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帝国的崩塌(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徐飞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梳理和剖析了晚清自救运动中诸多重要人物对于现代化的种种误解,以及这种种误解推动清王朝最终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自鸦片战争叩开了中国的大门,封闭落后的中国从此就劫难不断。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清帝国垂死挣扎,试图自救。在中央,有李鸿章、奕訢这样开明的洋务派领袖;在地方,有张之洞、刘坤一这样务实的革新力量;在民间,有康有为、谭嗣同这样热血救国的知识分子。然而,他们的种种努力,最终也没能挽救这个奄奄一息的帝国…… 作者简介 徐飞,安徽省六安市人,初中时在杂志上发表文章,高中时在《新安晚报》开设专栏。安徽大学世界史硕士。曾担任某高校世界史课程非现役文职教员,自媒体“历史研习社”主编。“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主要撰稿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读书俱乐部》栏目嘉宾。策划、编撰畅销历史读物《历史的荣耀》。目前从事晚清史的研究。 目录 清朝从哪一年开始倒计时? 第一章 甲午前奏 第一节 甲申易枢:清政府新领导班子的建立 1.康有为的预言:祸在眉睫 2.同治中兴:奕訢功不可没 3.中枢换血:慈禧建立独裁统治 第二节 长崎事件:暗藏北洋海军覆灭的线索 1.奕谖:不务正业的总理海军大臣 2.北洋水师访问长崎:并非为了秀肌肉 3.丁汝昌的苦衷 第三节 光绪亲政:被处处掣肘的最高统治者 1.光绪:为什么当皇帝这么累? 2.强行改变侄子的人生:慈禧的权欲 3.举重若轻:慈禧架空光绪的手段 第四节 高下立判:战前中日财政系统的比较 1.明治天皇省下饭钱,就能买军舰? 2.日本设立中央银行:发行军事公债 3.大清财政:不会开源,只会节 流 第五节 朝鲜事变:中华宗藩体系行将崩塌 1.天津条约:为日本出兵朝鲜埋下伏笔 2.清政府的“拧巴”思维:荒诞为体,胡闹为用 3.无可奈何花落去:中华宗藩体系即将瓦解 第二章 梦断神州 第一节 战和不定:清政府决策体制的缺陷 1.朝鲜之乱:日本迅速决定开战 2.主战派与主和派:应该各打五十大板 3.叠床架屋:清朝混乱的决策体制 第二节 不堪一击:陆军溃败激起日本侵华野心 1.“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2.派系林立:镇压太平天国的后遗症 3.望风而逃:清军缺少荣誉感 第三节 全军覆没:北洋水师被“猪队友”坑惨 1.黄海海战:其实北洋水师的目的达到了 2.海防:消极的建军思想 3.格兰特的预言 第四节 忍痛求和:光绪皇帝为什么不迁都再战? 1.九年前丢失的小字典,让大清成为“小透明” 2.光绪: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呀! 3.上清帝 第三书:康有为进入高层视野 第三章 康党崛起 第一节 路在何方:甲午战后三年的清朝政局 1.恭亲王:借钱赔款是头等大事 2.人才匮乏的窘境 3.大家不种鸦片,怎么继续修园子? 第二节 国政为民:康有为思想的真正价值 1.此议院非彼议院 2.地方自治:康有为的真实目的 3.康有为的地方自治实验 第三节 南海圣人:康有为引起朝廷关注 1.惊世骇俗:康有为脚踹两千年学术史 2.强学会的无疾而终 3.“中国事,大抵如此”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四节 帝师被逐:翁同龢究竟犯了什么错 1.保国会:现代政党的尝试 2.光绪皇帝与翁同龢分道扬镳 3.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第五节 明定国是:光绪皇帝开启维新变法 1.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 2.废除八股:维新变法的探路石 3.京师大学堂的明争暗斗 第四章 百日维新 第一节 紧锣密鼓:康党的夺权野心 1.军机四章京:光绪操作的政治套路 2.罢免礼部六堂官,慈禧高度警觉 3.围园捕后:康党早已有之的政变计划 第二节 血雨腥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1.