记》,由此证明,焚
书是一项尚未得到执行的临
时禁令,而不是一以贯之的
文化政策。历史证据之三,
焚书与坑儒原本是两宗刑事
案件,完全没有直接关系,
直到东汉时期才被儒家连成
一个整体,为厚诬秦政制造
证据。
一般认为,商山四皓隐
居是不满暴政,是因秦末之
乱,但更有可能的则是小说
所言“护书”离朝。小说将荀
子授书作为源头,四人携书
入秦,欲建书院,文心不泯
,因生变故,护书而隐,倾
力整理包括《商君书》在内
的文献典籍,带书归汉而有
保太子事件……这些故事情
节是可信的,也是具有重要
的文化意义的。
商山四皓所以愿意出山
,辅佐汉惠帝刘盈,其最深
刻的历史原因,在于西汉初
期全盘继承秦帝国统一文明
框架的政治作为,是“汉承
秦制”的历史大势所决定的
。秦帝国的大批骨干大臣、
中下级官吏及名士散官等,
纷纷选择了为西汉政权效力
。对于缺乏治理大一统国家
经验的西汉政权而言,这是
最为宝贵的政治财富。直到
汉景帝,西汉的实际治国丞
相(萧何为名义丞相)一直
是秦帝国时期的“计相”(秦
帝国的首席经济大臣)张仓
。萧何病逝后,到汉景帝时
,张仓已经成为真正的丞相
。也就是说,中国第二次统
一之后的第一个治世——文
景之治,实际上是在全面以
秦政治国的条件下完成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帝国的
大批在世遗臣,诸如张仓、
叔孙通、王陵(西汉封侯的
将军)、商山四皓及其余博
士等,都选择了为西汉效力
。这是西汉初期的历史大潮
。没有这样的“归心”潮流。
西汉初期根本不可能迅速稳
定下来。
先人者何?秦始皇帝君
臣阶层也。
先人魂魄者何?秦帝国
君臣统一中国之大志向也。
同样,商山四皓作为秦
帝国的四位博士——当时的
国家高端智库人物,岂能不
深刻理解秦帝国的政治宏图
,岂能与统一大势相违背?
因此,他们选择“事汉”。辅
助西汉稳定统一政权,就是
自然合理的。大势稳定之后
,又选择功成身退.则是这
组哲人的性格使然,也是无
可厚非的。客观地说,西汉
初期的刘邦集团,因其主要
成员都出自秦帝国基层
精彩页
楔 子
风拂瘦柳,枯草泛绿。桃花杏花,映红朝霞。
孙子高擎纸葩,惹得鸡飞狗跳羊羔儿也把欢子撒。爷爷拉着孙子行长路,过短桥,爬高丘,来到四皓墓冢前,踏青走圆一圈。然后,.孙子随爷爷把断还连、连中断的纸葩一绺一绺分开放在墓前。再一起折柳枝,扫墓碑,打开食箩,取出凉面,献祭在墓碑下的青石上。
孙子蹲在爷爷身边焚烧纸钱,问:“爷爷,这就是祭坟?”
“是呀,这就是祭坟。”
“祭坟,好耍嘛,明年再来。”
“这不是玩耍,祭坟就是祭奠祖先!知道吗?”
“嗯,知道了。”
“此后呀,年年清明节,你都得来。这土堆儿可得记清楚了,甭人长大了,把祖先这坟堆儿找不见了。做人要做孝子,做孝子就不能忘记祖先。不管你以后成多大的事,做多大的官,不管你走得多远,都不能不祭奠祖先!”
孙子说声“好”,便蹦跳到了旁边的古柏下,看了看高悬枝头的秋千,双手拽绳坐上微微晃动的吊板。
爷爷跟过去扶紧孙子的后腰,往后退退退,退得孙子屁股挨上没牙的老嘴了,双手轻轻往前一推,孙子就前后荡悠起来。一起一落的稍缓点儿了,孙子便喊叫:送送送,往高送嘛!有了孙子,爷爷也就成了孙子。无论孙子说啥,都得听呀!爷爷问:害怕不?孙子“嘁”了一声,说:越高越美!爷爷就连推带送,孙子惊咋声声,不断叫喊:高高高,再往高!
