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从生产要素探求社会发展演进的“产业密码”,勾画数据业的未来发展蓝图。 数据要素将成为开启人类发展新纪元大门的密钥,带来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一轮科技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传统的经济增长动能、产业变迁逻辑、民生改善路径、社会治理模式等正面临巨大挑战和深刻调整,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认为,在这种趋势下,现有的三次产业划分理论已经难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迫切需要打破传统产业划分理论的“桎梏”,推陈出新。 本书把产业变迁放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审视,从生产要素这一“小切口”入手,探求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背后的“产业密码”和底层逻辑。作者从多个维度,对第四产业——数据业进行了精准画像,描绘了数据业的发展蓝图,也对数据业可能对产业变迁、经济规律、社会结构、国际关系等产生的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做了分析和阐述,构建起第四产业的理论和政策框架,是国内系统思考第四产业、数据业的开先河之作。 目录 序 引 子 第一章 源起:美好生活的上下求索 从刀耕火种到美好生活 农业社会的漫长实践:尝试跳出“马尔萨斯陷阱” 工业社会的巨大跨越:钢铁洪流下世界日新月异 服务业社会的大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 从有限供给到无限供给 难以实现无限供给:生产要素总有极限 如何实现无限供给:数据带来裂变式增长 经济规律不会一直不变:无限供给产生 从旧生产力到新生产力 新生产力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低代码革命:新生产力初现端倪 算力:更前沿的生产工具 数据:更高维的劳动对象 新生产力已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序幕:第四产业的“前奏曲” 三次产业划分的演进:从配第到库兹涅茨 配第:产业划分先河 克拉克:产业分类奠基 库兹涅茨:理论实证结合 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功与过” 是算准底数,还是仅仅为了兜底所有产业? 是理清结构,还是新旧产业混为一谈? 是指明方向,还是误导发展的鸡汤? 寻找第四产业“新大陆” 从哪里破题? 用什么标准? 谁才是赢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透视:数据业的“精准画像” 数据—数据业的基石 数据.:从媒体到数据 数据.:从用户到数据 数据.:万物生数,数生万物 走近数据业 数据采集:万物皆可数 数据存储:汇聚数据之海 数据传输:浪潮的形成 数据分析:从数据到智慧 数据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产业赋能 数据应用展望 获取数据业的“数据” 产业的分类认定 产业的核算 数据业的认定初探 尝试核算数据业 展望面向“数据化大生产”的产业核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冲击:数据业的颠覆力 改写经济规律:生产函数、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经济学的改变 生产函数变量的持续拓展 数据被引入生产函数后的化学反应 数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底层逻辑 数据业带来的理论挑战 数据业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改写社会结构:原子化还是社会化? 数据推动人的转型 疏离还是凝聚? 赋权公民也赋能社会 改写国际关系:拥抱还是对抗? 政治博弈 经济角力 安全渗透 数据改变大国竞争焦点 颠覆既有的国际关系认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密钥:通往第四产业的必经之路 掌握数据时代的先机 拥抱数据时代 发挥先发优势 价值释放模式不断创新 推动数据与实体经济的黏合融通 明确数据业的游戏规则 开展基于数据技术的场景建设 扩大数据规则制定的国际话语权 找到数据的主人 集成电路发展进入后摩尔时代 新时代的主角—算法 数据权属是否属于平台 怎样界定不同类型的数据权属 关注数据隐忧 算法对劳动者和消费者剩余的隐蔽榨取 数据资本的无序扩张和“赢者通吃” 数据漏税和“双支柱”全球税改 跨境泄露 数据黑市 让数据动起来 开好门:推动数据开放共享 铺好路:促进数据交易流通 分好饼:完善数据收益分配 把数据用起来 传统产业“金手指” 工业流程“指挥棒” 行业生态“培养皿” 社会治理“遥控器” 本章小结 后记 处在数据裂变新纪元的前夜 序言 序 大约在1995年,比尔·盖茨撰写了一本轰动一时的书 —《未来之路》,他在这本书中预测了微软乃至整个科技产 业未来的走势。盖茨像一个预言家,书中描绘的视频会议、 手机导航、云存储、网络购物等事物,二十多年后基本都一 一实现。这足以让人惊叹,但真正引人深思的是盖茨在书中 的最后一问:“我们应如何塑造未来?” 只有未来永不过时。 大概多数读者朋友在打理年少时的物件时,总能在书 中或抽屉里寻觅到泛黄的信纸和明信片,熟悉的字迹带来旧 时温暖的同时,也让人感叹沧海桑田。时光和科技酝酿出远 比科幻小说还要精彩的世事变幻,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 也才短短二十余年。 当前,新一轮科技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突破性技术集 群不断涌现,产业形态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核心特 征,正在开启前所未有的巨变。