引爆点:光绪接见伊藤博文 2.戊戌六君子:不审而诛 3.己亥建储:慈禧的废帝计划 第三节 托古改制:葬送变法统一战线 1.守旧派无视孔子改制 2.张之洞与康有为反目成仇 3.孔教会:一个脱离现实的方案 第四节 步履维艰:变法面临的现实困境 1.启动资金从哪来? 2.卖地换钱的荒唐主张 3.民智未开,无人可用 4.“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第五章 日暮穷途 第一节 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2.“法”不责众,地方官府放任自流 3.慈禧为何支持义和团? 第二节 民、教纷争:传教士自吞苦果 1.华北大旱,教堂为什么成为罪魁祸首? 2.传教士:欺压中国官民的“太上皇” 3.形势恶化,清政府对外宣战 第三节 空前国难:谁才是罪魁祸首? 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2.救灾无能:清政府严重失职 3.司法落伍:清政府改革乏力 第四节 清末新政:一场虚有其表的骗局 1.孟津观兵的历史启示 2.毫无诚意的新政 第五节 废除科举:一步最惊险的棋 1.读书人“失业”了 2.“车到山前必有路” 3.年轻人的新选择 第六章 王朝覆灭 第一节 革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光绪之死:谁才是幕后真凶 2.朝廷军权旁落,袁世凯一手遮天 3.孙中山屡战屡败,宋教仁华中举事 第二节 民国成立:导火索竟是一场金融暴雷 1.上海股灾 2.成都血案 第三节 清帝退位:2000多年帝制的终结 1.游走欧美:孙中山融资碰壁 2.南北和谈:袁世凯玩弄两面手法 3.大清的最后一次早朝 后记 序言 清朝从哪一年开始倒计 时? 张明扬 前不久,我刚刚读完罗 志田先生的新作《革命的形 成:清季十年的转折》,就 收到了徐飞兄的这本书稿《 帝国的崩塌:从甲午海战到 辛亥革命》。 罗志田先生写的是清季 十年,从庚子到辛亥;徐飞 这本书的时间跨越长一些, 是从甲午到辛亥的晚清最后 18年。 但事实上,这本书的跨 度要比18年更长一些,它的 第一章“甲午前奏”,是从 1884年的甲申易枢写起的 ,慈禧太后在那一年全面掌 握了权力。这个时间点的选 择很有些意思,用作者的话 来说,“甲申易枢之后的10 年,同治中兴的气象逐渐烟 消云散”。 对于从甲午到辛亥的这 18年历史,马勇先生用了整 整4本书才写完,也就是前 几年在读书界很有影响力的 “晚清四书”:《觉醒:甲午 与中国历史转折》《维新: 戊戌变法的尝试与失败》《 国变:错综复杂的庚子乱局 》《革命:晚清改革的趋势 与溃败》。 也因此,在打开本书前 ,我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如 何用一本书写完马勇先生4 本书的内容;也有担心和疑 虑:一本书写完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庚子之变和辛亥 革命,会不会因为缺乏细节 而流于流水账? 打开书后,随着阅读快 感的迅速提升,我的疑虑很 快被证明是像晚清士人恐惧 火车一样的无谓。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 就是阅读快感,不是靠说过 头话赢得的那种廉价快感, 而是基于历史细节本身的快 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 两处细节。 第一处是在谈及主和派 与主战派之争时,作者没有 仅仅停留在价值判断上,“ 主战也好,主和也罢,都是 一种主张,是对国家前途的 不同看法,不应该加上爱国 或者卖国的标签”。作者非 常有见地地指出:“甲午战 争的失败,清政府高层的主 和派和主战派,都有不可推 卸的责任。”作者自然是看 不上大言欺世的翁同稣,但 他对李鸿章也作出了很符合 和战逻辑的批评,将其与第 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国首相 张伯伦相比,认为李鸿章错 不在主和,而在于没有做好 战争准备。 第二处是在谈及庚子之 变的历史教训时,作者在“ 常规”地批评了慈禧太后之 后,将批判视角放到了清政 府的赈灾无力和司法落伍上 。尤其是关于司法落伍的论 述,可以看出作者在知人论 世上已经走出了传统历史叙 述的桎梏,对领事裁判权和 晚清司法改革作出了专业的 评述。