爷爷见孙子胆大,也就放心地往高处送。孙子乐得高起低落,鹿跳在胸,耳边风声呼呼,像鸟儿一样悠然自在。俯仰之间,看墓前那白纸条滚蛋蛋,纸钱灰也是翻跟头。一切都在忽来忽去,忽高忽低,由着性子活泛。突然风劲,白纸条、纸钱灰、碎草末搅和着飞扬起来,打着旋儿,飘旋在空,一会儿就没了影儿。
孙子一迟愣,爷爷就紧双臂,拢纤绳,把孙子稳抱在怀。
孙子嫩面朝天,一脸茫然,低头看前面的墓堆儿,问说:“爷爷,四皓是谁呀?”
“四皓么,就是商山上的四个白胡子老汉……?
孙子手捻爷爷的长胡子,念叨:“商山怀里有座庙,庙里爷神帽盖儿高……哦,灶神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爷爷呀,四皓爷神是弄啥的?”
“教太子读书,保太子……”
“太子是弄啥的?”
“太子是皇上的娃。”
“皇上又是谁呀?”
“皇上么,秦始皇呀,汉高祖的,多啦……”
孙子凡问,爷爷必答。爷爷不耐其烦地说着赢政巡行过武关,刘邦访贤人商山,山外人进山,山里人出山,进山出山,出山进山,山相连,水不断,絮絮叨叨地越说越久远……
第一章 洪荒一浪见孝子 少年四人擒恶徒
秋风凉爽,唐秉睡得踏实。梦中情景忽而转换,手中的书简舒展开来,带动双臂如翅,腾空飘飞。他便愉悦诵唱: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诵读声越来越高,身子却越来越轻,轻薄如翼,畅游云天。山川河流,尽在脚下。悠乎得正是舒心之际,脑子突然一沉,颠倒了头脚,朝着山峡窄处的深渊一头猛蹿,坠入了水之漩涡。
“咔嚓”炸雷爆响,窗外那棵老树被拦腰劈断,锐利的树杈子掀落窗扇,像枪刺一样白晃晃地横陈炕头,一股妖风呼啸着旋人窗洞。唐秉惊醒坐起,只见妖风凶狂,稀里哗啦,盖在身上的布单被鼓吹成了怪兽的模样,翻转着,扭曲着,在屋里上下左右乱窜,枕头边的书简线断册散,凌乱落地。
唐秉急跳下炕,拾掇掉在地上的书简残片。突然,屋墙缝隙渗进了汩汩流水,在地面迅速溢开。落地的布单被水浸湿,鼓涌出了老虎皮般的纹理,随着水波涌动。唐秉伸手去拽,竟然沉重得拉不起来。散落在地的破旧草席、葛丝蝇拂、竹片折扇、炕头木枕皆漂浮起来。
爷爷的尿盆亦从后门漂浮着撞入,晃晃荡荡,卟啷卟啷地打着旋儿。
唐秉惊慌失措,喊着“爷爷——”蹚水到了后檐门口。门外呼雷闪电,大雨倾盆,前后屋檐之间横风狂卷,水汽弥漫。后面小屋的门扇哐瞠乱响,摇摇欲坠。爷爷的后屋建在涧塄边,出前房进入后屋,侧斜着下一个台阶,再上一个台阶便是,来去只三五步,平日走动容易,但这阵儿狂风骤雨,阻断了近在咫尺的爷孙俩。
唐秉出生不久,阿爹随君王征战,客死他乡。爷爷年迈身残,蜗居在家,教唐秉读书识字,拧草绳,打草鞋,做一些轻巧的家务事。三口人的生计全由妈妈一人支撑,这会儿,不见妈妈的身影。爷孙俩一个风烛残年的在后屋过不来,一个弱不禁风的在前房站不稳。唐秉透过水幕,看着爷爷的模糊身影,喊叫:“爷爷,过来!”
爷爷斜倚在后屋门内,双手紧抓门框,嘶哑高喊:“孙儿,快快转身,出门去往高处跑——”
爷爷后屋的涧塄边,浑浊水浪已如巨蟒上下起伏,汹涌翻滚,呼呼隆隆,涛声似闷雷落地,震耳欲聋,老少两人的心无不打战。
唐秉哆嗦了嘴唇,拼命喊:“过来,过来呀,爷爷陕过来呀——”
“咚”一声,门后的牛轭撞了唐秉的额头,疼得他眼冒金星,伸手抹去糊眼黏血的瞬间,后屋猛然坍塌,瞬间就不见了爷爷的影儿。他急转身,哭喊“妈耶——”,哪知水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