可以说,世界经济即将进入 新的历史分流节点,正如经济史上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 产业大分化那般,新的主导产业的诞生,必将开辟人类历史 上又一个崭新时代。 第四产业,未来已来。 历史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参与了人类生存、繁衍、发 展、壮大的全过程,产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奋斗史、 成长史。天地鸿蒙,原本混沌,人们通过产业将世界按需改 造成“人化了的自然”,以此寻求人的幸福和意义。一万年 前,农业文明让人类走出了茹毛饮血、巢居穴处的原始时代 ,人类社会在农业这根藤蔓上滋养孕育文明的花蕾;18世 纪,工业革命的星火从不列颠迅速燎原,开创了物质财富迅 速积累的工业文明,突破了经济、人口“周期性震荡”的马 尔萨斯陷阱,实现了人类历史的伟大飞跃;20世纪中叶, 服务业迅速崛起、后来居上,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动能和支 柱产业,服务消费逐步成为社会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和关键因 素,催生出绚丽多彩的城市文明。 与经济实践同步,产业理论也逐步演化发展。17世纪 ,威廉·配第提出产业中心将逐渐从有形财物生产向无形服 务生产转变,劳动力由农转工,再由工转商的理论推想; 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结合费希尔的三次产 业划分理论,基于各国统计数据分析验证了配第关于劳动力 在三次产业中的转移规律,提出了一国产业结构演进步伐基 本遵循农业、工业、服务业递进更替的规律;20世纪70年 代,库兹涅茨进一步研究提出,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推动了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引致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这 是产业升级的关键。 产业演进的步伐一路走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也伴 随人类从历史走向未来。当前服务业发展步入高峰,发达国 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70%,逐渐暴露出体量巨 大、门类冗杂、指向不明等问题,对“鲍莫尔病”进行对症 下药并不容易;同时,传统产业加快融合升级、新兴产业持 续裂变新生,对产业划分和演进理论形成了冲击。新的技术 变革、新的产业门类、新的理论支撑在哪里?中华文明的发 展历程曾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擦肩而过,为避免“李约瑟之谜 ”的遗憾,探索产业发展的未来,在跌宕的历史大势中找寻 下一轮产业潮涌成为时代的重要任务。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的 历史脉络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把握产业演进的规律,增 强对未来产业跃迁的预见性。基于对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个新的历史之问跃然纸上:农业、工业、服务业之后,什 么才是真正的第四产业?回首过往,农耕经济是对自然生成 物的培育和采集,工业经济是加工自然界产物的有形物质生 产,服务经济则为派生于有形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无形价 值生产。产业的发展变迁伴随着生产方式、主导技术、要素 投入、基础设施等的持续演进更替。宏观层面,主要表现为 引领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的变更,是全要素生产率更高、技 术密度更高、产业附加值更高行业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新 型产业体系建构的过程。中观层面,无论是劳动对象还是劳 动方式,都存在从自然物向非自然物、有形向无形、物质生 产向非物质生产演变的过程。微观层面,主要表现为要素投 入结构的变化和组织效率的提升,由传统要素向新兴要素、 有形要素向无形要素、“低能量密度”要素向“高能量密度 ”要素转换的过程。从以上三个层面中,我们也许不难找到 答案。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数是一个用作计数、标记或者度量的抽象概念,是比 较同质或同属性事物等级的简单符号记录形式。数的本体是 人们以符号形式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认知,在自然界中并不存 在,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数组织和记录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我们的思想、行动、表达都离不开数,甚至可以说,整个 人类文明是在数的概念基础上发展的。人类用数认识世界万 物,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为万物之源,整个宇宙是 数及其关系的和谐体系;中国《道德经》也有“道生一,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经典论述。 人类用数探寻科学规律,量子世界中弦的振动频率、 基因中双螺旋 导语 本书以生产要素的演进为主线,审视人类从刀耕火种到美好生活、从有限供给到无限供给、从旧生产力到新生产力的历史变迁,深刻揭示背后的“产业密码”,从容铺展出一幅数据业未来发展的美好画卷,是国内系统思考第四产业、数据业的开先河之作,也是一本人人咸宜的经济学读物,为有意于提升格局、超越认知的人群打开了一扇机遇之窗。 |