在这个基础上,作者 亮出的立场就更有说服力了 :“归根结底,清政府在司 法改革上的停滞不前、毫无 作为,才是导致义和团极端 排外的深层原因”,“时至今 日,我们也不必一味嘲笑义 和团愚昧狭隘、盲目排外, 这种带有优越感的视角无益 于反思历史”。 在这里再谈一下我对这 本书另一个激赏之处。作者 在这本书里作出了不少鲜明 的价值判断,时有新见,我 们作为读者是否认同则见仁 见智,但可贵的是,徐飞兄 的这些判断无不是基于对历 史细节的详加辨析之上的, 有时还引入了超越传统历史 叙述的思考框架,而不是像 当下一些写作者那样放飞自 我,“创造”出一些缺乏史料 支撑的新观点,这些观点越 是让我们感受到共情,我们 越是要警惕这种致命的诱惑 ,这可能也是一种所谓的互 联网思维吧。 无论是谈论历史,还是 谈论现实世界,我们每个人 都可以基于自己的思想认识 和价值偏好,形成自己的看 法。看法多元没关系,甚至 离经叛道也不是大问题,重 要的是,就像这本书所践行 的那样:基于材料说话,基 于史料思考。 大部分读者看完这本书 ,可能都会或多或少地折服 于作者的讲故事能力,这让 这本书的历史叙事极其流畅 。 但是,在我看来,对于 一本通俗写史的著作而言, “有可读性”与“叙事流畅”只 能决定你这本书的上限,而 真正决定下限的是:靠谱。 如果按照木桶理论,甚 至可以这么说,通俗写史的 潜在短板永远是“靠谱”,如 果一本书在“靠谱”上出了问 题,无论你的文笔如何惊才 绝艳,叙事多么感天动地, “不靠谱”本身就构成了一票 否决权。 因此,我想特别指出的 是,我虽然远不是什么近代 史的专家,无法一一印证作 者在书中所引用的史料来源 。但以我目力所及,徐飞兄 在写作这本书时,在参考资 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为 通俗历史写作树立了一个上 佳的靠谱(学术规范)范本 。 除了学术大家著作、晚 清笔记之外,徐飞还引用了 不少如资料汇编之类的一手 史料,但尤其可以体现这本 书“靠谱度”的是,作者在引 用一些一手史料时,没有故 作高深,而是老老实实地将 “转引”写明。 虽然作者写的是一本通 俗历史著作,但其写作态度 的严谨,突破了这一类著作 的最大挑战——靠谱度,背 后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想 而知。 我觉得,在这个基础上 再去夸《帝国的崩塌:从甲 午海战到辛亥革命》这本书 多么有可读性,且时有新见 ,才真正是配得上对这本书 的评价。 导语 自媒体“历史研习社”主编,“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主要撰稿人徐飞首次出版个人历史专著! 两千年来超稳定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什么在十八年间迅速解体? 没有哪个历史时期比大清帝国最后十八年更耐人寻味、值得反思的!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作者温伯陵、《弃长安》作者张明扬联合推荐! 后记 在大家的印象中,大清 帝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就已经 丧权辱国、国将不国了。实 际不是这样。发生在中国沿 海地区的这场战争,对于一 个庞大、臃肿、闭塞的帝国 ,很难产生多么广泛和深远 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两 次鸦片战争之间的20年,除 了极个别有见识的官员和知 识分子,绝大多数中国人都 没有意识到中国面临的局面 的严重性。 鸦片战争只是大清帝国 走向灭亡的起点,它的急速 崩塌是从甲午战争开始的。 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兴办 洋务颇有成效,国家的财政 收入较1842年增长了一倍 ,军队也装备了大量的洋枪 洋炮,还建立起亚洲第一的 现代化舰队。清政府不仅在 沙俄的口中夺回了伊犁,还 在中法战争中与老牌帝国主 义列强打了个平手。 可谁能想到区区的一个 东洋小国,能把“天朝上国” 打得头破血流、丧师失地。 甲午战争给大清帝国带 来的灾难几乎是毁灭性的, 清政府的国防、财政相继崩 溃,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民 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遭到重创 。列强们纷纷露出獠牙,争 先恐后地把屠刀架到中国人 的脖子上。耻辱交相迭来, 灾难接踵而至,帝国加速灭 亡。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在这个帝国即将土崩瓦解 的时刻,有两个广东人为了 拯救整个民族,毅然站了出 来,但是他们选择的道路截 然不同。一个是士大夫阶层 出身的康有为,他致力于“ 得君行道”,从京师朝廷开 展改革;另一个是非士大夫 阶层出身的孙中山,他致力 于开展革命,推翻这个不成 器的清王朝,重新开创一个 新的时代。 两个广东人,一个想方 设法地避免千万人头落地的 悲剧,在革命之前给了清王 朝最后一次振衰起敝的机会 ;一个则想方设法地鼓动中 国人另起炉灶,用崭新的共 和制度来取代腐朽的专制制 度。 年轻的光绪皇帝顶住重 重压力,努力地想抓住康有 为提供的最后一次机会。但 是他权力有限,推行的改革 最终还是被慈禧太后断送了 。 平心而论,维新派的改 革方案有诸多缺陷,即使不 发生戊戌政变,大清帝国也 不一定能富国强兵。但是, 维新变法毕竟还是有成功的 可能,因为只要大方向选对 了,那么即使在航行的征途 上有点偏航,也可以及时校 正过来。而且,大清帝国已 经快要鱼烂河决,此时有所 革新,总比大家都坐看楼塌 了要好。《周易·系辞》中 就说:“易,穷则变,变则 通,通则久。” 然而,帝国的最高统治 者慈禧太后断送了这个可能 成功的改革。表面上看,她 是将谭嗣同等维新志士送上 了断头台,其实她是将大清 帝国送上了断头台。 既然通过有限的内政改 革这条路被彻底断送,那么 中国人就只剩下孙中山提供 的这条路了。可笑的是,慈 禧太后的爪牙御史文悌还污 蔑康有为建立的保国会的宗 旨是“保中国不保大清”。 慈禧这伙人永远不懂, 断送掉康有为领导的这场变 法,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中国 人选择“保中国不保大清”。 我对晚清史特别感兴趣 。我一直想搞清楚,这个曾 经雄霸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 ,为何会在18年的时间里迅 速崩塌。而在这最后的18年 里,先进的中国人又是如何 血脉偾张、投袂而起,前赴 后继地为救国救民而奋斗不 息,他们的奋斗又是如何遭 遇挫折,以至于志士血洒菜 市口,皇帝泣血瀛台。 我始终认为,这一段悲 恸的历史,是不能用简简单 单的一句“清政府腐败无能” 就能一笔带过的。这是万能 的答案,却不是解释所有问 题的最佳答案。例如,北洋 舰队的覆灭,其中一个很重 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的“ 海防”观念。这种消极的海 军建设思想,严重限制了北 洋舰队的战斗力和活动空间 。而这种观念的形成,跟清 政府腐败无能没有什么关系 。 这本书是我对这18年历 史的一点思索和感悟。笔者 学识有限,鄙陋之处,敬请 方家批评指正。 这是一段王朝日暮途穷 、民族凄风苦雨、百姓哀哀 无告的历史,为了减轻读者 阅读时的沉闷感,我尽量把 语言调整得轻松活泼些。笔 者特别喜爱美国历史学家特 拉维斯·黑尼斯三世的著作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 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他的文风有一种别样的黑色 幽默,学习和模仿他也是对 他的一种致敬吧。我希望读 者能够一气呵成地读完这本 书,而不是“一篇读罢头飞 雪”。 茅海建先生对于戊戌变 法的研究,让我获益匪浅。 例如,他在《戊戌变法的另 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 》中爬梳出来的一则史料, 尽管他本人并未给予更多阐 述,却让我惊觉原来“围园 捕后”并不是康有为在危急 关头才想出来的杀招,而是 他早已有之的预案。这则史 料也让我对康有为的认识更 进一步。因此,对于茅海建 先生,我是高山仰止,景行 行止。 最后感谢为本书写序的 张明扬老师,他在非常繁忙 的情况下惠然为本书作序。 张老师曾被许纪霖教授称为 史学界的“后浪”,其作品是 “接地气的公众史学”——有 故事,有想法,有深度,因 此,他为本书作序,是对我 最大的激励和最客观的评价 ,是本书的极大荣耀,非常 书评(媒体评论) 近代历史的资料浩如烟 海,犹如无数珍珠散落在故 纸堆里,要理清其中的时代 变迁,需要一条线索把珍珠 串联起来。《帝国的崩塌: 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就 是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在 徐飞的笔下,你能感受到大 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犹如 置身其中,和那个时代的人 一起走过百年岁月。虽然现 在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但是非成败,其实并不是 转头空。 ——温伯陵《一读就上瘾 的中国史》作者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 就是阅读快感,但不是靠说 过头话赢得的廉价快感,而 是基于历史细节本身的快感 。徐飞兄在写作这本书时, 在参考资料方面下了很大的 功夫,为通俗写史作品树立 了一个上佳的靠谱(学术规 范)范本。 ——张明扬《弃长安》作 者 精彩页 第一章 甲午前奏 第一节 甲申易枢:清政府新领导班子的建立 1.康有为的预言:祸在眉睫 1894年,是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的甲午年,这一年注定不会平静。在中国古代阴阳学理论中,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午属阳之火,是木火相生。因为木火相生,将会导致战火燃起,一发不可收拾。 在这个不平静的年份,已经37岁的康有为,带着他的得意弟子梁启超,从广州坐轮船到上海,再从上海坐轮船到天津,再由天津进入北京,几经辗转,疲惫不堪。 这是他第三次来北京,目的是参加光绪皇帝为迎接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而特别举办的甲午恩科会试。康有为出身书香世家,年少时就已经熟读经史子集,博学多闻,才华横溢,但是科举之路一直走得很失败。他自16岁成秀才后,乡试六试不售,失意科场二十载。直到1893年,他才时来运转,跟梁启超一起考中举人,才有资格来北京参加恩科会试。 其实,康有为还算是幸运的,他的很多广东老乡,考了一辈子都考不上。在广东三水,有个人叫陆云从,104岁时还在参加会试,结果还没考上,道光帝于心不忍,就钦赐他国子监司业的官衔,也算是尊老的体现。在广东顺德,康熙年问,有个人叫黄章,也是个百岁老人,还在千里迢迢进京赶考。结果也没考上,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赠给他钱和布匹作为安慰。在广东肇庆,乾隆年间,有个人叫谢启祚,百岁时参加乡试,一举考中,激动得作《老女出嫁》诗一首:“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照镜花生靥,持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 如果另一位广东老乡洪秀全能有这样“生命不息、考试不止”的精神,估计中国也不会出现太平天国运动了。 康有为此次来北京考试,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尽快“出嫁”,他对科举考试一直持有强烈批判的态度,甚至打算废了它。他的真实目的是要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进入官府,只有这样才有发言权。他要让维新变法的宏图大业上达天听。不然一个平民老百姓,别说指望金銮殿上的皇帝会听你的,估计就连村西头的老村长都不会听你的。 来到北京后,康有为四处拜访那些达官贵人,拓展自己的人脉。有个贵人问他:“国朝可百年乎?”康有为回答:“祸在眉睫,何言百年?”对方大惊失色,难以置信。这个贵人,茅海建教授认为有可能是张荫桓。①张荫桓后来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慈禧秘密处死,这是后话了。 此时,甲午战争尚未开打,大清帝国外强中干的面目还没有被戳穿,像康有为这样有强烈危机感的人屈指可数,所以当那位“贵人”听到“祸在眉睫”的话后会难以置信。因为从表面上看,大清帝国经过洋务运动之后已经非常强大:陆军有近百万人的武装力量,装备了几十万支枪械、上千门大炮,还有亚洲第一的现代化海军——北洋水师,水师的两艘铁甲巨舰令周边国家多有忌惮。例如,袁世凯就曾对朝鲜官员说:“中国兵力,虽不及欧洲,然精兵亦三十万,战船亦有百余艘,岁人亦有六千万。”② 试问,大清帝国拥有如此强悍的军事实力,怎么会“祸在眉睫”?康有为这不是在胡说八道、蛊惑人心吗? 如果康有为说的话是假的倒好,遗憾的是,他一语成谶。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